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國哲學史(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495
    5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依循當代新儒家所開顯的思想價與義理規路,貫穿數千年的思想腳步,一程一程走下來。全書上下二冊,分五卷共三十七章。作者將中國哲學史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時期,可視為「中國文化原初形態的百花齊放」;第二階段是兩漢魏晉,可視為「儒學轉型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第三階段是南北朝隋唐,可視為「佛教介入,異質文化的吸收與消化」;第四階段是宋明時期,可視為「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第五階段是近三百年,可視為「文化生命的歪曲、沖激與新生」。各章舉列專人(哲學家)、專書(哲學典籍)、哲學問題或學術事件作哲學史探索,條分縷析,娓娓道來。

作者

蔡仁厚(1930-2019)

 

原籍江西雩都,歷任大學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哲學會理事、常務監事、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顧問。早年即從學於當代哲儒牟宗三先生,一以貫之,逾四十年。教學之外,又勤於著述,專著如《孔孟荀哲學》、《孔門弟子志行考述》、《宋明理學》、《王陽明哲學》、《中國哲學史》、《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儒學的常與變》、《新儒家與新世紀》等書。

目錄

上冊 目次

 

書題語···· I

自 序···· III

緒 論···· 一

 

第一卷 先秦時期:中國文化原初形態之百花齊放

弁 言···· 三一

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趨勢···· 三三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五一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論···· 九一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學···· 一一九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學···· 一七七

第六章 莊子的智慧···· 一九九

第七章 名家與墨辯···· 二一一

第八章 中庸易傳的形上思想···· 二三九

第九章 荀子的學說···· 二六一

第十章 法家與秦政···· 三一五

 

第二卷 兩漢魏晉:儒學轉形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

弁 言···· 三三一

第一章 漢初思想概述···· 三三三

第二章 董仲舒的學術思想···· 三四三

第三章 王充的性命論···· 三六七

第四章 人物志的才性系統···· 三七七

第五章 王弼之易學與老學···· 三八九

第六章 向、郭之莊學與阮籍、嵇康···· 四○七

 

下冊 目次

 

第三卷 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異質文化之吸收與消化

弁 言···· 四三一

第一章 佛教的基本教義···· 四三三

第二章 小乘部派與大乘三系···· 四四三

第三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衍(上)···· 四五五

第四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衍(下)···· 四六七

第五章 對佛教教理的消化:天臺判教及其思想···· 四八三

第六章 佛教回歸運動的反響:華嚴宗···· 五○七

第七章 佛教的「教外別傳」:禪宗的異采···· 五二五

 

第四卷 宋明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

弁 言···· 五五九

第一章 周濂溪「默契道妙」···· 五六五

第二章 張橫渠「思參造化」···· 五八五

第三章 程明道的造詣與地位···· 六一三

第四章 程伊川義理轉向與洛學南傳···· 六五一

第五章 胡五峰開湖湘學統···· 六七三

第六章 朱子的性理學···· 六九三

第七章 象山學是孟子學···· 七一九

第八章 朱陸門人後學與元初諸儒···· 七四七

第九章 王陽明致良知教···· 七七三

第十章 王學分化與劉蕺山歸顯於密···· 七九七

 

第五卷 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沖激與新生

弁言:失去哲學慧光的世紀(清代)···· 八二五

第一章 明清之際:三大儒的思想方向···· 八二七

第二章 清代之學風及其思想狀況···· 八三九

第三章 西方思想之沖激···· 八四七

第四章 哲學的反省與新生···· 八五五

後 記···· 八六九

歷代哲人生卒年表···· 八七一

本書作者著述要目···· 八七九

序/導讀

自 序

 

這部書,雖然只寫成上下兩冊(原先是想依順五個階段而寫成五大冊),但就其分卷分章分節的內容看來,大體上是依循當代新儒家(主要如牟宗三先生等)所開顯的思想架構與義理規路,而進行表述。

 

民國以來,由於知識分子對自己文化傳統的隔閡與無知,常以為中國文化是一停滯不進的封閉系統。其實,在二千多年大開大合的發展中,中國文化本就不斷有義理的開新。牟先生除了在《中國哲學十九講》有精確的疏導,另外也在一次演講中,舉述了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諍辯:(見《牟宗三晚期文集》三七一|三八三,聯經,全集本第二十七冊)

 

第一、儒墨的諍辯:

二帝三王之時,沒有思想之分歧。到春秋之末,儒家思想建立,而後乃有墨家對儒家挑戰。通過儒墨的諍辯,使儒家在哲學文化之發展中,取得正統的地位。

 

第二、孟子對告子「生之謂性」的諍辯:

孟子反對「生之謂性」,而主張「仁義內在」。牟先生說,孟子的主張是一個「偉大的洞見」。能了解「仁義內在」,就能了解道德之所以為道德,儒家之所以為儒家。

 

第三、魏晉玄學家之「會通孔老」:

兩漢是經學,在思想上並無特出之表現,因而也沒有思想上的問題。到魏晉道家思想復興,而儒道的衝突遂不可免,但孔子地位不能撼動,於是乃有王弼「聖人體無」之說,向、郭注莊也提出「迹本論」。其實,大教的會通,永遠都是新鮮的問題,而問題的提出正表示思想境界的新開發。

 

第四、言意之辯:

這是名言能否盡意的問題,也是永遠新鮮的問題。從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到魏晉人言盡意或不盡意,再到西哲維根斯坦所謂「凡是可以說的,就清楚地說;凡是不可說的,就保持沈默」,也仍然是這個問題。這類的問題,永遠常新,值得思量。

 

第五、神滅不滅的問題:

佛教傳入中國,而有輪迴之說,梁朝范縝反對輪迴說,乃作「神滅論」,而引起一場大諍辯。牟先生指出,此一論辯並未發展成型。如今重加反省,便知此一問題並不簡單,既可與儒家三不朽、耶教靈魂不滅相對較,而相互之間的差異,也必須審識明辨,故仍值得注意。

 

第六、天臺宗「山家」「山外」關於圓教之諍辯:

這是天臺宗內部很專門的問題,對人類智慧亦非常有貢獻。山家山外之爭,也可說是天臺宗與華嚴宗之諍辯(因山外是以華嚴宗之思想講天臺圓教)。其焦點集中在圓教問題,這是哲學上最高深最終極的問題,西方哲學尚未能觸及此一理境,可見其理論之深微。牟先生指出,圓教之義理,無論就中國文化本身之價值,或就中西文化之比較而言,皆有重大意義。

 

第七、陳同甫與朱子爭漢唐:

宋明儒內部的討論,集中在內聖之學(如中和參究、朱陸異同),而此一論辯則屬外王問題。朱子站在道德立場,故貶視漢唐事功,他所持的是道德判斷,不是歷史判斷。陳同甫則讚許漢唐事功,他只著眼於英雄生命以論歷史,也不算歷史判斷。依黑格爾,要真正接觸歷史,必須從知性理性進到動態理性。朱子是知性的理性型態,陳同甫是感性的直覺形態,這二者是對立的,而皆不能在了解歷史時引進歷史判斷以真實化歷史。只有在動態理性中(即曲線辯證的理性中),始能引進歷史判斷。(因為在動態的理性中,知性與直覺之對立已被消融故。)

 

第八、王龍溪與聶雙江的「致知議辯」:

這是王門弟子對王陽明「致良知教」之了解的爭辯。對於一個教義的本質是否真懂,必須在層層轉進的論辯中,看他的思路是如何前進的,再審視他措辭的輕重本末,纔能考驗出誰是真有所得,誰是真能相應。這是批判真偽的試金石。誰是王學的正嫡,誰是王學的偏歧,皆可以在此一論辯中分判出來。

 

第九、周海門與許敬菴「九諦九解」之辯:

「九諦」代表許敬菴的主張,主要是對王陽明四句教首句「無善無惡心之體」起疑惑,因而對王龍溪天泉證道之宗旨亦一併辯駁。周海門(龍溪弟子)順九諦作答辯,名曰「九解」。此一論辯不僅關乎王學,也關乎儒家與中國文化。老子當初講「無」,是從作用層上說,而作用層上的無,實乃「共法」,為儒釋道三家所共許,這是屬於「如何」的問題。

 

凡實踐工夫達到某一水準,一定會接觸到這個理境。須知分別是非善惡,是屬於「是什麼」的問題,而「如何」面對是非善惡以表現好惡,使好惡皆得其正,這纔是成就道德價值的關鍵所在。故《尚書‧洪範》也有「無有作好,無有作惡」的話,作意(有意)的好惡,乃是偏好偏惡,所以必須「無」掉。道家所講的「無」,正是在此特顯勝場。因此,作用層上的無,既無須反對,也不能反對(因為是「共法」故)。

 

我們不能一見到「無」字,就以為來自佛老,說它不合聖人之道。這個禁忌主要是朱子造成。此不僅妨礙人了解道家之「玄理」與佛家之「空智」,對於弘揚儒家也甚為不利。在道家,只有「如何」這一層的問題,而沒有「是什麼」的問題,儒家則兩個層面同時兼備。周海門與許敬菴的論辯,其重要性即在有助於我們了解此中義理的分際,以開出哲學的理境。(我對九諦九解之辯,曾全文加以疏導,見《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學生版)頁二三九|二七六。)

 

以上九大諍辯,都發生在過去的歷史中。但這些論辯所代表的意義,則不可以陳迹論。其中實顯示生命的智慧和生命的方向。只要一加反省,它就能開啟我們的生命,觸發我們的靈感,彰顯我們思想的光輝。

 

第十、中國文化暢通的問題:

魏晉時代的課題是會通孔老,宋明時代的課題是對治佛教,我們這個時代又當對付那些問題呢?總起來說,就是中國文化如何暢通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不是誰與誰諍辯,而是所有中國人共同面對的問題。

 

牟先生認為,中國文化之不能暢通,其首要的障礙是大陸為共產主義所征服,所以當前文化使命的首要大事,就是破共(不說反共,而是破共,即破斥馬列唯物的魔道,纔能使民族生命恢復暢通。至於馬列與儒家之間的辨異、對話,自可秉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個使命,是如何消化西方文化,而其重點是在宗教方面,儒道佛三教,都是東方宗教的型態,與西方基督教的型態有根本上的差異。所以「辨耶」便成為當前文化使命中第二件工作。中國文化不容許篡竊,我們反對以馬列代孔子,也反對以耶穌代孔子。

 

至於文化使命的第三件事,則不屬於消極的破與辨,而是正面的「立本」。本不立,則一切都將落空。立本,是要維護中國的文化傳統,要順由中國文化發展的主脈,來恢復中華民族立國的大本。順立本而來的第四件事,就是「現代化」;現代化不是洋化,我們要求現代化,但必反對洋化(若洋化,便將失其本)。

 

以上四件事,都是中華民族「自盡其性」的事。人要盡其性,民族也要盡其性。民族不能盡其性,則既不足以言建國,更談不上文化的開創和新生。

 

寫到這裡,或者有人會覺得奇怪,寫自序為什麼要提這十大諍辯呢?我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不能只在文獻材料上講哲學史,而是要在民族文化生命的脈動上來講哲學史。這十大諍辯,正是順就文化生命的大動脈,而來講述我們哲學史裡面重大的關節。所以先作簡括的提揭。

 

我這樣寫書序,雖然有點特別,但化特異為平常,又一直是我生命表現的基本形式。我想要討論的有關哲學史的問題,其實在本書卷首的「緒論」中,已大致有了相當持平的說明。至於我的書究竟寫得如何,我想靜待讀者的評判,應該是比較好的態度。

 

蔡仁厚 戊子農曆重陽
於東海大學哲研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51529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3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3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