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幸福夢想
內容簡介
7歲愛上博物館探險,87歲完成奇美新館的夢想!
第一本書寫奇美、台南、台灣博物館的誕生和建築交織故事,
令人想知道台灣博物館建築和人們生活文化歷史的淵源。
20世紀初台南因為有博物館,博物館裡的標本引起小小許文龍常常前往探奇。喜歡到魚塭和同儕玩樂,或是到博物館睜大眼睛觀察標本,博物館的內容在小小許文龍的內心種下了美好的種籽。
80年後,一座宏偉的博物館收藏提琴、樂器、動物標本、繪畫、雕塑作品等等,出現在觀眾的眼前,這樣的博物館夢想故事,深深吸引所有的人。這本書描述了實現博物館夢想不為人知的故事。
喜愛美的事物偏好,常常引起人們執著於意識形態之爭,不只個人、甚至國家權力介入,這本書也談到故宮南院的開幕爭議。有趣的是台灣南部在21世紀開始的15年,陸續出現了四座大博物館,除了故宮南院在嘉義,三座在台南。
故宮南院的建築形式展現當代建築設計和科技潮流;而台南市中心國立台灣文學館舊建築再利用,或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選擇原住民建築語彙,還是奇美新館選擇西洋建築和藝術的源頭創立博物館;這些陸續於台灣南部甘蔗園出現的大博物館,或許還未引起您的注意。
這本書邀請您走訪曾經出現第一座台灣公立博物館的台南,品嚐美食、遊逛街區,體會南部博物館的文化之美。人情味豐厚、博物館文化動人,台灣南部很不一樣。
台南於1902年誕生台灣第一座公立博物館,原來稱為「台南博物館」,後來遷移,改名為「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而這兩處博物館的舊址,正在興建台南當代、近現代美術館,預定兩、三年後完工營運。
八十年前的「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影響了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鼓舞他一生致力於文化的志業,我們現在才有機會去台南的時候,總會想到是不是能去參觀新奇美博物館。
另外,19世紀中期,歐美近代博物學的視線隨著西方人頻繁進出台灣的時候,清治末期1880年代,台灣北部淡水出現了宣教師馬偕設立的台灣第一座博物館,他還曾經參觀過19世紀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呢!馬偕在淡水的蹤跡,現在是到淡水旅遊講故事的重心。
這本書有趣的是不只探索奇美新館的夢想、台南博物館的起源、馬偕設立博物館故事;書的最後所附的參考書、延伸閱讀、網站,增添了讀者綜覽國內外博物館,開啟看建築、看博物館的趣味,最重要的是以觀眾的角度體會一切美的事物和人們的夢想。
目錄
序 幸福城市的博物館
1 幸福台南.博物館
台南人好幸福
幸福博物館開館了
台南兩座新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之美
甘蔗田裡的建築
光影台南.博物館
2 我的夢.阮的夢
博物館誕生故事
奇美夢想特展
大眾博物館
我的夢
我們的夢
奇美看見世界
平等博物館收藏
羅丹廳.雕刻世界
誰知道卡玉伯特
收藏提琴.傳響琴韻
帶給台灣人價值
世界看見台灣
3 大家的博物館夢
起咱的博物館
甘蔗園想像博物館
建築師的意志
磨合還是苦鬥
台南博物館建築
人.環境.建築對話
博物館日升.日落
歷史肩膀上的建築
4 博物館穿越時空驚奇
博物館穿越時空
被「發現」的台灣
馬偕的博物學
博物學觀看
馬偕的博物館建築
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
兩座最早博物館的百年後
世界博覽會和台灣
觀看想像的「中國」
日本博物館影響
Museum是博物館
5 幸福進行曲
幸福進行曲
詮釋幸福博物館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附錄:博物館網站舉例
序/導讀
序
幸福城市的博物館
台南縣、市於2010年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跨入21世紀第2個10年,台南的南、北兩端,誕生了兩座大型博物館──新奇美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館),市中心國立台灣文學館(台文館)於2003年開館。三座以藝術、台灣史、文學為核心任務的博物館分別開館後,影響台南城市歷史、文明演進。
奇美新館的建築外觀和藏品,很多觀眾說:很美!新館誕生首檔特展,難得一見,幫助我們了解博物館今世的故事。本書第1章探索台南一百多年來城市博物館源頭;並將採訪郭副館長和設計奇美新館的蔡建築師訪稿,集中於2、3章,結合特展說明:我的夢.阮的夢、大家的博物館夢;談奇美新館的故事,1、2、3章構成本書的前半部分。
本書4、5章,嘗試考察:台灣的博物館、馬偕設立第一座台灣博物館的歷史源頭;國內外博物學、博物館、博覽會和建築的演進概要;詮釋城市人們追尋博物館的幸福夢想。簡略和疏漏難免,尚祈各方指正,增進台灣博物館和歷史的連帶情感。書後所列文獻、延伸閱讀、博物館網站,但願對讀者有幫助。
21世紀之後誕生的各國博物館全彩書籍,坊間很多,建築無不爭奇鬥艷,建築造型視覺印象很容易被記得。館藏內容是製作新博物館的核心,許多團隊成員貢獻專長,他們不為人知,我們了解他們有限。博物館建築往往成為關切焦點,變成品評新博物館的話題。
國外有不少專業領域的知名人士,曾經提到童年時參觀博物館的感動;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就是實現台灣博物館夢想動人的例子。
許先生童年喜歡去「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一般所稱「台南博物館」,日治時期的台南地圖只標記著「博物館」。當時博物館開放免費參觀,影響一位小朋友的一生。八十年後,一座祈願台灣人一起守護的奇美博物館誕生。
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早於20世紀初出現在台南,它的身世之謎,時間距離現在不遠,卻很少人知道。21世紀第一個15年,奇美新館的今生和台南舊博物館的前世交會,呈現在奇美首檔特展裡。
2014年底,台南市政府完成市中心美術館競圖,主題名稱:福爾摩沙的珍珠,基地位置有兩個地方:當代美術館在忠義國小西側11號停車場公園、近現代美術館在台文館對街的舊警察局。「台南博物館」一開始就位於當代美術館的地點(台南神社),後來遷移到舊警察局旁的街區。台南地方上許多藝文界人士長期熱情催生美術館,2015年底終於動工了。
2015年1月3日,我有幸出席奇美新館開幕。1月中旬,台北松菸文創園區誠品演藝廳,舉辦〈稻田裡的音符〉影片首映,欣賞了奇美收藏小提琴串連起台灣音樂故事,令人感動。
我開始著手寫:我所知道的博物館、建築、奇美博物館所傳遞給觀眾的幸福感;以博物館、建築和觀眾三者關係,探討觀眾的博物館現象。
博物館和觀眾之間有很多重關係,建築只是引領我們看到:博物館建築物宛若水晶體的最亮麗切面;晶體折射了更多有趣、繽紛的晶面,有待我們探索其中豐富的故事。
當您到達台南都會博物館園區,充滿台灣和法國交流故事的鐵修斯戰勝人馬獸雕像矗立右前方,歡迎您來到奇美博物館。漫步走過林蔭大道,環繞阿波羅噴泉廣場,邁步奧林帕斯橋,與古希臘眾神雕像逐一相遇;放遠望去,博物館就快到了;「美的幸福」感,油然升起。
從台南甘蔗園裡誕生的博物館很不一樣,製作博物館的過程,充滿人們追求幸福的情感和知識。融合古都的歷史人文風情,孕育為想像未來城市文化的亮點。這是發生在台灣,具有文化創意的高難度志業;南部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所孕育的博物館,人們的想像和實踐的文化特質,很不一樣。
為了與更多人分享幸福感,期待這本書帶給大家進一步了解博物館多樣的趣味,今後,但願您有更豐富的博物館、建築的幸福追尋。
感謝奇美博物館同意拍攝奇美新館內的常設展、特展,這些照片豐富了本書。寫書過程中,有不少相關人士幫忙,感謝奇美博物館基金會廖錦祥董事長、郭玲玲副館長、林慶盛學長、紀慶玟顧問、蔡宜璋建築師,與同事林芳微以及編輯周佩蓉小姐、美術編輯江國梁、前衛出版林文欽社長的協助;謝謝郭副館長、蔡建築師、陳列兄、曾鈺婷小姐等幫忙審閱原稿,文責或疏漏由我負責;並向「製作」奇美博物館的所有人致敬,尤其要向許文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最後,深深感謝我的家人,一起參訪各地的博物館。
曹欽榮 寫於201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