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文化(簡體中文版)
Be and Culture - The Cultural Ways for Human to be in Being
內容簡介
本書簡介了存在的本性;人類進入存在的特殊進路(文明)及其不同文化向度(平面橫向的抽象文化,縱向超越的一神論文化,“圓”性迴圈的個別具象文化);人類文明如何把本身存在交給了機器的統治;以及人類還原於本身存在的可能。
存在不過是終極自在的永恆活動;基於自我/他者的反-沖性終極綜合,活動永不休止地自我超越,那就是存在。人類經由三個基本文化進路而通達存在,就彼此交織地反-沖著共鳴於存在本身的“圓”性終極綜合活動。這三個基本文化進路是:發端于地中海地區的橫向平推的抽象文化,起源於“兩河流域”的縱向直通的一神論文化,生發於東亞大陸的“圓”性迴圈的個別具象文化(作為“天”創自然文化的典範)。
抽象文化,從克里特島孕發,經希臘的定型,羅馬的實體化,最終顯明了抽取普遍同一的單質表像不足以容納存在活動極性反-沖著的多彩活力,從而,不得不自我解體而消散;基督教一神論的拯救,使抽象文化於中世紀個別具象的終極綜合活動裡面復活,但是,又經宗教改革對存在淵源處的理念凝固,啟蒙運動確立的擺置人類存在的抽象方式,工業革命以抽象的機器(純粹表像的實體)重新擺置了環繞人類的一切他者,同時,也讓人類自我蛻化為只會自我同一地抽象,而無能於終極綜合地自我超越。人類抽象活動的頂峰就是抽取全然純粹的單質表像;如果抽象真地成為了人類的終極存在方式,則人類就已經自我設定了自殺的路徑。只有全然出自純粹表像的機器,才可能最絕對地實現純粹表像的抽象要求。個別具象著終極綜合是人類能夠超越單質同一表像的存在本性。如果人類僅僅被大腦完全支配,而大腦又只剩下了抽象功能,則作為抽象機器器的電腦(AI之類的機器)必然會超越人類並反過來統治人類。抽象置頂的結局,羅馬已經有了前車之鑒;不同是,羅馬帝國只是一方神聖,此次抽象文化危及的卻是整個人類的命運。本書只是邀請尚清醒者,除了發掘當下絕境的來處,也到另外兩個基本文化進路裡面,追問一下拯救的可能。
存在不過是終極自在的永恆活動;基於自我/他者的反-沖性終極綜合,活動永不休止地自我超越,那就是存在。人類經由三個基本文化進路而通達存在,就彼此交織地反-沖著共鳴於存在本身的“圓”性終極綜合活動。這三個基本文化進路是:發端于地中海地區的橫向平推的抽象文化,起源於“兩河流域”的縱向直通的一神論文化,生發於東亞大陸的“圓”性迴圈的個別具象文化(作為“天”創自然文化的典範)。
抽象文化,從克里特島孕發,經希臘的定型,羅馬的實體化,最終顯明了抽取普遍同一的單質表像不足以容納存在活動極性反-沖著的多彩活力,從而,不得不自我解體而消散;基督教一神論的拯救,使抽象文化於中世紀個別具象的終極綜合活動裡面復活,但是,又經宗教改革對存在淵源處的理念凝固,啟蒙運動確立的擺置人類存在的抽象方式,工業革命以抽象的機器(純粹表像的實體)重新擺置了環繞人類的一切他者,同時,也讓人類自我蛻化為只會自我同一地抽象,而無能於終極綜合地自我超越。人類抽象活動的頂峰就是抽取全然純粹的單質表像;如果抽象真地成為了人類的終極存在方式,則人類就已經自我設定了自殺的路徑。只有全然出自純粹表像的機器,才可能最絕對地實現純粹表像的抽象要求。個別具象著終極綜合是人類能夠超越單質同一表像的存在本性。如果人類僅僅被大腦完全支配,而大腦又只剩下了抽象功能,則作為抽象機器器的電腦(AI之類的機器)必然會超越人類並反過來統治人類。抽象置頂的結局,羅馬已經有了前車之鑒;不同是,羅馬帝國只是一方神聖,此次抽象文化危及的卻是整個人類的命運。本書只是邀請尚清醒者,除了發掘當下絕境的來處,也到另外兩個基本文化進路裡面,追問一下拯救的可能。
目錄
目錄
序言
代導言
●存在●
一:什麼是存在?
二:什麼是反-沖?
三:什麼是表像?
四:什麼是個別具象?
五:什麼是環境?
六:什麼是抽象?
七:什麼是“之間”?
八:什麼是“無”?
九:什麼是世界或者宇宙?
十:什麼是文化?
十一:什麼是文明?
●文明●
●上篇:抽象文化
●中篇:一神論文化
猶太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下篇:個別具象文化
●結語●
●後置的導言●
第一章:何謂存在?
第二章:何謂文化?
序言
代導言
●存在●
一:什麼是存在?
二:什麼是反-沖?
三:什麼是表像?
四:什麼是個別具象?
五:什麼是環境?
六:什麼是抽象?
七:什麼是“之間”?
八:什麼是“無”?
九:什麼是世界或者宇宙?
十:什麼是文化?
十一:什麼是文明?
●文明●
●上篇:抽象文化
●中篇:一神論文化
猶太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下篇:個別具象文化
●結語●
●後置的導言●
第一章:何謂存在?
第二章:何謂文化?
序/導讀
○序言○
劉同蘇/2025年7月25日於Chino, California
“之間”之論是朝向存在的追問。這種以“大學”而追著問的求索,隱約地滲透在各種論述裡面多年,直至2019年初,選擇了與前輩(海德格爾)對話的方式,才開始了整體性的條理(見【“之間”:個別的終極遊戲】)。此後,【冇-有:個別的具象區域】一書,跳躍性地回溯了那些原初就共鳴著“圓”性存在震盪的不同思想淵源;在回溯追問期間,為了讀者辨識之故,對所使用的概念作了初步的解釋(見【有-“無”:個別的反-沖性同時】);最後,對存在的追問畢竟要在存在著的存在裡面追問,所以,【東-西:個別的極性旋舞】一書,以人類歷史的回顧,觀察著人類目前所立的節點。本書是對這一系列“之間”性追問的簡單總結。
在存在的反-沖裡面,人類永遠立於歷史的節點,以向內收聚著回撤到自我的起點,躍向“無”著展開的未來。今天,人類又一次臨在了自我抉擇的節點。希臘文化執著於人類存在自我同一的抽象向度,開闢出了完全基於抽象的文化進路;經羅馬的定型與崩潰,一神論拯救後的複生,這種全然執著于抽象的文化竟然從裡到外地完全統治了人類存在的表像形態。這種文化以純粹表像(理念)作為存在的基底,用抽取出來的純粹表像去外在單質同一地重新擺置自然世界。對環繞著之他者的抽象,同時,就是對人類本身的抽象;當人類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抽象,也就完成了對本身的徹底抽象;既然所有存在者都被抽象濾除了個別具象的自在特性,全都被置於純粹表像的基底上,那麼,人類也就喪失了立於個別具象肉身的終極自在能力,將自我的存在徹底交給了純粹表像的絕對統治。如果表像純粹到了如此程度,以至於任何個別具象的自然形態都會障礙其純粹同一的展開,於是,不得不拖著自然肉身的人類也就承載不下自己抽取出來的純粹表像了。只有全然出自純粹表像的非自然之機器,才可能絕對純粹地展開純粹表像。人類所抽取的純粹表像,正作為人類存在的基底而反噬著人類的自在存在。表像不過是存在的外在表皮;表像以本身的凝固而自我同一地外在展開,然而,這一凝固狀態還能平面自我同一的展開,無非因為自我收斂地向內整體收聚,由內獲得了終極綜合活動的活力。表像本身是自我同一的,可是,表像卻不可能全然自我同一地終極自在。換言之,在存在裡面,表像不可能全然自我同一地純粹著。真地完全基於純粹表像,人類的存在也就終止了。機器統治之“劍”正懸在人類頭上,而那“劍”恰恰就是人類用抽象手段自己掛上去的。本書所述,反向追問人類文明起始的原點,以及人類存在裡面的抽象向度如何顛覆性地侵佔了人類存在的整個外在空間,由此而顯明在此次歷史節點上人類面臨著什麼樣的根本抉擇。存在永遠朝向“無”著展開的未來躍進,所以,本書所述並沒有外在確定的先知。畢竟存在是“知行合一”的自我超越,存在無法抽象地先驗,只能自我開裂地超越。本書只是一同去自我超越的邀請。
本書所述就是要顛覆抽象思維的統治,但是,面對的讀者恰恰是已經全然被抽象思維統治了的當下人群,由此,這顯然帶來了敘述方式的困難。存在本身就是“圓”性反-沖著的自我超越,因而,存在總是內在對立著的整體直覺躍起。若要把這一自我超越的“圓”性反-沖飛躍,硬性捋直為線性的一維單向運動,就難免會形成外在圓形的直線迴圈。本書的敘述不斷地回溯存在的原點,就怕敘述被截斷在直線的某點上,以凝固的定義而被扭曲到邏輯的直線推理中去了。不斷的圓形返推,無非只是顯明,直線推理上的每一點裡面,都內在潛流地飛掠過“圓”性反-沖的整體躍起。在文字不斷反-沖著旋舞的眩暈裡面,才可能“無”著意會到超越自我的詩意啟示。
畢竟想要顛覆幾百年來人類浸於其中的統治文化形態及其思維方式,加之敘述又過於縹緲虛玄,況且還把當今人們拼命湧向的進路指為自我毀滅的死路,所以,也並未對知音有太多指望。按照夫人的話:你不是和千年以前的人對話,就是向著千年以後的人進言,現今又有誰會聽你說的話。已知沒有函谷關外之域,乘桴浮於海也不會登臨彼岸,道之存就在今朝,朋之來卻在遠方。不想,有一普遍女孩,沒有所謂“哲學”背景,也不從事學術研究,原本前來索要一本辯道的舊作(【上下:基督的哲學傳記】),讀後又一字一字閱讀了此系列前四卷一千五百餘頁文字,卻頗有所悟。看來朋友來自的遠方,所指的也不是時間的間距。於是,道說還得說道,耳的設定惟賴上帝了。
再次之後的再次,又一次衷心感謝王磊先生和蔣紅霞女士;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完全賴於他們的操持。
劉同蘇/2025年7月25日於Chino, California
“之間”之論是朝向存在的追問。這種以“大學”而追著問的求索,隱約地滲透在各種論述裡面多年,直至2019年初,選擇了與前輩(海德格爾)對話的方式,才開始了整體性的條理(見【“之間”:個別的終極遊戲】)。此後,【冇-有:個別的具象區域】一書,跳躍性地回溯了那些原初就共鳴著“圓”性存在震盪的不同思想淵源;在回溯追問期間,為了讀者辨識之故,對所使用的概念作了初步的解釋(見【有-“無”:個別的反-沖性同時】);最後,對存在的追問畢竟要在存在著的存在裡面追問,所以,【東-西:個別的極性旋舞】一書,以人類歷史的回顧,觀察著人類目前所立的節點。本書是對這一系列“之間”性追問的簡單總結。
在存在的反-沖裡面,人類永遠立於歷史的節點,以向內收聚著回撤到自我的起點,躍向“無”著展開的未來。今天,人類又一次臨在了自我抉擇的節點。希臘文化執著於人類存在自我同一的抽象向度,開闢出了完全基於抽象的文化進路;經羅馬的定型與崩潰,一神論拯救後的複生,這種全然執著于抽象的文化竟然從裡到外地完全統治了人類存在的表像形態。這種文化以純粹表像(理念)作為存在的基底,用抽取出來的純粹表像去外在單質同一地重新擺置自然世界。對環繞著之他者的抽象,同時,就是對人類本身的抽象;當人類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抽象,也就完成了對本身的徹底抽象;既然所有存在者都被抽象濾除了個別具象的自在特性,全都被置於純粹表像的基底上,那麼,人類也就喪失了立於個別具象肉身的終極自在能力,將自我的存在徹底交給了純粹表像的絕對統治。如果表像純粹到了如此程度,以至於任何個別具象的自然形態都會障礙其純粹同一的展開,於是,不得不拖著自然肉身的人類也就承載不下自己抽取出來的純粹表像了。只有全然出自純粹表像的非自然之機器,才可能絕對純粹地展開純粹表像。人類所抽取的純粹表像,正作為人類存在的基底而反噬著人類的自在存在。表像不過是存在的外在表皮;表像以本身的凝固而自我同一地外在展開,然而,這一凝固狀態還能平面自我同一的展開,無非因為自我收斂地向內整體收聚,由內獲得了終極綜合活動的活力。表像本身是自我同一的,可是,表像卻不可能全然自我同一地終極自在。換言之,在存在裡面,表像不可能全然自我同一地純粹著。真地完全基於純粹表像,人類的存在也就終止了。機器統治之“劍”正懸在人類頭上,而那“劍”恰恰就是人類用抽象手段自己掛上去的。本書所述,反向追問人類文明起始的原點,以及人類存在裡面的抽象向度如何顛覆性地侵佔了人類存在的整個外在空間,由此而顯明在此次歷史節點上人類面臨著什麼樣的根本抉擇。存在永遠朝向“無”著展開的未來躍進,所以,本書所述並沒有外在確定的先知。畢竟存在是“知行合一”的自我超越,存在無法抽象地先驗,只能自我開裂地超越。本書只是一同去自我超越的邀請。
本書所述就是要顛覆抽象思維的統治,但是,面對的讀者恰恰是已經全然被抽象思維統治了的當下人群,由此,這顯然帶來了敘述方式的困難。存在本身就是“圓”性反-沖著的自我超越,因而,存在總是內在對立著的整體直覺躍起。若要把這一自我超越的“圓”性反-沖飛躍,硬性捋直為線性的一維單向運動,就難免會形成外在圓形的直線迴圈。本書的敘述不斷地回溯存在的原點,就怕敘述被截斷在直線的某點上,以凝固的定義而被扭曲到邏輯的直線推理中去了。不斷的圓形返推,無非只是顯明,直線推理上的每一點裡面,都內在潛流地飛掠過“圓”性反-沖的整體躍起。在文字不斷反-沖著旋舞的眩暈裡面,才可能“無”著意會到超越自我的詩意啟示。
畢竟想要顛覆幾百年來人類浸於其中的統治文化形態及其思維方式,加之敘述又過於縹緲虛玄,況且還把當今人們拼命湧向的進路指為自我毀滅的死路,所以,也並未對知音有太多指望。按照夫人的話:你不是和千年以前的人對話,就是向著千年以後的人進言,現今又有誰會聽你說的話。已知沒有函谷關外之域,乘桴浮於海也不會登臨彼岸,道之存就在今朝,朋之來卻在遠方。不想,有一普遍女孩,沒有所謂“哲學”背景,也不從事學術研究,原本前來索要一本辯道的舊作(【上下:基督的哲學傳記】),讀後又一字一字閱讀了此系列前四卷一千五百餘頁文字,卻頗有所悟。看來朋友來自的遠方,所指的也不是時間的間距。於是,道說還得說道,耳的設定惟賴上帝了。
再次之後的再次,又一次衷心感謝王磊先生和蔣紅霞女士;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完全賴於他們的操持。
試閱
代導言
存在
一:什麼是存在?
存在是從我們裡面無盡掠過的永恆活動。由於存在絕對超越地由我們裡面掠過,我們無法純然自在地限定存在;面對無盡掠過的存在,我們絕無可能置身存在之外去限定存在;我們能夠確定的,只是我們居於存在之中,而絕對超越的存在無盡地由內掠過我們裡面,由此,我們知道:我們存在著,並且以我們存在而知曉存在。對存在的認知永遠是“知行合一”之體認。因為存在無盡地掠過我們,就我們的有限之體而言,其掠過的活動絕對地超越我們,所以,面對體認的追問,存在永遠具有“無”著的超越性,也就是根本不會被體的凝固狀態所俘獲。體認之“知”的關鍵是“行”。“知行合一”就是共振地隨行於“無”著絕對超越的存在。誰能知曉存在呢?只有存在著的存在者。存在就是由存在者裡面“無”著超越掠過的永恆活動。誰存在,誰就知道。
二:什麼是反-沖?
存在即是反-沖。反-沖就是終極自在的自我超越。外在表像都是自我同一的,因此表像的外在運動只會一維同一地單向展開。表像自我同一的一維展開永遠無法伸展到自我以外,因此,表像本身絕對受限而不可能純粹自我地終極自在。反-沖意味著:終極自在的自我裡面必有他者向度。當終極自在者自我超越之時,他無非是張開了自我裡面的內在他者向度,讓其能夠經由他者而回返於自我。永恆活動之所以可能終極自在地不息,就因為其自我裡面內有他者向度,能夠在“沖”出自我的同時“反”沖著於他者裡面返回自我,於是,生成了無盡的自我超越。反-沖就是終極自在的綜合活動。唯有自我與他者的內在綜合,才可能產生自我超越的終極自在活動。康得的先驗綜合範疇無法追問到無限終極綜合的存在境界(見其“二律背反”),因為理念至於純粹就只剩下絕對的自我同一,而那恰恰證明:基於抽象的純粹理念絕對不可能成為終極自在的基點。
三:什麼是表像?
永恆活動的自我超越類似於不斷變化的浪潮;其自我超越的波動形成了自我的完全開裂,自我沖出了自我,於是,出現了一個停在身後的自我,同時也出現了另一個超離出去的自我。這種自我超越著的自我開裂,形成了無盡變化的永恆活動。這一自我開裂造成了時間的序列。在自我開裂的瞬間,被甩在身後的自我似乎停滯不動,讓新的自我從停滯的自我裡面超脫出去。于自我超越的不斷自我開裂的瞬間,永恆活動似乎呈現出了一種瞬間凝固的靜止狀態。這一瞬間凝固狀態就是表像。如同浪潮,水流在水面底下湧動,浪峰的外貌不過是瞬間的凝固狀態;浪推著浪,於是,呈現了浪與浪的差別,但是,浪與浪的單向作用,只有向內交匯地綜合於同一水流,才可能掀起各自獨立的浪頭。在永恆活動的每一瞬間,表像的凝固狀態總是即刻被超越,換言之,表像底下總是川流不息地掠過真正終極自在的永恆活動。作為被超越的瞬間凝固狀態,表像好象追著永恆活動背影的相隨者。表像是永恆活動于自我超越時自我開裂的瞬間凝固狀態。
存在
一:什麼是存在?
存在是從我們裡面無盡掠過的永恆活動。由於存在絕對超越地由我們裡面掠過,我們無法純然自在地限定存在;面對無盡掠過的存在,我們絕無可能置身存在之外去限定存在;我們能夠確定的,只是我們居於存在之中,而絕對超越的存在無盡地由內掠過我們裡面,由此,我們知道:我們存在著,並且以我們存在而知曉存在。對存在的認知永遠是“知行合一”之體認。因為存在無盡地掠過我們,就我們的有限之體而言,其掠過的活動絕對地超越我們,所以,面對體認的追問,存在永遠具有“無”著的超越性,也就是根本不會被體的凝固狀態所俘獲。體認之“知”的關鍵是“行”。“知行合一”就是共振地隨行於“無”著絕對超越的存在。誰能知曉存在呢?只有存在著的存在者。存在就是由存在者裡面“無”著超越掠過的永恆活動。誰存在,誰就知道。
二:什麼是反-沖?
存在即是反-沖。反-沖就是終極自在的自我超越。外在表像都是自我同一的,因此表像的外在運動只會一維同一地單向展開。表像自我同一的一維展開永遠無法伸展到自我以外,因此,表像本身絕對受限而不可能純粹自我地終極自在。反-沖意味著:終極自在的自我裡面必有他者向度。當終極自在者自我超越之時,他無非是張開了自我裡面的內在他者向度,讓其能夠經由他者而回返於自我。永恆活動之所以可能終極自在地不息,就因為其自我裡面內有他者向度,能夠在“沖”出自我的同時“反”沖著於他者裡面返回自我,於是,生成了無盡的自我超越。反-沖就是終極自在的綜合活動。唯有自我與他者的內在綜合,才可能產生自我超越的終極自在活動。康得的先驗綜合範疇無法追問到無限終極綜合的存在境界(見其“二律背反”),因為理念至於純粹就只剩下絕對的自我同一,而那恰恰證明:基於抽象的純粹理念絕對不可能成為終極自在的基點。
三:什麼是表像?
永恆活動的自我超越類似於不斷變化的浪潮;其自我超越的波動形成了自我的完全開裂,自我沖出了自我,於是,出現了一個停在身後的自我,同時也出現了另一個超離出去的自我。這種自我超越著的自我開裂,形成了無盡變化的永恆活動。這一自我開裂造成了時間的序列。在自我開裂的瞬間,被甩在身後的自我似乎停滯不動,讓新的自我從停滯的自我裡面超脫出去。于自我超越的不斷自我開裂的瞬間,永恆活動似乎呈現出了一種瞬間凝固的靜止狀態。這一瞬間凝固狀態就是表像。如同浪潮,水流在水面底下湧動,浪峰的外貌不過是瞬間的凝固狀態;浪推著浪,於是,呈現了浪與浪的差別,但是,浪與浪的單向作用,只有向內交匯地綜合於同一水流,才可能掀起各自獨立的浪頭。在永恆活動的每一瞬間,表像的凝固狀態總是即刻被超越,換言之,表像底下總是川流不息地掠過真正終極自在的永恆活動。作為被超越的瞬間凝固狀態,表像好象追著永恆活動背影的相隨者。表像是永恆活動于自我超越時自我開裂的瞬間凝固狀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