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數位轉型與智慧創新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專書邀請文化部及教育部轄下博物館專業人員及國內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博物館數位轉型到智慧創新議題,範圍廣納數位典藏與加值內容建構、數位資源全民近用與開放、融合線上與線下數位策展策略、新型態創新內容、服務與體驗、全方位智慧博物館發展模式,以及數位科技服務的觀眾研究與智慧行為探析等多元內容。希望本專書能提供國內外博物館、國內外大學相關系所師生、跨領域生態鏈產業及國內外博物館社群組織,在博物館數位轉型、數位博物館與智慧博物館創新發展議題,在實務建構及學術研究能有更多啟發與參考價值。
目錄
序/導讀
序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博物館是各方知識聚集與展現之處,其責任與使命,為社會大眾所期待。當博物館在公眾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影響力之際,也意味著博物館所發揮的能量不容小覷。數位時代的博物館經 營與管理,迎向了溝通、行銷與多元的角色功能。博物館的類型多元,並沒有一致的規範,但博物館促進社會大眾的使用、增進知識與提升生活品質,使大眾體悟生命的意義與生活幸福等價值,則是博物館人的共同目標。這是一項 重大的人文工程,必須仰賴熱心且專業的博物館人全心的投入,才能得到成效、並獲得大眾的支持。嚴格來說,博物館從業人員,並非從學校教育養成的,而是在博物館的每日實踐中培養而來。相關博物館課程的學習只是 基礎。當然基礎越穩,在工作上較能進入狀況,並不保證在博物館能得心應手;必須在博物館場域中,從工作學習、求取經驗,不斷接受不同的工作任務,才能發揮專長潛力。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博物館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對博物館從業人員而言,同時必須快速、積極主動獲取新知,以滿足博物館成長上的需求與各方的期待。不過,臺灣相當缺乏系統性的博物館教材與書籍,提供博物館人在職學習之需要,因此這套博物館學系列叢書的出版,適時滿足了這些需求,讓博物館從業人員能快速的掌握,博物館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謝謝陳尚盈、陳佳利、施承毅、林詠能、徐典裕與曾信傑 多位博物館學教授的鼎力支持,與數十位學者、專家的參與撰稿,共同促成系列叢書的出版。這套書籍涵蓋了博物館的各個專業領域,從博物館政策與友善平權,到展覽規劃實務、觀眾研究、數位博物館與博物館第一線的管理議題等,從政策、理念與實務,有全面且深入的探討。個人以博物館人為終身職志,退休之後能再促成本叢書的付梓,正象徵著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的寓意。本叢書是博物館從業人員在職教育極佳的工具書,也是一份珍貴的生日禮物。
黃光男
總編輯序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博物館訴說著國家、土地與人民的故事;緊密連接著彼此共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一代代的傳承。博物館也是激發靈感與創意之源泉,透過館內外不同形式與內容的展覽,與各式各樣的教育活動,滿足民眾的學習需求。臺灣目前約有近 600所不同規模、型態與主題的博物館,提供了民眾教育、學習、娛樂、休閒上的各項需求。依政府統計顯示,我國每二位民眾,即有一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參觀過博物館與美術館一次以上,顯示博物館已是民眾重要的文化與休閒活動選擇。臺灣博物館擁有如此巨大的活力與影響力,是博物館從業人員數十年來競競業業,努力付出所累積的成果。黃光男教授為我國博物館學泰斗,歷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與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等職。黃教授勤於創作、著作等身,且在數十年博物館生涯中,培養出許多博物館的專業人才。適逢黃光男教授八十大壽,為表達祝賀與對教授在臺灣博物館界多年貢獻的敬意,由主編群發起,集結數十位國內外博物館學不同領域重要的專家、學者與博物館從業人員,撰寫博物館學核心議題的研究與個案精華,作為未來博物館界教科書導向的參考書籍。博物館學系列叢書包含了博物館政策、友善平權議題、策展規劃、觀眾研究、智慧博物館與博物館管理等六大主題,希冀對博物館學相關議題進行完整的論述,以彰顯黃光男教授長 期以來在博物館界與學術作育英才之重大成就。博物館學系列叢書的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陳佳利、陳尚盈、徐典裕、曾信傑、施承毅等多位主編二年來的投入,從專題構思、邀稿、審查與書籍設計等所付出的巨大心力;同時謝謝財團法人富邦藝術基金會聽聞系列叢書的出版計畫後,所給予經費的大力支持,也謝謝藝術家出版社與編輯群的協助,使叢書順利出版。
林詠能
主編序
用科技的力量改變現在、創造未來
在數位與智慧科技的浪潮推波助瀾之下,加速了全球博物館在發展思維、經營策略與服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在典藏、展示、教育發展方向與經營策略及觀眾服務與體驗模式亦必須不斷隨之求新求變,以吸引觀眾重返博物館。博物館如同其他產業隨網路化、數位化、行動化與智慧化等資訊科技應用的演進,歷經館務資訊化、網路化科普傳播、多媒體互動學習、無所不 在行動服務及智慧創新體驗等關鍵發展歷程。迎接智慧科技時代來臨,為博物館界帶來新契機與新挑戰。從智慧教育、智慧展示、智慧管理,以及智慧營運等全方位發展議題,試圖運用 智慧科技加速轉型與創新的腳步,讓民眾更鮮亮有感的新型態 博物館參觀、學習與體驗環境。為讓全球博物館界、學術界及產業界看見臺灣在智慧博物 館的發展概況,並提供國內外博物館在發展智慧博物館的新議 題,能有全方位的規劃思維及實務建構經驗可以借鏡參考。本專書集結國內在智慧博物館領域的博物館界及學術界專家學者, 從全球發展趨勢探討、臺灣博物館群發展現況分析及最具代表 性博物館及圖書館建構實例,分享國內外關注智慧博物館研究與發展議題的工作者、機構或社群。本專書從文化部及教育部轄下博物館群的整體智慧博物館 發展計畫導論出發,帶領讀者對兩部會所屬博物館群在數位發展歷程、數位轉型、智慧博物館擘劃策略、建構方向能有全面性概觀與瞭解。進而精選其中代表性博物館及圖書館個案,也邀請學術界在數位博物館領域長期投入的學者貢獻觀點與研究成果。從博物館數位轉型到智慧創新議題,主題範圍廣納數位典藏與加值內容建構、數位資源全民近用與開放、融合線上與線下數位策展策略、新型態創新內容、服務與體驗、全方位智慧博物館發展模式,以及數位科技服務的觀眾研究與智慧行為探析。智慧博物館的發展方向有無限機會與可能,每個博物館必須在有限資源,思考本身的特質與使命,優先導入最能符合 民眾需求與期待及最能展現全新經營新風貌的選項。國內在智 慧博物館議題上方興未艾,未來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希望本專書能提供國內外博物館、國內外大學相關系所師生、跨領 域生態鏈產業及國內外博物館社群組織,在博物館數位轉型、 數位博物館與智慧博物館創新發展議題,在實務規劃建構及學術研究能有更多啟發與參考價值。
徐典欲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