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有價值的一生?【二冊套書】(沉思錄+論生命之短暫)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生命並非短暫,而是我們荒廢太多!
——《每天讀點斯多噶》(The Daily Stoic)
精選最觸動人心的231篇智慧箴言
重新編譯,閱讀經典不再有時代隔閡
獻給當代人的人生解惑書、迷惘世人的指南針
二戰英國首相邱吉爾、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J. K. 羅琳……
為何這麼多名人都愛讀《沉思錄》?
被帝王之位耽誤的哲學家──奧理略
馬可‧奧理略是第16任羅馬皇帝,也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中最後一位君主。他也是著名的斯多噶派哲學家,其統治時期被認為是羅馬帝國黃金時代的標誌。一直想當個哲學家的奧理略,是個十足的和平愛好者,無奈50歲之後的十年之間幾乎都在征戰沙場。
這位賢帝明君白天生活在政務國家之中,晚上則沉浸於哲學思考。沉思錄即為奧理略在繁忙政務中,仍抽空於就寢前冥想,將所想之事記錄下來,藉由書寫讓自己通透思考、親近哲學之書。
現代人也深受共鳴的──沉思錄
《沉思錄》跨越兩千多年的歷史,卻分毫不減這本書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其思考不僅深深打動人心,且集眾家於一言,比如與強調無常、緣起的佛教思想相通,認為「萬事萬物瞬息萬變」、「萬事萬物皆有關聯」,也與禪宗倡導的「正念」以及道教的老莊思想相通,甚至與現今的宇宙觀也有關聯,因此直至今日仍深具影響力,成為許多人每天隨手翻閱的案頭書。
如鏡一般、真實映照內在的療癒之書
《沉思錄》是奧理略在繁忙政務中,於就寢前藉由冥想,回顧一天所作所為,在心裡自問自答的紀錄。其思考與強調無常、緣起的佛教思想相通,也與禪宗倡導的「正念」以及道教的老莊思想相通,直至今日仍深具影響力。
傳世真理不斷洗鍊,越辯越明
批評是無意義的事
許多人根本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許多人早已忘掉你的名字,又有許多人不久前才口口聲聲地讚美你,不久又反過來批評你。死後留名,可說是毫無意義,批評與其他種種亦然。
喜迎命運
接受命運的一切安排,懂得欣賞自然發生的美。不用批評,也無須抱怨,試著用俯瞰的角度來觀察世事,順應本性而活吧!
保持強大的精神力
別人的惡行惡語無法影響我,人生的幸福,取決於自己。善與惡也不在於別人的感受,而在於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受他人左右的心,就是最堅實的堡壘。
將每一天都視為最後一天來過
不衝動、不倦怠、不虛偽地過活,將每一天都視為最後一天來過。萬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想想自己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存在吧!
思考死亡這件事
死亡如同新生,是生命的過程。不須對死亡感到膽怯,也不該為此焦慮,因為就如同宇宙交替變化,才得以生生不息。
◆◆初版書名為《超譯沉思錄》。新版書衣裝幀設計以燙銀加工的「鏡窗」為主體,圓潤的矩形就像一扇心窗,供讀者展開「自我對話」的探索之旅。
到底該怎樣度過有價值的一生?
怎麼看待生命和時間,怎麼面對厄運?
什麼才是真正的「閒暇」,我們該如何獲得它?
當內心難以平靜,就打開塞內卡的「診療哲學」!
〈論生命之短暫〉De Brevitate Vitae
總有一天他要為自己而活——
被奉若神明的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屋大維,無疑是命運的寵兒。然而在有生之年,他從未停止過對閒暇的渴望,試圖從繁重的公務中尋找片刻安寧。他喜歡用這一虛假卻甜蜜的幻想自我寬慰,這樣就能心甘情願地勞碌——雖然能過上超越凡人的幸福生活,他們卻厭惡自己的人生。
〈論心靈之安寧〉De Tranquilitate Animi
如果我們只希望自己好的一面被別人看到,就不可能無憂無慮——
還有一個引發焦慮的重要原因——太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不願意向任何人公開真實的自己,過著和多數人一樣的虛偽生活,仿佛生命只是一場表演。如果一個人總要謹言慎行,擔心面具滑落時暴露真面目,那他無疑會痛苦不堪。
〈論天意〉De Providentia
從未遭遇不幸的人最不幸,這類人沒有機會檢驗自我——
不管是平庸無奇、享受低級趣味的人還是偉人,他們都可能被好運光顧,但災難和恐懼卻只有偉人能戰勝。那些一直活在好運中,從未經歷過任何精神痛苦的人,他們對自然頂多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論閒暇〉De Otio
學會與自我相處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我們總依賴別人的判斷,不管應該追尋和推崇什麼,只關心別人追尋和推崇什麼,別人想要的總是最好的。選擇人生道路時,我們不看道路本身,而是看別人留下的腳印,卻不知沒有一對腳印能走得回來。
〈論幸福生活〉De Vita Beata
快樂不應成為引領者,而應是合理欲望的陪伴者——
人最快樂的時候,往往正是快樂熄滅之時。快樂的空間很小,一下就能填滿,而且容易疲倦,一輪進攻之後就會精疲力竭。那些來去匆匆,註定要在發揮作用時消逝的東西,不可能擁有任何實質,因為站在起點就能望到終點,實現目標就預示著終結。
本書特色
1. 跨越兩千年影響力不減的人生哲學,思考生命重要課題的解惑書:一篇篇的哲思短文,涵蓋了生死、幸福、善惡、靈魂等人生重要課題,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閱讀,都能藉由真實無偽的對話,反觀內在,直視自我,因此成為啟蒙許多人的重要經典。
2. 理解經典無障礙,讀來更有感:特別從原書487篇文章中精選231篇加以編譯,為了更充分表達作者的意思和精神,適度增補刪減,並在每則內文前面加入提示重點的小標,讀來更能心領神會。
3. 向哲學家皇帝學習用書寫修鍊心靈:《沉思錄》本來就是奧理略每天睡前藉由冥想,回顧一天,在心裡自問自答的紀錄。讀者可以隨手翻開任何一頁,與心靈對話,也可以和奧理略一樣,睡前花個幾分鐘,用書寫做為修鍊內在、尋求平靜的方法。
不因沉溺欲望而被快樂占有,不在他人期望中隨波逐流,以理性和美德回歸自我,守護內心敏感與脆弱,順應天性,為自己而活!
4. 古希臘四大哲學學派之斯多噶學派代表人物,金句頻出的哲思經典
5. 影響西方思想兩千年,歷久彌新的「診療哲學」
6. 收錄五大生命主題,塞內卡對人生態度的終極詮釋
好評推薦
我問柯林頓,除了聖經以外,哪本書對他的影響最大,他沉思了一下回答:「馬可斯.奧理略的《沉思錄》」。――蓋瑞.威爾斯(Garry Wills)《紐約書評》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鬱而又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美好的生活。――費迪曼(Clifton Fadiman)《一生讀書計畫》
馬可斯.奧理略使人有一種樸實的信仰:面對宇宙自然,一顆高貴的道德良心,這是任何種族、國家,任何革命、發現都不能改變的。――法國極右派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
到底我們如何浪費生命?塞內卡舉了很多面向,幾乎每一個面向,都會讓現代人心驚。――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塞內卡能夠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尚存的理智與清明,破除人們對虛幻的執著、覺悟什 麼是真正可盼望與追求的,引領人們去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邱獻儀Lynn(哲學新媒體專欄作家)
在持續動盪的年代,塞內卡將哲學當作是讓我們在危險不斷的情況下保持平靜的學科。他對讀者說,不要感到不公平,自然和人為的災難將永遠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我們以為我們已經多麼先進、多麼安全。――艾倫‧狄波頓(英國作家,《哲學的慰藉》作者)
奧理略寫書主要是為自己,而塞內卡寫書則是為他人提供建議和幫助。只要你有需要,他關於悲傷、財富、權力、宗教和生活的建議就在這裡。――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美國暢銷作家,《失控的自信》作者)
斯多噶學派哲學家數以百計,其中兩位尤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這一學派。一是古羅馬作家、尼祿的老師塞內卡;二是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哲學家郵報》(The Philosophers’ Mail)
目錄
序/導讀
前言
羅馬帝國皇帝奧理略與《沉思錄》
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後統一簡稱為奧理略)是出生於西元二世紀的羅馬帝國皇帝,而這本《沉思錄》是日理萬機的他於就寢前書寫的「冥想筆記」,亦被尊為斯多噶派1的最後一位哲學家。
身為一國之君的奧理略
身為第十六任羅馬皇帝的奧理略(西元一二一~一八○年),也是「五賢帝」的最後一位。五賢帝是指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東尼努斯‧庇烏斯、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每一位都是施政清明、深受臣民愛戴,在他們的帶領下,締造出經濟繁榮、富國強兵的羅馬帝國黃金時代。
據研究推測,在奧理略掌政下的(西元前二十五年)羅馬帝國人口約達六千萬人。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的前前一任皇帝哈德良時代,首都羅馬的人口高達一百萬人,不難想像身為最高領導者,立於頂峰的羅馬皇帝背負著多麼艱鉅的重責。
對於當時的羅馬市民來說,最享受的娛樂活動就是「格鬥士」(Gladiator)競技。身為皇帝的奧理略必須出席觀戰;他卻一邊觀戰,一邊批閱公文,此舉令市民議論紛紛,足見這位皇帝多麼勤政。
身為最後一位賢帝的奧理略於三十九歲那年登基,已過了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開始衰退。洪水、大地震等天災不斷,加上從戰場歸來的士兵帶回來的傳染病(據研究推測應是天花)蔓延開來,以及與東方大國帕提亞王國之間的戰爭、北方蠻族日爾曼人入侵,還有駐守敘利亞巴勒斯坦行省,深受信賴的將軍叛亂等,種種問題紛至沓來。
奧理略除了四處奔走,解決接踵而來的問題,從早到晚忙於政務之外,面對來自北方日爾曼民族的侵略,他也沒有絲毫懈怠,始終親力親為。其實他一直想當個哲學家,可說是個十足的和平愛好者,無奈五十歲之後的十年之間幾乎都在征戰沙場;但他並未上陣殺敵,而是以最高領導者的身分「坐鎮現場」,鼓舞士氣,足見他是個誠實又認真的人。
他在駐紮於多瑙河畔的軍營中,持續不輟地書寫這本《沉思錄》;最終不幸於鞍馬勞頓的情況下病歿軍營,享年五十九歲。山崎麻里的漫畫作品《羅馬浴場》曾翻拍成人氣電影(由男星阿部寬主演),那位醉心於哲學的青年正奧理略。書裡的他是個尚未蓄鬍,雙目清澄,名叫盧修斯的年輕人(虛構人物),故事的時代背景則是設定於哈德良在位時期。
好萊塢電影《神鬼戰士》中,則有一幕是李察‧哈里斯(Richard St. John Harris)飾演晚年的奧理略,於軍營中就著油燈冥想,書寫《沉思錄》的情景。雖說無論是《羅馬浴場》還是《神鬼戰士》皆為虛構故事,因此在角色設定上與實際人物總會有些差異,但還是多少可以讓大家了解到奧理略就是一位這麼認真的人。
關於《沉思錄》的作者奧理略
《沉思錄》的原文是希臘文「Ta eis heauton」,亦即「寫給自己」的意思,所以這是一本為自己而寫的「冥想筆記」,也是一本私人著作。然而,不管書名是否為奧理略所題,還是全書十二卷是何時所定等,皆不清楚。再者,這本冥想筆記如何流傳至今也是待解的謎。
對於當時的羅馬帝國統治階級而言,位於其管轄區域巴爾幹半島上的希臘是教養的濫觴之地,希臘語也是必學的語言;這和明治時代前期,日本人都會學習漢語的意思是一樣的。奧理略除了從小學習母語拉丁文之外,也學習希臘文等各方面的教育。
就某種意思來說,這位賢帝明君白天生活在拉丁文世界,晚上則沉浸於希臘文世界,過著「雙語言」生活。前者是他基於「一國之君」,必須用拉丁文處理政務,後者則是以希臘文省思「真正的自己」;畢竟古希臘是哲學的濫觴之地,所以用希臘文表達哲學觀自然較為妥切。由此可見,這位一代明君一生遊走於迥異的兩個世界。
這本著作在英語系國家的書名多是「Meditations」。「Meditations」的意思是「冥想」,奧理略的確於早晚冥想、自我省思,並記下就寢前藉由冥想與自我的對話。文中的「你」其實是「自己」對「自己」的稱呼,也可以視為追求「理想」的青年奧理略,斥責深為「現實」所苦的中年自己。
這位一代明君不只冥想,也著重「書寫」,不僅奧理略如此,也是愛比克泰德(西元五○~一三五年,希臘哲學家)、塞內卡(西元前一年~六五年,羅馬政治家)等斯多噶派哲學家的共通點,他們認為「書寫」是一種精神修行(spiritual exercise)。就某種意思來說,「書寫」也是一種輸出;關於這一點,容後詳述。
現代人也很有共鳴的哲理
對於「哲學」敬而遠之的人來說,我覺得斯多噶派的哲學相較下其實沒那麼艱澀難懂。怎麼說呢?因為只要試著閱讀,就會覺得闡述的哲理連現代人也很有共鳴。斯多噶派強調「萬事萬物瞬息萬變」(=無常)以及「萬事萬物皆有關聯」(=緣起)的哲理,可說與佛教思想不謀而合;也與禪宗、得道高僧倡導的「正念」(mindfulness)以及道教的老莊思想相通,甚至與現今的宇宙觀也有關聯。當然,也能從中窺見坦然接受人生的思想。
另外,因為奧理略身處的時代,基督教尚未被認可,所以《沉思錄》絲毫沒受到基督教的影響。也就是說,斯多噶派的哲學是基督教廣為世人接納之前的「實踐哲學」;由此可見,對於基督徒而言,斯多葛派的「實踐哲學」十分實用,《沉思錄》也才能在西歐基督教世界流傳。
「實踐哲學」成為身處動盪時代,迷惘世人的指南針
《沉思錄》在西歐世界原本是透過手抄本方式私下流傳,直到十六世紀中葉,瑞士蘇黎世出版希臘文與拉丁文的對譯版本,才正式受到世人關注。時局動盪的十七世紀,包括《沉思錄》在內的斯多噶派哲學以「新斯多噶主義」之姿再度活躍。
像是十七世紀瑞典的克莉絲汀娜女王、十八世紀普魯士王國的腓特烈二世都將《沉思錄》作為枕邊書。克莉絲汀娜女王曾邀請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訪問瑞典,期勉自己成為柏拉圖所說的「哲學家皇帝」,並促使《西發里亞和約》(西元一六四八年)順利訂立,結束犧牲眾多基督教徒性命的「宗教戰爭」,具有莫大貢獻。身為專制君主,亦是軍事天才的腓特烈二世則是將《沉思錄》放進自己愛駒身上的馬鞍包,隨身帶著赴沙場。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正值世人物欲鼎盛時期,不僅是奧理略的哲思,斯多噶派亦不再受到世人青睞;然而,進入局勢動盪的一九七○年代後,《沉思錄》再次成為熱門書,因為人們發現斯多噶派的實踐哲學能為深處混沌世代,迷惘世人指引一條明路。
愛讀《沉思錄》的名人還有南非前總理曼德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擔任川普政府的國防部長、前海軍高階將領馬提斯(二○一八年十二月卸任)等。從他們面對政壇、個人進退的態度,便能明白《沉思錄》一書的影響至深,無遠弗屆。
據說因為力抗種族問題而入獄的南非前總理曼德拉在獄中反覆熟讀《沉思錄》。蹲了二十七年苦牢的他終於出獄,當選南非總理時,選擇放下仇恨的他了解和解有多麼重要,遂致力於化解種族問題,帶領南非向前邁進。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卸任後,曾在訪談時提及自己每年一定都會閱讀一遍《沉思錄》。就連素有「瘋狗」、「軍事修道士」之稱的前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在執行波斯灣、伊拉克反恐任務時,也隨身帶著這本書。
根據美國暢銷作家,也是媒體策略專家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所言,隨著斯多噶派哲學盛行與普及化,不少矽谷的新創企業家、運動選手都成了斯多噶派哲學的奉行者。不受他人左右,擁有堅定的自我信念,能夠克制自我,朝向目標前行,這就是斯多噶派哲學主張的生存之道。
「書寫」不但是精神修行,也是一種「療法」
《沉思錄》是實踐「書寫」這項精神修行。就寢前藉由冥想,回顧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在心裡自問自答,然後寫下一些自我警惕、激勵的話語。只要熟讀本書,便能明白這樣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自我療癒」。
透過自我對話、書寫日記等方式,傾吐心中的想法,可說是一種心靈排毒,增進心靈健康。寫完後便能安心就寢,隔天早上醒來又能充滿活力地專心工作。這就是奧理略每天的生活寫照。
當你閱讀本文時,或許會發現相似的內容一再出現,或換個說法再次表現。之所以不少內容相似,意味著作者表明決心的同時,也不斷提醒自己必須有所改變。當然,應該也有不少讀者覺得內容過於嚴苛;但現實生活中就算表明決心,也很難具體實踐的例子屢見不鮮,不是嗎?
非常遺憾地,深受百姓愛戴的奧理略身歿後,繼位登基的長男康莫德斯卻是個暴君。康莫德斯之所以成為獨裁暴君,是因為他的親姐姐派人暗殺他,致使他變得更加殘暴、猜忌心重。有別於奧理略予人一代賢帝明君的形象,可惜他的親生子女並未承繼良善的人格特質。
換句話說,奧理略雖有「哲學家皇帝」的美稱,但絕非聖人君子,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因此,這本書不應該被視為聖人教諭的聖書,而是聆聽身為凡人的奧理略的心聲;是本跨越二千多年的時間隔閡,依舊深深影響現今社會的人們的思考之書。
──關於本書的編譯方針──
本書是從原書四百八十七篇長短不一的文章中,精選能讓現代社會人們有所共鳴的二百三十一篇文章,加以編譯。此外,為了更能充分表達原文的意思與精神,會適度增補與刪減。由衷感謝作為參考文獻的日語翻譯版本與英語翻譯版本。
本書精選的文章都是盡量收錄完整的原文內容,不過有別於原文的書寫風格,每則文章之前會有提示內容要點的「小標」。
希望各位在閱讀時,不妨試試「書寫修行」的療效。透過輸出這行為,不僅能整理、沉澱思緒,也能激發迎接明日的活力。正因為「人生苦短,世事無常」,不該沉溺過往,也不該一味冀望未來,「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本書的主旨。
接下來,就請各位閱讀奧理略寫給自己的話語吧。隨手翻開哪一頁開始閱讀都可以,也請試著自問自答,向自己喊話吧。內文中最後括號內表示第幾卷、第幾章,例:(4 -1)即第四卷、第一章。
二○一九年 佐藤賢一
推薦序
《論生命之短暫》推薦序
邱獻儀Lynn|哲學新媒體專欄作家
人活著的某些時刻,一定會問:「活著有意義嗎?」特別是在面對人生低潮的時刻,不管你多忙,這個問題總能悄悄地襲上心頭,而不解決這個問題,人就無法安生,甚至死不瞑目。面對這樣的大哉問,真的有正確答案嗎?
人該怎麼活才能真正有意義,歷來就有各式各樣的「人生觀」作為回應,其中不乏哲學家。塞內卡就是其中一個。他是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該學派面對此問題的回答是:透析事物的真相、努力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簡單來說,人要活得有意義,就得把心力放在真正重要、真的有價值的事物上。
然而,這個回答是既簡單又艱難。簡單在於,只要人們願意仔細思量,就能知道什麼事情對我們是真正重要的,像是衣食無虞(而不是財富自由)、健康(而不是縱慾)、為善(而不是對人刻薄寡恩)等等一些會讓我們過上幸福生活的德行;艱難在於,人們往往容易受到情緒與欲望的擺佈而偏離了人們該踐行的德行目標。
塞內卡在近兩千年前留下來的書信文章之所以仍值得現代人一讀,是因為它們能夠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尚存的理智與清明,破除人們對虛幻的執著、覺悟什麼是真正可盼望與追求的,引領人們去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閱讀這些文字,我們能感受到塞內卡親切地與我們說話,旁徵博引的舉例與解釋,平易近人到讓升斗小民都能理解而被說服。
然而,淺顯的文字不代表塞內卡的思想是雜亂而無章的,他的循循善誘來自斯多噶學派的中心思想。值得活的方式,得順應人類的自然天性,身心靈與社群生活,方方面面都得顧上才是順應自然。而要能過上這樣的人生,除了辨明人類的天性何在,更要有決心毅力去貫徹始終。塞內卡的文字有著仔細的概念辨析,精闢地指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盲點,幫助我們在踐行時,能夠不偏離真正的人生目標: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這是一種僅靠人們自己的理性能力與高尚品德的自然傾向,就能夠自我拯救的人生哲學。
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斯多噶主義提供的僅是一種可能的選項,然而它提供的人生觀,可能是那些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渴望以理智為指引,活出自主性的現代人最能夠接受的觀點。也難怪斯多噶主義歷久彌新,甚受理性且智開之人的青睞。讀這本書,看塞內卡怎麼說,入得你心就照著指示努力踐行,當有你一個無悔的人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