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看世界的47種方法
原來「思考」是這麼有趣的事情!淺顯易懂地介紹人類智慧的結晶──哲學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沒想過這輩子竟能搞懂
 亞里斯多德、笛卡兒、黑格爾、尼采、維根斯坦……
 透過47位哲學家的腦袋來了解世界,
 才發現,原來「思考」是這麼有趣的事情!
 
 「哲學,聽起來就好難喔!」你一直是這麼想的嗎?
 哲學,其實就是人們體驗世界的方法。
 本書摘選從古到今47個東西方哲學家,
 以漫畫圖解的方式,簡單介紹他們思想的大綱以及發展過程,
 透過他們的眼睛觀看世界,經由他們的腦子思考問題,
 相信你會有「啊,原來是這樣!」或「對,我也有同感」的反應,
 不但可以對西方哲學的思潮流向有完整的掌握,
 對於自己和外在的世界,也將會有全新的領悟。
 
 輕鬆了解47個哲學家:
 ◎ 古代:泰利斯、赫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芝諾、德謨克利特、伊比鳩魯……和耶穌、釋迦牟尼
 ◎ 中世:奧古斯丁、阿奎那、湯瑪士‧摩爾、蒙田、培根……和孔子
 ◎ 近世:笛卡兒、霍布斯、史賓諾沙、洛克、萊布尼茲、休謨、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老子
 ◎ 近代:叔本華、費爾巴哈、馬克思、尼采、佛洛伊德、齊克果、柏格森、榮格……和西田幾多郎
 ◎ 現代:胡塞爾、海德格、沙特、梅洛龐蒂、維根斯坦、列維納斯、拉岡、傅科、德勒茲、德希達……
目錄
 序章 
 大略瞭解哲學的發展
 
 哲學所追尋的是什麼?
 何謂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
 什麼是基督教的哲學控制?
 哲學復興的理由為何?
 什麼是以「我」為主角的哲學?
 什麼是近世哲學的完成式?
 什麼是反哲學?
 何謂近代的新哲學?
 現代哲學的方向?
 何謂哲學的浪潮?
 COLUMN:耶穌
 
 第一章 古代 
 誕生於希臘城邦的哲學
 
 泰利斯 世界是由水所形成的嗎?
 赫拉克利特 人無法兩次把腳伸入同樣的河水中?
 畢達哥拉斯 世界受數控制?
 蘇格拉底1 什麼是「知道」?
 蘇格拉底2 如何能活得好?
 柏拉圖1 觀念是否實際存在?
 柏拉圖2 「哲人政治」否定民主主義?
 亞里斯多德1 先有觀念還是先有形式?
 亞里斯多德2 良善的事也不能太過度?
 芝諾 人不能有喜怒哀樂嗎?
 德謨克利特 為什麼有「無」的存在?
 伊比鳩魯 什麼是消極的快樂?
 COLUMN:釋迦牟尼
 
 第二章 中世 
 基督教義與哲學的融合
 
 奧古斯丁1 理想界=神的國度?
 奧古斯丁2 世界上不存在「惡」
 多瑪斯‧阿奎那 普遍的事物是否存在?
 湯瑪士‧摩爾 《烏托邦》真的是理想國嗎?
 蒙田 沒有絕對的「正確」?
 培根 真理要後來才能發現?
 COLUMN:孔子
 
 第三章 近世
 由「神」到以「人」為中心
 
 笛卡兒 真正毫無疑問的東西是什麼?
 霍布斯 人類是慾望的動物嗎?
 史賓諾沙 世界上只有神存在?
 洛克 光靠經驗還不夠嗎?
 萊布尼茲 世界自然而然就會變得完美嗎?
 休謨 事實是不可能被證明的?
 康德1 因為有人類所以才有對象?
 康德2 為何會有罪惡感?
 費希特 理論先還是實踐先?
 謝林 「絕對」是何種存在?
 黑格爾1 「合」並非最後結論?
 黑格爾2 國家會揚棄愛情和自由?
 COLUMN:老子
 
 第四章 近代
 「反哲學」的開始
 
 叔本華 「身體」才是掌握世界的關鍵?
 費爾巴哈 哲學的主角是神?還是人?
 馬克思 資本主義真的是一種不幸嗎?
 尼采1 不需要捏造的上帝?
 尼采2 什麼是對成長有幫助的「權力」?
 佛洛依德 什麼是「潛意識」?
 齊克果 什麼是自己的真理?
 柏格森 時間與意識類似?
 榮格 潛意識分成兩種?
 COLUMN:西田幾多郎
 
 第五章 現代
 不斷進化、深化的現代思想
 
 胡塞爾 看得見的世界是虛假的?
 海德格爾1 什麼是「存有」?
 海德格爾2 不安心情的原因在「死亡」?
 沙特 自由真的好嗎?
 梅洛龐蒂 「身體」是什麼?
 維根斯坦 傳統的哲學是「虛偽的命題」?
 列維納斯 什麼是他人的「臉」?
 拉岡 艱澀理論之所以廣受歡迎的原因?
 傅科 「絕對的真理」永遠一樣嗎?
 德勒茲 「起源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嗎?
 德希達 解構到底要解體什麼?
序/導讀
 前言
 歡迎來到哲學的世界
 
 瞭解人類最睿智的大潮流
 
 本書將淺顯易懂地介紹人類智慧的結晶──哲學。
 
 討論哲學所闡述的道理,不能不觸及發展出這些觀點的哲學家。除了古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之外,還有中世紀的奧古斯丁、近世的笛卡兒、康德、黑格爾,近代的尼采、馬克思、佛洛伊德,現代思想的海德格、傅柯、德勒茲、德希達……等,著名的哲學家不勝枚舉,而這些演繹出獨創思想、開創新時代的哲學巨星們,到底發現了什麼問題?他們從何著手?怎麼樣找出解決的線索呢?本書將提綱挈領地針對每位哲學家分析說明他們思想的重點。
 
 哲學家的思想當然相當艱深難懂,不可能用薄薄幾頁介紹完整,並且讓讀者充分理解。而本書的特點則在於簡單扼要地抓出重點,藉此可以明確地呈現,自古以來許多哲學家的思想,其實有一定潮流可循。
 
 與基督教的關係,對哲學本身的疑問
 
 在此潮流當中,與基督教思想的關係將是我們理解上的一大重點。誕生於古代希臘的哲學,到了中世紀,隨著基督教的勢力龐大,哲學思想相對地受到壓抑。因中世紀末期文藝復興而復活的哲學,在康德、黑格爾等人手中攀上頂點。後又有近代的三大哲學家:尼采、佛洛伊德、馬克思,對哲學進行根源性的批判。在現代思想當中,又出現了一股檢討風潮,批判包含基督教和哲學在內的西洋整體思想──如果極簡單地整理歷史上的變遷,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明顯的趨勢。
 
 歷史的潮流當中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思想,不過,這許多思想都圍繞著下列這些問題:「何謂真理?」、「如何了解真理?」、「真理是否確實存在?」、「我們如何能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好?」等等。而這些問題,可以說一直到現在還沒能獲得解決。
 
 *
 古代○1
 取代神話,探求普遍真理
 哲學所追尋的是什麼?
 
 西元前六世紀,從愛奧尼亞出發
 
 哲學誕生於西元前六世紀初,小亞細亞(現在的土耳其安那托利亞半島)西岸、愛奧尼亞的米利都這個城市。在哲學出現之前,人們都以神話來說明世界萬事萬物的根源。直到與異文化、異民族有頻繁交流之後,神話世界觀開始鬆動,因為人們開始需要一種在異文化之間也能夠共通、彼此接受的思考方式。
 
 取代神話而誕生的就是「哲學」。以「哲學始祖」泰利斯為首,陸陸續續為了回答「世界如何形成?」、「萬物的根源是什麼?」這些問題,提出許多學說。在宗教領域中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可違抗,不過在哲學的世界裡,卻大可對自己的老師表達反對意見。能夠自由的討論是哲學的特徴之一。
 
 橫阻在哲學之前的相對主義
 
 哲學開始於「世界如何形成?」並且慢慢發展出複雜的疑問。這時所遭遇的問題為類似「所謂『有』是指什麼樣的狀態?」這些語言上的定義。哲學同時也變成討論矛盾或語言整合性的辯論式學問。
 
 教授這些辯論術般的知識、學問給良家子弟的,就是被稱為「辯士(Sophist)」的人物。辯士以家庭教師的身分,傳授範圍廣泛的學問。辯士們讓社會普遍接受了「看法觀點改變,就可能會下不同的判斷」這種「相對主義」。相對主義雖然是一種劃時代的思考方式,但是對於取代了神話、企圖追尋普遍思考的哲學來說,卻是個惱人的問題,因此,哲學家們為了要尋找普遍的哲學,紛紛更進一步地發展出自己的思想。
 
 *
 古代②
 建立西洋思想基礎的三巨星
 何謂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
 
 從批判辯士到巨星誕生
 
 以批判辯士的立場出現的是巨星蘇格拉底。由於蘇格拉底對後世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被認為是古代哲學中最重要的人物。大家甚至把他之前出現的哲學家,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家」。
 
 蘇格拉底的功績在於他並不向世界本身尋求哲學性問題的答案,反而轉換觀點,將焦點放在提出問題的人身上。他的哲學也成為近代哲學家的先驅,帶來全新的思考方式。不過蘇格拉底本身並沒有留下任何著作,是由柏拉圖將他的思想和語言記錄下來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出現,讓哲學迎接了巨大的變化。
 
 以言語表達世界的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也在哲學世界中留下了明顯的足跡。亞里斯多德挑戰了將泰利斯以來的哲學進行統整、系統化的工作。
 
 當時的希臘逐漸由四散的小都市國家(城邦),走向由亞歷山大帝完成領地統合、統治的時代。以往的哲學多半是哲學家各自思考、獨自闡述,再傳授給弟子們,而亞里斯多德則企圖用統一的語言統整這些哲學。由於他定義了語言,並且用語言來說明「世界」,這也替後世的哲學家指引了一個方向。
 他不僅在哲學上展現功績,對自然科學也帶來莫大影響,後來甚至被神格化。
 
 *
 以「方法懷疑論」,成為近世哲學之父
 笛卡兒 Rene Descartes
 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DATA
 出生地/法國
 生歿年/1596~1650
 主要著作/《方法導論》、《引導心智的法則》、《世界體系》
 
 重視理性,被稱為「理性主義」創始者的笛卡兒,立志要將所有的學問統整為一個體系。為此,他必須先建立起一個認識的基礎,也就是思考世界存在方式的「形上學」才行。
 首先,他否定所有既存的常識和哲學,理性地尋找什麼才是無可懷疑的存在,這就是所謂「方法懷疑論」。
 
 比方說,數學上的觀念能視為一種真理嗎?可是,用數學並沒有辦法說明神的存在。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真實嗎?但也有可能是錯覺。自己所感覺到的就是事實嗎?但我們往往分不清夢和現實的區別。像這樣一個接一個懷疑的結果,笛卡兒達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最無可疑問的存在,就是這個懷疑一切的自己。由此,產生了「我思故我在」這句名言。
 
 另外,他還提倡精神和物體是各自獨立存在的「物心二元論」。由於提出了存在的根本,以及主體和客體分離,讓笛卡兒被尊為近世哲學之祖。
 
 讀解
 近代哲學從發現自我開始
 真正毫無疑問的東西是什麼?
 
 連1+1=2都試著懷疑
 
 笛卡兒的哲學從「所有事物都可疑」這個概念出發。比方說即使是1+1=2這個公式,都可能是被惡魔(或者是神)所洗腦,我們如此認為,如果要懷疑還是有可以懷疑的空間。
 但是,無從懷疑的東西只有一個,那就是,覺得「這也可疑,那也可疑」的自己。於是,他導出只有「正在思考的我」的存在,是確定不變的真理,也就是「我思故我在」這個結論。
 另外,笛卡兒認為通往真理必須遵守四項規則,分別是:
 小心謹慎、避免偏見的「自明律」;區分為細小單位思考的「分析律」;從認識單純的對象逐漸進化到複雜的對象的「綜合律」;真理可以套用在各種事物上的「枚舉律」。這就是他所謂的「四則」。
 
 觀察的主體和被觀察的客體
 
 另外,還有一項笛卡兒所提倡的思想,那就是「物心二元論」。他主張精神和肉體是各自獨立的存在,再加上神,這三者便成為構成這世界的三大要素。
 而,從區分精神和肉體的「物心二元論」,又發展出區分主體和客體,以及主觀和客觀的思想,這成為了近代哲學的一大主題。所謂主體,就是正在思考事物的我的存在。所謂客體,就是存在自己外部的物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