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解剖圖鑑
一冊掌握人生的智慧七柱!由62位哲學家,精闢解答生命33道難題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冊掌握人生的智慧七柱~
	道德正義、自我與社會、宗教和藝術……所有人生偶遇的疑惑,
	就由62位哲學家,精闢解答生命33道難題
	
	人為什麼要工作?正義是普世共通的價值嗎?
	幸福應如何定義?人與人能夠真正互相理解嗎?
	就由各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為你解答世上所有最純粹的疑問。
	
	◆◆62位哲人×99道關卡,讓哲學深化你的思維邏輯◆◆
	
	››››即使我們什麼也不做,「時間」依然會逐漸流逝。流動的時間,究竟能不能從物體的概念來理解它「有」或「沒有」呢?
	
	☛奧古斯丁──時間來自唯一存在的現在的記憶和預測
	時間有兩種概念,一個是時間本身,另一個是我們自身體驗到的時間。正因為有「我」,過去和未來才得以成立。
	給【總是後悔過去】的人:後悔也無濟於事,把握現在吧!
	
	☛胡塞爾──現在會在消逝的同時殘留下來
	時間就好比聽音樂,由殘留的聲音、現在響起的聲音,以及預測還未發出的聲音,這段連續的聲音才得以構成一段旋律。時間就是以這種方式消逝並殘留下來。
	給【無法忘卻失敗】的人:正因為有過去的經驗,才能走向未來。
	
	☛柏格森──時間正在空間化!
	我們所熟悉的時鐘,只不過是「空間化」後的時間。但是我們所體驗的時間卻無法用空間表現呈現的多樣性,好比愉快的時光一眨眼就過去,沉悶的課堂卻遲遲不結束,這才是時間的本質。
	給【老是看時鐘】的人:真正的時間是無法透過時鐘得知,時間只是一種綿延。
	
	››››時下熱門的兩性議題,往往依循兩種討論脈絡,一個是生物學意義的「生物性別」,一個是社會文化意義的「社會性別」。這樣的區分,有辦法讓我們更了解性別的多樣化嗎?
	
	☛柏拉圖──肉體不過是靈魂的牢籠
	柏拉圖認為愛有層次之分,肉體的愛屬於低層次,精神的愛屬於高層次。不過他也認為,人類具備三種性:男男、女女與男女,而愛的萌芽正是人為了尋找自己失散的另一個半身。
	給【尋找結婚對象】的人:願你能夠找到你失去的半身。
	
	☛西蒙・波娃──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
	波娃認為女人是社會價值塑造而成的第二性,沒有天生的男性與女性,所謂的男人味與女人味都是當我們不知不覺被社會貼上的標籤。
	給【過度追求母愛】的男人:如果你以為女人先天內建母愛,那就大錯特錯了。
	
	☛巴特勒──要真正消除性別差異,就必須模糊男女的界線
	巴特勒挑戰傳統的女性主義,如果以生物性別作為兩性差異的根據,異性戀自然成為社會主流價值。因此必須全面模糊「男/女」的價值區別。
	給【堅持一男一女婚姻價值】的人:其實異性戀才是後天人為制度下的產物。
	
	道德與正義的衝突、自我與社會的矛盾、宗教和藝術的本質……
	33道人生旅途中偶然萌發的迷惘與疑惑,都能透過「哲學」,揭曉真相的一隅。
	本書將作為你人生之旅的星圖,引領各位探索廣闊的「知」的世界。
目錄
	◉前言
	 
	・5分鐘讀哲學史① 理解世界架構而孕育的古代哲學
	・5分鐘讀哲學史② 試圖融合哲學與神學的中世哲學
	・5分鐘讀哲學史③ 顛覆既有常識的近代哲學
	・5分鐘讀哲學史④ 回應社會現況的現代哲學
	 
	◎本書的閱讀方法
	 
	▍1章 切身疑惑的思索
	・我們如何認知時間?
	 奧古斯丁的「時間」
	 胡塞爾的「時間」
	 柏格森的「時間」
	・我們一定要上學嗎?
	 盧梭的「學校」
	 杜威的「學校」
	 傅柯的「學校」
	・「性別」與「性」
	 柏拉圖的「性」
	 波娃的「性」
	 朱迪斯・巴特勒的「性」
	・我們真的自由嗎?
	 洛克的「自由」
	 沙特的「自由」
	 弗羅姆的「自由」
	・我們擁有自己的身體嗎?
	 笛卡爾的「身體」
	 梅洛-龐蒂的「身體」
	 傅柯的「身體」
	 
	▍2章 思考詞語
	・所謂的自己,究竟是誰?
	 蘇格拉底的「自己」
	 佛洛伊德的「自己」
	 海德格的「自己」
	・人與人有可能互相理解嗎?
	 笛卡爾的「理解」
	 維根斯坦的「理解」
	 伽達默爾的「理解」
	・我們如何感知色彩?
	 笛卡爾的「色彩」
	 歌德的「色彩」
	 沙皮爾-沃爾夫的「色彩」
	・語言如何與現實發生連結?
	 洛克的「詞語」
	 索緒爾的「詞語」
	 維根斯坦的「詞語」
	 
	▍3章 思考人生
	・人生有意義嗎?
	 耶穌基督的「人生」
	 尼采的「人生」
	 湯瑪斯・內格爾的「人生」
	・幸福是什麼?
	 亞里斯多德的「幸福」
	 邊沁的「幸福」
	 阿蘭的「幸福」
	・為什麼人非工作不可?
	 洛克的「工作」
	 漢娜・鄂蘭的「工作」
	 傅柯的「工作」
	・「生」之喜悅
	 叔本華的「愉悅」
	 祈克果的「愉悅」
	 契克森米哈伊的「愉悅」
	・永恆的「死」
	 佛陀的「死」
	 蘇格拉底的「死」
	 海德格的「死」
	 
	▍4章 思考正義
	・關於正義的思辨
	 康德的「正義」
	 羅爾斯的「正義」
	 桑德爾的「正義」
	・犧牲稱得上是一種美德嗎?
	 康德的「自我犧牲」
	 宮澤賢治的「自我犧牲」
	 德蕾莎修女的「自我犧牲」
	・我們能夠基於正義而殺人嗎?
	 康德的「殺人」
	 桑德爾的「殺人」
	 傅柯的「殺人」
	・戰爭的本質是什麼?
	 康德的「戰爭」
	 克勞塞維茲的「戰爭」
	 卡爾・施密特的「戰爭」
	・我們非得遵守法律嗎?
	 柏拉圖的「法律」
	 班雅明的「法律」
	 德希達的「法律」
	 
	▍5章 思考社會與世界
	・金錢的本質
	 亞當・斯密的「金錢」
	 馬克思的「金錢」
	 齊美爾的「金錢」
	・為什麼會有這個世界?
	 耶穌基督的「世界」
	 萊布尼茲的「世界」
	 魏克斯庫爾的「世界」
	・人類正在進步嗎?
	 一神論的「進步」
	 康德的「進步」
	 阿多諾的「進步」
	・人類的歷史與未來
	 黑格爾的「歷史」
	 馬克思的「歷史」
	 卡西勒的「歷史」
	・世界文明的中心
	 黑格爾的「歐洲論」
	 薩伊德的「歐洲論」
	 德希達的「歐洲論」
	 
	▍6章 思考本然
	・「自以為知道」等於「知道」嗎?
	 柏拉圖的「臆見」(理型論)
	 康德的「認識論」
	 邏輯實證主義的「語言觀」
	・人人都認同的真理存在嗎?
	 亞里斯多德的「真理」
	 萊布尼茲的「真理」
	 尼采的「真理」
	・世上存在恆定的事物嗎?
	 蒙田的「確定性」
	 摩爾的「確定性」
	 維根斯坦的「確定性」
	・科學絕對正確嗎?
	 波普爾的「科學論」
	 韓森的「科學論」
	 康吉萊姆的「科學論」
	・世界只是我做的一場夢?
	 笛卡爾的「知覺」
	 洛克的「知覺」
	 柏克萊的「知覺」
	 
	▍7章 思考神與藝術
	・神真的存在嗎?
	 安瑟莫的「神」
	 費爾巴哈的「神」
	 尼采的「神」
	・藝術的本質
	 康德的「藝術」
	 叔本華的「藝術」
	 迪奇的「藝術」
	・作為一個會思考的人類
	 培根的「思考」
	 皮爾士的「思考」
	 黑格爾的「思考」
	・我們如何思考哲學?
	 蘇格拉底的「哲學」
	 培根的「哲學」
	 梅洛-龐蒂的「哲學」
	 
	◉Column
	・自然科學與哲學
	・尋找自我的哲學史
	・命運論與哲學
	・戰爭與哲學
	・東洋思想與哲學
	・倫理與道德不一樣嗎?
	 
	◎索引
	◉後記
	◎參考文獻
序/導讀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說:「知識就是力量。」在新發明和新發現相繼問世的當時,這句宣言聲稱無用的學問不過只是流於紙上談兵的通俗知識,同時也強調真正的學問必須要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強大的力量。時至今日,這句名言依然以「實用科學導向」的形式持續傳頌,可見培根的遠見有多麼令人敬服。如果以這句話作為評價標準,哲學這一門學問,既不具備眼見為憑的實效性,也缺乏足以量化的生產性;哲學作為一門「虛學」,似乎可以隨時宣判它已死亡。
	
	然而與此同時,我們卻也聽聞一種說法──據說在不景氣的時代,哲學反而會流行起來。屆時,社會大眾可能會加倍關心那些無法像金錢般量化的事物。人生在世免不了憂慮,然而煩惱與不安卻也會因個體而異,內涵千差萬別,沒有一個人人通用的解答。人們之所以追求哲學,似乎正是因為哲學的目的不在於找到「唯一的」正確答案,而是一心一意不斷地拓展思考邊界。
	
	不過,哪一個時代、哪一位哲學家的著作適合哪一個人,這也是無法預測的事。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就連該思考什麼、如何思考都摸不著頭緒,因此才會深感不安、萬分懊惱。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問對問題,就等於找到一半的答案。話說回來,閱讀哲學書這個行為本身,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門檻或許很高,所以坊間為數眾多的哲學入門書也是其來有自。
	
	一般的哲學入門書,大半都是以編年體寫成,也就是從古代開始依時代順序排列,一路簡易介紹直到現代的多位哲學家與思想家的理論學說。當然,這種體裁可以呈現人類思考的推展歷程,也有其他多種優點。不過,本書特意屏棄這種體裁,聚焦於潛藏在周遭事物內在的各種問題,嘗試概略地介紹從古至今的哲學推展出了什麼樣的思想。當然,礙於篇幅有限,書中只能稍稍涉獵哲學廣闊領域當中的一小部分主題,但若是本書能令你提起興趣,實際翻閱幾位哲學家的著作,就是筆者我至高無上的喜悅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