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博物館法的制定與發展之探討
62 我國博物館相關法規的演變與分析―—從社會教育法到博物館法
76 變與不變―—博物館治理政策的抉擇與挑戰
102 Museum Governance :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128 閉館如何持續營運?
143 補助的必要性:檢視美英臺之博物館補助政策
160 博物館的績效評鑑制度與設計
本書為博物館系列叢書之一,以宏觀的論點討論博物館與公共政策。編纂的架構以政策循環模式為主,包含:議程設定、政策的形成、政策施行及政策評估。從政策的哲學、政策的形成開始探究;再來討論政策的制定與其產物;接續討論博物館的營運層面;最後討論政策的施行成果,是博物館界較少關注的。為使本書能豐富的呈現政策文本,邀請了長期關注博物館界的國內外學者撰寫,作者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與專長,富含理論論述;又深究來自不同國家實際施行之政策方案,具國際觀。盼透過此書的編纂帶給博物館界及對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新的視野與想像。
序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博物館是各方知識聚集與展現之處,其責任與使命,為社會大眾所期待。當博物館在公眾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影響力之際,也意味著博物館所發揮的能量不容小覷。數位時代的博物館經 營與管理,迎向了溝通、行銷與多元的角色功能。博物館的類型多元,並沒有一致的規範,但博物館促進社會大眾的使用、增進知識與提升生活品質,使大眾體悟生命的意義與生活幸福等價值,則是博物館人的共同目標。這是一項 重大的人文工程,必須仰賴熱心且專業的博物館人全心的投入,才能得到成效、並獲得大眾的支持。嚴格來說,博物館從業人員,並非從學校教育養成的,而是在博物館的每日實踐中培養而來。相關博物館課程的學習只是 基礎。當然基礎越穩,在工作上較能進入狀況,並不保證在博物館能得心應手;必須在博物館場域中,從工作學習、求取經驗,不斷接受不同的工作任務,才能發揮專長潛力。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博物館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對博物館從業人員而言,同時必須快速、積極主動獲取新知,以滿足博物館成長上的需求與各方的期待。不過,臺灣相當缺乏系統性的博物館教材與書籍,提供博物館人在職學習之需要,因此這套博物館學系列叢書的出版,適時滿足了這些需求,讓博物館從業人員能快速的掌握,博物館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謝謝陳尚盈、陳佳利、施承毅、林詠能、徐典裕與曾信傑 多位博物館學教授的鼎力支持,與數十位學者、專家的參與撰稿,共同促成系列叢書的出版。這套書籍涵蓋了博物館的各個專業領域,從博物館政策與友善平權,到展覽規劃實務、觀眾研究、數位博物館與博物館第一線的管理議題等,從政策、理念與實務,有全面且深入的探討。個人以博物館人為終身職志,退休之後能再促成本叢書的付梓,正象徵著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的寓意。本叢書是博物館從業人員在職教育極佳的工具書,也是一份珍貴的生日禮物。
黃光男
總編輯序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博物館訴說著國家、土地與人民的故事;緊密連接著彼此共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一代代的傳承。博物館也是激發靈感與創意之源泉,透過館內外不同形式與內容的展覽,與各式各樣的教育活動,滿足民眾的學習需求。臺灣目前約有近 600所不同規模、型態與主題的博物館,提供了民眾教育、學習、娛樂、休閒上的各項需求。依政府統計顯示,我國每二位民眾,即有一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參觀過博物館與美術館一次以上,顯示博物館已是民眾重要的文化與休閒活動選擇。臺灣博物館擁有如此巨大的活力與影響力,是博物館從業人員數十年來競競業業,努力付出所累積的成果。黃光男教授為我國博物館學泰斗,歷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與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等職。黃教授勤於創作、著作等身,且在數十年博物館生涯中,培養出許多博物館的專業人才。適逢黃光男教授八十大壽,為表達祝賀與對教授在臺灣博物館界多年貢獻的敬意,由主編群發起,集結數十位國內外博物館學不同領域重要的專家、學者與博物館從業人員,撰寫博物館學核心議題的研究與個案精華,作為未來博物館界教科書導向的參考書籍。博物館學系列叢書包含了博物館政策、友善平權議題、策展規劃、觀眾研究、智慧博物館與博物館管理等六大主題,希冀對博物館學相關議題進行完整的論述,以彰顯黃光男教授長 期以來在博物館界與學術作育英才之重大成就。博物館學系列叢書的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陳佳利、陳尚盈、徐典裕、曾信傑、施承毅等多位主編二年來的投入,從專題構思、邀稿、審查與書籍設計等所付出的巨大心力;同時謝謝財團法人富邦藝術基金會聽聞系列叢書的出版計畫後,所給予經費的大力支持,也謝謝藝術家出版社與編輯群的協助,使叢書順利出版。
林詠能
主編序
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
本書為黃光男教授博物館系列叢書之一,以宏觀的論點討論博物館與公共政策,編纂的架構以政策循環模式為依據,包含:議程設定(agenda setting)、政策的形成(formulation)、政策施行(implementation)及政策評估(evaluation)。從政策的哲學、政策的形成開始探究:討論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後博物館的想像/廖世璋、文化平權政策與博物館/王俐容、吳介祥);再來討論政策的制定與其產物:法規,博物館法(《博物館法》的制定與發展之探討/廖凰玎、我國博物館相關法規的演變與分析——從社會教育法到博物館法/劉新圓);接續討論博物館的營運層面,博物館治理與公立博物館的閉館營運(變與不變——博物館治理政策的抉擇與挑戰/曾信傑、博物館治理——博物館董事行為之歷史回顧/露絲.溫斯樂、閉館如何持續營運?博物館永續發展經營的極端挑戰/廖新田),最後討論政策的施行成果:博物館的補助與評鑑(補助的必要性:檢視美英臺之博物館補助政策∕林玟伶、博物館的績效評鑑制度與設計/林詠能、田潔菁),是博物館界較少關注的博物館政策專書。為使本書能豐富的呈現政策文本,特別邀請了長期關注博物館界的國內外學者專家撰寫,共收錄九篇專文,與一篇引文;作者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與專長,例如:社會學、文化政策、藝術教育、藝術管理、博物館學、法律界、非營利組織等,書中不但富含理論論述,又深究來自不同國家實際施行之政策方案:包括美國、英國、澳洲、日本、臺灣等不同國家實例,具國際觀。期盼透過此書的編纂帶給博物館界及對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新的視野與對博物館未來的想像。
陳尚盈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