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
七十五位諾貝爾得主共同呼籲:全世界應向孔子汲取智慧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為人處世之學!治國者必看寶典!
七十五位諾貝爾得主共同呼籲:
全世界應向孔子汲取智慧
儒家經典《論語》一書,本質上雖是一部政治教科書,教導統治者如何修身理政,但它具有倫理價值,也很像一部心理輔導教材,指導世人正確處理人生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本書從考察《論語》「君子」一詞的源出入手,在辨析「君子」詞義的基礎上,對「君子之道」的豐富內涵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全書共分九章,分別以仁、義、禮、知、信、道、寬、文、不器為題,將《論語》中的全部「君子」共107處,整理歸納為「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價值尺規、行為規範、科學態度、操守準則、目標追求、胸懷境界、修養風範、獨立精神等九大內涵。既有對《論語》原文的注釋疏解,又聯繫現實,具現代視角、雜文筆觸。在當下的躁動和焦慮中,看「君子人格」怎樣帶給世人平靜與曠達。
七十五位諾貝爾得主共同呼籲:
全世界應向孔子汲取智慧
儒家經典《論語》一書,本質上雖是一部政治教科書,教導統治者如何修身理政,但它具有倫理價值,也很像一部心理輔導教材,指導世人正確處理人生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本書從考察《論語》「君子」一詞的源出入手,在辨析「君子」詞義的基礎上,對「君子之道」的豐富內涵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全書共分九章,分別以仁、義、禮、知、信、道、寬、文、不器為題,將《論語》中的全部「君子」共107處,整理歸納為「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價值尺規、行為規範、科學態度、操守準則、目標追求、胸懷境界、修養風範、獨立精神等九大內涵。既有對《論語》原文的注釋疏解,又聯繫現實,具現代視角、雜文筆觸。在當下的躁動和焦慮中,看「君子人格」怎樣帶給世人平靜與曠達。
目錄
序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紀寶成)
自序
略論君子之道
例言
仁--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君子之德風∕君子哉若人(一)∕君子哉若人(二)∕魯無君子者
君子務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不施其親∕君子之遠其子也∕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周急不繼富∕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敬而無失∕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子路問君子
義--君子人格的價值尺度
君子之於天下也∕君子尚勇乎∕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義以為質∕君子哉∕君子喻於義∕有君子之道四焉∕君子惡居下流∕君子惠而不費
君子無眾寡
禮--君子人格的行為規範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夫君子之居喪∕侍於君子有三愆∕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君子不以紺緅飾∕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哉蘧伯玉∕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君子之道,焉可誣也
知--君子人格的科學態度
君子一言以為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君子不以言舉人∕君子有九思∕君子病無能焉∕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論篤是與,君子者乎∕君子道者三
信--君子人格的操守準則
君子貞而不諒∕君子信而後勞其民∕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道--君子人格的目標追求
女為君子儒∕君子學以致其道∕是以君子不為也∕君子亦有窮乎∕君子固窮∕君子多乎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上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寬--君子人格的胸懷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尊賢而容眾∕君子求諸己∕君子坦蕩蕩∕司馬牛問君子∕
君子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文--君子人格的修養風範
君子有三變∕君子質而已矣∕夫子之說君子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泰而不驕∕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君子正其衣冠
不器--君子人格的獨立精神
君子不器∕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易事而難說也∕君子之至於斯也
其他
躬行君子∕子貢問君子∕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有惡乎∕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治印後記(王少傑)
自序
略論君子之道
例言
仁--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君子之德風∕君子哉若人(一)∕君子哉若人(二)∕魯無君子者
君子務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不施其親∕君子之遠其子也∕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周急不繼富∕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敬而無失∕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子路問君子
義--君子人格的價值尺度
君子之於天下也∕君子尚勇乎∕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義以為質∕君子哉∕君子喻於義∕有君子之道四焉∕君子惡居下流∕君子惠而不費
君子無眾寡
禮--君子人格的行為規範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夫君子之居喪∕侍於君子有三愆∕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君子不以紺緅飾∕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哉蘧伯玉∕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君子之道,焉可誣也
知--君子人格的科學態度
君子一言以為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君子不以言舉人∕君子有九思∕君子病無能焉∕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論篤是與,君子者乎∕君子道者三
信--君子人格的操守準則
君子貞而不諒∕君子信而後勞其民∕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道--君子人格的目標追求
女為君子儒∕君子學以致其道∕是以君子不為也∕君子亦有窮乎∕君子固窮∕君子多乎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上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寬--君子人格的胸懷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尊賢而容眾∕君子求諸己∕君子坦蕩蕩∕司馬牛問君子∕
君子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文--君子人格的修養風範
君子有三變∕君子質而已矣∕夫子之說君子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泰而不驕∕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君子正其衣冠
不器--君子人格的獨立精神
君子不器∕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易事而難說也∕君子之至於斯也
其他
躬行君子∕子貢問君子∕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有惡乎∕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治印後記(王少傑)
序/導讀
自序
從鄭玄、何晏、邢昺到朱熹、劉寶楠、石永楙,近兩千年來,學者們為解讀《論語》嘔心瀝血,皓首窮經。每當我們捧讀《論語》,在領略孔子及其弟子們珠玉般的奇思妙語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對先哲前賢們汗充牛鬥般的考據與注疏工夫心生敬意。但是,敬意歸敬意,學術歸學術。後人學習《論語》,或將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悟,這也正是《論語》的深奧與美妙之處。事實上,在有關《論語》的義理、意蘊甚至文本等很多問題上,學者們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甚至長期爭論不休而至今仍未有定論。按照「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的為學精神,我們有責任繼續開發《論語》的價值,並對先哲們的論斷提出質疑與檢討。
本書以「君子之道」為切入點,選取《論語》中有關「君子」的言論共一百又七條,以當代視角,逐一解讀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君子」觀,試圖闡釋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早期公約,發掘深潛於華人內心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剝蝕而從未泯滅的高尚人格的內心修煉與處世哲學,從而開拓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對於現代社會生活的指導和參照意義。其中有些觀點,不同於以往歷代注家的解說。能否得到讀者的認可,需要時間的檢驗。
承蒙著名篆刻家王少傑兄厚愛,賜以其精心篆刻的百枚「君子」系列印章作為配圖。其中有數枚「銅刻」,為少傑兄所獨擅。餘為「瓷刻」,是其近年傾力研磨之蹊徑。今一併呈獻給讀者,以資鑒賞中國篆刻藝術的魅力,亦與本書文字相映成趣。
歷史學家、著名書畫家范曾先生為本書欣然命筆題簽,並允將其傾注心血所繪孔子畫像於本書刊佈,令本書大增輝光;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撥冗審閱書稿並賜序;業師塗公宗濤先生不顧耄耋之年,抱病審閱書稿並給予悉心指導(先生個別精采批註附於篇後);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高兄恆利、天津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長於兄鐵丘、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暢兄、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楊兄寶生、山東省菏澤市老幹部呂複倫先生等,先後對本書部分觀點提出過中肯批評或修改意見;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岩先生、哲學編輯部主任張繼海先生以及好友李宇清、趙原、李江、劉黎升、陳中原等均對筆者多所助益;內子寇琪舉案以勉,劬勞而無怨。值此本書在臺灣付梓之際,謹向前輩暨同誼諸君深致謝忱。
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向孔子汲取智慧,以應對全人類所面臨的生存挑戰。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三六一票贊成,四十七票反對,通過一項決議案:紀念孔子誕辰兩千五百六十周年。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誕辰兩千五百六十一周年之際,中國國民黨主席、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先生率百官赴臺北孔廟,循古禮祭拜孔子,令人欣慰。我謹向簽署巴黎宣言的科學家們和美國眾議院那些投贊成票的議員們致敬!作為長期在西方文化浸潤下成長起來的科學家和政治家,能夠曉得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對於全人類的價值所在,殊為不易。作為回應,我謹以個人名義,向起草美國《獨立宣言》的湯瑪斯.傑弗遜、約翰.亞當斯、本傑明.佛蘭克林先生和法國《人權宣言》的起草者穆尼埃先生致以崇高敬意——在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意義上,他們與孔子一樣,具有永恆的價值,值得永遠紀念。
序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紀寶成
高君耕之所為《君子之道》,蒐集《論語》中關於「君子」的言論匯成一編,縱論古今、語言活潑、新意迭見,又配以王少傑先生的篆刻作品,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值得為讀者推薦,故樂為之序。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中華民族這樣,文化傳統生生不息,綿延不絕,數千年前祖先們創造和使用的語言文字,今天仍在使用;數千年前形成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今天仍在發揮作用,例如君子、仁、義、禮、智、信、恭、寬、敏、惠、溫、良、儉、讓等等。即使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裡沒有條件讀書上學的老農,也懂得做君子不做小人的道理,也會教導子孫行仁履義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這就是滲透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中華文化基因。
自從二○○五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新中國第一所國學院以來,時常有人會問我什麼是國學、重振國學有什麼用等問題。我不是國學專家,只是一個國學的愛好者和國學教育的宣導者,對於國學並無精深的研究和造詣。在我看來,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傳統學術及其研究的學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它沉澱於歷史的長河,而又昇華於現代社會,既是延續傳統的紐帶,又是開創未來的階梯,它固然是指依存於經典之內的知識及其體系,更是蘊涵著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所說的國學,乃是今人眼中的國學,乃是國際視野中的國學,乃是現代形態的國學。
國學是恢復我們中國人精氣神兒的學問,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資源。這股精氣神兒,包孕在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中華文學長河之中;蘊藏在以《周易》、《詩經》、《春秋》、《史記》等為代表的中華經學、史學傳統之中;沉潛在以孔孟老莊為代表的中華哲學思想寶庫之中。中國人只有秉承了這股精氣神兒,才算得上是堂堂正正的炎黃兒女;中華民族只有凝聚起這股精氣神兒,才能真正地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跟物質財富的多寡並無直接關涉。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學乃是我們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近百年來,國學的地位遭貶低,國學的價值遭否定,國學的意義遭質疑,國學的前途遭抹黑,是個不爭的事實。國學文脈在歷史的重創之下幾乎斷裂,我們民族的精氣神兒也隨之江河日下,就像一個人的脊樑骨受了重創而難以站立一樣,社會的整體道德水準處於不斷滑落和衰頹之中,金錢至上、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的現象已非孤例。梁漱溟先生曾經指出:「中國沒有宗教,替代一個大宗教而為中國社會文化中心的,是孔子之教化。」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真正的讀書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擔當的傳統。中國歷史文化,特別作為其主流的儒家思想,一向重視人的培養和規範,「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在使人成為一個有良心、有道德、有教養的人,成為一個對國家、民族和社會以及家庭有責任感和義務感的人,即「君子」。帶著在中國文化長期浸潤滋養下所鑄就的精氣神兒,歷代君子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他們步入仕途為官執政時,會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覺實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當靜坐書齋潛心學問之時,他們會以「君子儒」自勉自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散發著我們民族理想人格魅力的君子,他們所秉承一貫的處世為人的原則,正是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一書,是耕之君厚積薄發的成果,字裡行間充溢著擔當的精神,且多有妙論。諸如「君子不器」「君子不党」「君子不施其親」「君子之於天下也」等等,均有不俗之論,讀者自能體悟。當然,文中某些觀點不無可商榷之處,但能成一家之言,也難能可貴。
相信本書的付梓刊行,一定會給讀者朋友帶來思考和啟迪。
從鄭玄、何晏、邢昺到朱熹、劉寶楠、石永楙,近兩千年來,學者們為解讀《論語》嘔心瀝血,皓首窮經。每當我們捧讀《論語》,在領略孔子及其弟子們珠玉般的奇思妙語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對先哲前賢們汗充牛鬥般的考據與注疏工夫心生敬意。但是,敬意歸敬意,學術歸學術。後人學習《論語》,或將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悟,這也正是《論語》的深奧與美妙之處。事實上,在有關《論語》的義理、意蘊甚至文本等很多問題上,學者們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甚至長期爭論不休而至今仍未有定論。按照「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的為學精神,我們有責任繼續開發《論語》的價值,並對先哲們的論斷提出質疑與檢討。
本書以「君子之道」為切入點,選取《論語》中有關「君子」的言論共一百又七條,以當代視角,逐一解讀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君子」觀,試圖闡釋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早期公約,發掘深潛於華人內心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剝蝕而從未泯滅的高尚人格的內心修煉與處世哲學,從而開拓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對於現代社會生活的指導和參照意義。其中有些觀點,不同於以往歷代注家的解說。能否得到讀者的認可,需要時間的檢驗。
承蒙著名篆刻家王少傑兄厚愛,賜以其精心篆刻的百枚「君子」系列印章作為配圖。其中有數枚「銅刻」,為少傑兄所獨擅。餘為「瓷刻」,是其近年傾力研磨之蹊徑。今一併呈獻給讀者,以資鑒賞中國篆刻藝術的魅力,亦與本書文字相映成趣。
歷史學家、著名書畫家范曾先生為本書欣然命筆題簽,並允將其傾注心血所繪孔子畫像於本書刊佈,令本書大增輝光;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撥冗審閱書稿並賜序;業師塗公宗濤先生不顧耄耋之年,抱病審閱書稿並給予悉心指導(先生個別精采批註附於篇後);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高兄恆利、天津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長於兄鐵丘、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暢兄、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楊兄寶生、山東省菏澤市老幹部呂複倫先生等,先後對本書部分觀點提出過中肯批評或修改意見;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岩先生、哲學編輯部主任張繼海先生以及好友李宇清、趙原、李江、劉黎升、陳中原等均對筆者多所助益;內子寇琪舉案以勉,劬勞而無怨。值此本書在臺灣付梓之際,謹向前輩暨同誼諸君深致謝忱。
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向孔子汲取智慧,以應對全人類所面臨的生存挑戰。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三六一票贊成,四十七票反對,通過一項決議案:紀念孔子誕辰兩千五百六十周年。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誕辰兩千五百六十一周年之際,中國國民黨主席、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先生率百官赴臺北孔廟,循古禮祭拜孔子,令人欣慰。我謹向簽署巴黎宣言的科學家們和美國眾議院那些投贊成票的議員們致敬!作為長期在西方文化浸潤下成長起來的科學家和政治家,能夠曉得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對於全人類的價值所在,殊為不易。作為回應,我謹以個人名義,向起草美國《獨立宣言》的湯瑪斯.傑弗遜、約翰.亞當斯、本傑明.佛蘭克林先生和法國《人權宣言》的起草者穆尼埃先生致以崇高敬意——在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意義上,他們與孔子一樣,具有永恆的價值,值得永遠紀念。
序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紀寶成
高君耕之所為《君子之道》,蒐集《論語》中關於「君子」的言論匯成一編,縱論古今、語言活潑、新意迭見,又配以王少傑先生的篆刻作品,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值得為讀者推薦,故樂為之序。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中華民族這樣,文化傳統生生不息,綿延不絕,數千年前祖先們創造和使用的語言文字,今天仍在使用;數千年前形成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今天仍在發揮作用,例如君子、仁、義、禮、智、信、恭、寬、敏、惠、溫、良、儉、讓等等。即使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裡沒有條件讀書上學的老農,也懂得做君子不做小人的道理,也會教導子孫行仁履義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這就是滲透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中華文化基因。
自從二○○五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新中國第一所國學院以來,時常有人會問我什麼是國學、重振國學有什麼用等問題。我不是國學專家,只是一個國學的愛好者和國學教育的宣導者,對於國學並無精深的研究和造詣。在我看來,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傳統學術及其研究的學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它沉澱於歷史的長河,而又昇華於現代社會,既是延續傳統的紐帶,又是開創未來的階梯,它固然是指依存於經典之內的知識及其體系,更是蘊涵著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所說的國學,乃是今人眼中的國學,乃是國際視野中的國學,乃是現代形態的國學。
國學是恢復我們中國人精氣神兒的學問,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資源。這股精氣神兒,包孕在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中華文學長河之中;蘊藏在以《周易》、《詩經》、《春秋》、《史記》等為代表的中華經學、史學傳統之中;沉潛在以孔孟老莊為代表的中華哲學思想寶庫之中。中國人只有秉承了這股精氣神兒,才算得上是堂堂正正的炎黃兒女;中華民族只有凝聚起這股精氣神兒,才能真正地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跟物質財富的多寡並無直接關涉。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學乃是我們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近百年來,國學的地位遭貶低,國學的價值遭否定,國學的意義遭質疑,國學的前途遭抹黑,是個不爭的事實。國學文脈在歷史的重創之下幾乎斷裂,我們民族的精氣神兒也隨之江河日下,就像一個人的脊樑骨受了重創而難以站立一樣,社會的整體道德水準處於不斷滑落和衰頹之中,金錢至上、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的現象已非孤例。梁漱溟先生曾經指出:「中國沒有宗教,替代一個大宗教而為中國社會文化中心的,是孔子之教化。」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真正的讀書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擔當的傳統。中國歷史文化,特別作為其主流的儒家思想,一向重視人的培養和規範,「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在使人成為一個有良心、有道德、有教養的人,成為一個對國家、民族和社會以及家庭有責任感和義務感的人,即「君子」。帶著在中國文化長期浸潤滋養下所鑄就的精氣神兒,歷代君子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他們步入仕途為官執政時,會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覺實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當靜坐書齋潛心學問之時,他們會以「君子儒」自勉自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散發著我們民族理想人格魅力的君子,他們所秉承一貫的處世為人的原則,正是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一書,是耕之君厚積薄發的成果,字裡行間充溢著擔當的精神,且多有妙論。諸如「君子不器」「君子不党」「君子不施其親」「君子之於天下也」等等,均有不俗之論,讀者自能體悟。當然,文中某些觀點不無可商榷之處,但能成一家之言,也難能可貴。
相信本書的付梓刊行,一定會給讀者朋友帶來思考和啟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