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濃縮百年來最具革命性的心理學觀念
	快速掌握,隨時應用
	
	湯姆‧巴特勒—鮑登:「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者,人性總是吸引著我們每個人,而本書是小小的嘗試,讓可能永遠不會正式學習心理學的人,也能接觸到心理學的洞見。」
	
	你是否反覆聽過一些心理學名詞與概念,想要瞭解卻找不到時間讀完一本書?不管是想搞懂網紅名嘴的術語,或是被博學的老闆問倒、或是想在臉書上貼一句發人深省的小語,由湯姆‧巴特勒—鮑登編寫的《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50 Psychology Classics)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本書囊括五十本心理學領域的書籍和數百種相關觀念,時間跨越一世紀,介紹最吸引人的心理學問題。作者提及的每一本著作都有附上格言、理論重點、評論以及專家小傳,同時提供與該理論相關的人物和運動脈絡。從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古典大師,到當前仍在影響世人的科學家如康納曼、塞利格曼、薩克斯,本書通通收錄,隨身隨時都能自我探索,與友人分享感性、洞察人性的話題。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宗旨不在解決問題,而是希望可以引領讀者進入心理學的世界,覺察自我,瞭解本性,改善人際關係,提升生活品質。
	
	專業好評
	
	「門外漢總算有機會發現,心理學除了佛洛伊德和榮格還有更廣闊的天地。《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提供獨一無二的機會,讓讀者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熟悉心理學文獻中熠熠生輝的關鍵著作。」――Raj Persaud博士,格雷薩姆學院「大眾精神醫學講堂」教授
	
	「這本讀來愉悅的著作既周全又有趣,概述了最具影響力的五十本心理學經典。考慮以心理學為業的學生『不可不讀』。」――VS Ramachandran醫學博士,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教授,「大腦與認知中心」主任
	
	「出色的匯集了眾家之言。作者讓複雜的觀念變得容易理解而且實用,又沒有過度簡化文本。我發現自己心裡不斷說:『哇,這就是那傢伙的意思。』――Douglas Stone,哈佛法律學院法律系講師,Difficult Conversations共同作者
	
	「機敏、迷人而且簡潔……想要更瞭解自己、伴侶、同事或老闆的人都會受到吸引。」――Wendy Taylor,《世紀報》(The Age)
	
	巴特勒-鮑登帶著深具感染力的熱情寫作……他是這類型著作的真正專家。――《今日美國》(USA Today)
	
	專業推薦: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許皓宜(諮商心理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目錄
	序言
	謝辭
	導言
	
	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識人性》(1972)
	2 葛登•奧爾波特《偏見的本質》(1954)
	3 亞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1997)
	4 蓋文•德貝克《求生之書》(1997)
	5 艾瑞克•伯恩《天生不同》(1964)
	6 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天生不同》(1980)
	7 露安•布哲婷《女人的大腦很那個……》(2006)
	8 大衛•柏恩斯《好心情》(1980)
	9 蘇珊•凱恩《安靜,就是力量》(2012)
	10 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1984)
	11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創造力》(1996)
	12 卡蘿•杜維克《心態致勝》(2006)
	13 亞伯•艾里斯、羅伯•哈波《理性生活指南》(1961)
	14 米爾頓•艾瑞克森、史德奈•羅森《催眠之聲伴隨你》(1982)
	15 艾瑞克•艾瑞克森《青年路德》(1958)
	16 漢斯•艾森克《人格的維度》(1947)
	17 維克多•法蘭可《追求意義的意志》(1969)
	18 安娜•佛洛伊德《自我與防衛機制》(1936)
	19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夢的解析》(1900)
	20 霍華德•嘉納《發現七種IQ》(1983)
	21 丹尼爾•吉伯特《快樂為什麼不幸福?》(2006)
	22 麥爾坎•葛拉威爾《決斷2秒間》(2005)
	23 丹尼爾•高曼《EQ2》(1998)
	24 約翰•高曼《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1999)
	25 天寶•葛蘭汀《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2013)
	26 史戴分•格羅茲《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2011)
	27 哈利•哈洛《愛的本質》(1958)
	28 湯姆斯•哈里斯《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1967)
	29 艾里克•賀佛爾《群眾運動聖經》(1951)
	30 凱倫•荷妮《我們的內在衝突》(1945)
	31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1890)
	32 卡爾•榮格《原型與集體潛意識》(1968)
	33 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2011)
	34 阿爾弗雷德•金賽《人類女性的性行為》(1953)
	35 朗納•連恩《分裂的自我》(1960)
	36 亞伯拉罕•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1)
	37 史丹利•米爾格蘭《服從權威》(1974)
	38 沃爾特•米歇爾《忍耐力》(2014)
	39 雷納•曼羅迪諾《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2012)
	40 伊凡•帕夫洛夫《制約反射》(1927)
	41 弗利茲•波爾斯《完形治療》(1951)
	42 尚•皮亞傑《兒童的語言與思考》(1923)
	43 史迪芬•平克《白板》(2002)
	44 拉馬錢德蘭《腦中幻影》(1998)
	45 卡爾•羅哲斯《成為一個人》(1961)
	46 奧立佛•薩克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1970)
	47 貝瑞•史瓦茲《只想買條牛仔褲》(2004)
	48 馬汀•塞利格曼《真實的快樂》(2002)
	49 伯爾赫斯•史金納《超越自由與尊嚴》(1971)
	50 威廉•史泰隆《看得見的黑暗》(1990)
	
	再加五十本心理學經典
	按照出版年代排序的書單
	英文參考書目
配送方式
- 
                                    台灣-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