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15_旅遊展

決斷思考就是你的武器:自己的人生自己戰鬥!

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學會自己做決定,才是最大的避險行為。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人生規畫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瀧本哲史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江裕真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07/22

出版情報

想清楚了再行動,力量完全不一樣!

2013/08/01 今年年初當褚士瑩的新書《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上市時,得到許多讀者的迴響,來自身邊的朋友也說,對,這就是學語言最棒的心態。 另一方面我們更積極醞釀褚士瑩的下一本新書《比打工度假更重要的11件事》,效率第一名的他很快傳來書稿,比打工度假更重要的11件事?什麼是最重要11件事? 如果你20歲,想要選擇出國去闖一闖,你最想知道什麼?如果你30歲,遇到人生瓶頸,想要出國去看一看,你最需要什麼?如果你已經40歲了,辭了工作,揮別家人,一切歸零,你出國能做什麼? 褚士瑩說:「不管單調或是精彩的人生,都是一場旅程,我當然可以選擇,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勇敢迎接改變,學習語言,找到一個跟著個世界平起平坐的方式,改變看世界的角度,而不是僅僅把出國當成一件事情來『完成』,如果觀念沒有改變,看世界的高度沒有提升,那麼就算完成了單車環遊世界,也不過就是『去騎腳踏車很久』而已……」 一針見血的直言,打破迷茫的猶豫。提出問號,有時候不一定有解答,但至少你想過了。這本書設計了百題以上的問題,不僅讓想出國的人,問問自己,更讓對自己的人生有想法的人也來想一想,原來,能夠把做決定的一件事想清楚了之後再行動,效果更不一樣。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京都大學最強的一堂課
日本銷售突破25萬冊
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
學會自己做決定,才是最大的避險行為。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你需要的不是解答, 而是自己理出答案的方法。

東大×京大×麥肯錫式的「決斷思考法」

本書是作者瀧本哲史在京都大學所開設的「決策課程」,根據授課內容濃縮而成。

作者自比為「軍事顧問」,將實用的學問當作「武器」,派發給沒錢沒勢的年輕一代,讓他們擁有在社會上作戰的能力。而其中最需要優先學會的本領,就是「決策的能力」。

在沒有人生軌道可依循的社會,不能隨時因應變化,才是人生的最大風險。書中的「辯論思考七堂課」,就是作者想傳授的避險戰技,學會了,將一輩子受用。

☆這門課要學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考的方式
☆「知識.判斷.行動」三者要連動思考
☆不追求正確答案,而是找出「現況下的最佳解答」
☆「無法因應變化」是最大的風險
☆只懂專業領域的呆子無法存活
☆要「找尋反證」而非「確認真偽」
☆就算存在正反意見,重要的還是「做決定」
☆為了應付考試的思考模式,要全部丟掉
☆媒體與網路資訊不要照單全收
☆最應該避免的就是停止思考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思考、自己逐步決定

名人推薦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游梓翔(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
劉必榮(談判權威、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睿智推薦

譯者


江裕真

輔大管研所、中央資管系畢。譯有《再貴也能賣到翻》、《新.企業參謀》、管理會計漫畫《壽司幹嘛轉來轉去?》三部曲等商管書,《史上最強哲學入門:解答你人生的疑惑》、《史上最強哲學入門:東方哲人》、《我用維基解密挑戰世界》、《手繪馬雅旅行(阿茲特克也要玩一下):跑遍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貝里斯中美洲古文明大國》等文史傳記類書,以及《追想五斷章》、《算計》、《肅清之門》等小說。

目錄

前言 學點能當成武器使用的通識知識吧!
學問使人自由
為什麼京大醫科生,有四成要學「創業論」?
現在的年輕世代更該讀《勸學》
我的職業是「軍事顧問」
因應這時代的「決斷思考」
做決策的具體方法--辯論
導論 為何必須「學習」?
「知識.判斷.行動」三者要連動思考
別當專家,要當專業人才
只懂專業領域的呆子無法存活
沒有「正確答案」這玩意
「無法因應變化」是最大的風險

第一堂 「辯論」的目的是什麼?
不追求正確答案,要追求「現況下的最佳解答」
人們容易陷入「三種偏頗的判斷」
「大家不都這麼講嗎!?」不能算討論
討論加上規則後就變成辯論
政論節目是典型的失敗討論
為何日本公司這麼愛開會?
「準備與論據」是辯論的關鍵
比結論還重要的事
「堅定不移」沒有價值可言
游擊隊光是交換一個眼神就能改變作戰方式

第二堂 問對問題,具體思考
「何時結婚才好?」這種問法討論不起來
要做還是不做?這才是問題
從「大問題」切成「小問題」
用「如何強化日本足球代表隊戰力」來練習吧
為何提升教練水準可讓日本代表隊表現更優異?
找出討論議題的「地圖」

第三堂 隨時比較「優點」與「缺點」
評估採取行動後的優缺點
優點成立的三個條件
檢視內因性、重要性、解決力
說服對方、不為對方所騙
缺點成立的三個條件
第二名不行嗎?
「機會成本」的考量
以「A同學是否應該繼續找工作?」來練習
優點與缺點是表裡關係

第四堂 如何提出反論?
對於反論的大誤解
先吐個槽看看吧
高等吐槽技巧
如何有邏輯地提出反論
逐一思考反論直到無可反駁
針對反方缺點的反論
彼此互斥、共同窮盡

第五堂 何謂辯論的「真確主張」?
先複習一下目前為止的課程
滿足什麼條件才是「真確的主張」?
要「找尋反證」而非「確認真偽」
就算存在正反意見,重要的還是「做決定」
串連起主張與根據的「推論」
進入大企業工作,人生就安心了?
攻擊推論的部分吧!
看穿演繹法的謬誤
派遣員工的日子都過得很苦!
歸納得出的結論未必正確
何者為「因」?何者為「果」?
「英文能力愈強,年收入愈高」根本是一派胡言
別被偽科學給騙了
新政權一上台,景氣就變好的真正原因

第六堂 把「資訊蒐集術」當成武器
「佐證資料」的蒐集與引用
媒體與網路資訊不要照單全收
什麼才是「有價值的資訊」?
公開資訊只要組合得宜,一樣能產生價值
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立場發話
訪問時,裝笨才能占上風
認為「國外是這樣,所以日本也該這樣」的人
為了應付考試的思考模式,要全部丟掉

第七堂 關於「決斷」這件事
如何才能讓討論有結果
到找出「現況下的最佳解答」為止的步驟
畫出流程表,綜觀討論全貌
檢視自己的論點是否禁得起反駁
比較留存下來的優缺點
提高討論的精確度
以「質×量×機率」來判定
短期、長期都要評估
「發生機率」也得列入考量
最後的決定,還是「主觀判斷」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思考、自己決定

序/導讀

前言

學點能當武器使用的通識教育吧!

學問使人自由

各位好,我是這本書的作者,名叫瀧本哲史。

這本書是我在京都大學為二十歲左右的學生開設的「決策課程」,將授課內容濃縮而成的。

不光是京大,日本的大學都將大一到大二的通識課程,定位為培養學生廣泛的教育知識(基礎素養),內容從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直到藝術都有。

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在英文中稱做「Liberal Arts」。

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這麼稱呼?

所謂的「Liberal」,原本就有「自由」之意,而「Arts」是指「技術」。也就是說,「Liberal Arts」意味著「使人類自由的學問」。

它的起源,要回溯到古希臘。

當時的社會存在著奴隸制度,把人區分為奴隸與非奴隸,而且很強調學問的重要性。假如用比較誇張的講法,就是:沒有學問的人,被人家當成奴隸使喚,也怨不得人。

各位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或許會覺得,「奴隸和我有什麼關係?」

但我深深覺得,正因為是這樣的年代,才更需要通識。

而且,最需要它的,就是現在十多歲到二十多歲、未來要負責撐起日本的年輕世代。

為什麼呢?

我舉京都大學醫科學生的例子,來說明這件事。

為什麼京大醫科生,有四成要學「創業論」?

我在京都大學不只教授「決策論」,也開了「創業論」的課程。透過研究成功新創企業的個案,教學生實際的創業方法,以及背後應有的思維。

開了這門課一陣子後,有一次在整理修課學生的資料時,偶然發現到一件令我驚訝的事。

觀察了各系學生來選修這堂課的比例,醫學系的比例竟然最高,有百分之四十。

一講到京大醫科,大家都知道它是最難考的科系,足以和東大醫科媲美。畢業後,幾乎百分之百會成為醫生,不只是有成就感而已,還享有高社會地位與高報酬,等於保證往後將過著人人欽羨的安泰生活。

這種菁英中的菁英,為何要來修我的創業課呢?我感到很不可思議,試著問學生原因。結果,他們給了我這樣的回答。

「在這個國家當醫生,也幸福不起來。」

「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個醫生=有錢人的時代了。」

「光靠成就感可做不下去,得找到其他新方法才行。」

他們對自己的將來懷抱著不安。

不同於過去,現在日本已經醫師過剩了。

而且,實習醫生的工作環境很不好,就算成為醫生,還得時時提心吊膽,因為醫療訴訟就如芒刺在背。不但工作量大、責任重,假如服務於大學附設醫院,薪水可能比一般企業還要來得低。即使自己開業,一樣得面臨市場競爭,無論身心都遭受著不斷的消磨。

這些醫科生應該是從媒體或學長姐那裡,得知這樣的現實狀況後,才察覺到:現在這個時代,不能什麼準備也沒做,就直接去當醫生。

因此,他們開始思索,有沒有別的方式,能夠活用自己學到的醫療知識,發展職涯?於是,他們決定也要學習「商業知識」。

例如,透過我的課程,他們可以學會如何與企業合作,將最尖端的醫療研究結果發展為事業;假如是繼承父母開設的醫院,他們也能學到如何才能與其他醫院的經營有所區隔。

現在的年輕世代更該讀《勸學》

好了,如果你問我,我到底想講什麼?我要說:在這個變化激烈的時代,一直以來的價值觀、方法,以及所謂的「人生軌道」,慢慢的都變得沒有意義。

京大醫科生的故事,只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已。

各位可能已經實際感覺到,過去那個成長曲線不斷往右上方延伸的「幸福時代」,已經過去了。進入好大學或好公司,也無法保證一輩子順遂了。

再講難聽一點,今後的日本,會陷入愈來愈糟的狀況之中。

假如是曾經歷過美好時代,如今就要安穩邁向晚年的世代,或許感嘆一下「過去真美好」也就算了;但對於正要踏入社會的年輕世代,或是即將成為社會中堅分子的世代而言,問題可就嚴重了。

那麼,怎麼辦才好?

現在言歸正傳,回到通識的話題。剛才談到,可以使人類自由的「通識」,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醫師的故事固然是不錯的例子,但國家考試也是一樣,光是通過資格考,並不保證在今後的時代裡一定能存活下來,過著幸福的日子。反倒可能受到上個世代建立的體系所束縛,淪為了奴隸,而自己還渾然不覺。

所以,我們需要通識。

為了讓自己自由,也為了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

不過,我所講的通識,和大學的通識並不相同。講極端一點,大學的通識課程,只是用來讓大學教授混口飯吃而已,和原本「通識」代表的精神相去甚遠。它必須是更實際、更實用的知識才行。

在此,我想引用福澤諭吉所寫的《勸學》一書中的一節內容。這段話剛好可以代表我想要表達的觀點:

「所謂的學問,並不是指那種在社會上缺乏實用性的學問,像是學難懂的字、讀難懂的古文,或是作作詩、唱唱和歌為樂而已。(中略)現在,大家應該暫且把這種沒有實用性的東西擺一旁,好好學習那些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實用學問。」(引用自《勸學白話譯本》,齋藤孝譯∕筑摩新書)

《勸學》發行於明治五年(譯按:西元一八七二年)。在那個剛進入新時代的時期,這本書對於明治人應該懷抱的精神,提出了一套看法,也成了日本史上最暢銷的一本書,銷售逾三百萬冊(當時的人口約三千萬人)。如今,平成年代也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但是生存在當代的年輕人,還是非得聽聽福澤諭吉的這段訊息不可。

沒錯,現在正需要實用的學問。

正如醫科學生也來修創業論的課一樣,每個人都必須思索、找尋、挑選出自己所需要的學問。

我的職業是「軍事顧問」

我認為,自己現在的使命,是把「武器」提供給今後即將撐起日本的年輕世代。所謂的武器,就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通識,也就是實用的學問。

從某種角度來看,各位就像是游擊隊一樣。

中央政府已經瓦解,正規軍也不復存在了。就算有些自稱是正規軍的人,也不一定能保證自己的安危。

因此,我們必須自行踏上戰場,追求自由與解放。

然而,沒有實戰經驗的人,就這麼直接前往最前線,要不了多久就會全軍覆沒。

所以在戰場上,有一種職業叫「軍事顧問」,他們負責在這種時候提供必要的武器,並訓練對方學會如何使用。

以《二十世紀少年》一書廣為人知的漫畫家浦澤直樹,早年有一部作品叫《終極傭兵》,描述的正是以軍事顧問為主題的故事。對於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自保的人,他們並沒有以保鑣身分出面保護,而是為對方挑選適合的武器,再徹底訓練對方如何使用。

也就是說,現在我想要推動的工作,是「發放通識給各位當武器」,好讓沒錢沒勢的年輕人,也能夠在社會這個戰場上擁有作戰能力。

武器的種類很多,每個人要從中挑選幾款自己覺得最適合的,再透過實戰逐步提高技能。

只要能夠多一個像這樣的年輕人,日本的未來就還有希望,也會變得愈來愈有趣。

這是我的想法。

因應這時代的「決斷思考」

那麼,具體而言,有什麼樣的「武器」呢?

簡單來說,即使同樣用「通識」稱之,不同時代所需要的通識,也會順應改變。福澤諭吉的時代所需要的通識,與現今的社會需要的通識,並不相同。同樣的,古希臘的通識,與現代需要的通識,也截然不同。

我認為,擔任游擊隊的各位,最應該優先學會的,是「決策的方法」,也可以稱之為「用於決斷的思考法」。因此,我才會在京都大學開這樣的課。

為何需要這種武器?

原因在於,今後在各個領域中,年輕世代會愈來愈常碰到需要自己思考、自己決定的狀況。

例如,找工作,以及往後的人生規劃都是。

在高度成長、穩定成長的時代,只要選定一家大企業當入口,接著就像乘著電扶梯一樣,可以直接搭到出口去。

只要大學畢業進入大企業,十年後就能當組長、二十年後當上課長、三十年後升上主任,然後六十歲退休--無論職位或薪資或升遷路線,都幾乎是決定好的(當然,或多或少有個人差異或不同產業間的差別)。

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過去大家腦海中所想像的,都是類似的未來藍圖。

以前的生活基礎很穩定,企業幾乎不會有突然倒閉的情事,經濟基本上也是「直直往右上方成長」,因此大家都能安心訂定自己的人生計畫--幾歲結婚、幾歲生子、幾歲買房,以及老年要怎麼度過。

只要選擇「和大家一樣」、「一直以來的做法」,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根本沒必要自己思考各種可能性,再從多種方案中選擇其中一項。

然而,我要再強調一次,那樣的幸福時代,已經過去了。

日本的經濟已經進入成熟期,不,進入衰退期了。如今,就算進入大企業,也不保證就能一帆風順,更何況公司本身的壽命,漸漸變得比人類還短。

原本打算工作三十年的,公司卻十年就消失了。就算公司還撐著,狀況也跟以往大不如前,也許遭其他企業併購,或因為業績變差而裁員。

就連過去在外界眼中視為「當紅炸子雞」的企業或產業,也無法逃離這樣的狀況。

未來會變得如何,現在誰也無法確切預測。

過去,大推薦文

用辯論決斷點亮你的明燈∕游梓翔(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

高一我加入了辯論社,那並非深思熟慮的決定。但三十年後如果時光倒流,運用我後來在辯論中學到的技巧再選一次,我還是會做相同決定。

理由很簡單:辯論無疑是我人生中所學過最有價值的課程。

誠如《決斷思考就是你的武器》作者瀧本哲史所指出的,辯論中學到的決斷力是我們成為真正專業人才的關鍵。相較起來不懂辯論的一般專家則是「 只懂專業領域的呆子」。

不懂辯論,知識再多也是僵化不足的,要能正反思考、有效決斷,才能運用知識因應不同對象、不同環境的需要。套用他的說法,這是個游擊隊勝過正規軍的年代。

本書是這位法律系出身,不久轉換跑道到麥肯錫工作,後來自行創業的作者,在京都大學教授「決策」的教材。書中將西方辯論學專業知識作了簡明易懂的介紹,更重要的是他將相關原則應用於企業決策人才的培養,使辯論成為一門商管通識課。據說他的課程在京都大學擁有超高人氣,從他化繁為簡、實用導向的筆法中不難看出受歡迎的原因。

本書將辯論學理應用至商業決策,有五點特別值得我們牢記:

第一,決策前必須辯論。企業必須體認辯論的目的在使決策更有品質,不應將辯論視為人際對立。瀧本哲史根據他在麥肯錫的經驗,提到西方人只要發現自己的意見是錯的,會立刻改正調整的態度,不像日本人(或亞洲人)要嘛不辯論,要嘛視辯論為侵犯挑釁。

第二,辯論後必須決策。瀧本哲史指出,很多日本人認為既然意見有正有反,無法確定標準答案,因此不作決定。但其實辯論是在找尋「現況下最佳解答」,充分辯論後便應該勇敢決斷,沒有結論各言爾志的辯論使辯論失去意義。

第三,要能和自己辯論。在和人辯論前,自己要能像棋手一樣,在內心預想對方可能的反駁和自己該如何回應。能預想對方步數的人才能選擇最佳步數。自己作決定時,「隨波逐流」或「堅定不移」都是錯誤態度,因為兩者都拒絕了辯論。

第四,要能和資料辯論。辯論涉及資料蒐集,蒐集時不應過度相信網路,大家都這麼說也可能大家都錯。瀧本哲史建議我們找到原始資料,不應只看誰說,還要問他為何這樣說,並且刻意蒐集與多數意見相反的看法,有時宣稱「其實這個版本才對」的意見更有價值。

第五,要能和別人辯論。由於我們的思考常受慣性、盲點、迷思的影響而不夠充分,因此自己和自己辯論是不夠的,還要能與人辯論--邀請別人為我們的思想作品質檢驗。好的決策者會容忍或甚至歡迎他人的反駁,共同合作作出最佳決斷。

三十年前我剛投入辯論時,各種學習材料十分缺乏,只能靠自己試探摸索,後來赴美留學才真正認識到辯論學理的深度與奧妙。讀完這本《決斷思考就是你的武器》,對於今日的辯論學習者好生羡慕,這是所有想學辯論的企業人士或在校學生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瀧本哲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用到了禪宗的兩個觀念:「見佛殺佛」與「自燈明」。因為沒有大佛開釋的標準答案,因此要「見佛殺佛」;因為答案在自己的辯論決斷之後,因此是「自燈明」。學辯論能抓住這個兩個原則,你的明燈應該就在不遠的地方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20110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