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漢代哲學(全一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252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兩漢學者之著述為依據,編纂輯成,以講述漢朝文德武功之盛,民生之安樂,風俗之美淳,皆為儒道兩家哲學思想之實現。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漢朝儒學之興起

一、儒家之哲學極高明而道中庸
二、倫理制度政教合一之妙
三、儒家與諸子之比較
四、儒家之道眾心所歸故武帝獨尊儒術

第二章    黃老之學
一、齊學
二、道家
三、黃老何以並稱
四、黃老在西漢之功用
五、漢朝黃老之盛衰

序/導讀

(自序)

人類必須過群體生活,第一重要的問題,即人對人之問題,小而家庭,大而社會、邦國,以至於世界;仁愛禮讓,天下和平、鬥爭殘殺,人禍最慘;皆為人對人之問題。中國先哲最重此一問題,其對此問題解決之方,端在啟發人之理性,順乎人情,由親及疏,定為五倫,人與人各有相對之義,建立社會倫理致序。由家庭六親之愛,推而至於社會人群之愛,不但家齊國治,「忠臣出余孝子之門」,即庸碌之人,亦知違禮犯義,不但辱及身家,且難立足於社會。

 

以五倫為綱領,構成倫理人生,倫理社會。五倫之制,非自堯舜開始,而堯舜之政教,以五倫為本,儒家稱之曰王道,歷代一貫相承,倫理思想,倫理制度,人群習為自然,為共信共守之道,朝代雖有變更,政權易人,而倫理法度,數千年前後映輝,其揆一也。

 

春秋時,列國互相侵伐,紀綱漸亂,孔子承先啟後,修「內聖外王」之道,一面收徒講學,分科設教,一面整理文獻,定為「六經」,為往聖繼絕學。〈荀子‧儒效篇〉謂:「百王之道,統歸於詩書禮樂。;〈莊子‧天下篇〉謂:「道術之本,見於詩書禮樂。鄒魯之士,多能明之。」鄒魯之士即恐孔門後學。詩書禮樂,非孔子所造,孔子述而不作(見〈論語‧述而篇〉),將先王之道,輯為「六經」,傳於後世。戰國時,道術分裂,百家之學興,稱孔門之學曰儒家,儒家之學,由歷史傳遞之經驗,人情事理之研究,其人生哲學、政治哲學,已有完美之體系,治平大事,非其他一曲之說所能奏功也。雖然諸子爭鳴,各執一說,例如法家反對儒家,只是政治方式反乎儒家,倫理常軌,未能廢也。秦始皇厲行法治,戕害儒者,而於社會倫理未敢破壞,觀其會稽刻石,可見一斑。古諺云「王道不離乎人情」,倫理、王道,出自理性,真理永不變也。暴秦燔書坑儒,造成大亂,以致速亡,漢朝繼起,一反秦之所為,於是儒學復興,乃有一代之盛治,四百年之祚運。

 

漢高帝用張良以黃老兵術平天下,然「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見〈漢書‧陸賈傳〉),故過魯以太牢祀孔子,已顯然尊重儒學;及惠帝、文景,雖用黃老清簡之治術,然獎勵孝弟力田,求遺書,策賢良,置《論語》、《孝經》、《孟子》等博士(見〈漢書‧藝文志〉序及注);政體教化,仍必以儒學為本。漢初開國奠基,高帝用兵,,文景致治,皆得力於黃老之學,故漢朝尊重道家,名儒碩學,大都儒道兼綜,甚至特崇道家,如司馬遷「崇黃老而薄五經」(見〈後漢書‧班彪傳〉),班嗣「雖修儒學,然貴黃老」(見〈漢書‧敘傳〉)。蓋儒家之政教禮法,在傳統中普及人群,習為常道,而黃老之學,應用於當時,在軍事政術方面,發生特殊之奇用,而且其言論為非常時期藥石之訓,漢初其學大盛,文帝時,宮闈之中亦皆讀黃老之書。其學與儒家不相悖,因此儒道合流,成為兩漢學術風尚。然此中有人以為不滿者,為陰陽學說亦參在內,謂其有迷信色彩;其實陰陽家之本意,以天到設教,以禨祥警人,「其要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見〈史記‧荀孟列傳〉),有助於儒家之政教,因而為儒家所容納,藉之以警世勸善,用之以君臣互相惕勵,朝廷論政處事,雖每引其說以為依據,然大抵用作規過勵行之箴,其施行於政令者,皆為細枝末節,附和普通人之心理,遇災異,皇帝則下詔罪己,大臣則上疏自劾而已。

 

漢初君臣英明,文景好黃老,亦重儒臣,武帝崇儒學,亦重道家,復採納董仲舒天人相與及陰陽家之說,以成其睿思遠謀之大略。政治足以促進學術,儒、道、陰陽,三家相融,為兩漢學術思想之特色。陰陽家之說,玄虛幽渺,「牽於禁忌,泥於小數」(《漢志》),論者病之,然於兩漢之明君賢臣並無影響。漢朝文德武功之盛,八荒賓服,官吏之清廉,民生之安樂,風俗之美淳,皆為儒道兩家思想之實現;觀兩漢之史實,及學者之著述,可以想見。

 

連年來講授「漢代哲學」,缺乏現成之資料參考,只以兩漢學者之著述為依據,闡述其概要,寫成此編,其深義妙旨,非余之譾薄所能道。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周紹賢序於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試閱

(自序)

人類必須過群體生活,第一重要的問題,即人對人之問題,小而家庭,大而社會、邦國,以至於世界;仁愛禮讓,天下和平、鬥爭殘殺,人禍最慘;皆為人對人之問題。中國先哲最重此一問題,其對此問題解決之方,端在啟發人之理性,順乎人情,由親及疏,定為五倫,人與人各有相對之義,建立社會倫理致序。由家庭六親之愛,推而至於社會人群之愛,不但家齊國治,「忠臣出余孝子之門」,即庸碌之人,亦知違禮犯義,不但辱及身家,且難立足於社會。

以五倫為綱領,構成倫理人生,倫理社會。五倫之制,非自堯舜開始,而堯舜之政教,以五倫為本,儒家稱之曰王道,歷代一貫相承,倫理思想,倫理制度,人群習為自然,為共信共守之道,朝代雖有變更,政權易人,而倫理法度,數千年前後映輝,其揆一也。

春秋時,列國互相侵伐,紀綱漸亂,孔子承先啟後,修「內聖外王」之道,一面收徒講學,分科設教,一面整理文獻,定為「六經」,為往聖繼絕學。〈荀子‧儒效篇〉謂:「百王之道,統歸於詩書禮樂。;〈莊子‧天下篇〉謂:「道術之本,見於詩書禮樂。鄒魯之士,多能明之。」鄒魯之士即恐孔門後學。詩書禮樂,非孔子所造,孔子述而不作(見〈論語‧述而篇〉),將先王之道,輯為「六經」,傳於後世。戰國時,道術分裂,百家之學興,稱孔門之學曰儒家,儒家之學,由歷史傳遞之經驗,人情事理之研究,其人生哲學、政治哲學,已有完美之體系,治平大事,非其他一曲之說所能奏功也。雖然諸子爭鳴,各執一說,例如法家反對儒家,只是政治方式反乎儒家,倫理常軌,未能廢也。秦始皇厲行法治,戕害儒者,而於社會倫理未敢破壞,觀其會稽刻石,可見一斑。古諺云「王道不離乎人情」,倫理、王道,出自理性,真理永不變也。暴秦燔書坑儒,造成大亂,以致速亡,漢朝繼起,一反秦之所為,於是儒學復興,乃有一代之盛治,四百年之祚運。漢高帝用張良以黃老兵術平天下,然「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見〈漢書‧陸賈傳〉),故過魯以太牢祀孔子,已顯然尊重儒學;及惠帝、文景,雖用黃老清簡之治術,然獎勵孝弟力田,求遺書,策賢良,置《論語》、《孝經》、《孟子》等博士(見〈漢書‧藝文志〉序及注);政體教化,仍必以儒學為本。漢初開國奠基,高帝用兵,,文景致治,皆得力於黃老之學,故漢朝尊重道家,名儒碩學,大都儒道兼綜,甚至特崇道家,如司馬遷「崇黃老而薄五經」(見〈後漢書‧班彪傳〉),班嗣「雖修儒學,然貴黃老」(見〈漢書‧敘傳〉)。蓋儒家之政教禮法,在傳統中普及人群,習為常道,而黃老之學,應用於當時,在軍事政術方面,發生特殊之奇用,而且其言論為非常時期藥石之訓,漢初其學大盛,文帝時,宮闈之中亦皆讀黃老之書。其學與儒家不相悖,因此儒道合流,成為兩漢學術風尚。然此中有人以為不滿者,為陰陽學說亦參在內,謂其有迷信色彩;其實陰陽家之本意,以天到設教,以禨祥警人,「其要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見〈史記‧荀孟列傳〉),有助於儒家之政教,因而為儒家所容納,藉之以警世勸善,用之以君臣互相惕勵,朝廷論政處事,雖每引其說以為依據,然大抵用作規過勵行之箴,其施行於政令者,皆為細枝末節,附和普通人之心理,遇災異,皇帝則下詔罪己,大臣則上疏自劾而已。

漢初君臣英明,文景好黃老,亦重儒臣,武帝崇儒學,亦重道家,復採納董仲舒天人相與及陰陽家之說,以成其睿思遠謀之大略。政治足以促進學術,儒、道、陰陽,三家相融,為兩漢學術思想之特色。陰陽家之說,玄虛幽渺,「牽於禁忌,泥於小數」(《漢志》),論者病之,然於兩漢之明君賢臣並無影響。漢朝文德武功之盛,八荒賓服,官吏之清廉,民生之安樂,風俗之美淳,皆為儒道兩家思想之實現;觀兩漢之史實,及學者之著述,可以想見。

連年來講授「漢代哲學」,缺乏現成之資料參考,只以兩漢學者之著述為依據,闡述其概要,寫成此編,其深義妙旨,非余之譾薄所能道。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周紹賢序於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43254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2
    • 商品規格
    • 21*14.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