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及其寓言故事
先拿到「無心」之鑰,才能和莊子一起優遊逍遙的藝術境界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寓言是理性的詩歌!
 莊子這個人就愛說故事,在玩著語言的辯証幻術之下,乘著寓言的翅膀,我們不知不覺就被帶到詭譎荒誕的寓言情境,逛進了他的逍遙國,到達他心靈的理想世界。
 
 中國、印度、希臘,並稱為世界寓言的三大發源地。
 印度有《三卷書》、《百喻經》,古希臘有《伊索寓言》,那中國呢?
 先秦,是中國寓言大流行的年代,莊子正是寓言創作古今第一人,他的《莊子》更成為中國寓言文學的鼻祖。
 
 隨著他的故事,出現一堆真真假假形形色色的神人鬼怪、歷史人物,孔子老子也來了,還有什麼吸風飲露的神人、七百歲的彭祖、千年龜、獨腳獸夔、百足蟲蚿、猿猴迎面走來,還有一隻翩翩飛舞的蝴蝶。
 
 這就是莊子大膽的寓言舞台,搬演奇詭的情節,為先秦寓言開拓一片開闊的天地,更直接啟迪孕育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在哲學界上,道家與儒家、佛家鼎足而立,《莊子》不但是道家學派重要的著作,更影響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思維。
 
 看李白稱譽它為「開浩蕩之奇言」,
 黃震大大推崇是「千萬世詼諧小說之祖」,
 還有金聖歎的《十才子書》,在選出中國十大傑出文學名著時,就首列《莊子》。
 
 有人說,《莊子》是人們渴求的心靈良藥。莊子的學說,莊子的寓言故事,能帶給我們現代人何種樣貌的生命啟示?浪漫?幻想?還是自得的處世哲學?想知道?!那得先拿到「無心」之鑰,才能和莊子一起優遊逍遙的藝術境界。
目錄
 前言
 誰來說故事──直擊中國寓言史
 
 楔子
 看神秘大師搞什麼神秘
 
 【內篇】
 ■ 逍遙遊
 巨鵬翅膀下的巨風
 蟬和斑鳩的小聰明
 靈龜過一個春天,就是五百年
 許由:我要天下做什麼?
 不會裂手的藥,到底值多少?
 永不被砍的大樗樹
 
 ■ 齊物論
 聽見無聲天籟的方法
 誰是我真正的主宰?
 是我糊塗,還是沒人清醒?
 這群猴子,早上非吃四升栗子不可
 第一美女西施到底美不美?
 留戀生命是一種迷惑?!
 我說你在作夢,其實我也在作夢
 影子沒辦法當自己的主人
 莊子做夢變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莊子?!
 
 ■ 養生主
 我殺牛,牛還不知道自己死了
 你為何只有一隻腳
 野雞不要籠子裡的春天
 老子死了,秦失只哭幾聲就走了
 
 ■ 人間世
 「心的齋戒」要怎麼做?
 猛喝冰水的憂心人
 教你一套馴君術:把老虎養得像貓
 我是一棵沒用的樹
 不祥之物當不了祭品,這是大祥
 難道畸形也是一種幸運
 狂人接輿高唱諷世之歌
 樹木被做成斧頭砍自己
 
 ■ 德充符
 孔子:我要拜獨腳罪人為師
 想不到你用殘廢衡量我
 比腳趾頭更珍貴的東西
 高知名度,是上天給的腳鐐手銬
 醜得嚇死人,魅力無法擋
 齊桓公喜歡上巨瘤怪人?
 無情:不讓好惡之情傷害本性
 
 ■ 大宗師
 真人用腳跟呼吸
 魚兒相忘於江湖
 祢把我的左臂變成雞,我就用牠來報曉
 對著朋友的屍體唱歌,這合禮嗎?
 魚兒過日子,要得水才自在啊!
 君子.小人.畸形人
 母親死了,孟孫才只哭沒掉淚
 堯已在你的臉上刺字
 顏回坐忘,全都忘了
 是誰讓我落到這般地步?
 
 ■ 應帝王
 君王制定法度,這是騙人的話
 不要問我如何治天下
 別用一技之長綁住自己
 神巫看面相,落荒而逃
 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幫渾沌開七竅,死路一條
 
 【外篇】
 ■ 駢拇
 身上長肉瘤,名字叫「仁義」
 大道的第六根手指頭:邪門歪道
 幫鴨子接上一雙長腿,省省吧!
 牧羊人掉了羊
 大家都是名利的陪葬品
 不能讓自己真的快樂,就是有怪癖
 
 ■ 馬蹄
 落到伯樂訓練班的手裡
 馬會變壞,是伯樂教的
 誰說玉不琢不成器
 
 ■ 胠篋
 小偷還怕你的防盜術不夠好呢!
 頭號大盜拿聖人法制當護身符
 強盜頭子:偷完留下來斷後的,叫做義。
 仁義被偷走,錯在創造仁義的人
 智慧讓天下大亂
 
 ■ 在宥
 天下不是拿來管的
 黃帝上山求道記
 天賜不言之教,雲將知道錯了
 至人的教導,有問必答
 
 ■ 天地
 玄珠失落,只有「無心」能找回來
 你是在螳臂擋車嗎?
 種菜老人拒絕農業機械化
 聖人.德人.神人
 天下大亂,聖人才來治理嗎?
 
 ■ 天道
 孔子敲鑼打鼓尋找仁義
 你喊我是牛,我便稱牛
 車匠老人的車輪功夫
 
 ■ 天運
 虎狼父子相親相愛,也是仁
 猿猴穿上周公的衣服
 天鵝不需天天洗澡自然白皙
 孔子看見龍
 蟲鳥「風化」受孕法
 
 ■ 刻意
 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種人生?
 活著似無心,死時像休息
 寶劍不出匣,才是養神之道
 
 ■ 繕性
 用世俗標準,真是糊塗人啊!
 隱居不一定要躲起來
 你是本末倒置的人嗎?
 
 ■ 秋水
 ◎ 河神與海神的七問七答
 對話語錄一:井底的魚,無法和牠談大海
 對話語錄二:天地不算大,毫毛不算小
 對話語錄三:大小沒標準,是非沒定論
 對話語錄四:從世俗眼光看,貴賤由不得你
 對話語錄五:不妨靜觀變化,毫無作為
 對話語錄六:水火不侵,連猛獸都傷不了他
 對話語錄七:給牛穿上鼻環,這是人為
 夔羨慕蚿,蚿羨慕蛇,蛇羨慕風
 孔子落難記
 公孫舌頭翹得放不下來
 我選擇當汙泥中的龜
 惠施對莊子下全國追捕令
 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
 
 ■ 至樂
 得不到就憂慮,真是太笨了
 最大的快樂,就是沒有快樂
 老婆死了,莊子敲盆唱歌
 不會啊!我怎會討厭臂上的這個瘤呢?
 莊子把骷髏頭當枕頭,夜裡來託夢
 海鳥又沒說牠愛聽音樂
 列子半路遇見百年骷髏
 
 ■ 達生
 腳踩在火上,為什麼不會灼傷?
 黏蟬老人眼中只有蟬翼
 要學游泳,先忘記水的可怕!
 牧羊人鞭打落後的羊
 把你變成光彩的祭品,這下你可願意死了吧?
 齊桓公遇見鬼了
 木雞所向無敵
 孔子向游泳高手請教游泳秘訣
 我只是個木匠,哪有什麼技術!
 忘記腳,穿什麼鞋都舒適
 
 ■ 山木
 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要殺哪一隻?
 你美麗的皮毛惹來殺身之禍
 東海有一種不死鳥,就叫意怠
 嬰兒不值錢,假國人為何背著嬰兒逃亡?
 我這是貧窮,不是狼狽
 我只顧捕蟬,忘了背後的黃鵲
 美女不美,醜女不醜
 
 ■ 田子方
 老師,為何您從不稱讚您的老師呢?
 不懂儒術卻穿上儒服的人,處死
 百里奚養牛肥肥壯壯
 哪一位才是真畫師?
 老人天天拿著釣竿,不是在釣魚
 伯昏无人傳授無心箭術
 凡國不曾滅亡
 
 ■ 知北遊
 知先生遠遊學道去
 道還沒說完,齧缺就睡著了
 我可以擁有道嗎?
 道,在屎尿中
 我就愛做帶鉤,其他都不愛
 
 【雜篇】
 ■ 康桑楚
 別把我當神供奉,我會不安的
 踩到路人的腳,說對不起;若是父母的腳,那就算了
 后羿不要再射了,把天下當鳥籠就好了
 
 ■ 徐无鬼
 徐无鬼的相狗相馬經
 惠施死後,莊子失去了對手
 看看這八個兒子,誰的命最好?
 
 ■ 則陽
 蝸牛角上爆發兩國戰爭
 柏矩撫屍痛哭,控訴政府
 衛靈公為什麼諡號靈公?
 
 ■ 外物
 小魚:你不如到乾魚舖找我好了
 任公子在東海釣大魚
 儒生為了學術跑去盜墓
序/導讀
 前言
 
 誰來說故事──直擊中國寓言史
 
 中國、印度、希臘是世界三大寓言發源地,中國寓言是中國文明的一部份,和中國文明一樣有著悠久的傳統和特色。顧建華的《寓言──哲理的詩篇》(頁八二~頁一一三)與李富軒、李燕《中國古代寓言史》(頁一~頁一○)裡,對中國寓言的發展情形有相當完整的敘述:
 
 先秦與兩漢──中國寓言大流行的年代
 
 中國寓言文學的第一個高峰是在戰國中後期,但其實寓言起始應該還要更早一點。有人指出,甲骨文裡就有寓言的萌芽;或說,《周易》中的某些爻卦辭即具寓言色彩,《詩經》和《山海經》也都可見寓言雛型的篇章;又根據我國第一部史書《左傳》記載,一些大夫在向國君進言時引用故事作譬喻,事實上,這些故事就是早期寓言出現的形式。
 
 戰國時代,七國爭雄,學術思想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百家為實現理想,紛紛遊說諸侯,著書立說。他們經常引用民間傳說或歷史故事,甚至自己虛構杜撰,就是為了表達和證明自己的觀點。於是乎,戰國時期成為寓言文學大大繁榮的時代。這些早期的寓言,呈現出當時時代背景的特點:
 
 (1)作者很多:有名學者、謀略之士幾乎都創作或運用過寓言,我們現在常看到的,還有《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
 
 (2)數量龐大:戰國諸子的寓言有千篇以上,光是《莊子》、《列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四部書裡,就有將近九百則寓言。
 
 (3)政治味濃:那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為了闡釋自己的學說或主張,於是運用了一些說話的技巧,使得當時的寓言帶有濃濃的政治色彩。讀完這些寓言,除了獲得哲理上的啟示,也可了解當時的政治狀況與思想派別。
 
 (4)人物為主:中國歷來重人事,寓言裡的主角也是人物,除了個別的特例之外,幾乎很少出現動物、植物或者無生命的物體,偶爾出現,也是為了當主角人物的陪襯。先秦時代,寓言故事在哪些專書裡從中國文學史上露面登場呢?
 
 在戰國初期,首先出現的是《墨子》。《墨子》是墨翟本人、他的弟子,以及後學所作。其中寓言還不是很多,以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去解釋某件事背後的道理,情節大都很簡單,敘述也比較簡略。
 
 接下來就是莊子了,《莊子》的寓言融進了大量掌故、人物與學說:
 
 (1)用一些虛構或真實的人、事、物,來暗示自己的看法。包括楚人南冠、藏舟於壑、枯魚之肆、螳臂擋車、畫蛇添足、朝三暮四、螳螂捕蟬等等數十則寓言,生動妙趣,含意深遠。
 
 (2)掌故:詳細介紹各種生活文物或風土民俗之起源與演變。
 
 (3)人物:莊子所處的時代,許多傳誦千古的大師、政治或思想明星,如孫臏、惠施、龐涓、李耳、孔子、孟軻、吳起、蘇秦、張儀、孟嘗君,都有很精彩的演出。
 
 (4)學說:小說中深入淺出的介紹《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列子》、《鬼谷子》等各家學術思想的精華。
 
 到了戰國晚期,韓非所撰的《韓非子》裡,就出現三百多則寓言。他的寓言具有強烈的現實性,並且講話很直接,諷刺人絲毫不留情面,而其題材以歷史故事為主,其餘多為生活上的故事。雖然在題材的廣泛性、手法的多樣性上都不如《莊子》,但韓非子的寓言故事中人物個性鮮明,比如《買櫝還珠》,使人讀了覺得頗富趣味。
 
 《呂氏春秋》也是戰國末期很有特色的寓言,此書是呂不韋的門客所編集而成,因而寓言具有明顯的雜家色彩,各門各派學說在《呂氏春秋》都可以看得到。
 
 在先秦的文學作品中,《戰國策》的寓言也很豐富,有五十多則。《戰國策》是戰國時代各國史官的記述,以及縱橫家的著作,被西漢的劉向蒐集編訂成書。在激烈的政治和外交爭鬥中,縱橫家為了達到目的,常常拿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來比喻,以便增加說服力,所以《戰國策》的寓言雖然沒有什麼精妙的哲理,但是內容卻更具現實性,更講究實際效果。
 
 兩漢時期由於國家統一,君主的威權日漸增加,而漢武帝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上不再像先秦時那樣百家爭鳴,因此寓言數量不及戰國,也很少創新,缺乏深度。為了適應天下統一的時代需要,著重在假借歷史故事,總結經驗、教訓,勸人們要遵守倫理規範跟政治規範,因此出現了修養寓言,成為兩漢的特色。最能表現漢代寓言成就的,是劉向所編的《說苑》和《新序》。
 
 魏晉南北朝、唐宋──詼諧諷刺與印度佛教
 
 魏晉南北朝是個動盪的社會,戰爭頻繁、王朝更替,在思想上,儒家獨尊的局面被打破,原先被壓抑的法、道各家又重新活躍起來,佛教也在這時流傳開來。這個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是詩歌,志怪,志人小說創作也達到第一個高峰,至於寓言呢,比不上先秦,也無法跟兩漢比,不過還是有兩個特色,為唐宋寓言的發展打下基礎。
 
 第一個現象是詼諧諷刺寓言的出現。
 
 這種寓言常以呆子傻瓜為主角,藉他們愚昧可笑的言行來比喻或諷刺,讓人在笑聲之餘也得到教訓。其實,先秦時已經有這類寓言,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變動、怪人奇事常發生,人性也逐漸暴露出虛偽卑劣的一面,所以形成愛好嘲諷的社會風氣。
 
 (魏)邯鄲淳的《笑林》,是中國第一部笑話專書,其中有大量具有諷刺意味的精彩寓言,藉愚笨庸俗之人、令人噴飯的行為,嘲諷當時社會的各種弊病。
 
 第二個現象是印度佛教寓言傳入中國。
 
 佛教自西漢時傳入中國,在魏晉南北朝廣為流行,佛經的翻譯也很盛行。當時很多經書裡都含有寓言故事,特別是《百喻經》,而漢譯的佛經把佛經給漢化了;另一方面,經書的流傳使中國寓言故事增添印度異國風采。
 
 唐代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歌方面。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由盛而衰,藩鎮、宦官交相為亂,人民要求要政治改革,文學上也掀起了改革駢體文的風潮,寓言也開始了新的發展。
 
 柳宗元是唐代寓言發展的重要人物。他用寓言表達理想、針砭時弊,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他的寓言數量不多,只有二十幾篇,但成就很高,是我國寓言發展史上由政治哲理寓言轉向社會諷刺寓言的里程碑。
 
 唐末五代時,政局混亂,文風又浮豔,由韓愈所領導的古文運動至此沈寂。北宋初期優秀的詩文不多,寓言也是,直至北宋中期,著名文人都有寓言作品問世,但是為宋代寓言豎立標竿的,是具有多方才華的蘇軾。
 
 蘇軾廣泛吸取各家思想,特別是莊子、佛教、柳宗元寓言的影響,使他的寓言具有集大成的性質。他的寓言主要有三類:
 
 (1)穿插性的寓言。在論述辯論中穿插一些寓言來加強說服力,原本是先秦寓言的傳統。蘇軾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在他的策論、雜文、書信和其他散文中穿插一些故事、傳說作為例證或諷喻。
 
 (2)獨立成篇的寓言。這在蘇軾的寓言裡佔的比例也很大。用故事、傳說來點明含義的寫法,使蘇軾覺得很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寫作時大量採用。
 
 (3)有相關的寓言專書。《艾子雜說》基本上算是一部政治諷刺寓言集,對北宋中後期朝廷弊政和腐敗的文武大臣大加嘲笑。主角艾子貫穿全書,他足智多謀、滑稽可愛,全書共四十則寓言。用一個人物貫穿始終,前所未有。
 
 元明清時期──跟笑話合流的趨勢
 
 元明清時期的民間文學越來越發達,寓言文學在這階段也出現兩次高峰:
 
 第一個高峰是在元末明初。當時政治腐敗,民間起義不斷,政府也無力再控制漢人和知識份子,於是出現以劉基、宋濂為代表的寓言創作,成為元末社會的縮影。
 
 劉基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他的寓言大多集中在《郁離子》一書,此外還有散文體的〈賣柑者言〉等;宋濂被稱為明代的「開國文臣之首」,他創作的寓言有一百多則,主要都在他隱居時的著作《龍門子凝道記》和《燕說》裡,其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跟劉基很相近,唯深度較為不足。
 
 第二個高峰是明代中後期,當時昏君當政、宦官專權,維護封建倫理的理學受到猛烈衝擊,在文壇上除了戲曲、小說的發達,寓言作家和作品都比明初要增加不少,不僅數量激增,而且發展出跟笑話合流的趨勢,更加幽默詼諧。這些詼諧寓言以調侃的幽默手法,對黑暗的社會和荒謬的人事進行批判,戲劇性的效果常令人噴飯。
 
 明代詼諧寓言對清代也有很大的影響,清朝總體成就雖然不如明代,但也有很多優秀作品,以《笑得好》和《俏皮話》為上乘。《笑得好》在大多數故事後都有評語,讓讀者了解故事背後的含義;《俏皮話》是晚清吳沃堯的作品,以動物寓言為主,表達反封建的思想,他除了繼承明代詼諧幽默的傳統之外,還吸收《伊索寓言》的手法,開拓出中國寓言故事的新局面。
 
 清代除了詼諧寓言,文集中也有一些寓言,以唐甄的《潛書》和龔自珍的《龔自珍全集》中的寓言最佳。唐甄的寓言格式模仿先秦時代,但內容充滿對封建社會的批判精神,具有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