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手帳展

從歷史觀點解讀《易經》

  • 79 514
    65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東方哲學易經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張惠福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白象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0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揭開易經的神祕面紗、自學或教學最佳範本。
◎易經深藏解密的線索、提供易經解讀的徑路。
◎揭發已被忽略的史實、彌補歷史文獻的遺漏。

整本《易經》三大主體為:
「帝乙歸妹」、「武王伐紂」與「周公受難」!
《易經》總共有64個卦辭與384個爻辭,
作者將《易經》中的卦辭與爻辭相互連結,
並從《易經》的細微處,發現《史記》中沒有記載的遺漏。

●上經要點
坤上六,龍戰于野:武王伐紂於牧野。
比上六,比之无首:比干被紂王所殺。
蠱卦辭,先甲三日:甲子日武王伐紂。
坎卦辭,行有尚:前往有呂尚協助。

●下經要點
巽九五,先庚三日後庚三:行軍前誠心祭拜。
鼎九四,其形渥:帝乙歸妹剭刑死。
渙六四,渙有丘匪夷所思:呂尚封地於營丘。
節初九,不出戶庭:周公受難於房內。

●鼎卦九四,其形渥:帝乙歸妹剭刑死
〈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素),其形渥(屋),凶。
  1.《國語辭典》:「渥,音握:沾潤、沾濡。」《說文解字》:「渥,霑也。」渥,污穢貌。
  2.《玉篇.刀部》:「剭,刑也。」《龍龕手鑑.刀部》:「剭,剭誅,刑名。」剭誅:指古代貴族、大臣在屋內受刑。
  3.《漢書‧卷一○○‧敘傳下》:「彫落洪支,底剭鼎臣。」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底,致也。周禮有屋誅,誅大臣於屋下,不露也。」《漢典》:「渥者,音屋,重也。渥:通剭。渥形:猶重刑。」周禮有屋誅,通剭誅。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鼎卦的第四爻,象徵革新的份量過重。如帝乙之妹背叛文王、背叛周族。武王決定以剭刑侍候,終其一生。非常凶險。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442.pdf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指導教授 蕭振邦老師

  我在中大任教已邁入第四十個年頭,指導碩博士論文不計其數。讓我感慨的是:(1)碩士論文研撰,讓汝看到可以期待的人才,而博士論文研撰,則讓汝看到專業人士的育成;(2)有些博論研撰所展現的專業水平,其實已超過了汝自己的水準,總是體現學術界的終極特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長江後浪推前浪,最近我因為教導後學之需而加入了一個宗教團體,開導師把我接引入門後,我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特訓,其間一直在受訓上課,而其中一位講師在上課前向我鞠躬請安,他說:「太老師!我是您的學生謝金安先生的學生,在此向太老師請安。」哇!遙遠的記憶被喚回。謝金安先生是我指導拏到博士學位的學生,他當年表現優異,把我教的東西都融會貫通,並且有所創發,果然畢業後就到大學任教了,如今也有了很好的傳承。
  然而任教四十年中,也不無痛心與遺憾!我指導的碩士研究——游維倫先生,他是少數在學期間一直跟著我爬山的人。我帶著他從桃園的石門山、溪州山(福山巖登山步道)、五寮尖山、白石山、金面山、滿月園山(滿月園國家森林公園)、大壩尖山、雪山、志佳陽大山、玉山、千卓萬大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等等幾十座郊山和百岳,後來,他還獨自帶著我的兒子們爬山,也登頂東北亞第一高峰!嗣後我們就像家人一樣,我不管到哪裡旅遊都會帶著他,也一起和朋友們討論學問,那幾年是一段讓人无法忘懷的歲月。
  維倫在國立中央大學拏到碩士學位之後遠赴澳洲昆士蘭大學攻讀博士,繼續環境倫理學的研究,然而就在他博三那年發現身患白血病,於是回台就醫。當時我跟他說:「人一旦生病就成了二等人。」他一時間很難接受我的看法,而且有點生氣。我想,是我沒有講清楚而讓他有所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一旦生病,他的能動性(agency)多少就會被縮限,那麼,人的自主性就無法充分,充量發揮和體現了,而不是說人的身分、地位就會有所貶抑!
  後來很幸運地,他的主治大夫替他在美國找到標靶治療白血病的特效葯,而得以延續性命,可以安心度日了。但令人遺憾的是,游先生39歲那年除夕感染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住進加護病房,而他的主治大夫適巧出國旅遊,住院實習大夫容或缺少經驗,維倫就此撒手人寰,好不令人扼腕痛惜。這是我任教至今遭遇的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在我任教期間還有一位經常跟我爬山的人——陳明彥,他的碩士論文是由我指導的,博士論文也由我指導,他經常跟我論學,幾年來一直在討論《三禮》——在西漢初年「禮經」原本是對《儀禮》的專稱,東漢鄭玄把《儀禮》、《禮記》、《周禮》列為《三禮》,並註解《三禮》,撰有《三禮注》;唐代時「《禮經》」為《小戴禮記》,其後學人才逐漸稱《禮經》為《三禮》。
  陳明彥先生最後決定要研撰《禮記》方面的論文,他還自創了一種中介嵌結關係。然而就在他赴南投辦事時,不幸感染了腦膜炎,經急救雖未過世,但也成了植物人。我的傳承弟子又逝去了。
  近年,因緣際會我遇到了年長的學生張惠福先生(與我同年差一個月生),他找我寫周公的論文,兩人熟悉後,我才知道他研習《易經》二、三十年,對周公的行儀和思想十分推崇,碩論準備寫有關「周公撰述周易」的論文,我答應協助他,這是截至目前我在中央大學哲研所指導的最後一本碩士論文,其他還有多人都尚未撰寫完成。
與惠福過往日久,我發現他雖然有一把年紀了,但卻是一位有才華和創意的民間學者,於學術殿堂尚未入門,也不免持才傲物,有待教導。於是我當下決定要把這位民間研究者帶進學術研究團隊,讓他明了學術梗概,並以他自己的能力在學術界全力經營站穩腳跟,而近程目標即完成碩士論文,遠程目標則是開啟博士研究。
  還好,惠福雖然有一些社會成就,抱持著一些不動搖的立場和想法,但人卻很好相處,他本人也願意親近我,是比較好調教的研究者。約言之,指導惠福研撰碩士論文——《《周易》卦辭的作者探究——以艮卦、晉卦與革卦為主軸》的過程,可以大致明細如下:
  1.2016惠福修習我開設的「邏輯與思想」課程,由沒有邏輯概念,轉換成可以進行邏輯推論的研究者。容或惠福明白他未來的研究工作勢必遭遇眾多疑難,需要透過論證來鞏固其看法,是以十分重視邏輯論證的學習,他是我教過、上了年紀而一次就學會邏輯推論的學生,其他人都還摸不著腦袋,他已經了然於心,著實讓我有點驚訝。後來,他也在其論文中運用了邏輯論證來證成相關的「作者論」。
  2.2017年2月惠福提出了他的構想書,他寫道:「在因緣際會的機緣下,筆者接獲天命,要以周公大公無私的精神,提升宗教儒學的層次,甚至以儒教正名,來振興中華文化。」的確讓人刮目相看,相當有擔當。其論文探究目的也很明確:「可見儒學以孔子為起源點是有問題或者會被質疑,當然,我絕無懷疑孔子對傳統文化的貢獻,因此本論文試圖追尋儒家之總源頭,更以全新的樣貌來重新定位宗教儒學,讓中華文化能重新登上世界大舞臺、讓全世界的宗教儒學找到他們的共主——老天。」
  3.2021年惠福提出了碩論的大綱,準備研撰其碩士論文。
  4.2022年6月開始討論惠福的畢論——《易經‧卦辭》的作者探究。
  5.2022年8月開始教導惠福如何運用Word軟體,以及論文主題的釐訂。
  6.由於惠福要研撰的是「《易經》卦辭的作者」,所以2022年8月先教導他「作者論」的相關背景知識——「作者論」的背景——「作者論」(auteurism)興起於1950-1960年代的法國,最初並非以「理論」的形式出現,更準確的說,是在講述一種「作者策略」。
  7.2023年12月修正惠福論文導論。
  8.2024年3月提示坎卦「行有尚」的論證。
  9.2024年完成碩士論文《《周易》卦辭的作者探究——以艮卦、晉卦與革卦為主軸》
  在惠福的碩士論文研撰過程,他已經展現了過人的毅力和用心,並顯示對《周易》的全面性把握。果然,他現今終於把《周易》做了全面性的詮解,希望能裨益大眾得獲華夏古代寶典的慧命心傳,從而在生活日常中有所運用。 
  惠福是以《史記》作為主軸,用白話來詮解《周易》,他參考了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郭建勳先生注釋的《新譯易經讀本》,在「理–象–數」三種《易經》視野中,採取了最佳視點(vantage point)——由「理」的徑路來考察和講論《周易》——即為續了傳統,又開創了新見,可謂十分得宜的詮解方法。
  再者,他在《史記》提供的背景中,依據《周易》所示卦、爻辭,來重現周王朝人際互動的真實面貌,並藉以重新揭發被忽略的歷史事實,可謂一大創舉,而且成果斐然(outstanding achievements),這是我看過以「義理易」來還原歷史真相最具致果性(efficacy)的詮解,讀來甚至感覺比讀許倬雲先生的《西周史》還要令人動容。
  據此,我十分肯定惠福的這本《從歷史觀點解讀《易經》》,也衷心推薦大家能閱讀著作,並透過它重揭上古的歷史奧祕,從而打開我們自己的視野,並在吾人的生活中重新關注生命意義的重塑。

蕭振邦 謹識
於中央大學旅次 2025年7月18日


‧‧‧  ‧‧‧  ‧‧‧  

推薦序二 張惠福創會會長大作讀後感
施純協教授

  恭閱張會長「從歷代觀點解讀《易經》」,不敢寫推薦序言,聊以這篇「讀後感」交卷充數。
  我個人從電機、電子、電腦資訊、到網路通訊,轉換跑道,到八卦。尤其是到六十四卦的384爻辭,加上六十四卦的卦辭。單單從原文中的卦辭和爻辭,可以說,一共有448個案例故事片段的說明解讀。從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主題,更有以448為基數的案例。用心研究,我們知慧的精進,更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這些解讀說詞,言簡意賅,不是缺少主詞,就是欠缺受詞。如果不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實在讓人摸不著邊際。更甚者,單以四庫全書為例,為《易經》解讀的歷代學者、名家就高達四百份以上。他們的解讀各有善長,更是不盡相同,更讓「學易」、「用易」者,無所適從。
  佩服張理事長50歲開始「學道」、「聞道」,而且能夠對於周公的思想,有特別濃厚的興趣。我曾濫竽充數,在「行天宮」圖書館講授現代化的《易經》智慧數年。當時,他的程度很高,是很活躍的學員。跟我討論《史記‧周本紀‧魯周公世家》等等典籍,讓我了解,他知道很多的周公事蹟,而且和《易經》卦辭、爻辭相關。尤其是文王受囚在羑里、武王伐紂、周公奔楚及姜太公等等的故事。
  「突如其來,匪夷所思」等等的故事,更值得深思。而我當時更迷上封神演義,又有很多的想像空間,和我後來從電子、電腦轉換跑道到《易經》。退休後,以推動易經智慧極度相關。現在,又喜歡上《黃金之花的祕密》,閱讀榮格心理學,和馬來西亞教友成為好朋友。對於扶乩、扶鸞並非純粹迷信,和四書、五經相關,產生極度的興趣。
  當時,他對於「艮」卦、「晉」卦、「革」卦,已經有特殊的見解。讓我能夠從我「編解碼」的專長,解讀《易經》,繼續貢獻《易經》現代化,如何和AI合體解讀的努力方向。
  我佩服張理事長用邏輯的論證,證明《易經》中的64個卦辭和384個爻辭都是周公的傑作。我提醒自己,必須繼續堅持自己的專長,貢獻社會。感謝,張理事長給我寫推薦序的光榮機會。
  我個人1980年代,在博士研究階段,以「知識論」為主軸,兼及邏輯及方法論,我現在應該繼續「易經詮釋學」的研究。
  張理事長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指人生的重大轉折和成就,可以在七十歲以後開始」。
  我相信,在我八十六歲高齡時,身心沒有障礙。應該是老天暗示我,雖然我現在是老邁,智慧又尚未圓熟,事理尚未通明,更沒有出神入化,巧奪天工的本領。但是如果繼續和元智大學資訊學院產學合作,仍然可以隨心所欲,不超越「情理法」的範圍,完成自己比較完整的人生。
  昨天假日,我在《逍遙自在的人生修煉》又有突如其來,需要大幅修正的地方。我仍然撥空,親自到三民書局挑選因為撰寫張理事長推薦序言,兼及我個人目前需要再精進的配合、精進閱讀的典籍及圖書:
  一、《史記》(本紀),至少,我必須精讀:
  1.五帝本紀
  2.殷本紀
  3.周本紀
  4.秦本紀
  5.漢高祖本紀
  二、《史記》(世家),至少,必須精讀:
  1.魯周公世家
  2.管蔡世家
  3.陳杞世家
  4.衛康世家
  三、封神演義:誇張的古代想像故事,透過邏輯、知識論、方法論,和現代科技及想像小說,提升下一代文化久遠及科技創新的合體。
  感謝張理事長給我機會,更謝謝他的包容。讓我在他寶貴的篇幅中,言不及義的「施說九道」。

施純協 教授

作者

張惠福

道號:了極
字:知言
別號:飛伏先生
綽號:蝸牛
出生:1954年於台北市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2024年畢業
現任:周道協會創會會長
著作:2007年10月出版《天下第一奇書三字經大解密》
2025年3月《由周易卦辭探討周公作易論題》(尚未出版)
   2025年11月出版《從歷史觀點解讀《易經》》

目錄

推薦序一 指導教授 蕭振邦老師
推薦序二 張惠福創會會長大作讀後感 施純協教授
自序 張惠福
01.乾卦
02.坤卦
03.屯卦
04.蒙卦
05.需卦
06.訟卦
07.師卦
08.比卦
09.小畜
10.履卦
11.泰卦
12.否卦
13.同人卦
14.大有卦
15.謙卦
16.豫卦
17.隨卦
18.蠱卦
19.臨卦
20.觀卦
21.噬嗑卦
22.賁卦
23.剝卦
24.復卦
25.无妄卦
26.大畜卦
27.頤卦
28.大過
29.坎卦
30.離卦
31.咸卦
32.恆卦
33.遯卦
34.大壯卦
35.晉卦
36.明夷卦
37.家人卦
38.睽卦
39.蹇卦
40.解卦
41.損卦
42.益卦
43.夬卦
44.姤卦
45.萃卦
46.升卦
47.困卦
48.井卦
49.革卦
50.鼎卦
51.震卦
52.艮卦
53.漸卦
54.歸妹卦
55.豐卦
56.旅卦
57.巽卦
58.兌卦
59.渙卦
60.節卦
61.中孚卦
62.小過卦
63.既濟卦
64.未濟卦
後記

序/導讀

自序
張惠福

  學習《易經》大概有20個年頭了,從哲學研究所畢業後,後學突然對《易經》的解讀,有不一樣的看法。後學發現《易經》的內容,都像是一個故事的片段。有時連主詞都沒有、有時連受詞都缺少,真讓人摸不著邊際。由於各學者、名家對於《易經》的解讀,也不盡相同,讓初學《易》者無所適從。
  後學從50歲就開始「學道」、「聞道」。很自然地,對於「周公」的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後學就開始閱讀《史記》的〈周本紀〉與〈魯周公世家〉,讓後學了解更多周公的事蹟。周公是西周時代的聖人,人稱「元聖」。他「制禮作樂」,讓華夏文化流傳至今,也是華夏文化的奠基者。
  後學的畢業論文主題是:「《周易》卦辭的作者探究—以艮卦、晉卦與革卦為主軸」,總體研究的成果如下:
  1.從〈艮〉卦的例示中,以卦辭的創新解讀,將《易經》與《史記》作完整的結合,展現周公在最艱困的時刻,所呈現超高的智慧與為後人深入了解的苦心。還有,在探究「周公遇難」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易經》最關鍵的祕密。
  2.從〈晉〉卦的例示中,有交互參照多位學者的見解。再用邏輯的論證,推翻朱熹對於《易經》卦辭作者的論斷,而得到足以推論成「卦辭為文王所作」為假。
  3.從〈革〉卦的例示中,以《史記》為藍圖。再引經據典的深入探究,得到前所未有「武王伐紂」的正確日期。
  後學用邏輯的論證,來證明《易經》中的卦辭與爻辭,都是周公的傑作。由於邏輯的論證,複雜又艱深。因此,沒有受到學者們的重視。但後學的指導教授蕭振邦老師,非常支持後學。希望後學再接再厲,來完成後學的使命。
  後學的使命,就是用白話文來解釋《易經》,並以《史記》做為故事的主軸。由於篇幅太廣,《易經》總共有64個卦辭與384個爻辭。後學將《易經》中的卦辭與爻辭相互連結。會讓讀者了解,周公創作《易經》的心情寫照。從《易經》的細微處,也能發現《史記》中沒有記載的遺漏。
  由於,後學的文筆並不是很好,文中若有所缺失,或您有最佳解讀,請來函指正。後學肯定虛心檢討與改進,如此有創意的《易經》解讀,期望能讓初學者與大眾都能接受、讓「群經之首」的《易經》,再次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張惠福 於2025年三月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周道協會創會會長
郵址:changhuifu59@gmail.com
Line.I.D.:62342177

試閱

01.乾卦
乾卦:元亨,利貞。
初九:潛(前)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抗)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周公遇難」是周公一生中最艱困的時期。猶如《史記‧魯周公世家》:「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彊(強)葆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大意是說,武王病死後,其子成王繼位。由於周成王尚未成年,周公怕天下大亂,於是就暫代王位。管叔與周公的很多弟弟,就開始造謠,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
  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大意是說,為了爭權奪利,有人說了周公的壞話。成王由於年輕而誤信,局勢對周公非常不利。於是,周公逃到楚國避難,深居簡出。到後來,成王回到王宮,無意間看到祈禱書。內容是說成王年少時得病,周公向河神承認是自己教育的失策,而祈求河神原諒成王的祈禱文。當周成王看了祈禱書後,感動的哭了,誠心誠意的請周公回魯國。
  這兩篇重要的歷史文獻,就是「周公遇難」的解讀依據。當周武王病故後,由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尚未成年,周公才暫代成王攝政。這使得武王的弟弟,也是周公的哥哥管叔鮮非常不服氣。管叔鮮設計流言於周公,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再想盡辦法毀謗周公,周公當然有做辯解。但謠言持續擴大,無停止跡象。周公很無奈,才逃至楚國暫避風頭。
  要之,司馬遷《史記》之記載「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之後,就完全沒有下文。到底「周公受難」多久?或何時回到周成王的懷抱?司馬遷完全不提,真讓學者們納悶。其實「周公受難」,司馬遷不知,尚可理解。只因管叔鮮在全面追殺周公,整個「周公受難」事件,也只有周公本人,與暗中協助周公的呂尚(姜子牙)兩人知曉。但周公風光地回到周朝,司馬遷是故意不提,真令學者們失望。
  還好,在後學的畢業論文中已証明《周易》的作者,就是周公一人。而且得到三位教授的認證,令人欣慰。因此,在整個《周易》的卦辭與爻辭中,周公都會重複「周公受難」的艱辛過程。就因為,《周易》中有64個卦辭與384個爻辭,總共有448個事件的呈現。而「周公受難」事件,是周公一生中最艱困的三年時光。所以,事件的重複,乃理所當然之事。
  其次,本書經文的白話解讀,是參考郭建勳老師注釋的《新譯易經讀本》,由三民書局出版。由於,《易經》解讀的方法有理、象、數的解法。講「理」,就是研究理論的依據或規律;講「象」,就是研究象徵的物體或表其象;講「數」,就是研究其本質與動能,以數理推之。而《新譯易經讀本》的解讀,是以「理」為主,以最讓人能理解的白話文來解讀。
  另外,其他易學名家的解讀,很多都是以文言文來解讀,更是讓人不知所云。還有,很多學者都用「象數」來解讀《易經》,就是研究其陰陽的變化或五行的生剋。如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繫辭上傳》:「易經的象數,就是我們一般觀念中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算命看相,未卜先知那一套東西。」更甚者,還研究《易經》之卦變、八宮,卦氣等等。此種用「象數」來解讀《易經》,已經超出初學者的理解範圍。因此,用「理」來解讀《易經》,是目前最傳統的解讀方法。

〈經文解讀〉
乾卦:元、亨、利、貞。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具有初始、通達、和諧、貞正的德性。」乾卦以元亨利貞四德皆備為準則。然〈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而《新譯易經讀本》:「〈文言〉說:元始,是一切善的尊長;亨通,是完美的聚集;有利,是適宜的和合;貞正,是處事的根本。」
  開宗明義64卦第一卦稱為乾(前)卦,而乾卦:元、亨、利、貞。就是乾卦卦辭的內容。每一個卦有六個爻辭,如初九或初六即是。還有,所謂的「文言」,是孔子特別再加以解釋的重要概念。
  如卦辭所言,具有此完美的德性者。在西周初期的紀錄中,並不多見。經查,《史記‧魯周公世家》:「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亦即,在文王還在世時,兒子周公旦非常孝順,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
  因此,此卦辭的解讀為:乾卦具有完美的德性。如周公具備完美的德性,原本就大亨通,利於堅定守正。

初九:潛(前)龍,勿用。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的初爻,象徵陽剛的蓄積。如同潛伏的龍,暫時不要有所作為。」乾卦的初爻,比喻君子陽剛正氣的累積。時機未到,還不需要有任何的表現。
  再查,《史記‧周本紀》:「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亦即,西伯即文王,他繼承后稷、公劉的事業。遵照古公、公季的法則,篤行仁義,尊敬長者,慈愛幼小。由於,他能敬重與禮遇賢能,為了接待士人,每天到中午還顧不上吃飯,士人紛紛投奔他。由此可見,文王以德治國,得到百姓們的愛戴。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的初爻,象徵陽剛的蓄積。由於文王以德治國。周公此時如潛藏的龍,適時充實自我,暫時不需要有所作為。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的第二爻,象徵陽剛的進展。如同出現在田野上的龍,利於見到有德而居上位的人物出現。」乾卦的第二爻,比喻君子陽剛正氣的累積,已經成熟,正是展現實力的時機。
  經查,《史記‧周本紀》:「崇侯虎譖西伯於殷紂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帝紂乃囚西伯於羑(友)里。閎(紅)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身)氏美女,驪(梨)戎之文馬,有熊九駟(四),他奇怪物,因殷嬖(必)臣費仲而獻之紂。紂大說,曰:『此一物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月),使西伯得征伐。」
  意即,崇侯虎對紂王講西伯的壞話說:「西伯積德行善,諸侯歸心,將不利於天子。」因而,紂王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閎夭等人很擔心,就去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驪戎的彩色駿馬,有熊的九套駕車之馬,以及其他種種珍奇之物,通過殷的寵臣費仲進獻給紂。
  紂大喜,說:「有這裡面的一件東西就足以令我釋放西伯,何況還有其他那麼多呢!」故赦免了西伯,還賜給他弓箭斧鉞,使西伯有征伐他國的兵權。由此可見,文王被囚於羑里,周軍徬徨無助,最終救出文王。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的第二爻,象徵陽剛的進展。如文王被紂王囚於羑里。周公展現睿智,與賢臣閎夭等,用盡一切方法,救出文王。見到父親大人,吉利。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的第三爻,告誡君子必須整天勤奮不懈,即使夜晚也要警惕戒懼。這樣才能居於險境,而避免禍害。」乾卦的第三爻,比喻君子的行為,不管白天或晚上,都要努力於正道。並且要隨時具有警惕之心,倘若逢凶,才會化險為夷。
  經查,《史記‧魯周公世家》:「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也就是說,管叔鮮與周公的很多弟弟,就開始造謠,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還有,《史記‧魯周公世家》:「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
  意謂,在周成王當君主時,有人說了周公的壞話。成王由於年輕而誤信,局勢對周公非常不利。於是,周公逃到楚國避難,深居簡出。到後來,成王回到王宮,無意間看到祈禱書。感動的哭了,誠心誠意的請周公回國。
  這兩段重要的周初文獻,正是「周公遇難」的真正原由。由於武王病歿,成王繼位。因成王年少,周公才攝政當國。而管叔鮮有篡位之心,用造謠與毀謗逼周公逃走。管叔鮮到處追殺周公,這是周公一生中最艱困的時刻。
  再查,〈坎〉卦卦辭:「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此句意為,周公遇難逃至楚國,而面臨重重險境,還好有軍師呂尚的安排與協助。只要依循誠意正心的美德去做,就能得到亨通。「行有尚」,本書的解讀為:「前行有呂尚的協助。」這是解讀整本《易經》的重要轉折點。在整本《易經》中有太多的苦難,若無親身經歷,實無法寫出那麼多震撼人心的詞句。
  猶如,〈坎‧六四〉:「樽(尊)酒,簋(鬼)貳,用缶(否),納約自牖(友),終旡咎。」大意是說,周公逃到楚國小鎮避難,被交代不能走出房門。還好有呂尚派來親信的小卒,深怕被外人發覺。拿著兩碗飯、一樽酒,從窗戶外偷偷地遞給周公。以解決周公的民生問題,而等待好消息的到來。最終沒有禍害。
  綜觀以上論述,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的第三爻,告誡君子必須整天勤奮不懈。如周公被困於楚國,整天兢兢業業,就連晚上都要自我警惕。雖艱難困苦,卻沒有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的第四爻,象徵陽剛的再度蓄積,或許就像深水中的游龍。時機一到,即可騰躍九天,必無禍害。」乾卦的第四爻,比喻陽剛累積已經充沛,正等待時機。或能魚躍龍門,實現自我願望。
  猶如,〈坎‧上六〉:「係用徽(輝)纆(莫),寘(至)于叢棘,三歲不得,凶。」此爻辭的解讀如下,周公逃到楚國避難,是聽從呂尚的安排與指示,不能走出房門半步。就像被繩索捆縛,囚禁於牢獄之中。而且三年來都沒有解脫的訊息,情況真是非常的凶險。
  還好,由「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得知,成王誤會了周公,也歡迎周公回國。三年來的苦難,終將大地回春,光明在望。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的第四爻,比喻陽剛累積已經充沛。如周公從楚國脫困,就像在水深火熱中脫穎而出,沒有禍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的第五爻,象徵陽剛發展到最充沛、最完美的階段。如同高飛上天的龍,利於看見有德而居上位的人物出現。」乾卦的第五爻,比喻陽剛的蓄積,已達最完美的時候。能見到「大人」,非常有利。如「九四」所言,一切誤會終將冰釋,成王歡迎周公歸國。由呂尚帶領周公回朝,皆大歡喜。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的第五爻,象徵陽剛發展到最完美的階段。如周公從楚國脫困,誤會冰釋,光榮回周朝。見到周成王君上,吉利。 

上九:亢(抗)龍有悔。
  《新譯易經讀本》:「乾卦的上爻,象徵陽剛的盛極將衰。就像高飛至極點的龍,必將有所悔恨。」乾卦的上爻,比喻陽剛的累積過盛,以致目中無人。待人高傲無理,有悔恨。
  經查,《史記‧殷本紀》:「慢於鬼神。大勣(基)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叛)者,於是紂乃重刑辟(必),有炮(ㄆㄠˊ)格之法。」
  亦即,紂王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人員,聚集在沙丘。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紂王如此荒淫無度,百姓們都怨恨他,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於是他就加重刑罰,設定了叫做炮格的酷刑。亦即,商紂不理朝政,陷害忠良。也不知民間疾苦,百姓們都怨聲載道。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的上爻,象徵陽剛盛極將衰。如商紂王高傲及腐敗的執政,盛極將衰。且無人民之擁戴,必有悔恨。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新譯易經讀本》:「用『九』數,如同出現一群龍,都能不強居首位,必定吉祥。」乾卦之「用九」,比喻沒有人爭大位。不是沒有能力,而只是都在讓賢,很吉利。
  經查,《史記‧魯周公世家》:「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強)褓(保)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此段的解讀如下,後來武王去世,成王幼小,還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聽說武王死去而背叛周朝,就登位替成王代為處理政務。也就是說,武王去世,兒子成王年紀尚輕。眾賢臣不知如何是好,就因沒有前例,王位的繼承陷入混亂。周公斗膽暫代成王攝政,以穩定周朝之政權。
  因此,此爻辭的解讀為:乾卦之「用九」,比喻沒有人爭大位。如武王因病去世,成王年幼,當時群賢無人爭帝位,吉祥。

【附註】用歷史的觀點解讀乾卦,已經解讀完畢,就是這麼簡單。然以周公的睿智,在填寫卦辭與爻辭時,還會配合爻位的特性、君子行為之準則或君王治國之理念,以及周公親身經歷的展現等等。正因為如此,各名家的解讀才能各展奇才,無統一標準。

〈乾卦整理〉
乾卦:元、亨、利、貞。
乾卦具有完美的德性。如周公具備完美的德性,原本就大亨通,利於堅定守正。
初九:潛龍,勿用。
乾卦的初爻,象徵陽剛的蓄積。由於文王以德治國。周公此時如潛藏的龍,適時充實自我,暫時不需要有所作為。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乾卦的第二爻,象徵陽剛的進展。如文王被紂王囚於羑里。周公展現睿智,與賢臣閎夭等,用盡一切方法,救出文王。見到父親大人,吉利。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乾卦的第三爻,告誡君子必須整天勤奮不懈。如周公被困於楚國,整天兢兢業業,就連晚上都要自我警惕。雖艱難困苦,卻沒有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乾卦的第四爻,比喻陽剛累積已經充沛。如周公從楚國脫困,就像在水深火熱中脫穎而出,沒有禍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乾卦的第五爻,象徵陽剛發展到最完美的階段。如周公從楚國脫困,誤會冰釋,光榮回周朝。見到周成王君上,吉利。
上九:亢龍有悔。
乾卦的上爻,象徵陽剛盛極將衰。如商紂王高傲及腐敗的執政,盛極將衰。且無人民之擁戴,必有悔恨。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乾卦之「用九」,比喻沒有人爭大位。如武王因病去世,成王年幼,當時群賢無人爭帝位,吉祥。


以上內容節錄自《從歷史觀點解讀《易經》》張惠福◎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442.pdf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64744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00
    • 商品規格
    • 23*17*3.0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