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看穿內心情緒的行為暗示心理學:頂尖心理學家證實,99%人能看透的50招讀心術

全球頂尖心理學家證實!50招讀心術,任何人皆能看穿。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4個人喜歡
  • 79 229
    29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表面和善友好,背後卻捅刀打小報告!」
「表裡不一」的人,你該如何預防,怎麼識破?

全球心理學家證實!能套出真心話的絕妙時機!
暗藏的情緒心機,你全都能瞭若指掌


獨家收錄!電郵測心術

►有苦難言,該找哪人傾訴?誰的個性不大嘴巴,亂吐缸,萬一找錯了會是到處傳播,甚至加油添醋!
►對方有話不直說,盡是扯東扯西高來高往。我該單刀直入問清楚?還是裝傻聽不懂?
►開完會,老闆留你私下聊,代表什麼?對你有意見,還是想提拔?
►雙方條件談判,對方頻頻交叉換腳、揉捏脖子,這是先發制人的良機,你懂得掌握嗎?
►私下很親暱,別人面前卻不認彼此交往,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她內心到底想什麼?

這些或更多類似情況,現在或未來你都很難避開,假若因為看不出別人內心想法而誤判,最後會是回應失當、做錯決定、看錯了人,以至於讓自己居於劣勢,甚者喪失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

別擔心!《看穿內心情緒的行為暗示心理學》教會你快速、直覺與精準讀出暗藏的情緒心機,並做出最佳反應與正確決定,無論職場、情場、商場……任何人際關係你都能應付自如,都得意!

科學驗證!微表情、不經意動作、聲音語調,內心情緒想法全顯露

基於動物的自我防衛本能,人們習慣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更不願暴露自己的弱點,讓他人看穿自己的欲望念頭,無不費盡心思加以掩飾,然而無論再怎麼克制、壓抑,都會因大腦情緒起伏牽動身體不自覺的「微反應」而露餡。

作者內藤誼人為日本心理學權威,彙整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全球頂尖心理學家及博士學者的科學驗證,教你99%人都能看穿的讀心術,你將能看懂這些「淺淺地嘴角抽動、微微皺眉、一句回話……」,透視對方內心的情緒想法,例如──

●【不自主揉捏脖子,焦慮緊繃的訊號】:人感到焦慮厭煩時會不經意地揉捏脖子,藉此緩和壓力。

【實例應用】向主管報告時,發現他開始揉捏脖子後方,表示主管情緒已焦慮緊繃,建議你繞到結論火速報告,並立刻逃離現場。

●【破解對方謊言的「木偶鼻效應」】:只要撒謊,人會不自覺地想搓揉鼻子。此外有抓手臂或頭的動作,也是說謊的信號。

【實例應用】不論是人際互動、兩性相處,或是溝通協調,想知道對方是真心誠懇還是虛情假意,從這些小動作就能看出。

「話中有話」,的暗示,如何解讀?

碰上敏感話題需要溝通時,人們在說話、書寫時多會拐彎抹角,不直接表達內心想法。本書不但教你如何簡單從「電郵回覆」精準讀出好感度,還告訴你對方用字遣詞背後暗藏的真實涵義,比方說——

►►這個時候說「不懂」,其實是「討厭」

「不好意思,我不太懂你的企劃案想表達什麼?」聽到有人這樣說,即便你再怎麼鉅細靡遺地說明也沒用,其本意是「我不想懂」,也就是「我不喜歡你的企劃」。

►情緒同步的「反射話術」

A:「部門輪調的時間,又差不多快到了……。」
B:「你一定感到『不安』,是嗎?」

從話中看穿對方的「不安」,並說出關乎「情緒」的話語,就能卸下他人防備,引導對方吐露真實心聲。

真心話怎麼套出?選對時機是關鍵

面對朋友、情人、客戶、主管……你一定曾遇到「無論你怎麼問,就是難以讓對方全盤托出」的情況,都是時機選錯了!專業權威的內藤老師教你如何輕鬆攻破他人心防——

●「話題結束後」,真心話進攻時間

怎樣都無法讓對方說出內心話,就作勢結束話題:「好,不然今天到這結束,我們明天再談吧!」而對方從椅子站起要離開之時,戒心最低,若無其事地隨口詢問,能探聽到你想要的情報。

●「視線接觸」看時機,緊盯不放壓力大

對方未發言時,緊盯著只會造成壓力與不安,此時可將「視線轉移」,改為觀察對方手腳動作。

本書特色

◆全球頂尖心理學家證實!50招讀心術,任何人皆能看穿。
◆獨家收錄!「電郵測心術」精準讀出好感度。
◆套出真心話的絕妙時機!
◆言語背後的情緒秘密,一眼識破。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吳若權
知名企業講師、BNSC商業談判研究中心主持人 黃永猛
溝通心理學家裘凱宇

作者

內藤誼人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立正大學客座教授,Angirudo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慶應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社會心理學的權威專家,致力於教導大家如何將社會心理學實際運用於商場的行動主義者。著有《解決したがる男 共感がほしい女》、《ビビらない技法》、《人は「心理9割」で動く》、《なぜ、マツコ・デラックスは言いたい放題でも人に好かれるのか?》等。

譯者

郭欣怡

日文翻譯、口譯,現為文化大學推廣部、台北市、新北市各社大、長庚養生文化村日文講師。有許多譯作及日語學習書籍作品。

目錄

本書源起 看穿他人內心情緒,人際互動零壓力
前言 解讀行為痕跡,暗藏心機全顯露

1  掌握「人性弱點」和「時機」,再頑強心防都能瓦解
01 如何察覺對方「內心變化」?
02善用「出醜效應」,降低他人戒心
03 酒後吐真言!讓對方喝醉自己不醉的訣竅
04 「綽號」有魔力,拓展人脈的利器
05 可靠情報總在「廁所」流轉
06 「聽與說」黃金比例,巧妙引出真心話
07與對方情緒同步的「反射話術」
08「視線接觸」看時機,緊盯不放壓力大
09 剖析性格的「相貌心理學」

2 從「聲音語調」和「行為暗示」精準看穿他人
01「聲音語氣」易洩底,性格情緒難掩藏
02說話隱瞞?「眼神+頭部擺動」能拆穿
03坐姿雙腳怎麼擺,一眼看出內心不安
04雙腳開合變化,攻擊防衛的預告
05頻頻「交叉換腿」,內心不耐煩徵兆
06說話越自信,肢體動作也越大
07恐懼緊張的身體僵硬,大腦的防衛反應
08「伸手觸摸」是內心想擁有的潛意識
09破解對方謊言的「木偶鼻效應」
10爭論時呼吸急促,情緒即將失控的前兆
11不自主揉捏脖子,焦慮緊繃的訊號
12說話習慣扯東扯西,怕寂寞是背後原因
13交談手指一直放嘴邊,言詞內容多隱瞞
14「聲音與身高」透露自信度?
15說不停惹人厭,對方接話好時機怎看出?
16對你好感或討厭?眉毛、目光全表露

3 聽懂「暗示語」,接話漂亮,誰都喜歡你
01「話中有話」的暗示,如何解讀?
02真心話怎麼套出?「門把效應」最有效
03這個時候說「不懂」,其實是「討厭」
04常說「我沒辦法」,是什麼性格?
05會議前空檔,能探知職場「潛規則」
06總愛「搶先發話」,領導欲強烈的特質
07權力主從關係,「同步現象」能看出
08核心人物怎麼辨識?留意「目光焦點」
09「樂觀」或「悲觀」個性,從何得知?
10面對「惜字如金」的人,怎麼套話?
11「假設語氣」,讓人容易說溜嘴
12對方不直說,「裝不懂」就對了
13可否信任?看「攀談頻率」能知道
14偏愛哪種異性?暗藏性格大不同

4 日常習慣與好惡,窺探「情緒性格」的鑰匙
01好感度多少,「人際距離」看得出
02遲到理由百百款,背後真相是不在意
03老是「忘東忘西」,不在乎是原因
04習慣出入的場所,揭穿個性的情報站
05在意外表的人,渴望表現自己?
06看鞋子怎麼穿,能破解個性密碼
07把錢花在哪,顯露「個性原形」
08緊張時容易口渴,為什麼?
09抽菸手勢與吐煙方式,直通內心世界
10顏色偏好和個性有關,色彩心理學大揭密
11電郵測心術,好感度精準讀取
12走路步伐和擺手,內心情緒全顯露

後記 人的直覺最準確,看穿對方能靠它

試閱

◎不自主揉捏脖子,焦慮緊繃的訊號

當人感到焦慮及壓力時總會以手觸摸或揉捏脖子後方,也有人在緊張時會鬆開領帶或解開襯衫的第一顆釦子人們都會在情緒緊繃時做出差不多的反應!

為什麼情緒焦慮的人會習慣性地觸摸脖子後方呢?因為脖子遍布許多迷走神經(Vagus Nerve),只要輕拍或輕揉脖子後方,就能降低心跳次數。解開領帶和襯衫的第一顆釦子之行為,就是試圖讓該處以上的部位透透氣,同時也是個下意識動作。頭髮較長的女性,頻繁地撥弄頭髮,或者將頭髮往上紮起,同樣是因為想讓脖子後方透透氣,希望藉由這個動作消除壓力。

向主管報告時,假如主管的手開始放到脖子後方,並且出現揉捏的動作時,表示他已經對大家的報告感到厭煩,開始焦慮了。這時建議你趕快繞到結論,接著立刻離開現場,因為一個情緒焦慮的人是無法耐心聆聽的。

當一個女生開始想解開身上項鍊或襯衫釦子時,十之八九表示她正陷入焦慮情緒;而男生則是出現反覆觸摸領帶結的動作。

焦慮的人也會經常觸摸喉結下方,以手指碰觸時稍微往下凹的地方,此處稱為「頸靜脈切跡」(Jugular Notch)。

根據「行為研究實驗室」(Science of People)的創辦人凡妮莎.愛德華茲(Vanessa Van Edwards)指出,觸摸「頸靜脈切跡」的人,皆是為了緩和緊張情緒及焦慮。

因此,處於緊張情緒時,女生習慣碰觸項鍊所在的地方並想要解開它;男生則是慣於觸摸領帶結之處,間接地碰觸「頸靜脈切跡」,藉由這些動作能讓情緒較為穩定。

當然啦,項鍊和領帶本身是完全無舒緩情緒的功效,因為有時在觸摸項鍊與領帶時,也會碰觸到「頸靜脈切跡」,便可同時讓情緒冷靜。

◎「視線接觸」看時機,緊盯不放壓力大

為了習得讀心術,仔細觀察對方的動作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環。

話雖如此,目不轉睛地盯著對方看也不妥因為當我們緊盯一個人時,可能會讓對方情緒出現變化。

過度凝視會導致對方緊張或許當時對方並不是因為想說謊才緊張,而是自己一直被盯著才會如此。為了不讓眼神放出不必要的訊號,只在適當時機給予對方注目的眼神也是關鍵之一。
在地震或颱風等天災過後,電視上總會出現在災民收容所裡,人們席地而睡時,以紙箱隔開災民的畫面。

為什麼收容所裡會以紙箱將災民隔開呢?因為別人的眼神通常是壓力來源。被他人盯著看,心情自然無法穩定下來,壓力便會上升。因此,無論如何都必須用紙箱隔起私人空間。

美國史丹佛大學曾有三位研究人員做了非常有趣的實驗。實驗者騎著機車,在距離紅綠燈約一.五公尺的地方,一直盯著等待紅燈的車輛駕駛。

一直被盯著看的駕駛會有什麼反應呢?幾乎所有駕駛在發現自己被盯著看時顯得不安,紛紛將視線轉移,開始摸衣服、假裝調音響、稍微加踩油門,或者看了紅綠燈數次。

駕駛的不安程度越來越高漲,在紅燈轉為綠燈的時候,不論駕駛為男性或女性,號誌一變化便立刻踩了油門出去。而且聽說啟動車子的時間比平時快了○.二秒,表示他們「想盡快逃離現場」。

雖然想學習讀心術,但如果因此一直盯著對方看,對方如同被盯著看的駕駛一樣,想早點逃離現場。

所以,與對方目光相接的時機也是十分重要,過與不及皆不好。

基本上,對方開始說話時,可以看著他的表情,但對方未發言時,建議盡量將視線轉移至別處。

對方發言時,若是將視線移開,可能導致他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然而,當對方停止說話時,所有的表情觀察行動應立刻停止。

不過這裡提及的「轉移視線」指的只是將視線從對方的臉上移到別處而已,取而代之的是觀察他的手或腳。就算無法從表情讀取訊息,也能從手腳的動作等其他地方蒐集到一些情報。

◎這個時候說「不懂」,其實是「討厭」

人們說話時的用字遣詞背後隱藏著許多涵義,「不懂」也是一個代表性語詞——

「不好意思,我不太了解那個企劃案目的為何?」

「我不懂你的提案目的是什麼?」

通常聽到這種回答,對方並不是真的不懂,而是他「不喜歡」該提案,所以即使再詳盡的說明也無濟於事。

說「不懂」的人,背後的本意是「我不想懂」,也就是「討厭」的意思。因此,當有人對你說:「我有點聽不太懂你想表達的內容。」你再怎麼多做說明也沒用。人類的理解能力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優秀許多,即使是困難的問題,大概只須一點點時間就能理清其中脈絡,所以說「不懂」之人,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法理解你說的話。

加拿大主教大學(Bishop’s University)利昂內爾.史坦丁(Lionel Standing),準備了一萬張的飛機與小狗等日常照片,每隔五秒鐘展示一次照片,測驗每個人的片段記憶。結果在看完所有照片之後,測驗這些實驗者是否認得該張照片,有一大半的人大概都能回想起這一萬張的照片內容。

根據史坦丁所說,假設展示了一百萬張照片,大約有七十三萬一千四百張的照片是可以被成功認出來。由此可知,我們人類的理解力與判斷力十分驚人。

比方說,假設我們為了尋找某種主題的書籍而來到了書店。即使是比較大型的書店,在茫茫書海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到需要的書,因為人的大腦會在瞬間幫我們判斷想要找的書在哪裡。

當我們將欲尋找的書握在手中時,只要大致翻閱,大概便能正確地判斷自己想要的資訊刊載在哪些頁面,這是種不需要特別受過速讀訓練就可以辦到的能力。

就上述內容推斷,倘若擁有這種判斷力,應該不會有先前所提及﹁對方不懂﹂的情況發生。

嘴巴說著「不懂」的人,其實根本不想了解該內容,也從未想過接受眼前事物,因此自然而然地就真的「不懂」了。

嘴上說著這些話的人:「我不懂電腦怎麼用。」或者「我不懂這個軟體的使用方法。」即便再怎麼卯足全力說明,對方也絲毫沒有任何求知欲,因為他真正的心聲是:「我根本不想學會用電腦。」

◎與對方情緒同步的「反射話術」

有一種話術,只要將對方說的內容原封不動地重複即可,這種方式稱為「反射法」,如同讓對方的姿態反射在鏡面。

「昨天被主管叫去了。」

「喔∼被主管叫去了。」

「你最近很努力喔!主管竟然這樣誇了我!」

「哇!被誇獎了耶!」

如上所述,只要掌握對方話中的關鍵字,以回應的方式重複一次,就可以讓對方心情頓時亮起,這即是一種「反射技巧」。

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的潘美樂.海倫(Highlen, P. S.)請四十名女大學生參加三十分鐘的心理諮詢實驗。

諮詢師在傾聽某人說話時使用反射話術,但對其他人則未用此話術。結果,在使用反射話術的條件下,女大學生吐露了許多自己真實的情感。
當我們以反射話術與對方交談時,對方的喜悅程度會不斷上升,因此就能滔滔不絕地暢所欲言。

以反射話術溝通時,必須懂得如何截取對方的關鍵字。重點不在於重複對方發言中的字句,而是掌握並複述關乎「情緒」的話語,「情緒」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有時對方的談話中可能沒有出現關於「情緒」的字眼,這時候建議大家盡可能從對方表情掌握情緒,並重複該句話語,達到反射話術的效果。

「差不多又快到部門調動的時期了。」

「這個時期又將到來了。」

以上的例子並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射話術。的確,他掌握了對方的關鍵情緒話語,但也只是照字面將話說出而已。如果是一次良好的反射話術,應該會是以下的對話:

「差不多又快到部門調動的時期了。」

「你一定感到『不安』,是嗎?」

直接看穿對方的「不安」並將其說出,這就是一種能善用同理心的良好反射語句。

根據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羅勃特.埃爾利希(Ehrlich, R. P.)的實驗指出,單純只就發言內容進行反射話術,和針對「情緒」做反射話術相比,後者可讓對方多發言二七%(單字量)。

總之,當我們運用反射話術時,請盡可能地掌握對方的情緒!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61755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