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技術:每天進步一點點,再忙的人也能做到的習慣養成法則
養成習慣不能只靠意志力,而是靠「設計」!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三分鐘熱度?拖延病?
你不是沒毅力,只是缺少能撐下去的設計!
亞馬遜近五星好評,200萬用戶實證
日本NO.1習慣養成APP創辦人
三大原則,讓成功率瞬間提升8倍!
想開始運動,總堅持不了一週;想培養閱讀習慣,卻忍不住滑手機。
你也有無法持之以恆的問題嗎?事實上,這是許多人的通病:
居家健身:83.9%不到一個月就放棄
學習:87.7%會半途而廢
健身房重訓:94.9%無法持續
做不到不是你不夠努力,養成習慣不能只靠意志力,而是靠「設計」!
● 小行動累積出大成就!實證有效的「科學化持續法」
作者戶田大介原本是典型的「三分鐘熱度人」,運動、學語言,總是不了了之。
因此他開發出一款「連最容易放棄的人也能堅持下去」的應用程式。
不僅成為日本下載數與評價第一的習慣養成應用程式,
並成功幫助數百萬人建立新習慣。
他分析200萬用戶的數據後,整理出能讓成功率大幅提升的技巧和心法:
1.習慣化三原則
只要照著這三個原則做,成功率就可提升8.23倍!
▼ 原則1:降低目標門檻
→設定超過60分鐘的目標,超過九成的人會中途放棄;一天只要5分鐘,就能持續下去。
▼ 原則2:在適當的時機提醒自己行動
→人是健忘的,在關鍵時刻善用提醒功能,成功率可提高4.47倍。
▼ 原則3:沒有藉口與例外
→一旦中斷一天,92.5%的人就會放棄;用更小的行動保持連續性。
2.強化行動力的小技巧
把啞鈴放在浴室門口旁,讓運動變容易
不硬性規定「每天七點讀英文」,而是找出最容易執行的時機
加班、出差、旅行時,就用「更小的行動」來維持連續性
本書以常半途而廢的年輕人高橋為主角,
透過習慣博士的引導,帶你一步步理解「習慣養成」的核心。
只要掌握三原則,無論是什麼習慣,你都能真正把好習慣變成日常,再也不半途而廢!
● 本書適合:
三分鐘熱度、拖延症患者、覺得意志力薄弱的人
工作忙碌,想建立新習慣的人
想用更聰明、省力的方法建立好習慣的人
● 「感覺這次真的能做到!」讀者好評不斷!
對三分鐘熱度的我來說,這是一本溫暖又貼心的書。讀著讀著讓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到!」(20多歲男性)
「持之以恆好難……」的沉重感被轉變成「也許我也能做到!」,讓我開始正面看待習慣養成!」(40歲女性)
我讀過很多關於習慣的書,但這本是最容易讀懂、最有說服力的。(20歲男性)
我開始「每天讀一頁書」已經一個月了。我之所以能每天堅持下去,我想是因為我遵循了這本書裡寫的三個原則。(50歲女性)
名人推薦
劉奕酉│《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鉑澈行銷策略長
趙胤丞|企管講師、顧問、《高效人生商學院》podcast共同創辦人
「失敗者靠蠻力,成功者靠設計。習慣不是看你有多拚,而是看你能不能設計一個讓自己不容易失敗的環境。所以,你缺的不是決心,而是一個能推動你的設計。」
──《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鉑澈行銷策略長/劉奕酉
目錄
智者的祕訣
前言
序章 改變,從現在開始
原則1 設定較低的目標
事實1:習慣養成多半以失敗收場
事實2:降低目標門檻能大幅提高成功率
事實3:過高的目標會讓你原地踏步
對策:將目標設定在五分鐘內
常見陷阱1:設定這麼小的目標有意義嗎?
常見陷阱2:太簡單了,我一定辦得到
常見陷阱3:每天才五分鐘,會不會太慢了?
原則2 在適當的時機提醒自己行動
事實1:行動的痛苦程度取決於「時機」
事實2:人是健忘的
對策1:掌握行動的黃金時機
對策2:打造能提醒自己行動的環境
常見陷阱:有時錯過提醒時間了,怎麼辦?
原則3 沒有藉口和例外
事實:一旦中斷,失敗率就會飆升
對策1:擬定替代方案
對策2:「天數重置」規則
常見陷阱:不能中斷會不會太嚴格了?
延伸與實踐
如何建立「不做」的習慣?
高橋的實踐
三個月後
後續的發展
三年後
習慣化的心路歷程
最後一堂課
後記
附錄
試閱
前言
三分鐘熱度者開發的APP
某一天,我起心動念想開發一款習慣養成的APP。
「我要設計出連我這種三分鐘熱度的人,也能堅持到底的APP!」
雖然我當時懷抱著雄心壯志,但試想自甘墮落的愚者,豈能在一夕之間就做出能幫助別人的工具呢?
果不其然,程式開發初期便屢遭挫敗,這款名為「持續」(継続する技術)的APP上架後也乏人問津,幾乎沒有什麼好評。
即便如此,開發這款習慣養成APP的過程,卻讓我覺得無比有趣。
為了修正APP,我開始大量聽取使用者的經驗,分析無數養成習慣失敗的案例與大量的行為數據。越理解人們三分鐘熱度的本質,越知道該如何提升使用者的養成習慣的成功率。漸漸的,像是「原來自己也做得到」等使用者的回饋也越來越多。
這款最初出於興趣設計的APP,在眾多用戶的熱情支持下日益茁壯,最終成為日本最多人使用的習慣養成APP。
這本書收集了我在那段歷程中,所洞察出的關於人類心理的深刻體悟與真知灼見。
但在開始動筆前,我就下定決心,不會把從APP開發中得到的所有啟發,一股腦地全寫在裡面。
無數訣竅濃縮而成的「習慣化三原則」
過去的我總以為知識不嫌多,深信只要多讀書、多上網查資料,就能掌握習慣養成的訣竅。
結果我發現坊間的訣竅多到眼花撩亂,不外乎像是:
努力後不忘犒賞自己
公開你的目標,讓他人幫忙督促會很有幫助
將目標具體化、數字化
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更容易持續
分享到社群平臺,可以減少怠惰
描繪出理想中的自己
使用「如果……就去」(if-then)必勝法
列出行動的理由
訂下偷懶的懲罰機制
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當時的我,忽略了兩個重要事實。
事實一:人的吸收量是有限的
關於吸收知識,我們必須面對幾個殘酷的事實:
大部分的知識,很快就會被遺忘
現代人的生活太忙,很難將學到的知識實際轉化為行動
無法付諸實行的知識終究只是空談,不會帶來任何成果
由此可見,就算你一口氣蒐集了一大堆習慣技巧,真正能落實於日常和派上用場的,也不過寥寥無幾。
事實二:並非所有知識都同等重要
有些是「非做不可」的技巧,有些則可有可無。問題是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很難分辨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知識。如果你付諸行動的只是次要的技巧,即使認真執行,也很難獲得什麼實質成果。
當時尚未察覺這點的我,做了這些行動:
1. 看完書後熱血沸騰,覺得自己學會了超多技巧
2. 去實踐自己隱約記得的幾個知識
3. 最後因為沒抓住重點,做不出什麼成果,徒然無功
為避免各位讀者重蹈我的覆轍,這本書只聚焦在真正能左右成果,尤其是影響習慣續航力的關鍵。
我從多年開發與營運APP的實務中,篩選出最具影響力的知識,並針對使用者行為進行分類後,發現那些看似零碎的技巧,最終都能濃縮為三大核心原則:
原則一 設定較低的目標
原則二 在適當的時機提醒自己行動
原則三 沒有藉口和例外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皺眉想:「就這樣?這麼簡單,真的有用嗎?」
習慣養成的成功率提升8.23倍
為驗證習慣化三大原則是否真有其效,我回頭分析了APP的實際使用數據。結果發現,無論重訓還是讀書,只要遵循這三原則,連續執行一個月的習慣養成的成功率,平均提升了8.23 倍(統計資料來自57,059筆使用紀錄,期間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那麼,習慣養成的成功率提升八倍,是什麼概念呢?
假設有人每個月都在挑戰新目標,例如一月健身,二月讀書……如果沒有遵循原則,他多半會在忙碌或倦怠中投降,到頭來一整年可能只勉強完成一項目標,而這種情況,在多數人身上屢見不鮮。
但如果他能遵循「習慣化三原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就會提升8.23倍,隔年,他便能完成八個目標,也就是擁有八倍的成功經驗!
看到這裡,或許你此刻心中也會浮現疑問:「為什麼遵守原則會帶來這麼大的差距?」或是「具體該怎麼做?」
本書的宗旨就是從客觀數據出發,回答這兩個問題,並盡可能提高讓努力開花結果的可能性。
以下是基於客觀事實得出的使用數據:
設定「五分鐘內可完成的目標」,習慣養成的成功率會提升3.13 倍
善用提醒功能,習慣養成的成功率會提升4.47 倍
只要中斷一天,再也無法持續下去的人高達69.1%
理論能說服頭腦,卻無法說動人心
理論有其價值,但人不是冷冰冰的機器,沒辦法像AI那樣照單全收。面對理論與數據,有血有肉的人類,內心往往會浮現質疑: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我真的做得到嗎?
於是,為了貼近每位讀者的真實心態,我安排了「高橋」這個年輕人做為主角,透過故事形式來闡述「習慣化三原則」。
高橋是位隨處可見的普通人,雖然向習慣博士討教,卻總會習慣性地提出質疑。但隨著博士逐步舉證及循循善誘下,他也慢慢釋懷並願意接受這套理論。
本書的故事架構是先提出事實,再給出對策,最終回歸人性。我試圖將冰冷的理論,轉化為能真正幫助生活忙碌的現代人,也可以輕鬆無負擔地去實踐的智慧,而非停留在紙上談兵。
若干年後,當你早已建立好那些「說起來不算難,卻總是做不到」的好習慣,並在某天驀然回首時發現「當初讀這本書還真是讀對了」,那我也會感到萬分欣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