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手帳展

當蟋蟀慢慢痊癒時:陪你走出憂鬱叢林的跨世代經典

  • 79 300
    38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理諮商/治療心理治療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敦.德勒根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李貞慧
  • 出版社: 究竟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0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如果你覺得心很重,這本書會輕輕接住你……
溫暖療癒讀者二十多年的跨世代經典,
荷蘭最受喜愛、作品暢銷百萬的醫生作家,
用最溫柔的方式,陪伴你走出情緒的森林。

★慢慢痊癒,不是消極,
而是對憂鬱最誠實的理解。

「這本書不僅是一則寓言故事,更像是一次集體的心靈實驗。
在蟋蟀的憂鬱困境中,許多動物都熱心伸出援手,但並非所有方法都有用。
真正讓蟋蟀痊癒的,不是某種技術或藥方,而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不斷累積的陪伴。
這正是本書最想傳達的訊息,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給予他人的禮物。」——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現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陳志恆、
臨床心理師&「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蘇益賢、
作家/馬欣、
詩人導演/盧建彰、
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
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絢慧、
小小PETIT創辦人&作家/村子裡的凱莉哥——療癒推薦

★讀者好評:
.這個故事講述了生活中最沉重的話題之一(憂鬱症),寫作風格真誠、溫馨,讀起來令人愉快。我從未讀過如此深刻卻又如此簡單的故事,準確地描述了憂鬱症。
.我希望在自己身陷憂鬱時能擁有這本書。
.美麗而悲傷。我無法停止閱讀,有時還不得不擦掉淚水。
.這是關於一個不那麼可愛的主題的故事,可以在兩小時內讀完。閱讀起來像大人的童話故事,但也可以做為一個輕鬆的故事,讀給孩子們聽。
.我最喜歡的書之一。非常美麗,且以某種方式簡單地描述了憂鬱的感覺,或者實際上,並不知道那種感覺是什麼,但希望能做些什麼來消除它。


【內容簡介】
「慢慢痊癒」不是退縮,
而是在陪伴中,學會與痛苦共處的勇氣。

某天,蟋蟀感到頭部出現一種沉重、無法移除的奇怪感覺。他向朋友螞蟻尋求幫助,螞蟻告訴他,這種感覺是「憂鬱」。

螞蟻、松鼠和大象等朋友試圖幫助蟋蟀,他們送禮物、舉辦派對、寫信,甚至建議他嘗試新的活動。然而,這些努力都未能改善蟋蟀的情緒,反而讓他感到更加孤單和無助。究竟,蟋蟀該怎麼擺脫憂鬱,重新找回快樂?

荷蘭知名醫師與作家,透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看見憂鬱的多重樣貌,蟋蟀的朋友則象徵著人們在面對他人情緒困擾時的不同反應。有些人試圖提供建議,有些人提供情感支持,有些人則可能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處境。

作者以動物為喻,讓我們學習如何跳脫憂鬱的糾纏,並思考什麼是真正的陪伴,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其他人的療癒者。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不用太急切,可以慢慢消化情緒,一天一天變得更好,也做一個有耐性與智慧的陪伴者。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是什麼讓憂鬱慢慢痊癒?
陳志恆
《當蟋蟀慢慢痊癒時》不僅是一則寓言故事,更像是一次集體的心靈實驗。作者敦.德勒根讓蟋蟀陷入憂鬱,然後將他放進一片有大象、松鼠、螞蟻、蝸牛、麻雀等角色的森林裡,看看這些生命如何回應一個正在下沉的朋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正是一回「療效因子」的探索;從文學角度來看,則是透過隱喻把憂鬱的樣貌具象化。 一次性的解方,往往是多餘的 在蟋蟀的憂鬱困境中,許多動物都熱心伸出援手,但並非所有方法都有用。 蠑螈想靠開店來解決問題,麻雀甚至開課教大象爬樹,這些舉動看似善意,卻顯得荒謬。心理治療領域的研究早已指出,對憂鬱或任何情緒困擾者而言,最無效的就是「旁人急著給出解方」。 那種想快速解決問題的心態,往往只會讓當事人更加孤立,甚至感到自己的困境「被簡化」了。 同樣的,螞蟻給蟋蟀下了定義:「這就是憂鬱」,雖然幫他找到了詞彙,卻也只是把經驗塞進分類中,缺少真正的陪伴,不一定能發揮療效。 事實上,當一個人正在受苦時,光是「概念」或「技術」,是不夠的。 看似微小的善意,卻有無窮的力量 同時,故事裡充滿了一些「看似多餘」的微小舉動。 松鼠在蟋蟀臥病時,什麼也不說,只靜靜地陪著。朋友們送來的小禮物、簡單的圖畫,似乎無法立刻驅散憂鬱,卻一點一滴地匯聚成暖流。 上述這些,就是所謂「共同療效因子」(common factors),不見得能直接改變症狀,卻是治癒過程裡不可缺的關鍵,包括:關係、在場、持續的在乎等。讀者能從書中的這些細節中,看到憂鬱的痊癒往往不是靠單一事件或特定技術,而是仰賴許多微小的情感支持,慢慢累積成轉化的力量。 大象的執念,無效,卻必要 那麼,大象一再嘗試爬樹,究竟有何意義? 從效果來看,完全無用;大象永遠無法成功,反而摔得遍體鱗傷。然而,大象的固執,其實像是一種「陪伴的對照」。他的努力告訴蟋蟀,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他一個在奮戰。即使努力的方向荒謬,這份堅持本身,仍能傳遞出某種生命力。 或許,這正是希望的象徵。雖然不是直接帶來療癒,但看到有人仍在嘗試,對陷入憂鬱中的人而言,也是一種不至於完全絕望的提醒。 真正的療效因子是什麼? 綜觀全書,蟋蟀的狀態並沒有奇蹟般的逆轉。他仍然會疲憊,仍會想要消失,甚至在派對那天,仍選擇躲藏。 但慢慢的,他開始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因為,有松鼠不離不棄的陪伴,有蝸牛緩慢卻堅定的態度,有朋友們一點一滴

作者

敦.德勒根 Toon Tellegen
荷蘭知名作家,1941年出生。畢業於烏特勒支大學醫學系,曾遠赴肯亞行醫,回到阿姆斯特丹後繼續從事醫療工作,如今已退休。
最初以兒童文學作品成名,隨後開始創作深受歡迎的哲學動物寓言系列,專為成人讀者而寫。這些寓言透過不同動物之間的互動,探討關於生命與幸福的深刻問題。該系列在荷蘭的銷量已超過一百萬冊,並成為國際暢銷書,翻譯成全球2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也獲得許多獎項。於日韓尤受好評,備受知名作家谷川俊太郎、江國香織、小川洋子等人推崇。
在臺已出版的作品有:《當蟋蟀慢慢痊癒時》、《刺蝟的願望》、《草蜢的幸福雜貨店》、《你好嗎?:18則關於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動物童話》、《藏在心底的願望》。

譯者

李貞慧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作家、譯者、閱讀推廣人。
著有:《用英文繪本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不要小看我:33本給大人的療癒暖心英文繪本》、《繪本給你教養力》等書。
Facebook粉絲專頁:李貞慧老師的學與思
聯絡方式:kittylee0203@gmail.com

【繪者簡介】
Dinner Illustration
創作題材多來自於生活的喜好,插畫主題圍繞著音樂、毛小孩、戶外活動還有飲食等等,喜好廣泛,對新鮮事物總感到好奇,於是畫風與題材也時常變來變去的插畫家。
Facebook粉絲專頁:Dinner Illustration
Instagram:dinner_illustration

目錄

【目次】
1~51

試閱

1.
那是一個初夏的早晨。蟋蟀坐在家門前的草地上,心想:「我很滿足。我既快樂又知足。」 陽光燦爛,小小的白雲緩緩飄過地平線。 蟋蟀身體向後傾,閉上眼睛,輕聲哼起腦中浮現的第一段旋律。 但突然間,他感覺腦袋裡有著不一樣的東西,一種他從來沒有過的奇怪感覺,那是一種沉悶的感覺,瀰漫整個腦海。 蟋蟀停止哼唱,豎起耳朵傾聽。四周一片寂靜。 「這感覺沒有聲音。」他心想。沒有吱吱聲,沒有嗡嗡聲,也沒有刺耳的摩擦聲。 有時他的腦袋會有吱吱聲,也會在眼睛後方感覺到嗡嗡響或摩擦聲,他總是能聽到那些聲音,也從不覺得奇怪。 他敲了敲自己的頭,「哈囉?」他說。依舊寂靜無聲。 「這是一種沉重的感覺。」他想。就好像他的頭變得比平常重了兩倍,這一定就是那種感覺造成的。 他皺眉,清了清喉嚨。什麼也沒變。他輕輕跳起來、搖搖頭,還是沒變。他喊了幾句:「天呀!」、「才不呢!」、「沒錯啊!」但那奇怪的感覺依然存在。 「腦袋卡住了。」他想。 他靜靜坐了一會兒,抓了抓耳後,望著天空。 「這是一種『無法移開』的感覺(an unbudgeable feeling)。」他想。就是這樣。他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unbudgeable這個字,但那正是他感受到的感覺。 他把頭靠在前腿上。「這種感覺是怎麼跑進我腦袋裡的?」他納悶著。 他四處張望。也許還有其他感覺躲在灌木叢中,準備伺機飛進他的腦袋,但他沒看到什麼特別的東西,而且這個感覺實在太龐大了,大到容不下其他感覺。 「不需要害怕。」他心想。 他靜靜地坐在自家門前的草地上。 「這是一個好大、完全移不開的感覺,」他想,「如果有人經過,我會說:『你好啊,松鼠、螞蟻、大象——或是你是誰都好——我腦袋裡有個大大的、移不開的感覺。』他們會看著我,我會聳聳肩說:『唉,好吧……。』」 那個感覺開始往他的額頭擠壓—那不是一種愉快的感覺。 他垂下頭,凝視地面。

2. 蟋蟀此刻的心情非常嚴肅,仍然盯著地面看。他腦袋裡那個大大的、移不開的感覺正壓在他的眼睛後方。「哎唷……。」他想,但有好長一段時間什麼也沒再想。 接近中午,螞蟻路過。「嗨,蟋蟀。」她說。 蟋蟀抬起頭說:「嗨,螞蟻。你知道我怎麼了嗎?我的腦袋裡有個大大的、移不開的感覺。」 螞蟻停下來,皺著眉,仔細打量蟋蟀。蟋蟀原本打算抬頭看著天空說:「唉,好吧……。」但他沒有這麼做。「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他說,「它不刺耳,也不嗡嗡叫,也不吱吱響。但它真的很重。」 螞蟻繞著他走了幾圈。 「你對感覺很了解嗎?」蟋蟀問。 「是的。」螞蟻說。她深信自己對所有感覺都瞭若指掌,尤其是那種巨大又移不開的感覺。 「你覺得那是什麼?」蟋蟀問。他嚴肅的眼神閃過一絲光芒,那個感覺好像也稍微變輕了些。 「走幾步路看看。」螞蟻說。 蟋蟀穿過門前高高的草叢,走了一小段距離後又折返,滿懷期待地等待著。 「然後呢?」他問。 「那是一種憂鬱的感覺,」螞蟻說,「你現在很憂鬱。」 「憂鬱?」蟋蟀問。 「對,」螞蟻說,「憂鬱。」 「可是我明明很快樂啊!」蟋蟀喊道。 「不,」螞蟻說,「你並不快樂。你很憂鬱,源於你腦子裡的那個感覺。如果那是一個快樂的感覺,你也會是快樂的。但那是一個憂鬱的感覺,所以你才會憂鬱。」 太陽已高掛天際,遠方白楊樹的樹頂上,畫眉鳥正在歌唱。 「無論如何,」螞蟻說,「我得走了。」她向蟋蟀道別,然後走進了森林。 蟋蟀急忙追了上去。「但那怎麼可能呢?」他大喊。「我是說——」他還想大聲說出更多話,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螞蟻回頭朝他喊道:「一切皆有可能。」又說:「每個人都是某種存在。」她還補充了一些關於「距離」、「今天」以及「發現」的話語,接著便消失在柳樹後方。 蟋蟀停在原地,搖了搖頭。 那個奇怪的感覺正低聲咆哮著,但它已經不再是奇怪的感覺了,現在,那是一種憂鬱的感覺,一種巨大又移不開的憂鬱感。
3.
「其實啊,」大象心想,「我應該去爬一棵小到我不會摔下來的樹。」 他正走在清晨的森林裡,經過的灌木葉子上還有露珠,太陽正緩緩升起。 走了一會兒,他遇見田鼠。「你好,田鼠。」他說。 「你好,大象。」田鼠說。 「我有個問題想問你,」大象說,「你知道哪裡有一棵小樹嗎?」 「知道啊,」田鼠說,「我剛好知道一棵非常小的樹。」他跳了起來,然後往前跑。「不遠哦,大象,」他一邊跑一邊回頭喊著,「我們很快就會到了!」 快到森林邊緣時,有一處林間空地,田鼠在那裡停下腳步,指著某個地方說:「就是這裡。」 大象看不太出來田鼠指的是什麼。「什麼?」他問。 「那棵非常小的樹。」田鼠說。 「我什麼也看不到。」大象說。 「就在這裡啊……。」 「我還是什麼也看不到……。」 大象趴在地上,靠近田鼠所指的地方——這時他也看見那棵樹了。 「很小吧?」田鼠說。 「是啊。」大象說。他從沒見過這麼小的樹,看起來真的很難從上面摔下來。 「那麼,田鼠,」他搓著前腿說,「你看著喔!」 「好啊!」田鼠說,一邊坐到草地上。 大象嘗試把腳踩在什麼東西上,再用鼻子纏住另一個東西,但那棵樹實在太小了,他什麼都做不到。他轉圈、搖晃,臉漲得通紅並喘著氣,甚至有幾次不小心爬到自己的鼻子上,而不是樹上,最後忍不住大叫:「這棵樹真的非常非常小啊,田鼠!」 「慢慢來。」田鼠說,一邊躺下來,一邊咀嚼一片草葉,並閉上眼睛。 大象努力嘗試了很久。 「這真是一棵特別的樹啊,田鼠。」他說。 「是啊,」半夢半醒的田鼠說,「非常特別。」 終於,大象似乎成功了。 「成功了!」他說。他的四隻腳踩在地上,鼻子纏住自己的腳,樹則在正中間。他心想:「現在我只要保持平衡就好了……。」 「救命啊!」大象突然大喊。 「嗯?你說什麼?」田鼠問。當時,陽光溫暖地掠過他的臉龐,讓他想起森林中央的一張大桌子上,擺著加了柳樹皮的甜黑麥蛋糕——全都是為他準備的。 大象向後跌了個四腳朝天。雖然只摔了一小段距離,但力道還是不輕。 當他睜開眼睛時,田鼠正站在他面前。 「真的很小吧?」田鼠說。 大象點點頭,沒說話並站了起來,接著,他們一起穿過森林往回走。 「那棵樹其實可以再大一點點。」大象說。 「喔。」田鼠說。 「但也不能太大。」 「沒錯。」田鼠說。 大象嘆了口氣。「樹真是複雜啊!」他說。 田鼠點點頭。 「複雜但又必須面對。」大象說。 他們走到橡樹下。田鼠向大象道別,繼續向前走,他腦子裡還想著甜黑麥蛋糕,不自覺地越走越快。 大象留在原地,抬頭望向天空。陽光燦爛,橡樹的葉子沙沙作響。
40.
麻雀正在森林的一角授課,他忙得不可開交,不停在學生之間穿梭。 他正在教大象爬上樹之後如何不再摔倒。每次大象從樹上摔下來,就會哭喊:「我永遠學不會!」 「別灰心,大象,」麻雀快樂地吱喳叫著,「你快學會了。」 蟋蟀則在學習如何變得更好。 麻雀在一塊大黑板上寫著:
變得更好,就是變好。 蟋蟀把這句話抄了下來。 「很好,」麻雀說,「你已經成功一半了。」 蟋蟀腦中的憂鬱感在低吼。 「現在你要說一百遍『我變好了』。」麻雀說。 蟋蟀開始說,可是說到第五次就忘記數到幾了。 「沒關係,」麻雀說,「重來吧。」 蟋蟀又重新開始。 「日子真美妙啊!」麻雀啾啾地說,一邊飛向大象——他正好又跌了下來,頭先重重撞到地面。 到了夕陽西下,大象已經站不起來,全身上下都是腫包和瘀青。 「你快成功了,大象。」麻雀啁啾著,「你也是,蟋蟀。你快變好了。」 大象呻吟了一聲,麻雀說他從來沒有教過這麼優秀的學生。 蟋蟀說:「我變好了。我變好了。我變好了。」這次他念到第十遍才數錯,然後又重新開始。 「我們明天繼續。」麻雀啁啾地說,「我會帶蛋糕來,還會教你們我是怎麼做到從不跌倒,又是怎麼毫不費力地變得更好。」他開心地繞著小圈圈,蹦蹦跳跳的,接著就飛走了。 大象和蟋蟀一句話也沒有說。 蟋蟀在黑暗中拖著身子回家。「所以我變好了。」他沮喪地想。那股憂鬱感似乎在試圖把某個其實無法打破的東西,硬生生地敲成兩半。 大象則留在原地,閉著眼睛躺著。「我不要回家。」他心想,「明天一早我就重新開始。」 隔天早上醒來,他聽見遠方的橡樹沙沙作響,於是放棄了繼續上課的念頭。
41. 那是個陰鬱的日子,蟋蟀決定去拜訪螞蟻。 「我一定要變好,螞蟻。」蟋蟀說。 「嗯。」螞蟻說。 「可是我根本沒有變好。」 「是啊。」螞蟻說。 「我覺得好憂鬱……。」 螞蟻沒有說話,蟋蟀把頭低垂到胸前。 他們沉默了很久。 過了一會兒,蟋蟀問:「如果我永遠沒辦法變好,會怎麼樣?」 「那你就會變成別的東西。」螞蟻說。 「什麼東西?」蟋蟀問。 「我不知道那叫什麼。」螞蟻說。她的聲音沙啞,神情嚴肅。 「會爆炸嗎?」蟋蟀問。憂鬱感正用如同樹幹一樣沉重的東西,在他額頭猛力敲打著。 「不會,你不會爆炸。」 蟋蟀問螞蟻:「會開始跳舞嗎?例如憂鬱的舞?」隨即在心裡想:「我只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不會,你不會開始跳舞。」螞蟻說。 蟋蟀想不出其他種可能了。 他們各自喝了一小杯茶,因為螞蟻的櫥櫃幾乎是空的。 他們聊起了尷尬的錯誤、傾盆大雨還有悲傷,螞蟻解釋了什麼是悲傷,蟋蟀點了點頭。 「我現在就處於悲傷中。」他說。 天色已晚,但蟋蟀站不起來。 「我真的無法承受了。」他說。憂鬱感太龐大,重得讓蟋蟀站不起來。 「如果沒辦法變好,是不是會裂成兩半?」蟋蟀問,「還是會乾掉?」 「這不是靠猜測就能想出來的。」螞蟻說那是她也從來沒弄明白的事情。「所有事情我都想通了,蟋蟀,」她說,「就是這件事情還沒有。」 「會墜落嗎?」蟋蟀問。 「別猜了。」蟋蟀說。 接著,他們不再說話,蟋蟀趴在螞蟻的桌上,枕著手臂睡著了。

45.
動物們的會議持續了一整夜。等大家都發表完意見後,他們就排成一長串隊伍,蜿蜒穿過森林,前往蟋蟀的家。 蟋蟀還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他腦子裡那股憂鬱的感覺正在咒罵他:「笨蛋!傻瓜!沒用的傢伙!你應該為自己感到羞愧!」 蟋蟀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為什麼感到羞愧,他想:「也許是為了所有的事情吧?」 動物們一個接著一個走進他的房間。 「我們都是來為你做點什麼的,蟋蟀。做什麼不重要,」站在最前面的動物說,「這是我們的決定。」他們握著蟋蟀的手,拍拍他的背。 後面的動物也伸長手臂,好跟蟋蟀握手,拍拍他的背。 當整個房間都擠滿了動物後,他們為蟋蟀唱歌、幫他拍掉肩膀上的灰塵、清理他的觸鬚。 有些動物湊到他耳邊悄聲地告訴他一些祕密;會說謎語的則把答案直接告訴他;有些動物烤了蛋糕;有些則是把甜甜的蜂蜜倒進蟋蟀的喉嚨裡,還對他說他看起來氣色很好。 還有些動物爬上他的桌子發表演講,稱他為「受人敬重的」、「最特別的」;也有的直接在他的耳邊大喊,叫他別把事情放在心上。 蟋蟀的家擠滿了動物,屋外還有數百隻動物等著,也想為蟋蟀做點什麼。 「輪到我們了,輪到我們了!」他們大聲喊著。 「快了!」屋裡的動物邊忙邊回應。 房子的牆壁嘎吱作響,突然間全都倒塌了,屋頂還卡在鹿的鹿角上。但蟋蟀完全沒察覺,因為水牛正緊緊抱著他,鼓勵性地拍著他的背。 「好痛。」蟋蟀說。 「沒錯,」水牛說,「溫和的鼓勵沒什麼用處。」 大象爬上蟋蟀家對面的懸鈴木,高聲喊著:「這是為了你,蟋蟀!」他希望蟋蟀能聽見,然後他「砰」的一聲,重重摔在地上。
還有新的動物陸續出現。 海獅從河裡爬上來,問:「他在哪裡?長什麼樣子?」他想告訴蟋蟀自己有多喜歡他,而孔雀則大聲喊著,要蟋蟀看他一眼。 不時還有蛋糕飛來,是某些動物特地在沙漠或大洋彼岸為蟋蟀烘焙的。 雲飄到太陽前方,開始下起雨來,但沒有人想躲雨。犀牛說:「我們可以晚點再去躲雨,但讓蟋蟀好起來這件事不能等。」 花了好幾個小時,大家才終於完成他們想為蟋蟀做的事。 「你現在好點了嗎?」離他最近的動物問。 蟋蟀抬起頭,他的眼睛又大又哀傷,什麼話也沒說。 「或至少有好轉一點點了?」他們問,但蟋蟀還是沒有回應。 動物們看得出來他並沒有變好,心想:「現在該怎麼辦?」他們彼此對望,可是沒有人知道答案。然後他們踏上歸途,一個接著一個,排成一條長長而嚴肅的隊伍。 「我們已經盡力了,」他們心想,「沒有人可以說我們沒有努力過。」 蟋蟀的屋頂仍然卡在鹿角上,而大熊則背著一個巨大的柳樹蛋糕,心想:「反正蟋蟀也不喜歡吃。」 路上,他們遇到蝸牛,他看起來臉色蒼白、蓬頭垢面。「我很難過,」他喃喃地說,「我真的非常難過……。」他不想跟任何人說話,悄悄地爬到灌木下,直到大家都離開。 蟋蟀獨自一人仰躺在地,任大雨落在他身上,他腦中的憂鬱感不斷左右搖晃,完全停不下來。 只有松鼠留下來陪他,並試著把他家重新組裝好,將蟋蟀家的地板當成屋頂來使用。 天色漸暗,雨勢絲毫沒有變小的跡象。 「完成了!」松鼠說。他抱起蟋蟀,把他帶進屋裡,安置在床上。 然後,他坐在床尾,靜靜地等蟋蟀睡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37497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