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3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哲學課的逆襲:60堂探索人生意義、道德、世界與知識的思維課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1)
  • 1個人喜歡
  • 9 315
    35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讀哲學?
因為哲學能「減少」你的知識,「增加」你的智慧!
哲學新時代來臨了,你開始讀哲學了嗎?*


也許你以為:「讀哲學對思考有幫助。」
但是,知道一百個哲學家的名字,記了一百個專有名詞,甚至還讀了一百個理論的名稱、簡介和哲學家名言,這對思考有什麼幫助呢?
或許有人會說:「唸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加知識。」但是如果想汲取新知識,為什麼不去讀科學呢?因為──
哲學不僅無法增加你的知識,還會減少你的知識,尤其是那些被認為很確定的知識。

哲學是在一個沒有確定性的系統中尋找最大的可能性。
哲學挑戰仍處於沒有答案狀態的問題。
哲學不能給你答案,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它會給你無限的能量。
哲學思考方式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習慣的方式,但它是面對生活的重要能力,大多數人不知道它的價值。
讀哲學,必須是一個探險者,如果你有興趣,本書將帶你參觀哲學的世界,引領你打開新視野,踏上人類尚未開發的思維領域,你永遠無法預期會在那裡發現什麼。

全書內容探討五大問題:哲學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有道德?這是個怎樣的世界?如何才能確認我的知識是對的?作者以輕鬆的筆調、深入淺出的說明,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思維國度的大冒險。一篇又一篇的內容宛如哲學思考的接力大賽,看著各家功力深厚的哲學論點出手過招,超凡炫技,比追劇還精采萬分,讀來讓人驚呼:原來哲學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

冀劍制

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著有:《邏輯謬誤鑑識班》、《心靈風暴:當代西方意識哲學的概念革命》、《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臥底哲學家的生活事件調查簿》、《海賊王的哲學課》、《哲學概論》、《是思考,還是想太多》,以及數十篇國內外學術論文。

「我嚮往一個充滿理性的和諧社會。欲達此一目標,需要共同努力,提升全民思考能力。」

相關著作
《是思考,還是想太多?》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篇:哲學是什麼?
1. 為什麼要讀哲學?
2. 哲學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3. 哲學究竟是什麼?
4. 先有哲學問題,才有哲學理論

第二篇:人生哲學: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5. 人生意義的問題
6. 人生有意義嗎?
7. 虛無主義:人生沒有意義
8. 享樂主義:活著就是要追求快樂
9. 禁慾主義:禁慾才能獲得最好的生命
10. 幸福來自於德性
11. 如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12. 神存在問題
13. 多瑪斯的宇宙論論證
14. 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
15. 惡的難題
16. 全能神的存在詭論
17. 康德論神存在論證
18. 馬雷夏的論證
19. 巴斯卡的賭博論證
20. 主張人生意義不是追求快樂的「經驗機器論證」
21. 人生意義的知識不是能夠被語言表達的知識
22. 瞭解人生意義需要實踐型知識

第三篇:倫理學:為什麼我們要有道德?
23. 你喜歡道德嗎?
24. 提倡道德是好是壞?
25. 孔子的道德觀:以仁為本,以禮為遵行法則
26. 康德倫理學:無論如何都不可說謊
27. 效益主義:帶來幸福的謊言是可以說的
28. 道德有客觀依據嗎?
29. 從實然與應然的問題看道德基礎
30. 我們為什麼要有道德:利己主義
31. 德性倫理學
32. 仁心佛性論

第四篇:形上學: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33. 哲學始於驚奇
34. 實在論:世界真實存在
35. 現象論:存在的只有現象
36. 直接實在論的逆襲:世界就如同我們所見的那樣存在著
37. 靈魂存在問題
38. 心物二元論:心靈與物質兩者並存
39. 唯心論:世界是由心靈所構成
40. 唯物論:心是由物質所構成
41. 奧坎剃刀原則:不要做多餘的假設
42. 取消唯物論:意識根本不存在
43. 自由意志存在嗎?
44. 我們能造出人工心靈嗎?
45. 不同的世界觀看見不同的世界

第五篇:知識論:如何才能確認我的知識是對的?
46. 何謂知識?
47. 柏拉圖對知識的定義
48. 知識的種類(一):事實型知識與實踐型知識
49. 知識的種類(二):自我知識
50. 知識的合理性結構與笛卡兒的懷疑
51. 基礎論與理性主義
52. 經驗主義式的基礎論
53. 康德基礎論:以先驗綜合判斷為基礎知識
54. 融貫論:所有知識互相支持
55. 懷疑論
56. 他心問題:別人有心靈嗎?
57. 逆反感質問題:我看到的真的和別人看到的相同嗎?
58. 「自我」:「我」是什麼?「我」存在嗎?
59. 因果律:「凡事必有因」是正確的嗎?
60. 歸納法值得信賴嗎?

第六篇:其他哲學領域
61. 邏輯與批判性思考
62. 科學哲學
63. 社會正義
64. 尋找完美的政治與社會制度
65. 價值相對主義對人生觀的影響
66. 美學:人審美的標準是什麼?
67. 結尾:求道的哲學

後記

試閱

02哲學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哲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思考方法,而哲學思考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在一個沒有確定性的系統中,尋找最大的可能性、最合理的答案或是最好的抉擇。」

✽思考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面臨的大多數抉擇並沒有正確答案,都是在一個沒有確定性的系統之中。無論是要選擇大學科系、工作種類、愛情的歸宿、甚至猶豫要不要回一通未接來電,都沒有一個正確解答,也沒有正確的決定。但由於我們不清楚如何在不確定的系統中尋找最佳抉擇,因此,我們把所有問題都當作有正確答案在思考,誤以為只要想得對,就一定有最好的結果。所以,一旦產生好結果,就以為是正確的抉擇與正確的思考;萬一不如人意,就以為全錯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依據最好的思考,找到最佳抉擇,不一定有完美的結局;藉由不好的思考與抉擇,也未必導致不好的後果。這是機率的問題。愈能常常靠向最佳思考與抉擇,成功的機會自然愈高。當我們首先認清這種不確定性系統時,才有能力開始學習如何在這種知識基礎上思考。

以「情歸何處」來說,到底要不要跟某個追求者交往呢?這個提供選擇的知識系統表面上看似簡單,我們通常會把它當作一個有確定性的系統來看,因此認為:

這只是「要」或是「不要」的決定。如果決定交往,則會產生X結果,如果不交往,則會產生Y結果。如果X結果比Y結果好,決定交往就是正確抉擇,反之則是錯誤抉擇。

但是,這個思考方式卻是設定在一個太過簡化,而且與事實不合的基礎上。這個問題裡面還牽涉到的因素是,如何交往、交往後對方可能有哪些反應及改變、不交往的話還有哪些選項、雙方感情種類如何、能持續多久、個人重視的與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什麼,以及未來想法是否會改變等等。這些複雜因素,都會讓問題變成一個必須仰賴未來不確定因素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在抉擇的當下,未來的好壞尚未被決定,在抉擇過後的每一刻、每一個行為、言談、書信往來、甚至(自己及對方)與其他人的關係變化等等都影響著結局的演變。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在這一刻找出一個確定性的解答。但是,也不能因為沒有正確抉擇,我們就可以隨便做一個選擇。許多人認為,「反正還必須依賴未來的變化,那就隨便做一個選擇,聽天由命吧!」這種觀點也是錯的。因為多數人不知道要如何在這種不確定系統中思考,所以乾脆交給命運去安排。然而,這些所有的不確定因素仍舊有脈絡可循。裡面牽涉到的人性與關係變化雖然不會依據一定的定律在運作,但仍然有相當程度的可預測性。當我們盡可能找出各種影響因素,並且把握這些變動因子,我們就可能找出一個最佳策略、最佳抉擇、最大的可能性以及最合理的解答。而這就是哲學思考最大的特點。

✽「誰吃了大肥魚?」的推理✽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來說:

古時候某個員外布置了一個大花園養了三種貓,分別是黑貓、黃貓以及白貓。這三種貓各自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組織,並且互相對抗,形成貓花園三國時代。白貓數量最多,總共有十隻,黃貓三隻,而黑貓只有兩隻。有一天,員外廚房裡準備宴請皇上的大肥魚在夜裡不見了,隔天早上在貓花園的正中央發現魚骨頭。雖然事態嚴重,但沒有任何貓指出罪犯,也沒有任何貓承認犯行。請問,大肥魚究竟是被哪一種貓偷的?

這個問題不同於大家習慣的邏輯推理遊戲。邏輯推理遊戲通常有正確答案,可以藉由正確的思考找出正確的解答。也就是說,一般的邏輯推理遊戲事實上是屬於具有確定性系統中的問題,但這個問題顯然屬於沒有確定性系統的問題。它無法藉由現有資料找到正確答案,我們只能沿著合理性去推測,目標則在尋找最合理的解答。那麼,我們看看該如何思考這類問題。

員外把家裡所有會哲學思考的讀書人找來,要他們判斷究竟是哪一種貓犯下這個重罪。

首先發言的A說:「由於三種貓互相敵對,應該不會合作,進入廚房叼出大肥魚而又不被發現其實很不容易,一定是通力合作完成的,而白貓數量最大,只有白貓群能完成這個工作,所以一定是白貓幹的。」哲學思考的方法之一,是從前人的推理中尋找疑點,再藉由解決疑點的過程,發展新的理論。因此,B說:「由於案情發生在晚上,夜間白貓顏色太明顯,如果是白貓通力合作偷的,那麼一定會被人發現,所以,A的解答顯然是不合理的。那麼,最有可能的應該是黑貓,黑貓在夜間偷魚比較不會被人發現,而且既然兩隻黑貓就足以對抗十隻白貓,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這表示黑貓身手矯健,偷魚應該不成問題。所以,應該是黑貓幹的。」

B的理論顯然比A更有說服力,這就讓這個問題的最大可能性往前推進一大步。但是,C有不同的見解,他說:「我們可能都被誤導了,以為魚骨頭落在貓花園就一定是貓偷的魚,事實上,就算黑貓在夜間比較不容易被人發現,卻很難逃得過其他貓的夜視能力,如果真的是黑貓偷的,其他貓應該會發現,而且由於他們處在敵對狀態,所以,一定會舉發。因此,根本不是貓偷了魚,而是某個人偷了魚,卻把魚骨頭丟到貓花園要嫁禍給貓。」

✽不斷尋找更合理的解答✽

由A、B、C三個人的理論,我們可以發現,首先需要有人提出一個合理的解答,而後經過思考找出這個理論的缺點,再針對這個缺點提出更合理的理論,由此不斷的演變,我們可以獲得愈來愈合理的解答。直到無法再進一步突破時,這個問題的討論就會暫時劃下休止符,等待未來出現更多證據或更有突破性的思考時,才能有所進展。

例如,出現了新的證據。D發現三隻黃貓其實不足以抵抗十隻白貓與兩隻身手矯健的黑貓,之所以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因為,黃貓很聰明,他們有時聯合白貓對抗黑貓,黑貓就會落下風。有時又與黑貓合作對抗白貓,白貓就會出現危機。所以,無論是黑貓或是白貓,都不敢得罪黃貓。因此,D認為,如果偷魚的是黃貓,那就很合理的可以解釋為什麼沒有貓出來指責罪犯。而且,D認為不會有人為了吃一隻大肥魚而干冒殺頭的重罪,所以,D認為C也是錯的,而真正的偷魚賊是黃貓。這個新證據加上一個好推理,讓D占了上風,成了最高合理性的理論。如果沒有其他新證據出現,也沒人能想到更合理的理論,那麼,這個爭論就只能繼續等下去,暫時由D提出的「黃貓論」站在合理性的頂端,但仍然不是一個確定性答案。或許,當有大哲學家出現時,便能找到更具有突破性的思維角度,重啟新的戰局。

如果我們對於思考這個「究竟誰偷了魚」的問題興趣不大,也不想追究,只想知道答案。那麼,當我們讀了這些理論之後,會有恍然若失的感覺,「究竟是誰偷了魚啊?答案究竟是什麼?」許多讀哲學或是聽哲學演講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沒有答案!感覺好像被騙了,搞了半天,完全沒有收穫。這就是前面我說的,想要直接從書中獲取知識的人,不適合讀哲學。

✽哲學思考的樂趣✽

但是,如果你對思考這類還沒有確定性的問題感興趣,想要做一個探索者,繼續找找看是否有更合理的答案,甚至嘗試從沒有確定性的系統,轉變成一個有確定性的系統,進而終結一個哲學問題。那麼,你就會開始欣賞各種哲學理論,並且發現哲學思考的樂趣所在。

我想,藉由這個例子,大家現在應該已經大略掌握了什麼叫做有確定性的系統和沒有確定性的系統的差別,也就把握了哲學思考最大的特點了。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哲學究竟是什麼?

06人生有意義嗎?

思考人生的意義,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是,「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如果人生有意義,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然而,如果人生沒有意義,我們就只好思考,「在沒有特定意義的情況下,怎樣的人生較好?」

✽討論前,先分析問題✽

由於「人生意義」這個詞彙有些模糊,因此,在討論相關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做個初步的分析,讓問題本身更清楚。#補充說明:把問題先分析清楚的好處

「分析問題本身」,這個工作往往是哲學裡面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因為若沒有先把問題弄清楚,討論起來往往會抓不到重點,而且常常會有雞同鴨講的現象,這會把問題愈弄愈大也愈模糊。這樣不但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往往把問題變得更複雜難解。而且有的時候,把問題分析清楚之後,原本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這是由於問題本身也可能製造出困惑的假象。這種現象稱之為「解消」一個問題。

「解決一個問題」,是找出這個問題的解答。不管是正確的解答或是合理的解答皆可。但「解消一個問題」,針對的是根本沒有解答的問題,不僅沒有正確解答,連合理解答也不會有,因為問題本身就已經設下了錯誤的困局。這種問題只能靠分析去指出其錯誤之處,而把問題取消。

例如,古希臘時期詭辯學家芝諾(Zeno of Elea, 490 BC-430 BC)主張「飛箭是不可能會動的。」他的理由是,「因為無論箭在哪一個空間點上都是靜止的。既然在每一個點都靜止,又怎麼可能會動呢?」這裡牽涉到的是兩種看事物的方式,一種是把世界當作無數個點的(非連續)集合體,從這個角度來看,飛箭的確是不會動的;或者說,「動」根本就無法存在於這樣的世界觀。但從我們一般把世界當作一個空間連續體的想法來說,飛箭當然是會動的。當我們企圖要從第一個世界觀回答飛箭如何可能動的時候,這根本就沒有答案。因為在那樣的思考角度下,「動」是不可能的。

只要我們指出了這樣的思考困局,問題就算結束了。但我們並沒有針對問題提出任何正確或合理的解答,而是把問題的困局點出來,讓問題不再是一個問題。#✽真正要問的是什麼?✽

當我們問人生意義時,其實大多是在問「人生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並不是自己定下來的,而是與生俱來就被賦予的。所以,有些人主張:「人必須活出自己的意義」,或是「人生的意義必須自己去決定。」這些回答事實上都偏離了重點。因為,在我們追尋人生意義時,必須先假設有一個與生俱來就被賦予的目的,否則就沒有什麼好追尋的。只有當這種目的不存在時,我們才需要自己決定意義,以及活出屬於自己的意義。那麼,如果我們認為真有這種天生就被賦予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會去思考「這個目的為何?」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思考另一個問題:即使有目的,是不是每個人(或至少大多數人)都被賦予相同的人生目的呢?

或許每個人誕生在世界上都被賦予相同的目的,就像佛教所主張的:「為了修煉成佛」。那麼,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終點,我們便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去建議別人該如何面對生命,我們也可以聽從對生命很有領悟的大哲學家(或是宗教大師)的教誨,來實現自己的生命意義。但是,萬一每個人被預設的目標不太一樣,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命目的,那麼,當我們依據個人心得來指導別人如何追尋生命時,就會變得很荒謬,而把大哲學家們的理論當作個人生活的範本也一樣荒謬。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們還是可以給人建議,也還是可以閱讀其他哲學家的理論,但這些都只能作為參考。真正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去尋找。

但是,怎麼去尋找呢?我們最常見到的建議是:「去聆聽每個人自己內心的聲音吧!」當人們這麼主張時,表示這種被預設的目的會在我們心中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認真聆聽內心深處,自然知道該怎麼走。這是前人留下的知識。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在他做任何重大決定時,如果是錯誤的決定,都會有一個聲音去阻止他,他稱其為「戴摩尼昂之聲」。但似乎不是每個哲學家都有這樣的神祕經歷。如果我們真的可以在個人心中發現這種屬於個人生命道路的指引者,這自然最好。但如果模糊不清,或是難以辨識,也只好想想看是否有其他方法尋找屬於個人的人生目的了。只要時間許可,我們可以透過從前人留下的經驗與理論中的一切可能方法,去尋找生命意義。這些方法大致上有三大類:思考、體悟,以及等待天啟。透過思考,尋找最合理的解答;透過對內心的觀察,尋求體悟;以及與造物主對話,等待時機成熟時,自然打開靈性的智慧之眼,讓真理直接貫通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方法並行的情況下,無論我們的人生目的是否和別人相同,大致上就無所謂了,因為這是透過自己尋找。找到的如果和古人所說的一致,那很好。如果不盡相同,那表示或許不同人的人生意義不同。當然,無論是哪一個,我們還是必須不斷的思考,「這是不是就是最終的解答?」

✽息息相關的問題✽

然而,我們還可以問另一個問題,「如果人來到世間真的被賦予一個目的,是不是一定要遵守呢?」就像蘇格拉底可以聽到一個聲音指引他,那他可不可以不要理會?我們通常認為如果有這樣的使命或是目的,那當然是要遵守囉,但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之所以認為要遵守,那是因為,去完成這個目的對我們有最大的好處。例如,像佛教所說的「解脫」,甚至是「成佛」,或像是基督教所說的「成為基督徒而回到天堂樂園」。在這個思考架構下,我們預設有「死後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是個工具,被利用來達成某些目的後就消失了,而是在此生結束後,我們尚有另一個階段的生命,而達成此生目的對未來階段生命是比較好的。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最好能努力達成此生被預設的目的。

在這條思路上,人生意義的問題就會跟「是否有死後生命」的問題息息相關。而這種死後生命的存在是否可能?如果真有,究竟是哪一種類型的存在?目前是否有證據可以證明或支持這種主張?當我們開始深入思考一個問題時,會發現有些相關問題會被牽扯進來。一步一步,我們將會看到整個哲學思想都環環相扣著,當我們能夠深入到某個地點,並且連結所有哲學系統時,整個思想的圓融度就會大增,我們就更能評估任何一個處在沒有確定性系統的想法,其可信度究竟到了什麼樣的程度。然而,人生會不會毫無意義與目的呢?會不會沒有任何預定的目標與方向?人類生命的出現會不會只是一種生物性的偶然,死後就完全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把這一生都花在修行上嗎?理論上我們不能排除生命沒有特定意義的可能性,而且這或許更符合當今科學的生命觀點。如果真是如此,我們該如何過生活呢?先讓我們從這種被稱之為「虛無主義」的主張,開始我們的人生哲學思考之旅。

19巴斯卡的賭博論證

在哲學史上,針對神存在問題,曾出現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論證,由十七世紀的哲學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所提出。這個論證其實不是用來提高或是降低神是否存在的合理性,而是提出一個選擇上的考慮,我們究竟應該要相信神存在,還是相信神不存在呢?他認為,如果這是一場賭注的話,應該賭神存在這邊,這個論證就稱之為「賭博論證」。論證如下:

賭神存在有可能贏,但不可能輸。
賭神不存在有可能輸,但不可能贏。
賭注當然要選擇贏面高的。
所以,我們應該賭神存在。

✽賭注的四種可能性✽

為什麼巴斯卡認為賭神存在有可能贏,但不可能輸;而賭神不存在有可能輸,卻不可能贏呢?請看下面這個表格:

實際上神存在 實際上神不存在
賭神存在 贏了 沒輸
賭神不存在 輸了 沒贏


這個賭注總共有四種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性是實際上神存在,而且我們賭神存在。那麼,我們便會信仰神,走上神許下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可能會贏得這個人生。因此,這個賭注結果是「贏了」。

第二個可能性是,賭神存在,但實際上神不存在。在這個狀況下,巴斯卡認為,一個神不存在的世界其實是個沒有人生意義的世界,不管我們怎麼生活實際上都沒差,所以,雖然我們的賭注並沒有押對,但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可以損失的。在這種情況下,結果是「沒輸」。

第三種可能性則是賭神不存在,但神是存在的。由於我們賭神不存在,因此不會走上神許下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錯失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把很有價值的人生給輸掉了。所以,這個賭注的結果是「輸了」。第四種可能性則是賭神不存在,而實際上神的確也不存在。這個賭注雖然押對了,但如前所述,一個神不存在的世界是沒什麼意義的,即使押對也無法贏得有價值的人生,所以,這個賭注結果是「沒贏」。因此,巴斯卡認為,在這樣的賭局中,理性思考的我們應選擇相信神存在。

✽大贏與小輸✽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賭神存在但實際上神不存在時,會損失很多快樂的生活。因為,做一個信仰者必須犧牲一些樂趣。」如果要把這種損失算進來的話,巴斯卡的圖表可以修改如下:

實際上神存在 實際上神不存在
賭神存在 大贏 小輸
賭神不存在 大輸 小贏


因為贏得人生是大贏,而損失一些生活樂趣也只能算是小輸而已。反過來說,輸掉人生是大輸,而贏得一些生活樂趣也只能算是小贏。那麼,結論就可以改成:「賭神存在有可能大贏,但不可能大輸;而賭神不存在有可能大輸,卻不可能大贏。」在這種情況下,當然還是應該賭神存在了。

然而,這個論證也還是有其他問題。它預設了我們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不相信神的存在,另一個則是相信基督教神的存在。這應該可以算是一種不當的二分。如果我們只有這兩個選擇,那麼這個論證是很合理的。但如果我們相信的是不同的神,像是佛陀,這個論證就未必能成立了。因為,在基督教中,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沒有通過我,沒人能到父哪裡去。」所以,如果不相信耶穌,那就無法到達天堂樂園。但是,如果是佛教的話,就算不信佛陀,只要修行得體,一樣能證得菩提果位。

所以,這個論證在基督教社會文化裡面,有著較高的說服力,但對於像是台灣這種許多宗教都很熱門的地方,其說服力就較低了。

前面討論的這些論證是哲學史上關於神存在論證中較有價值探討的,在吸收這些智慧精華之後,可以自行思考其他是否有更合理的理由,來讓我們的理智選擇相信或是不相信神的存在。

20主張人生意義不是追求快樂的「經驗機器論證」

在追尋人生意義方面,哲學目前雖然不能肯定告訴我們人生意義是什麼,但是,在旁敲側擊的追尋中,還是有一些成果值得參考。首先,我們有很高的合理性可以主張,大家一般認為的「追求快樂」(無論是哪一種快樂),都不會是人生的意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7154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1*14.8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am******889 說:
    2017-03-05
    每章節皆為前章節的結論再更深入探討。「道德觀念是否有一套普世標準?究竟是相對概念還是絕對?」、「人生的意義能以人的角度去理解嗎?又能得出麼結論呢?」跟著作者的步調對哲學議題從古至今的發展一步步抽絲剝繭,當然你只能在文末得出「最大的可能性」,不過這樣的旅程,非常值得你走一遭。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0/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