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8歲,領世界級薪水:從指考英文20分,到影響6億人日常生活的首席設計師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趁年輕,勇敢去挑戰
世界級的視野、格局與薪資
曾韻如(Rice Tseng)在本書中分享她從一個對未來迷茫的苗栗客家孩子,到在東南亞Grab公司擔任首席設計師的職涯歷程。
Grab是東南亞最大的科技新創跨國公司,市值超過192億美元,總部位於新加坡,在新、馬、印尼、菲、泰、越、緬、柬埔寨共八個國家、六億人口提供服務。成立於2012年,最初是在馬來西亞的計程車叫車服務,隨著業務擴展,Grab成為東南亞的「超級App」,提供包括乘車叫車、食品和雜貨配送、數位支付等多種服務。
書中詳細描述作者求學階段的掙扎、跨領域學習的挑戰、在台灣與新加坡職場的經驗,以及如何克服英文能力不足(大學指考英文20分)、培養專業技能、提升領導力等,並分享其職涯選擇的思考框架和寶貴經驗。作者也探討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差異,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定位和目標。
本書以作者的個人經歷為主軸,穿插許多實用的職涯建議和思考方法,例如:
■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定位和目標?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履歷表?
■如何面試海外工作?
■如何快速吸收、學習?
■專業職與管理職該如何選擇?
作者希望藉由這本書鼓勵青年學子、初入職場的年輕工作者,勇敢去擘畫遠大的夢想,只要找到方法,夢想就可以成真!
(曾韻如於2024年10月離開Grab,至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交易所OKX的產品設計部門擔任資深設計主管。)
專文推薦──
余能豪/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
郭藺瑩Lydia Kuo/UX創意總監
勇敢推薦──
王志仁/《數位時代》總編輯
李亞芝/Agoda資深使用者經驗設計主管
矽谷阿雅/矽谷AI新創Taelor創辦人暨執行長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蘇盈如Sandy Su/《2030轉職地圖》作者、國際職涯規劃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世界級的視野、格局與薪資
曾韻如(Rice Tseng)在本書中分享她從一個對未來迷茫的苗栗客家孩子,到在東南亞Grab公司擔任首席設計師的職涯歷程。
Grab是東南亞最大的科技新創跨國公司,市值超過192億美元,總部位於新加坡,在新、馬、印尼、菲、泰、越、緬、柬埔寨共八個國家、六億人口提供服務。成立於2012年,最初是在馬來西亞的計程車叫車服務,隨著業務擴展,Grab成為東南亞的「超級App」,提供包括乘車叫車、食品和雜貨配送、數位支付等多種服務。
書中詳細描述作者求學階段的掙扎、跨領域學習的挑戰、在台灣與新加坡職場的經驗,以及如何克服英文能力不足(大學指考英文20分)、培養專業技能、提升領導力等,並分享其職涯選擇的思考框架和寶貴經驗。作者也探討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差異,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定位和目標。
本書以作者的個人經歷為主軸,穿插許多實用的職涯建議和思考方法,例如:
■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定位和目標?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履歷表?
■如何面試海外工作?
■如何快速吸收、學習?
■專業職與管理職該如何選擇?
作者希望藉由這本書鼓勵青年學子、初入職場的年輕工作者,勇敢去擘畫遠大的夢想,只要找到方法,夢想就可以成真!
(曾韻如於2024年10月離開Grab,至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交易所OKX的產品設計部門擔任資深設計主管。)
專文推薦──
余能豪/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
郭藺瑩Lydia Kuo/UX創意總監
勇敢推薦──
王志仁/《數位時代》總編輯
李亞芝/Agoda資深使用者經驗設計主管
矽谷阿雅/矽谷AI新創Taelor創辦人暨執行長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蘇盈如Sandy Su/《2030轉職地圖》作者、國際職涯規劃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推薦序 UX職涯的冒險旅程/余能豪
推薦序 設計你的職涯,讓世界為你開門/郭藺瑩(Lydia Kuo)
作者序 送給在職場旅程中迷失方向的你
PART I 從設計總監的夢開始:成長過程的學習與累積
01 來自學霸姐姐的隱形壓力
02 人生第一次的prototype
03 英文只考二十分,也能錄取政大研究所?
04 選擇熱情所在,同時搶占未來趨勢
05 掛著眼淚,不眠不休研究互動裝置的日子
06 被時薪吸引,前進Yahoo!亞太設計部門
07 用海綿式吸收法,展開跨領域的學習旅程
08 蛤?我不能直接轉Yahoo!正職互動設計師?
09 職涯選擇之原來一切從零開始:工程師vs.設計師
PART II 台灣潛伏的四年:本土硬體廠設計師到國際外商設計師
10 低薪不是重點,在本土企業醞釀的兩年
11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在本土企業的文化衝擊
12 職場小白百寶袋
13 我拿到外商入場券啦!
14 從本土到外商的障礙
15 進入夢想公司,還是需要面對人生給出的問題
16 打造職場上的軟實力
17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履歷?
18 如何建立人脈?
19 如何面試海外工作?
20 選擇比努力重要,要加入願景明確的公司
PART III 決定出海:我要出國打世界盃了!
21 我是不是遇到詐騙集團?
22 身邊都是大神,我只是個冒牌者?
23 不斷實驗,累積職場技能工具箱
24 我遇到的海外文化衝擊
25 高速成長的祕訣
26 海外工作的全英文洗禮
27 搭上東南亞超級APP成長特快車
28 在日本國際外商的兩個月
29 一對一談話,能吃嗎?
30 「專業職」跟「管理職」的選擇
31 當上設計領導人就一帆風順啦?
32 邁向成功領導者之路
33 你的個人特質,才是你的價值
34 首席設計師後的下一步
附錄 常見Q&A
推薦序 設計你的職涯,讓世界為你開門/郭藺瑩(Lydia Kuo)
作者序 送給在職場旅程中迷失方向的你
PART I 從設計總監的夢開始:成長過程的學習與累積
01 來自學霸姐姐的隱形壓力
02 人生第一次的prototype
03 英文只考二十分,也能錄取政大研究所?
04 選擇熱情所在,同時搶占未來趨勢
05 掛著眼淚,不眠不休研究互動裝置的日子
06 被時薪吸引,前進Yahoo!亞太設計部門
07 用海綿式吸收法,展開跨領域的學習旅程
08 蛤?我不能直接轉Yahoo!正職互動設計師?
09 職涯選擇之原來一切從零開始:工程師vs.設計師
PART II 台灣潛伏的四年:本土硬體廠設計師到國際外商設計師
10 低薪不是重點,在本土企業醞釀的兩年
11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在本土企業的文化衝擊
12 職場小白百寶袋
13 我拿到外商入場券啦!
14 從本土到外商的障礙
15 進入夢想公司,還是需要面對人生給出的問題
16 打造職場上的軟實力
17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履歷?
18 如何建立人脈?
19 如何面試海外工作?
20 選擇比努力重要,要加入願景明確的公司
PART III 決定出海:我要出國打世界盃了!
21 我是不是遇到詐騙集團?
22 身邊都是大神,我只是個冒牌者?
23 不斷實驗,累積職場技能工具箱
24 我遇到的海外文化衝擊
25 高速成長的祕訣
26 海外工作的全英文洗禮
27 搭上東南亞超級APP成長特快車
28 在日本國際外商的兩個月
29 一對一談話,能吃嗎?
30 「專業職」跟「管理職」的選擇
31 當上設計領導人就一帆風順啦?
32 邁向成功領導者之路
33 你的個人特質,才是你的價值
34 首席設計師後的下一步
附錄 常見Q&A
試閱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履歷?(節錄)
當有了念頭要出國工作的那刻,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寫出吸引人的履歷。很多人會說:「兩頁的履歷有什麼難的,不就是把工作經歷跟個人資訊放在一起嗎?」但如果只是想著條例出你的人生事蹟,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看過很多直接洋洋灑灑地講自己的人生故事、或是用花俏排版的履歷,我也曾經有那段可怕的過程,把自己的技能用資訊圖表呈現,排版成滿滿三頁的履歷,譬如說用百分比呈現個人軟實力與硬實力。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數據、也沒有可信度,除了增加版面的複雜度之外,也會讓面試官質疑你提供的內容正確度。
撰寫一份完美的履歷不僅是拼湊過去經歷的過程,而是一門精確展現你專業形象和能力的藝術。履歷是你向全世界展示自己職業生涯的窗口,尤其是當你考慮跨國求職時,這份文件尤其重要。這邊我就列出「如何避免履歷中常見的紅旗問題(red flags)」,並提供「實用的履歷技巧」,希望成為你出海工作的第一個敲門磚。
履歷紅旗(Red Flags)
使用資訊圖表和技能圖表:雖然這類元素在某些創意行業中可能受到歡迎,而且很多剛畢業的新鮮人很喜歡用數據呈現自己的技能。但在大多數專業領域,這些圖表可能會造成資訊的誤解,尤其是技能圖表,往往無法準確反映個人的真實能力。譬如說,我們如何衡量自己的分析能力是五○%?這個數據是哪邊來的?會不會造成面試官的困惑?而且,過多的圖表可能使履歷看起來不夠專業,也不會增加錄取率。
使用過多的顏色和複雜的背景圖案:過度使用顏色和背景圖案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影響履歷的專業性。我看過很多履歷放了很多不必要的裝飾,這會讓整個視覺焦點非常混亂。最佳做法是選擇最多兩種顏色,並確保這些顏色不會影響文字的可讀性。保持背景的簡潔,使內容成為焦點。
過度裝飾或使用非專業的字體:履歷的字體應該保持專業和易於閱讀。選擇如一到兩種標準字體,避免使用任何可能使履歷顯得不嚴肅的裝飾性字體,譬如說漫畫體。
履歷必備技巧
排版與設計:履歷的排版應該清晰,使招募經理能夠輕鬆找到最重要的資訊,一頁版面不要超過四個區塊,太多的區塊只會讓版面更混亂。使用合理的間距和字型大小,確保文本的布局既有美感又實用。將最重要的資訊放在首頁頂部,因為這個欄位通常是首先被注意到的部分,像是名字、職位、電話、信箱、作品集連結等等。
明確的內容框架:將履歷內容分為清晰定義的區塊,如個人訊息、工作經驗、教育背景、獎項。每一部分都應該以清晰的標題突出,使用條列式列出具體成就或職責,這有助於提高訊息的可讀性。
使用行動導向的語言:在描述職責和成就時,使用動詞如「實施」、「領導」、「設計」、「提升」等,這些詞彙顯示了主動性和成效。例如:「建立從零到一的團隊,帶領五個設計師,並在六個月內推出東南亞第一個數位醫療解決方案。」
數據驅動的成就展示:在可能的情況下,用具體數據來支持你的成就,這不僅展示了你的成果,還增加了你履歷的說服力。例如:「透過優化內部流程,幫助公司節省成本XXX萬美元。」
客製化和針對性:根據你申請的具體職位調整履歷,突出與職位最相關的經驗和技能。這表明你對職位的了解和興趣,並能顯著提高你的履歷被關注的機率。
當有了念頭要出國工作的那刻,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寫出吸引人的履歷。很多人會說:「兩頁的履歷有什麼難的,不就是把工作經歷跟個人資訊放在一起嗎?」但如果只是想著條例出你的人生事蹟,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看過很多直接洋洋灑灑地講自己的人生故事、或是用花俏排版的履歷,我也曾經有那段可怕的過程,把自己的技能用資訊圖表呈現,排版成滿滿三頁的履歷,譬如說用百分比呈現個人軟實力與硬實力。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數據、也沒有可信度,除了增加版面的複雜度之外,也會讓面試官質疑你提供的內容正確度。
撰寫一份完美的履歷不僅是拼湊過去經歷的過程,而是一門精確展現你專業形象和能力的藝術。履歷是你向全世界展示自己職業生涯的窗口,尤其是當你考慮跨國求職時,這份文件尤其重要。這邊我就列出「如何避免履歷中常見的紅旗問題(red flags)」,並提供「實用的履歷技巧」,希望成為你出海工作的第一個敲門磚。
履歷紅旗(Red Flags)
使用資訊圖表和技能圖表:雖然這類元素在某些創意行業中可能受到歡迎,而且很多剛畢業的新鮮人很喜歡用數據呈現自己的技能。但在大多數專業領域,這些圖表可能會造成資訊的誤解,尤其是技能圖表,往往無法準確反映個人的真實能力。譬如說,我們如何衡量自己的分析能力是五○%?這個數據是哪邊來的?會不會造成面試官的困惑?而且,過多的圖表可能使履歷看起來不夠專業,也不會增加錄取率。
使用過多的顏色和複雜的背景圖案:過度使用顏色和背景圖案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影響履歷的專業性。我看過很多履歷放了很多不必要的裝飾,這會讓整個視覺焦點非常混亂。最佳做法是選擇最多兩種顏色,並確保這些顏色不會影響文字的可讀性。保持背景的簡潔,使內容成為焦點。
過度裝飾或使用非專業的字體:履歷的字體應該保持專業和易於閱讀。選擇如一到兩種標準字體,避免使用任何可能使履歷顯得不嚴肅的裝飾性字體,譬如說漫畫體。
履歷必備技巧
排版與設計:履歷的排版應該清晰,使招募經理能夠輕鬆找到最重要的資訊,一頁版面不要超過四個區塊,太多的區塊只會讓版面更混亂。使用合理的間距和字型大小,確保文本的布局既有美感又實用。將最重要的資訊放在首頁頂部,因為這個欄位通常是首先被注意到的部分,像是名字、職位、電話、信箱、作品集連結等等。
明確的內容框架:將履歷內容分為清晰定義的區塊,如個人訊息、工作經驗、教育背景、獎項。每一部分都應該以清晰的標題突出,使用條列式列出具體成就或職責,這有助於提高訊息的可讀性。
使用行動導向的語言:在描述職責和成就時,使用動詞如「實施」、「領導」、「設計」、「提升」等,這些詞彙顯示了主動性和成效。例如:「建立從零到一的團隊,帶領五個設計師,並在六個月內推出東南亞第一個數位醫療解決方案。」
數據驅動的成就展示:在可能的情況下,用具體數據來支持你的成就,這不僅展示了你的成果,還增加了你履歷的說服力。例如:「透過優化內部流程,幫助公司節省成本XXX萬美元。」
客製化和針對性:根據你申請的具體職位調整履歷,突出與職位最相關的經驗和技能。這表明你對職位的了解和興趣,並能顯著提高你的履歷被關注的機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