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古典阿德勒深層心理治療:親子教養策略×心理治療技巧,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 全面家庭診斷,糾正不良教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3)
  • 57個人喜歡
  • 79 474
    6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創造性的古典阿德勒治療法
培養孩子勇敢面對失敗,用自信超越自卑、成就自我


本書藉由作者與其導師,師從阿德勒的蘇菲亞的討論、解說與對談,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古典阿德勒深層心理治療,並介紹許多問題案例,以示範如何將阿德勒的理念帶入心理治療;列舉各種有毒的教養態度和出生順序對孩子早期回憶、生命風格、社會情懷養成的影響。期望能藉此釐清並協助改善隱藏的危險暗礁,使孩子有面對自卑的勇氣,並進一步自我超越,充滿自信、勇敢地面對困難與挑戰。

破解孩子那些「壞」表現底下真正的內心世界
協助父母改善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學習和家人合作


● 古典阿德勒學派最翔實且豐富的深層心理治療圭臬。
● 以親子教養策略和心理治療方法,全面性探討孩子與家庭各種問題。
● 透過實際案例的討論,讓心理治療師、父母、孩子三方共築合作諮詢環境,友善協助解決孩子和家庭的各種問題。
● 點出不同的危險教養方式,並說明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 完整對話呈現輕鬆愉快的心理治療過程,淺顯易懂。
● 本書附有作者獨家設計「案主問卷」和「家庭問卷」,讓治療師藉此學習到策略,讓父母明白牽動孩子的現在和未來發展。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大V生活|正向教養教主
口羊太太|親職諮詢師、親子部落客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姚以婷|亞和心理諮商所長、亞洲阿德勒心理協會理事長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偉任|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詹宇夫妻|正向教養實踐家
趙介亭(綠豆爸)|可能幸福學院創辦人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羅寶鴻|親職教育講師
(依首字筆畫排列)

作者

亨利.T.史丹博士(Henry T. Stein, Ph.D.)

當今古典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倡導者。史丹博士接受兩位曾經跟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學習過的導師-蘇菲亞.德.瑞絲和安東尼.布魯克的教導。

史丹博士培訓阿德勒心理治療師已有三十多年,遵循阿德勒的原始教導和治療風格,同時也參考其他古典阿德勒學者們,包含:庫爾特.阿德勒、莉蒂亞.西歇爾、亞歷山大.穆勒和埃爾溫.韋克斯貝格的臨床經驗與哲學著作。他同時也是「古典阿德勒翻譯計畫」的主任,這個團隊致力於出版古典阿德勒著作的翻譯與編輯。自西元1996年以來,他在網路上經營一個資訊豐富,且廣受歡迎的網站:www.Adlerian.us,這個網站提供了文章、教學圖片、文字記錄、短片和討論區的服務。

身為西北華盛頓阿德勒研究中心的高級培訓分析師,史丹博士提供以導師為導向的古典阿德勒深度心理治療的遠端培訓,其中包括廣泛的個案諮詢。對阿德勒臨床實踐的貢獻包括:全面調整蘇格拉底式提問法、透澈闡述心理治療的十二個階段,將「全現心像」和「引導式心像」應用在缺失的發展經驗中、「馬拉松團體治療」,以及整合了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的人類最佳發展願景與阿德勒的治療概念。

有關古典阿德勒深度心理治療的遠端培訓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www.Adlerian.us/dist-tra.htm,或寄信洽詢史丹博士的電子信箱:htstein@att.net,亦可致電009/002-202-(360)647-5670。

審訂者簡介
曾端真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及副校長。

投入阿德勒學派的教學與研究歷20餘年,師從亨利.T.史丹博士,西北華盛頓阿德勒研究中心主任),鑽研古典阿德勒學派,為亞洲首位獲得「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度治療師」證照(CADP)的心理治療師。至今仍持續和史丹博士討論個案。專長於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家庭諮商、親職教育。著有《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親職教育模式與方案》、《婚姻與家族治療》、《現實治療理論與實施》等。

譯者

譯者簡介
戴月芳博士((Dr. Idna Tai)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私立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錦繡文化企業副總編輯、新學友書局教材部襄理、光復書局執行長、牛頓教育出版公司出版總監、閣林文化事業總編輯、階梯英文數位科技公司教務長、班恩傑尼玩具公司策略長、力新國際文化總編輯、幼福文化集團總編輯、空中美語教育事業教務長、台灣艾瑪文化事業總編輯、BT STUDIO執行長等。

平日耕耘教學研究、企畫、撰文創作、翻譯、編輯、版權選書樂此不疲。近期鑽研蒙特梭利教育學說、阿德勒心理學、薩提爾家族治療等。翻譯代表作品有《小劍龍肚子餓》、《晚安,小暴龍》、《農場上的動物》、《野生動物》、《是誰的聲音?》、《誰在看我?》、《誰在森林裡?》、《誰是晚上的朋友?》、《世界城堡》、《蒙特梭利遊戲帶孩子玩出好情緒》、《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的魔法模式》(暫譯)等。

歡迎指教:idnatai04@gmail.com

目錄

前言
簡介
Part 1 蘇菲亞.德.瑞絲的見解
Chapter 1  兒童發展和爭取優越性
講座1:爭取優越性
自卑感的開始/兒童發展的問題/自卑感的動力/症狀的目的/可能導致自卑感的其他因/男孩與香菸的例子/說「不」小女孩的實例//貧窮問題/性別角色/憤怒的10歲男孩實例/與會者提出的問題
Chapter 2  社會情懷
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則:講座2:社會情懷
Chapter 3  生命風格
個體理學的基本原則:講座3:生命風格

Part 2 個體心理學診斷問卷和評論 by亞歷山大.穆勒
診斷問卷
穆勒的評論

Part 3 對理論和實踐的貢獻 by亨利.T.史丹 博士
Chapter 1  制定理想
*合作、勇敢的孩子具備的素質
獨立/相互依存/勇氣/合作與貢獻/接觸
克服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具備的素質:如何教養合作、勇敢的孩子
樂觀主義/對孩子的真正情懷/以提問代替命令/真情的能力/開放與坦誠/平等:在孩子的水準上滿足他們/善意的批評/認識孩子的敏感問題和興趣
*家庭中的民主氛圍
*和外面世界的關係
Chapter 2  危險的暗礁
*有毒教養態度
獨裁型父母/強迫型父母/經常爭吵的父母/競爭型父母/垂頭喪氣/貶低型父母/疑病症父母/教養不一致的父母/寵溺型父母/長期施虐的父母/物質主義型父母/忽略型父母/過度保護的父母/完美主義型父母/悲觀主義型父母/擁有憐憫之心的父母/加諸不合理的責任/懲罰孩子的父母/拒絕孩子的父母/給予孩子性刺激的父母/順從型父母/壓抑型父母
*出生順序的潛在影響
獨生子女/老大/老二/中間的孩子/老么/雙胞胎/兄弟中的獨生/姊妹中的獨生子/全是男孩或者全是女孩的家庭/手足死亡/被收養的孩子/特殊的手足/手足間的關係
*潛在的困難和誤導情況
童年疾病或傷害/搬家/壞夥伴/貧困和財富/新生的手足/離婚/父母死亡/入學/更換老師/轉學/飲食問題/戰爭/種族和宗教偏見/宗教壓迫/酗酒和藥物濫用/犯罪/性虐待/美麗和醜陋
Chapter 3  全面家庭診斷
電話聯繫/和父母單方會面/書面調查問卷/和父母雙方一同會面/和孩子見面/在辦公室和家人會面/家庭訪問/老師和輔導員諮商/教室和操場的觀察/心理測試和醫療諮商/案例分析和治療計畫/向父母提出建議
Chapter 4  診斷和治療媒材
世界測試/貝尼-安東尼家庭關係測試/娃娃屋/手偶/呂歇爾色彩診斷法/玩具士兵/繪畫材料/動感的家庭繪畫/幻想島
Chapter 5  家庭治療的階段性
*對父母進行兒童指導原則再教育
*對兒童的個別治療
初次接觸/解釋我們的角色/激發積極性/探討困難/投射性問題:願望、動物、荒島/最好與最壞的問題/最早的記憶/測試、玩具和遊戲的使用/結束會談/初步觀察和印象/處理孩子挑釁的例子
*對父母的個別治療:糾正有毒教養態度
獨裁型父母/強迫型父母/好鬥型父母/競爭型父母/貶低型父母/疑病症父母/教養不一致的父母/寵溺型父母/長期施虐的父母/物質主義型父母/忽略型父母/過度保護的父母/完美主義型父母/悲觀主義型父母/擁有憐憫之心的父母/加諸不合理的責任/懲罰孩子的父母/拒絕孩子的父母/給予孩子性刺激的父母/順從型父母/壓抑型父母
*關係治療:母親和孩子,父親和孩子,孩子與手足、父母

Part 4 與蘇菲亞.德.瑞絲討論案例
Chapter 1  觀察蘇菲亞對孩子和母親的治療情況
Chapter 2  討論兒童發展問題
Chapter 3  教養子女問題
Chapter 4  與孩子進行初步的接觸
Chapter 5  感知兒童未滿足的需求
Chapter 6  如何詢問孩子

Part 5 對一個家庭的討論
Chapter 1  呈現的問題、診斷和與父母的合作
Chapter 2  對兒童的治療工作

附錄:
附錄A 德勒案主(當事人)調查問卷
附錄B 阿德勒家庭調查問卷

序/導讀

前言

為了全面理解和欣賞這本書的內容,建議家長與心理治療師可以先閱讀本人撰寫的《從個體到群體: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入門》,這本書概述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理論的結構、父母和孩子有關的治療策略。如果讀者想對本人診斷和治療更深入的了解,建議可以進一步閱讀《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第2卷,創意案例分析篇:揭示虛構的終極目標和隱藏它的反虛構內容》與《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第3卷:治療技巧示範》。有關阿德勒對兒童研究的更多資訊,請閱讀《阿德勒臨床實務工作全集,第10卷:案例閱讀與示範-問題兒童/生活模式》與《阿德勒臨床實務工作全集,第11卷:預防教育-學校中的個體心理學與兒童教育》。

在阿德勒的許多案例描繪中,展示了他是如何與兒童和他們的父母交談的,常常是非常迅速地進行接觸,同時產生直接且有益的影響。儘管他與問題家庭的短暫接觸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一般來說,這些案例並不能說明全面的問題。

那些有幸追隨阿德勒在歐洲各地觀摩他與一些家庭互動的人,能親眼目睹他的具體示範,對他複雜的哲學和治療策略,產生了語言背後的感覺和態度的深刻認識。

我最初接觸阿德勒是透過他的暢銷書,我急切地閱讀了這些著作。他的論述激勵我參加阿德勒的會議,並且目睹了家庭諮商的示範。然而,我經常感覺到心理治療師的態度和基本理論之間的矛盾。只有當我遇到並且觀察蘇菲亞.德.瑞絲(Sophia de Vries,1901~1999年)和孩子交談時,我才感覺到阿德勒的思想與治療師的應用之間存在著深刻的一致性。像阿德勒一樣,蘇菲亞對孩子是無法抗拒的,盡其所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並且以遊戲的方式吸引他們。

蘇菲亞關於兒童治療的教誨為心理治療師提供了阿德勒智慧的罕見來源。除了澈底追隨阿德勒學習外,她還接受了莉蒂亞.西歇爾(Lydia Sicher)和亞歷山大.穆勒(Alexander Mueller)的培訓,並且與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uhle,1893~1974年)一起研究兒童發展。這本書收集了她關於阿德勒理論和兒童發展的3個講座記錄,以及亞歷山大.穆勒與兒童及其家庭會談的未發表手稿。

阿德勒、蘇菲亞和穆勒的思想為古典阿德勒心理學兒童和家庭治療奠定了知識、情感和哲學基調。我自己的貢獻則是增加了診斷和治療過程的實用細節,這些細節主要是透過觀察蘇菲亞的工作和與她討論案例而推導出來的,前後歷經20年以上的時間。

關於親子教養的行業在美國越來越興盛,幫助許多有能力的父母完善他們的知識和技能。經過充分培訓的諮商心理師和心理治療師通常可以領導親子教養小組,並且關懷需要協助的過度干預的家長。然而,沒有受過培訓的心理治療師講習班負責人是無法發現嚴重的問題或提供適當的心理諮商。他們可能會誤導有問題的父母,使父母以為小型講習班就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簡介

本書的Part 1〈蘇菲亞.德.瑞絲的見解〉中,收集了我的導師兼朋友蘇菲亞的3個講座/討論記錄。在講座1中,她透過個體心理學的視角對兒童的新興世界描繪了一個清晰的願景。她向一群心理治療師發表談話,這些治療師正在學習由海因茨和羅威娜.安斯巴赫夫婦(Heinz and Rowena Ansbacher)主編的《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部分章節。在回答與會者的問題之前,她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評論和範例。她首先將嬰兒和動物做對比,闡明了兒童對新生事物的持續體驗。從出生經驗開始,她澄清了發展的緩慢,以及早期的依賴和自卑感,特別是在有器官缺陷和殘疾的兒童身上。然後她講述母親處理孩子的方式、孩子的好奇心和勇氣,以及合作的潛力。我們透過知道什麼時候幫助他們,什麼時候讓他們在適當的挑戰中掙扎,來幫助兒童發展自信。越了解兒童眼中的危險,就會發現他們自我保護的自我中心根源。最後,她介紹了一個案例,說明了她的早期見解和她在治療關係中的最初步驟。她的全面概述引發了許多關於理論和技巧的問題,以及對案例的建議要求。

蘇菲亞在講座2中,她澄清了「社會情懷(請參閱P.50)」的深層含義,以及其發展所需要的家庭和學校影響。阿德勒主張社會情懷是一個人健康的指標,有社會情懷的人才能以平等待人,就不會以高人一等作為優越感的目標。不隨意論斷別人,就是一種社會情懷的展現。蘇菲亞強調了創造能力、智力以及歸屬感和嵌入感的相關性,特別是她關於動物合作的例子,非常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積極發展的現實機會背景下,她解釋了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社會情懷」是防止出現精神官能症、精神病或犯罪傾向的最佳保障。她介紹了一個牽涉到假性遲緩的案例,揭示了她對一系列挑釁行為的巧妙反應,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鼓勵孩子的正常行為。

蘇菲亞在講座3中討論了生命風格(請參閱P.68)。她首先關注活動量,因為活動量會影響心理發展,生理缺陷會讓人產生自卑感,進而會促使人尋求補償,積極推動個體的生活。然而,人不僅是遺傳和環境的產物,每個人都會創造性地選擇適合自己心理發展的活動方式,形成自己的生命風格。蘇菲亞把活動力強和活動力弱的兒童之間的差異做了比較,她探討了各種症狀的含義,以及適得其反的教養方法如何經常激起消極行為。在學校和其他地方的困難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生命風格,因為兒童會以他們最大的勇氣和合作方式去創造自己獨特的生命風格。她提供了許多案例來說明她的所有觀點,包括解釋「早期回憶」(請參閱P.249)的價值和不同方式。最重要的是,她解釋了幫助個人消解其生命風格和改變其「虛構的目標」(請參閱P.240)所必需的複雜的鼓勵藝術(因為鼓勵會帶來勇氣)。

在Part 2〈個體心理學診斷問卷和評論〉中,是從亞歷山大.穆勒尚未發表的手稿〈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收集的資料。穆勒介紹了一份診斷問卷,這份問卷是由阿德勒和同事們研發的,他還針對每個問題的相關性進行了評論。在這本書裡為心理治療師提供了這一份有用的、全面的調查表,其中包括常見的家庭問題。

而在Part 3〈對理論和實踐的貢獻〉中,補充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蘇菲亞.德.瑞絲和亞歷山大.穆勒的貢獻,我在這主題中撰寫了5章。本著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的精神,Chapter 1闡述了最佳健康狀態的虛構理想兒童和父母;Chapter 2集中討論阿德勒在其著作中提到影響兒童的「危險的暗礁」;Chapter 3概述了一個獨特的、全面的家庭診斷過程;Chapter 4描述了許多對診斷和治療有用的媒材;Chapter 5列舉了古典阿德勒家庭療法的5個階段。

在Part 4〈與蘇菲亞.德.瑞絲討論案例〉中,收集了我和蘇菲亞的一系列案例討論,將創造性的診斷和治療過程帶入生活。我對個體心理學,特別是兒童和家庭治療的大部分認識,來自於對阿德勒所有著作的研究,以及30年來每週與蘇菲亞討論的案例。在Chapter 1中,討論了我對她某一天的早些時候在辦公室裡對兩個孩子和他們母親的會談觀察。Chapter 2到6談及有關「兒童發展問題」、「教養問題」、「與兒童進行第一次治療性接觸」、「感受兒童未滿足的需求」以及「如何向兒童提問」。

Part 5〈對一個家庭的討論〉說明了認知、情感和行為策略,描述了一個來自非常具有攻擊性家庭的大男孩,他的困難案例,其中他殺了一隻動物,並傷害了另一隻。在Chapter 1討論了出現的問題、診斷和對父母的治療工作。Chapter 2重點介紹關於他和弟弟的治療內容。儘管大男孩是主要的問題根源,但是小男孩對哥哥產生的痛苦也值得探究。

最後面的附錄,包括兩份非常珍貴的調查問卷,一份是針對案主(當事人)的調查問卷,另一份是針對家庭的調查問卷。這兩份問卷是用來獲取父母背景和子女行為的有用資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71393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3 則好評)
  • 86********139 說:
    2023-03-03
    這本書已經拿到手了 看了2天 作者和他的恩師蘇菲亞所描述的案例 非常精采 也讓我認識到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孩子 背後的原因和家長有關 也告訴作父母的人言行很重要 會影響自己和孩子的一生 這本書裡面的案例 我認為除了提供給心理治療師在諮詢時的技巧外 也讓家長明白 當自己的心理暗礁出現時 需要訴求外力協助自己理清因果關係 對問題不要迴避 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 衷心推薦本書給所有的家長 老師 看孩子的問題請以他們的高度和立場去感受 絕非以大人的觀點去解釋 所以大人的有毒教養態度需要糾正調整 給孩子合理和溫暖的愛
  • 86********139 說:
    2023-03-02
    阿德勒是一位世界聞名的心理學家 特別在親子教養上給我很多幫助 所以當我看見這本新書 非常雀躍 果然看了幾章 給我很多寶貴的教養建議和引導 通常家長遇見教養問題和心理問題 只能和其他家長或親友討論 但是不夠道地和專業 找心理諮商師又怕被別人說我們有病 產生了困擾 閱讀這本書後 作者史丹博士和他的恩師蘇菲亞提供很多他們協助諮商和治療的案例 內容十分精采和真實 才了解每一個人心理狀態都跟他的原生家庭 出生順序 早期回憶 社會情懷 個性塑成 親人教養 學校教師 鄰居朋友有關 提醒了家長在教養態度上確實需要真誠謹慎 裡面的案例描述 讓我感受到孩子心理問題的困擾需要有心理治療師協助 才能走出黑洞 減輕家長的負擔
    在阿德勒的眼裡 沒有壞孩子 因此我們更需要去幫助孩子和自己解決任何問題 這本書真的很棒 作者孩提出他的兩款調查問卷 雖然是提供給心理治療師 但是讓家長可以了解心理諮商的過程和需要 也讓我們放心和安心 其實心理諮商是透過聊天的方式 輕鬆對話 孩子和我們一點兒也不會覺得有壓力 越來越喜歡閱讀心理治療書了 特別是古典阿德勒學派提供的建議 收穫許多
  • 86********139 說:
    2023-03-01
    我是阿德勒粉絲 他的個體心理學說切中要害 因此我很想拜讀這本新書 作者史丹博士是美國華盛頓阿德勒中心主任 都在培訓頂尖的心理治療師 因此在這本書中他呈現很多他和恩師蘇菲亞的心理諮商案例 對於案主即被治療者的心理狀態 家庭背景 出生順序 早期回憶 生命風格 社會情懷 個性養成 未來發展等等一一分析 讓我終於明白原來心理諮商不會把案主當成病患 每次諮商都是友善的對談 好像聊天一般 這樣化解了我的封閉想法 因為台灣人生性保守 不敢去看精神科或者做心理諮商 害怕被人看成神經病 可是看了這一本書 我完全被解放了 對我和對孩子非常有幫助 原來孩子的心理狀態跟他的原生家庭 成長背景 親人的教養態度 周遭環境 兄弟姐妹 鐘點看護或祖父母 學校教師等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我看完這本書後 覺得收穫很多 也特別尊敬心理治療師 非常了不起 幫我們打開心理被封閉許久的窗戶 以後在照護孩子時 我更要愛護和尊重他們的感受 因為我希望他們健康的成長 包括身心在內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