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窮DNA的10個途徑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只有瞭解自己面對自己,才能擺脫困境,
不管有多貧窮只要開始去面對去改進,終有一天就能進入富裕生活。
瞭解貧窮、面對貧窮、改變現狀、迎向富裕!
這個時代需要學習改變,財富才會永遠跟者你走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單靠「工作」就能富有,愈來愈多的人……
越是工作也無法掙脫貧窮,被套說成是「窮忙族」或是「薪貧族」。
想要有富裕生活都是有絕對的途徑過程!
只靠學校教育成不了億萬富翁,
只有通過思考,才可以讓一切改變。
現在全球正面臨著歐債危機侵襲下,世界各國都難以倖免,總體經濟都在持續趨緩,失業率更持續創新高,當然也有越來越多人陷入貧窮階段,這個情況在未來的數年內都難以改善,甚至還有可能越來越糟,國內也正面臨者各種經濟危機,身為平民百姓的你我只能去承受面對,但是卻不能坐以待斃,否則貧窮將隨時會降臨,要如何有效的防治貧窮發生及創造富裕,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目標。
社會上貧窮的人越來越多,而位於金字塔頂上的人卻還是有增無減,只是相對應貧窮人數的增長速度,卻是少的多,大家疑惑的是為什麼自己不是被歸類為富裕的那區,原因當然有很多,只是在於願不願意去面對,深刻的去探討,目前社會有個奇怪現象,窮人只會抱怨大環境不佳和社會資源不公,甚至埋怨自己不是出身在富貴人家,將這總總問題都歸咎在別人身上,這樣自然而然無法走出貧窮這個漩渦,面對這樣的局面又有誰能幫助脫離貧窮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你自己!
這社會上有多少成功人事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瞭解自己面對自己,才能擺脫困境,不管有多貧窮只要開始去面對去改進,終有一天就能進入富裕生活,白手起家成功的企業家們,那一個不是經過貧窮的洗禮才有今日之成果,上天給每個人的機會及考驗都是一樣的,但卻產生有如此大的生活差異,原因就是能不能戰勝考驗取得勝利。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單靠「工作」就能富有,愈來愈多的人越是工作也無法掙脫貧窮,被套說成是「窮忙族」或是「薪貧族」。
前者是辛苦工作賺不到錢、後者是每個月單靠領月薪的月光族,都是無法有效的累積財富、擺脫貧窮,最多只能安家填飽肚子,想要過上富裕生活更是遙不可及,忙碌的工作竟然只能淪為這般下場,想必讀者們有深刻的感受,甚至有些人自暴自棄不願意工作,過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只單靠別人的救濟,這樣想擁有財富更是天方夜譚,記住工作是獲得財富的基本條件,接下來想要擁有富裕的生活就要通過一系列的過程與途徑,這就是筆者編寫這本書的目的,希望所有讀者都能深知這些途徑,為自己打造專屬自己的富裕未來。
不管有多貧窮只要開始去面對去改進,終有一天就能進入富裕生活。
瞭解貧窮、面對貧窮、改變現狀、迎向富裕!
這個時代需要學習改變,財富才會永遠跟者你走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單靠「工作」就能富有,愈來愈多的人……
越是工作也無法掙脫貧窮,被套說成是「窮忙族」或是「薪貧族」。
想要有富裕生活都是有絕對的途徑過程!
只靠學校教育成不了億萬富翁,
只有通過思考,才可以讓一切改變。
現在全球正面臨著歐債危機侵襲下,世界各國都難以倖免,總體經濟都在持續趨緩,失業率更持續創新高,當然也有越來越多人陷入貧窮階段,這個情況在未來的數年內都難以改善,甚至還有可能越來越糟,國內也正面臨者各種經濟危機,身為平民百姓的你我只能去承受面對,但是卻不能坐以待斃,否則貧窮將隨時會降臨,要如何有效的防治貧窮發生及創造富裕,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目標。
社會上貧窮的人越來越多,而位於金字塔頂上的人卻還是有增無減,只是相對應貧窮人數的增長速度,卻是少的多,大家疑惑的是為什麼自己不是被歸類為富裕的那區,原因當然有很多,只是在於願不願意去面對,深刻的去探討,目前社會有個奇怪現象,窮人只會抱怨大環境不佳和社會資源不公,甚至埋怨自己不是出身在富貴人家,將這總總問題都歸咎在別人身上,這樣自然而然無法走出貧窮這個漩渦,面對這樣的局面又有誰能幫助脫離貧窮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你自己!
這社會上有多少成功人事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瞭解自己面對自己,才能擺脫困境,不管有多貧窮只要開始去面對去改進,終有一天就能進入富裕生活,白手起家成功的企業家們,那一個不是經過貧窮的洗禮才有今日之成果,上天給每個人的機會及考驗都是一樣的,但卻產生有如此大的生活差異,原因就是能不能戰勝考驗取得勝利。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單靠「工作」就能富有,愈來愈多的人越是工作也無法掙脫貧窮,被套說成是「窮忙族」或是「薪貧族」。
前者是辛苦工作賺不到錢、後者是每個月單靠領月薪的月光族,都是無法有效的累積財富、擺脫貧窮,最多只能安家填飽肚子,想要過上富裕生活更是遙不可及,忙碌的工作竟然只能淪為這般下場,想必讀者們有深刻的感受,甚至有些人自暴自棄不願意工作,過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只單靠別人的救濟,這樣想擁有財富更是天方夜譚,記住工作是獲得財富的基本條件,接下來想要擁有富裕的生活就要通過一系列的過程與途徑,這就是筆者編寫這本書的目的,希望所有讀者都能深知這些途徑,為自己打造專屬自己的富裕未來。
目錄
途徑之一:了解貧窮原因
第一節 窮人最缺什麼 15
第二節 安於現狀便永享貧窮 19
第三節 只靠學校教育成不了億萬富翁 25
第四節 頭腦是最大的差距所在 31
第五節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 36
第六節 「拖延」是貧窮的開始 40
第七節 貧窮是因為選擇了平庸 46
途徑之二:面對貧窮的困境
第一節 日子難過,更要認真地過 49
第二節 把不幸當作機遇 53
第三節 向折磨說一聲「我能行」 56
第四節 人生沒有真正的難題 60
第五節 改變你生命的視角 62
第六節 樹立雄心,突破生命困境 64
第七節 笑對人生中的一切困境 67
途徑之三:要有擺脫貧窮的夢想
第一節 夢想不能是虛幻的 73
第二節 消極帶來自我放棄 75
第三節 不能甘心平凡一生 78
第四節 積極思考才有出路 81
第五節 你也可以美夢成真 84
第六節 夢想≠好高騖遠 87
第七節 培養正確思考的能力 89
途徑之四:每個人都需要一顆渴望富有的心
第一節 播下希望的種子 95
第二節 大成功來自高層次的需要 98
第三節 撥正心中的指南針 102
第四節 信念就是成功的天機 106
第五節 用信念支撐行動 110
第六節 沙漠裏也能找到星星 113
第七節 鑄就堅韌的品格 115
途徑之五:設立富裕目標
第一節 無的放矢註定失敗 119
第二節 要有切實的目標 122
第三節 選擇目標比努力更重要 125
第四節 勾畫出自己的未來 130
第五節 目標能引導你正確的思考 134
第六節 明確目標的力量 138
第七節 目標的大小決定發展快慢 142
途徑之六:有想法就要付出行動
第一節 只有想法沒有行動! 149
第二節 貧窮是永遠地去計畫 151
第三節 行動是創造財富的源泉 155
第四節 全力以赴是貧窮的剋星 158
第五節 用自尊心和野心指導你的行動 161
第六節 認真就能擺脫貧窮 163
第七節 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165
途徑之七:抓住富有的機會
第一節 不要為自己的貧窮尋找藉口 171
第二節 絕不放棄萬分之一的成功機會 176
第三節 創新,財富就會降臨 178
第四節 維持創新思維的習慣 185
第五節 嘗試才能抓住機會 190
第六節 獲得財富的關鍵 193
第七節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197
途徑之八:擺脫貧窮要靠自己
第一節 自卑和自信僅一步之遙 203
第二節 做你自己的上帝 206
第三節 要保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209
第四節 最可靠的是你自己 212
第五節 培養自信能量 214
第六節 自信會使你的成功得到財富 219
第七節 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223
途徑之九:理財才能擺脫貧窮
第一節 借「刀」殺人 229
第二節 做一個精明的經營者 231
第三節 貸款的作用 237
第四節 錢要用在合適的地方 241
第五節 沒有投資,你永遠是窮人 245
第六節 讓身上長出搖錢樹 251
第七節 流動的金錢才能創造價值 255
途徑之十:富裕要靠人脈
第一節 沒有人際關係就意味貧窮 261
第二節 富裕是朋友幫出來的 265
第三節 太過計較會失去機會 269
第四節 朋友是最不可或缺的 272
第五節 擴大你的交際圈 275
第六節 貴人相助富裕一生 279
第七節 沒有關係網是因為不真誠 282
第一節 窮人最缺什麼 15
第二節 安於現狀便永享貧窮 19
第三節 只靠學校教育成不了億萬富翁 25
第四節 頭腦是最大的差距所在 31
第五節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 36
第六節 「拖延」是貧窮的開始 40
第七節 貧窮是因為選擇了平庸 46
途徑之二:面對貧窮的困境
第一節 日子難過,更要認真地過 49
第二節 把不幸當作機遇 53
第三節 向折磨說一聲「我能行」 56
第四節 人生沒有真正的難題 60
第五節 改變你生命的視角 62
第六節 樹立雄心,突破生命困境 64
第七節 笑對人生中的一切困境 67
途徑之三:要有擺脫貧窮的夢想
第一節 夢想不能是虛幻的 73
第二節 消極帶來自我放棄 75
第三節 不能甘心平凡一生 78
第四節 積極思考才有出路 81
第五節 你也可以美夢成真 84
第六節 夢想≠好高騖遠 87
第七節 培養正確思考的能力 89
途徑之四:每個人都需要一顆渴望富有的心
第一節 播下希望的種子 95
第二節 大成功來自高層次的需要 98
第三節 撥正心中的指南針 102
第四節 信念就是成功的天機 106
第五節 用信念支撐行動 110
第六節 沙漠裏也能找到星星 113
第七節 鑄就堅韌的品格 115
途徑之五:設立富裕目標
第一節 無的放矢註定失敗 119
第二節 要有切實的目標 122
第三節 選擇目標比努力更重要 125
第四節 勾畫出自己的未來 130
第五節 目標能引導你正確的思考 134
第六節 明確目標的力量 138
第七節 目標的大小決定發展快慢 142
途徑之六:有想法就要付出行動
第一節 只有想法沒有行動! 149
第二節 貧窮是永遠地去計畫 151
第三節 行動是創造財富的源泉 155
第四節 全力以赴是貧窮的剋星 158
第五節 用自尊心和野心指導你的行動 161
第六節 認真就能擺脫貧窮 163
第七節 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165
途徑之七:抓住富有的機會
第一節 不要為自己的貧窮尋找藉口 171
第二節 絕不放棄萬分之一的成功機會 176
第三節 創新,財富就會降臨 178
第四節 維持創新思維的習慣 185
第五節 嘗試才能抓住機會 190
第六節 獲得財富的關鍵 193
第七節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197
途徑之八:擺脫貧窮要靠自己
第一節 自卑和自信僅一步之遙 203
第二節 做你自己的上帝 206
第三節 要保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209
第四節 最可靠的是你自己 212
第五節 培養自信能量 214
第六節 自信會使你的成功得到財富 219
第七節 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223
途徑之九:理財才能擺脫貧窮
第一節 借「刀」殺人 229
第二節 做一個精明的經營者 231
第三節 貸款的作用 237
第四節 錢要用在合適的地方 241
第五節 沒有投資,你永遠是窮人 245
第六節 讓身上長出搖錢樹 251
第七節 流動的金錢才能創造價值 255
途徑之十:富裕要靠人脈
第一節 沒有人際關係就意味貧窮 261
第二節 富裕是朋友幫出來的 265
第三節 太過計較會失去機會 269
第四節 朋友是最不可或缺的 272
第五節 擴大你的交際圈 275
第六節 貴人相助富裕一生 279
第七節 沒有關係網是因為不真誠 282
試閱
途徑之一:了解貧窮原因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任何的問題發生都有其他的原因,要知道貧窮發生的原因,其原因更是如同蝴蝶效應一樣,都是因為沒有注意自己行為,而不幸淪為貧窮一族,月光族是貧窮,無謀生能力是貧窮,而窮忙族也是貧窮,而貧窮的共通原因卻都是一樣的,想要脫離貧窮生活,必須要知道為什麼會導致貧窮。
第一節 窮人最缺什麼
只有喜歡錢.錢才有可能來找你。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所說,每個人都有對錢的需要.需求理論中每個基本需要層次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每個層次需要的實現大都包含著對金錢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喜歡錢」不僅正當.而且有意義。
法國富翁巴拉昂去世後,《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特別遺囑:
「我曾是窮人,但當我走進天堂時,我卻是一個大富翁。在跨入天堂之門前,我不想把我的致富秘訣帶走。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有一個私人保險箱,那裏面藏有我的秘訣。保險箱的鑰匙在我的律師和二位代理人手中。
「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不可能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其睿智鼓掌,但他可以從那只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一百萬法郎,那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信件。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當然是錢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總之,答案五花八門。
一年後,也就是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時,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保險箱。
在幾千封來信中,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乏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
頒獎之日,主持人問九歲的蒂勒,為什麼想到野心,而不是其他。她說:「每次,我姐把她的男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現今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發財,每個人都有一個發財的美夢。但是,許多人很快就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於是生活就失去了動力,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這就是大多數人失敗和默默無聞的原因。不要放棄野心,即使你一輩子都沒有實現你的發財夢,你也會覺得不枉此生。你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穫。拿破崙.希爾把致富的過程總結為六大步驟:
(一)牢記你所渴望金錢的確切數目。
(二)決定一下,你要付出什麼以求報償。
(三)設定你想擁有所渴望金錢的確切日期。
(四)草擬實現渴望的確切計畫,並且立即行動,不論你準備妥當與否,都要將計畫付諸實施
(五)簡單明瞭地寫下你想獲得的金錢數目,及獲得這筆錢的時限。
(六)一天朗讀二遍你寫好的告白,早晨起床時念一遍,晚上睡覺前念一遍。
這六大步驟的核心就是要行動,任何偉大的財富追求只有在行動中才會變為現實。由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執著地堅持自己創富的信念,保持高揚的鬥志,讓夢想激發出驚人的力量,推動我們勇往直前,切莫讓「沒有發財的命」之類的想法演化成一種藉口,成為制約你創造財富的枷鎖。
欲望有助於成功,因為成功是努力的結果,而努力又大都產生於強烈的欲望。正因為這樣,強烈的創富欲望,便成了成功創富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你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就要有創富的欲望,並讓這種欲望時時刻刻鞭策你、激勵你,讓你向著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前進。創富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
你怎樣思考,你就會怎樣去行動。你要是強烈渴望致富,你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能量去追求財富,使自己的一切行動、情感、個性、才能與創富的欲望相吻合。這樣,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調節,你便會成為一個你所渴望的創富者,使創富的欲望變成現實。相反,你要是創富的欲望不強烈,一遇到少許挫折,便會偃旗息鼓,將創富的欲望淡化或壓抑下去。
歷史和現實都可以證明,欲望的力量可以使窮人變成富翁,使失敗者重整旗鼓,使殘疾人享有健康……欲望的力量就在於,使人在強烈的欲望衝動下,把那些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把「自己不行」的卑微感徹底拋開,昂首闊步地走向成功。尤其是在創富過程中,欲望越強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離成功的目標也就越近。
擺脫貧窮指南
你也許會抱怨,在你並未實際得到這筆錢之前,你不可能「看見自己有錢」但這正是熾烈的欲望所能為你提供的幫助。如果你真的十分強烈地渴望有錢,進而將你的這種欲望演變為魂牽夢繫的意念,你便毫無困難地使你自己「相信」你會得到它。
第二節 安於現狀便永享貧窮
通常,窮人並不是終其一生都少有財產或沒有財產,但他的觀點、他的情感、他的鑒賞力,他的自我觀念,他對命運的認識、他進取的能力等方面必定存在貧窮的思想因素。而且他往往還具有不可饒恕的消極思想,那就是安於現狀,適應現有的一切。
窮人都有共同的特點,能習慣一切,也能適應一切。只知道做事情,不琢磨自己所做的事情對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自己這樣做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或者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去做,只是隨著生活的習慣前行,走到哪步算哪步。有很多窮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苦,但不知道為什麼苦。他們的日子今年這樣,明年這樣,一輩子還這樣。他們會躺在冰冷的床上發牢騷,咒罵該死的生活,但就是不想換個活法。
日本三洋電機的創始人井植歲男,有著成功的事業和輝煌的人生。
有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他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二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 一棵樹苗多少錢能買到呢?」
園藝師傅對他說:「四千日元。」
井植又說:「好!扣除道路,二萬平方米大約能種二萬棵,樹苗的成本大概八千萬日元。幾年後,一棵樹可賣多少錢呢?」
「大約三萬日元。」
「八千萬日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由我支付,之後幾年,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幾年後賣掉,我們就以收入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
聽到這裏,園藝師傅卻慌忙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最後,他還是在井植家中栽種樹苗,按月領取工資,始終沒有脫離窮人的行列。
園藝師傅的思維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也想致富,但一聽說要涉及那麼多錢,他可能考慮到風險,考慮到未來的辛苦,考慮到自己將遇到的困難,考慮一大堆.他就放棄了行動,最後只能以「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來終結自己,繼續過按月領取工資的生活。
窮人面對自己的處境,從來不問問自己:我想了嗎?我做了嗎?我竭盡全力了嗎?很多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人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才可以實現。但是,窮人沒有耐心,他們可以將就,可以湊合。
他們之中遊手好閒者有之,不學無術者有之,空有皮囊者有之。沒有機會不去創造機會,有機會也抓不住機會,卻整天抱怨這抱怨那。無論在家裏,還是在社會上,總有那麼多人庸庸碌碌,虛度光陰。貧困的生活,不僅造成他們的身體營養不良,也使他們的靈魂、目光、意志和思想更加貧窮。
人都有一種思想和生活的習慣,就是害怕自己的環境改變和思想變化,人們喜歡做經常做的事情,不喜歡做需要自己變化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抓住機會,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也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抓住機會,而是因為我們害怕改變。人一旦形成了思維定式,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式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們總是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運行,從未嘗試走別的路,這就容易衍生出消極厭世、疲遝乏味之感。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貧窮生活;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式,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因此,從舞劍可以悟到書法之道,從飛鳥可以造出飛機,從蝙蝠可以聯想到電波,從蘋果落地可悟出萬有引力……常爬山的應該去涉水,常跳高的應該去打打球,常划船的應該去駕車,常當官的應該去為民。換個位置,換個角度,換個思路,你才能改變貧窮的現狀,才有可能成為富翁。
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問過自己:「我做過的事情,是否讓我自己滿意?」如果目前你所做的事情、你所處的位置連你自己都不滿意,那說明你沒有做到卓越。既然事情沒有做到卓越,你依然貧窮,為什麼不尋求改變呢?
許多富翁幾乎都經歷過貧困的童年生活,他們為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感到屈辱,他們渴望像富有的人一樣擁有財富、擺脫貧困,再也不想一無所有。像富有的人一樣,我也行!正是他們強烈的渴望使他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年輕時的李嘉誠曾在一家塑膠公司工作,業績優秀,步步高升,前途光明,如果是一般人,也應該心滿意足了。
然而,那時的李嘉誠,雖然年紀很輕,但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他所經歷的各行各業中,都有一種如魚得水之感。他的信心一點一點地開始膨脹起來,他覺得這個世界在他面前已小了許多,他渴望到更廣闊的世界裏去闖蕩一番,渴望能夠擁有自己的企業,闖出自己的天下。
於是李嘉誠不再滿足於現狀,也不願意享受安逸。所以,事業順利的他,再一次轉換跑道,重新投入競爭的洪流,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了新的人生搏擊,最後他也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全球矚目的富翁。
正是要求改變現狀的欲望改變了李嘉誠的一生,這對你同樣適用。你對自己目前的狀況並不是很滿意,你也沒有必要為自己的不滿意感到羞愧,相反,這種不滿能夠產生很強的激勵作用。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你深深珍惜的夢想是你的一部分,別人致富的實踐是你需要借鑒的寶典。所以,要堅信自己能像他們做得一樣好,那麼開始起航吧,讓億萬富翁的榜樣為你的行動提供動力!
擺脫貧窮指南
安於現狀就是持續貧窮的原兇,越大的利益越大的財富就是需要不斷的改變,在這個時代更是需要學習改變,財富才會永遠跟者你走。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任何的問題發生都有其他的原因,要知道貧窮發生的原因,其原因更是如同蝴蝶效應一樣,都是因為沒有注意自己行為,而不幸淪為貧窮一族,月光族是貧窮,無謀生能力是貧窮,而窮忙族也是貧窮,而貧窮的共通原因卻都是一樣的,想要脫離貧窮生活,必須要知道為什麼會導致貧窮。
第一節 窮人最缺什麼
只有喜歡錢.錢才有可能來找你。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所說,每個人都有對錢的需要.需求理論中每個基本需要層次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每個層次需要的實現大都包含著對金錢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喜歡錢」不僅正當.而且有意義。
法國富翁巴拉昂去世後,《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特別遺囑:
「我曾是窮人,但當我走進天堂時,我卻是一個大富翁。在跨入天堂之門前,我不想把我的致富秘訣帶走。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有一個私人保險箱,那裏面藏有我的秘訣。保險箱的鑰匙在我的律師和二位代理人手中。
「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不可能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其睿智鼓掌,但他可以從那只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一百萬法郎,那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信件。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當然是錢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總之,答案五花八門。
一年後,也就是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時,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保險箱。
在幾千封來信中,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乏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
頒獎之日,主持人問九歲的蒂勒,為什麼想到野心,而不是其他。她說:「每次,我姐把她的男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現今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發財,每個人都有一個發財的美夢。但是,許多人很快就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於是生活就失去了動力,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這就是大多數人失敗和默默無聞的原因。不要放棄野心,即使你一輩子都沒有實現你的發財夢,你也會覺得不枉此生。你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穫。拿破崙.希爾把致富的過程總結為六大步驟:
(一)牢記你所渴望金錢的確切數目。
(二)決定一下,你要付出什麼以求報償。
(三)設定你想擁有所渴望金錢的確切日期。
(四)草擬實現渴望的確切計畫,並且立即行動,不論你準備妥當與否,都要將計畫付諸實施
(五)簡單明瞭地寫下你想獲得的金錢數目,及獲得這筆錢的時限。
(六)一天朗讀二遍你寫好的告白,早晨起床時念一遍,晚上睡覺前念一遍。
這六大步驟的核心就是要行動,任何偉大的財富追求只有在行動中才會變為現實。由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執著地堅持自己創富的信念,保持高揚的鬥志,讓夢想激發出驚人的力量,推動我們勇往直前,切莫讓「沒有發財的命」之類的想法演化成一種藉口,成為制約你創造財富的枷鎖。
欲望有助於成功,因為成功是努力的結果,而努力又大都產生於強烈的欲望。正因為這樣,強烈的創富欲望,便成了成功創富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你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就要有創富的欲望,並讓這種欲望時時刻刻鞭策你、激勵你,讓你向著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前進。創富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
你怎樣思考,你就會怎樣去行動。你要是強烈渴望致富,你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能量去追求財富,使自己的一切行動、情感、個性、才能與創富的欲望相吻合。這樣,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調節,你便會成為一個你所渴望的創富者,使創富的欲望變成現實。相反,你要是創富的欲望不強烈,一遇到少許挫折,便會偃旗息鼓,將創富的欲望淡化或壓抑下去。
歷史和現實都可以證明,欲望的力量可以使窮人變成富翁,使失敗者重整旗鼓,使殘疾人享有健康……欲望的力量就在於,使人在強烈的欲望衝動下,把那些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把「自己不行」的卑微感徹底拋開,昂首闊步地走向成功。尤其是在創富過程中,欲望越強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離成功的目標也就越近。
擺脫貧窮指南
你也許會抱怨,在你並未實際得到這筆錢之前,你不可能「看見自己有錢」但這正是熾烈的欲望所能為你提供的幫助。如果你真的十分強烈地渴望有錢,進而將你的這種欲望演變為魂牽夢繫的意念,你便毫無困難地使你自己「相信」你會得到它。
第二節 安於現狀便永享貧窮
通常,窮人並不是終其一生都少有財產或沒有財產,但他的觀點、他的情感、他的鑒賞力,他的自我觀念,他對命運的認識、他進取的能力等方面必定存在貧窮的思想因素。而且他往往還具有不可饒恕的消極思想,那就是安於現狀,適應現有的一切。
窮人都有共同的特點,能習慣一切,也能適應一切。只知道做事情,不琢磨自己所做的事情對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自己這樣做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或者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去做,只是隨著生活的習慣前行,走到哪步算哪步。有很多窮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苦,但不知道為什麼苦。他們的日子今年這樣,明年這樣,一輩子還這樣。他們會躺在冰冷的床上發牢騷,咒罵該死的生活,但就是不想換個活法。
日本三洋電機的創始人井植歲男,有著成功的事業和輝煌的人生。
有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他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二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 一棵樹苗多少錢能買到呢?」
園藝師傅對他說:「四千日元。」
井植又說:「好!扣除道路,二萬平方米大約能種二萬棵,樹苗的成本大概八千萬日元。幾年後,一棵樹可賣多少錢呢?」
「大約三萬日元。」
「八千萬日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由我支付,之後幾年,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幾年後賣掉,我們就以收入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
聽到這裏,園藝師傅卻慌忙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最後,他還是在井植家中栽種樹苗,按月領取工資,始終沒有脫離窮人的行列。
園藝師傅的思維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也想致富,但一聽說要涉及那麼多錢,他可能考慮到風險,考慮到未來的辛苦,考慮到自己將遇到的困難,考慮一大堆.他就放棄了行動,最後只能以「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來終結自己,繼續過按月領取工資的生活。
窮人面對自己的處境,從來不問問自己:我想了嗎?我做了嗎?我竭盡全力了嗎?很多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人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才可以實現。但是,窮人沒有耐心,他們可以將就,可以湊合。
他們之中遊手好閒者有之,不學無術者有之,空有皮囊者有之。沒有機會不去創造機會,有機會也抓不住機會,卻整天抱怨這抱怨那。無論在家裏,還是在社會上,總有那麼多人庸庸碌碌,虛度光陰。貧困的生活,不僅造成他們的身體營養不良,也使他們的靈魂、目光、意志和思想更加貧窮。
人都有一種思想和生活的習慣,就是害怕自己的環境改變和思想變化,人們喜歡做經常做的事情,不喜歡做需要自己變化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抓住機會,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也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抓住機會,而是因為我們害怕改變。人一旦形成了思維定式,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式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們總是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運行,從未嘗試走別的路,這就容易衍生出消極厭世、疲遝乏味之感。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貧窮生活;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式,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因此,從舞劍可以悟到書法之道,從飛鳥可以造出飛機,從蝙蝠可以聯想到電波,從蘋果落地可悟出萬有引力……常爬山的應該去涉水,常跳高的應該去打打球,常划船的應該去駕車,常當官的應該去為民。換個位置,換個角度,換個思路,你才能改變貧窮的現狀,才有可能成為富翁。
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問過自己:「我做過的事情,是否讓我自己滿意?」如果目前你所做的事情、你所處的位置連你自己都不滿意,那說明你沒有做到卓越。既然事情沒有做到卓越,你依然貧窮,為什麼不尋求改變呢?
許多富翁幾乎都經歷過貧困的童年生活,他們為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感到屈辱,他們渴望像富有的人一樣擁有財富、擺脫貧困,再也不想一無所有。像富有的人一樣,我也行!正是他們強烈的渴望使他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年輕時的李嘉誠曾在一家塑膠公司工作,業績優秀,步步高升,前途光明,如果是一般人,也應該心滿意足了。
然而,那時的李嘉誠,雖然年紀很輕,但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他所經歷的各行各業中,都有一種如魚得水之感。他的信心一點一點地開始膨脹起來,他覺得這個世界在他面前已小了許多,他渴望到更廣闊的世界裏去闖蕩一番,渴望能夠擁有自己的企業,闖出自己的天下。
於是李嘉誠不再滿足於現狀,也不願意享受安逸。所以,事業順利的他,再一次轉換跑道,重新投入競爭的洪流,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了新的人生搏擊,最後他也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全球矚目的富翁。
正是要求改變現狀的欲望改變了李嘉誠的一生,這對你同樣適用。你對自己目前的狀況並不是很滿意,你也沒有必要為自己的不滿意感到羞愧,相反,這種不滿能夠產生很強的激勵作用。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你深深珍惜的夢想是你的一部分,別人致富的實踐是你需要借鑒的寶典。所以,要堅信自己能像他們做得一樣好,那麼開始起航吧,讓億萬富翁的榜樣為你的行動提供動力!
擺脫貧窮指南
安於現狀就是持續貧窮的原兇,越大的利益越大的財富就是需要不斷的改變,在這個時代更是需要學習改變,財富才會永遠跟者你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