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3)
  • 13個人喜歡
  • 79 213
    27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勵志小品實踐夢想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冒牌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9/16

出版情報

制定你的10年計劃

2015/09/07 十八歲那年,我在紐西蘭讀大學,白天跟朋友吃喝玩樂、混咖啡店、唱KTV、晚上跟朋友們用馬拉松接力的方式看台灣的綜藝節目和連續劇。 我考上的大學,不是我想讀的學校。於是,我約了負責國際學生的指導教授詳談,告訴她想轉學到紐西蘭的第一學府「奧克蘭大學」。 她聽完我想轉學,突然反問:「你能告訴我,接下來對未來的規劃嗎?」 我不太明白老師怎麼突然問我如此嚴肅的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她問:「你想過未來要做什麼嗎?」 我點點頭。她微笑著鼓勵我把想法說出來。 我說,想成為一個作家。 她愣了一下,因為當時我選讀的是商學院,並非文學相關的科系。她略微思考後直言:「那麼你有想過作家必須做的事嗎?十年後,你會怎樣?」 她說的風輕雲淡,但落在我的心底卻變得異常沈重。我沈默許久才說,一個作家要做到,出書、投稿、寫文章。 「那麼你現在做了什麼?」我的腦袋風起雲湧,最後終於忍不住說:「我有寫部落格,但都沒有人看。」語氣略帶一點無奈。 她隨手拿起紙筆,畫了一個倒過來的三角型,把我最大的作家夢想寫在最上面,依序寫下作家應該做到的事。 她告訴我關於未來的夢想應該反過來看,制定10年的計劃,發現自己的不足,才之道該怎麼努力。她舉例,想成為作家那麼至少要寫幾本書,再加上幾個雜誌專欄。而且還是要有人看的那種。 「28歲的時候,差不多要出3本書,寫完一個系列,籌備著下一個系列。」 「27歲的時候,你應該要有幾個雜誌專欄,讓文字被更多人看見。」 「25歲的時候,你要培養自己的獨特觀點,寫的內容至少給代表了一個族群的聲音,說出他們的心中所想,才會有人願意看你的作品。」 「23歲的時候,你需要開始工作賺錢,然後邊寫文章。」 「22歲的時候,你大學畢業,你們國家需要當兵,那麼你可以累計自己的生活閱歷。」 「20歲的時候,順利的話,總會有一家出版社可以幫助你出第一本書,試試市場的反應。」 「19歲的時候,轉學成功,然後整理網路上的文字內容,開始投稿。」 教授的話,說來容易,卻讓我倍感壓力。這樣下來,我似乎不能再混了。更何況,目前似乎什麼都沒做到。 我理解到,自己的格局太小,甚至連心臟都不夠強壯。除了說得一口作家夢,當時的我,甚至還在為幾個網友的留言沾沾自喜,又或者為了幾個網友的負面評價,糾結的睡不著覺。 指教教授對我說:「不用擔心,如果你確定目標,現在可以開始執行。」 一年後,我照著自己的心之所向開始投稿。轉學成功後,歷經了一年才得到出版機會。不過我沒有通過市場的考驗,作家路停擺了,但我始終記得自己想做的:十年後,我要成為一名作家,有自己的專欄,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25歲,我在臉書用一張海賊王的圖片、一句話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情點滴,逐漸累計很多跟我一樣愛看動漫、喜歡語錄的讀者。 我寫下了《海賊王教我的50件事》《通往偉大航道的50個關鍵字》,這本書漸漸的累積了一群願意看我用文字表達想法的讀者。 27歲,原以為作家路可以走下去,卻被指控抄襲,分享的動漫照片侵權還鬧上了媒體,出版社解約,作家路再度停擺,甚至連做人都一夕之間千夫所指,彷彿我的努力都因為一些人的幾句輿論白費了。 可是,我沒有忘記那年的夢想──十年後,我要成為一名作家,有自己的專欄,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我回到工作、投稿,試圖出書的日子。直到今年九月,我終於有機會出版第三本書《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 出版後賣得不錯,短短兩個月加刷了兩次,於是去年被指控抄襲、侵權又被拿出來酸。酸人真的很容易,難的是遇到挫折以後鼓起勇氣站起來,透過寫作印證自己作品中闡述的道理。 我一直在做的,就是分享我喜歡的動漫,分享我喜歡的語錄,而不是傳遞負面能量,所以,我不會也沒必要把那些不開心放在我的讀者身上。這次面對酸言酸語,我選擇不再回應,不是做錯或者怕了;而是沒必要隨風起舞,拿過去的事情再做文章。 2014年結束的那年我28歲,也是我和大學指導教授談話的10週年。回顧這十年,我真的完整了這條作家路的《夢想三部曲》,也擁有了自己的專欄。 從《海賊王教我的50件事》談夢想 《偉大航道的五十個關鍵字》談成長 再到《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談挫折。 我也在《今周刊》《經理人》《風傳媒》等報章雜誌寫著自己對各種事務的觀點。 也許現在身為大學生的你曾跟我一樣,遇到挑戰,曾經彷徨,不曉得未來何時會到。 未來真的很遙遠,但比未來更遙遠的是昨天,因為昨天再也回不來。 請試著告訴自己,有夢不夠,必須踏出勇敢第一步。制定你的十年計劃,再朝著目標邁進,途中即便歷經挫折,也要爬起來繼續走下去。 困難也許會抹滅你一陣子的熱情,但不要讓它抹殺你一輩子的夢想。唯有堅持,才能讓你的生活有機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化,變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 【冒牌生的建議書單】 《2011771016167》/究竟/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2011910165053》/圓神/金蘭都 《2018573170561》/皇冠文化/侯文詠 《2018551614100》/究竟/小野 《2018611022999》/新雨/大野更紗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誰的人生不是充滿遺憾,關鍵在於你怎麼面對它。

有一個人,從還是小男孩的時候就懷著作家夢,在數不盡的訕笑與冷言冷語中悄悄前行,安靜又堅持,不間斷的寫下去。父母不支持,朋友不看好,工作要辛苦兼顧,生活要努力維持,沒人能保證成功。

如今,這已是他的第三本書,68 萬粉絲傾力支持。

沒有誰比他更能告訴你,如何用學習來滿足野心,用努力來補足才華。

你以為你很孤單,夢想沒人支持,碰到挫折走不過去,付出的努力都沒有報償?只是,你做了什麼努力來讓別人願意支持你?你遇到的挫折是否真讓你的熱情變得不堪一擊?你是否計較人生的輸贏更勝過你改變自我的決心?

不起身改變,夢想永遠都只是幻想。別再猶疑害怕,因為,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

 

│關於本書│

 

2012 年,冒牌生出版第一本書,旋即登上各大書店排行榜,攻占暢銷榜長達 18 週。隔年 7 月,出版第二本書,同樣熱銷。

 

就在人生一帆風順之際,他卻爆發了「粉絲團事件」──圖文未註明出處──網友謾罵排山倒海而來,禁不住壓力的他宣布關閉粉絲團。

 

那段時間,他承受各大媒體質疑、鄉民批判、親友關切,快速成名也讓他付出慘痛代價。外人看他一路風光:出國留學、網路名人、暢銷書作家……殊不知他在外求學承受異樣眼光,網路經營比別人花更多時間,出書前更曾不斷遭到各家出版社退稿。雖然也曾沮喪,但他從來正面看待。

 

褪去「海賊王」的光環與包袱,這一次,冒牌生決定好好談談當時的心路歷程,以及不同時期的挫敗帶給他的成長。

編輯推薦

把挫敗變成沃土,才能開出璀璨黃花!

初見冒牌生,他已出版一本書,晉身「暢銷作家」之列,在網路上擁有高人氣。首次會談難免好奇,他這麼年輕,是如何辦到的?當然,我也犯了其他人的毛病——眼裡盡是他的成功,忽略他背後的付出、失敗,並妄想從幾小時的談話中窺探其成功經驗,企圖複製他的暢銷之路。

一年後,他的第二本書出版,同樣熱銷。但沒多久,抄襲爭議爆發,網路負評如洶湧浪潮將他徹底吞沒,過往暢銷記錄如沙灘文字灰飛湮滅。他也從雲端跌落谷底。即使如此,他仍細心呵護最珍視的夢想、正面看待未來。
是的,他犯了錯誤。

像做錯事被發現的小孩,驚慌失措。但也該慶幸,經歷此事,讓他能面對自己的錯誤,修正過往言行。《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寫的不是耀眼的成功,而是最陰暗處的挫折,是冒牌生內心深處的獨白。如果你也在夢想與現實間掙扎、為失敗懊惱不已,那麼你可以看看他的文字。從這本書中我看到:每個人都會遭逢逆境,但關鍵在於你如何面對。別讓這些挫敗成為重壓在你身上的厚土,而要將這些磨練變成肥沃土壤,埋得越深,未來的黃花才會更加綻放!(文/時報出版第二編輯部主編陳信宏)

作者

冒牌生


本名楊立澔,當了十幾年的小留學生,上過幾次節目,教過英文,繞了地球一大圈後,又回到臺灣闖蕩職場。喜歡交朋友,從小立志當作家卻常被冷眼相待。總算出了兩本書,攻占各大排行榜,粉絲團人氣累積直達 68 萬人,還成為《今周刊》網路專欄作家,不定時到學校演講。即使面對家人好友不時潑冷水,也決心堅持寫下去,是個克服重重訕笑與困難的夢想者。
有旺盛的學習力與好奇心,凡事都能看到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收獲。喜歡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證明人定勝天,從挫折中成長。

曾獲獎項:
2013 國家圖書館臺灣出版 TOP1-2012 代表性圖書
金石堂暢銷排行榜連續 18 週入榜
《數位時代》年度粉絲團個人組冠軍
2012 博客來年度百大得獎作品

68 萬人次粉絲團,搜尋關鍵字:冒牌生驚點語錄
https://www.facebook.com/InMyWordz?fref=ts

目錄

自序

CHAPTER 1 學習,一場無止境的冒險

1. 先學習,再圓夢      

2. 努力過,不需要後悔      

3. 為自己而活      

4. 想變強,先懂得堅持      

5. 出發吧!得到會比失去多      

6. 你的價值,別人奪不走!      

7. 走過才知道答案      

8. 夢想只是加分題,未必要遠大      

9. 得不到支持就放棄,只是打嘴炮  

10. 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只有未下足的功夫    

CHAPTER 2 人生籌碼與價值,靠累積

1. 無法控制潮起潮落,就學會乘風破浪  

2. 勇於追求  

3. 迷惘是好的      

4. 先努力,才能改變世界  

5. 不計輸贏的人生      

6. 努力了,才會有希望      

7. 回頭看,但不走回頭路  

8. 拓展人脈,先提升自我層次  

9. 人生,別看一時的成敗  

10. 追夢前,先學會承擔    

11. 犯錯,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CHAPTER 3 謝謝那些批評你的人

1. 謝謝鼓勵與打擊你的人  

2. 友情像一棵樹,只在乎根有多深

3. 陪你走到老      

4. 忠於你的選擇  

5. 人生沒有滿分,只有進步的空間  

6. 讓關心你的人放心  

7. 不計輸贏的愛情      

8. 真正的遺忘不需要努力  

9. 分手了,不一定還要做朋友 

試閱

先學習,再圓夢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求學期間,大家或多或少都碰過這種狀況:你發現自己不好也不壞,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卻又擔心無法出眾而作罷。高中時擔心「是不是要考國立大學,未來就業才有保障?」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大學後,又怕「高等學歷被稀釋,似乎要讀研究所才會有競爭力。」過多的憂慮讓自己裹足不前,甚至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迷惘著自己的未來是否會因為學歷不足失去競爭力……

我和大多數學生一樣,求學時也對未來迷惘,不曉得究竟書要讀到什麼程度才夠?雖然知道人人有機會,但心裡卻是個個沒把握。每當想跳脫既有制度,做一些特立獨行的決定時,又擔心不確定因素太高,寧願選擇屈就於原有的社會規範,以求一份保險和心安。

社會以分數、名次掛帥,當你無法以成績取勝時,這個社會的價值判斷會殘酷的說明你和別人的差距,於是你變得更茫然,不明白求學的意義何在。雖然不服氣,但社會絕大多數人似乎就是這麼認為:人生似乎一定要好好讀書,通過考試求取高學歷,未來才有出息。

這樣的話語不斷在周遭出現,透過大眾媒體傳播到每個人的腦袋。可是聰明如你不禁反問:難道高學歷才有高成就?難道人生不能自己安排?

我在紐西蘭讀大學時也是那種不重課業的一份子。對課本心不在焉,卻在網路、社群、樂評中投注相當多的時間。外國學風開放,上課不用點名,功課不會有人逼你,只要繳足學費,要混還是苦讀都是自己的選擇,這也讓我有更多時間從事喜歡的娛樂。

當時有位很會讀書、又有人生目標的馬克斯學長,我們交情很好,但他看不慣我一天到晚守著筆電,時間不花在讀書,老在網路上爬文寫部落格。

為了讓我多讀點書,他常試圖在課後與我相約到大學二十四小時開放的電腦教室通宵念書。可惜不知長進的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自習時間絕大多數是馬克斯學長念書,而我則上網寫部落格,記錄生活瑣事。

每次只要寫部落格,學長就會苦口婆心地規勸:「你可以不要再浪費自己時間了嗎?我們是來這裡讀書的耶。」

我明白馬克斯學長的好心,可是每次聽到他的話,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怨懟,總覺得沒人瞭解心中所想。

一天課後,馬克斯學長又找我到電腦教室熬通宵。沒多久,我故態復萌的手癢上網寫文章。他無奈的念了幾句,讓我終於爆發了。

「學歷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想做的事情沒有一扇窗或者一條路讓我前進?為什麼學校教我們的事情總是有那麼多的教條式框框架架?難道我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嗎?難道讀書就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吼得憤慨莫名,完全聽不進去馬克斯學長的話。

這件事雖然沒有影響我們的友誼,但他再也不對我的舉動加以規勸。

接著我為了證明自己的能耐,整理歷年的部落格文章,打算投稿結集成冊。沒想到居然順利出了一本到大陸求學的小說。書出版後,我炫耀式的拿到學長前擺譜。現在想想實在幼稚至極,而且,那本大陸求學的小說賣得並不好,自此之後,我一連好幾年投稿更是石沉大海,下一部作品遙遙無期。

面對寫作路上的初次挫敗,我不願意跟任何人傾訴,尤其是馬克斯學長,我總認為他嘴巴上不說,心中一定包持著一種「看吧,早跟你說了!」的心情。

我開始質疑自己是否有寫作的才能,並開始幫作品不受歡迎尋找理由。「一定是因為我常年在國外求學,沒有中文底子,不會寫中文,只會打字,大家一定都覺得我腦袋空空,一無所知……所以才沒有讀者喜歡我的作品,所以才沒有出版社願意幫我出書。」

這些自我厭惡的情緒持續了許多年,仍然無解。因為找不到出版社,推出下部作品的日子遙遙無期,我心中越來越抗拒這個夢想,雖然很想繼續做,卻又缺乏執行的動力,只能在原地踏步著。

五年多後,我出了社會,進入職場工作,作家的夢想已經變成遙不可及的一件事。有次,在臉書看到一張網友瘋傳的照片,那張照片列舉了三位休學卻成功的名人,如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以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但圖片的末端卻出現一位眼睛被馬賽克的臺灣超商店員,文字反諷著「他大學畢業」。

這則網路諷刺圖文是網友嘲諷臺灣高等學歷被稀釋的產物。底下眾多的臺灣網民留言紛紛感嘆學歷無用,就算大學畢業也比不過沒讀完大學的老外,那麼何必求學啊?

這些圖文帶給我很多的衝擊,尤其是圖文引發的一連串留言,猶如當年我對馬克斯學長咆哮的翻版:「讀書到底有什麼用?我們為何不能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

於是我開始瘋狂的爬文。爬文的過程中,我豁然發現組圖中的三位企業家不是因為休學才達到現在的成就,而是休學前就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帶著義無反顧的決心追求目標。

很多人只看到賈伯斯的休學,卻忽略他繼續留在大學旁聽課程;馬克祖克伯在大學時期總是犧牲多彩多姿的校園活動,窩在宿舍寫臉書的程式雛形;比爾蓋茲確實沒有完成哈佛學歷,但在某次媒體訪談中,他展示自家書房,裡面擺滿母校哈佛大一至大四必修的課本,上面寫滿了自學的注解。

慢慢的,離開學校好多年的我才有所體會學長的苦口婆心。他想表達的從來不是學歷至上,更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只是想告訴我:「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這句話後來在網路上也有類似說法,無論哪一種說法,重點都該放在「靜下心來學習」。

靜下心來學習,指的不只是學校提供的那一紙學歷證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保持一顆謙遜的心,思考自己的天分、特質、興趣、夢想?又為了那些夢想做出何種準備?是否具備不計成敗、不管未來如何仍奮勇向前的勇氣?

上述的問題,我不敢一一的肯定回答。

可是如果只把問題歸責於沒有系統性的學習中文,那麼對未來的作家路絲毫沒有助益。

為了不讓自己一無所知,我決定大量閱讀,研讀網路、實體的文字作品,再試著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理解。又一陣子,我決定試著寫一篇沉澱過的文章,便針對上面那張熱門的組圖寫了一篇回應。

沒想到竟得到一萬九千個讚,四千五百多次分享轉發!

雖然有些網友留言:「認真你就輸了」,沒必要對網路流傳的內容太過認真,但那次網友們的按讚和轉發仍替我打了一劑強心針。

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心中所求,但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可是與其僵持沒有得到的事物,不如把已知的缺憾做為動力持續付出。

把問題歸咎於外部環境、先天不足或者其他各式各樣的因素,是一件最容易的事,但如果真的想透過挫折拉進「你與夢想之間的距離」,就必須先用更踏實的態度面對本身的不足。

人生路很長,趁著自我檢視的機會激勵自己,保持一顆持續學習的心,遠勝於一紙學歷能夠證明的價值。

犯錯,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方向總在摸索中逐漸清晰。

連續三個月,我的朋友張顥收入一一k,在生活費日益高漲的臺北根本無法生活。張顥身高一八八公分,體重七十八公斤,練得一身八塊肌,挺鼻薄唇丹鳳眼,不是典型的大眾帥哥,但絕對是個有味道的型男。

二十三歲的他是知名模特兒經紀公司簽約的小小男模,從小到大很會讀書,大學念成大,由於擁有八塊腹肌,被朋友戲稱「成大好腹肌」,後來又去了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是模特兒中少見的高學歷。

「成大好腹肌」張顥由於心中對表演工作有興趣,到紐約進修時又專程到當地的表演工作坊學習幕前和幕後的技術。回臺灣後參加模特兒公司的選秀活動,進入前十強,但半年過去了,進展有限,人生似乎卡關了。

那天晚上,張顥在我家,算了算自己的收入,他好想放棄,本應是光鮮亮麗的模特生活,卻過得鬱鬱寡歡,就算接過幾次活動,拍過一支電視廣告,前途似乎還是一片茫茫。

其實,以他的學歷,若選擇傳統的上班族生活絕不是問題,但偏偏就選了那條最難走的模特兒之路。前幾天,他為了幫電影宣傳,同時慶祝粉絲團突破千人按讚,他打赤膊露出一身精壯結實的八塊肌,並寫下一段感性的文字。可是,有人留言:「立金變態」(你真變態),接著又被其他評論酸道:「這跟電影有啥關係,沒名氣還多作怪。」

這些評論看似很眼熟,曾經也有網友留言給我說「無病呻吟,寫得不怎樣,等寫好一點再發表吧!」

對方沒有什麼惡意,但對於網友的留言,我回了一句:「謝謝指教,但實力是需要練習的,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閉門造車只會成長得更慢。」

那則回應得到許多人按讚,因為無論實力也好,名氣也罷,都是從無到有的累積。過程不是慢慢等出來的,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做起,經歷一段漫長重複又枯燥的練習才有可能堆積得出來。

沒有人可以直接一步登天,而努力的過程往往會被旁觀者忽略。

張顥曾羨慕的對我說:「為什麼你的粉絲團有六十八萬人按讚,而我的卻只有一千多人。」

我確實沒有高大挺拔的身材,更沒有八塊腹肌。但早在十多年前,我就開始規定自己每週寫兩篇部落格,到後來開始經營粉絲團後也曾創下每日更新三篇,連續兩年未間斷的記錄。

粉絲團的人數累積,是我第一次感覺到沉澱的魅力,畢竟在剛開始分享時,我從來沒想過會得到什麼,也曾一個讀者都沒有,試過天天發文無人看,所以當後來三年累積了六十八萬個讚,在別人眼裡看似輕而易舉的得到,對我來說,是從十五歲那年每週寫兩篇部落格,到後來每日更新三篇,連續兩年未間斷所累積的結果。

這些話對正在模特兒起步階段的張顥來說太過遙遠,有時候反會讓他陷入一種迷惘的糾結,對未來找不到肯定和方向。他曾問我:「是否應該寧缺毋濫,先想好自己適合做什麼再嘗試,不要懵懂無知的時候就跌跌撞撞。我好像不適合做模特兒,那乾脆不要做了。」

我笑了笑沒反駁,只問了一句「為什麼?」

他沉吟了一陣子,蹦出一句:「因為做不好,乾脆不要做了。」

我反而認為,不要因為害怕自己會犯錯,就選擇什麼都不做。誰又天生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就好像我確立了寫作為志願,但實際尋覓的時間長達十八年。從十歲開始,我開始摸索自己能寫什麼,但我不知道能寫什麼,該小說還是散文,根本沒有概念;但我知道,不可能等到白髮蒼蒼,馬齒徒長後再執行。

沒有幾個人一開始做事就能做到天才的水準,每個人都是從失敗中學習成長。人生永遠不可能萬全準備再出發,路上總會有出乎意料的突發事件。絕大多數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所以當你有了六分把握後,就開始行動吧!唯有願意嘗試,才能讓未來擁有無限可能。

那天,我問嚷嚷著放棄的張顥,「一開始為什麼想當模特兒?」

「其實也沒有為什麼,就腦海中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好像我挺喜歡表演這件事,而且身高夠,身材也不錯,幾次在臺上表演,當臺下有回應時,都會感到激動。但下臺後又會開始疑惑,如果要做,該往哪個方向。」張顥說。

「那是什麼讓你到現在都還不放棄?」我又問。

「這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每次想放棄時總是很幸運的獲得另一個機會。可是那些機會,反倒讓我認識到自己更多的不足……我似乎做不到他們的期許。」

「那你覺得為什麼那些貴人們願意給你機會?他們看中你的什麼特質?」

張顥搖著頭說:「我不知道,雖然他們的要求,我願意嘗試,但很懊惱無法一次到位。」

「你確實有一些基本條件,但那些願意給你機會的人,不見得是看上你的身高外貌,因為在你尚未成名前,這些條件的可取代性都太高。願意給你機會的貴人,也許是在你身上看到一股別人沒有的拚勁和態度。」

張顥聽完,靜默了好一陣子。他知道自己不是大眾型帥哥,但也正因為這樣,他對每一次的機會都格外珍惜。也許是高度的自我要求,讓他忘記了,方向總在摸索中逐漸清晰,實力則因為重複磨練而成長。

人生從不完美。它更需要的是規畫、執行和完成。面對一件事的成敗,毋須把它和你的價值畫上等號。「你做的事情失敗了」不代表「你這個人失敗了」,失敗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是提升自我的契機。

最後,我告訴他,在經濟許可的狀況下,如果想追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就必須讓世界先看到最好的你。不要過分輕視自己,即便還默默無名,實力尚未發揮,但每個人都是從無到有的。

現在該做的,不是拿著弱勢跟別人的優點相比,那只會讓心情更加鬱悶。而且即便做了又發現這條路不適合,那也根本不是損失。釐清失敗的意義,比成功更難能可貴!

陪你走到老

有一種愛情,叫做白頭到老;有一種幸福,叫做相偎相依。

媽媽身體不好,最近老是氣喘,咳嗽咳得厲害。連持續好多年的有氧舞蹈運動都去不了。爸爸人在大陸,弟弟當兵,我又不住在家裡,她成天感慨自己實在老了。

其實,媽媽的身體狀況,我們全家都很擔心,跟她從年輕走到現在的爸爸更是連帶被低靡的情緒感染。

為了讓媽媽早日痊癒,爸爸放下手邊的工作,從大陸飛回臺灣,特地開車跟我一起陪著媽媽到臨近的醫院做全身檢查。

「這情形多久了?」醫生把媽媽肺部的X光片放入燈箱。

「好多年了。」媽媽無奈的說,「只是這幾年更嚴重了。」

醫生拿起鐳射筆,圈起X光片中的一個小白點,似乎在思考該如何委婉的說……

過了好一陣子,醫生才娓娓說道:「肺部有個白點,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現在還不能做出詳細的判斷,最好再做更深度的檢測,才能得知身體的狀況……」

「要多久才能知道?」我詳細的追問。

「大概要再過兩週,待會還要驗痰、抽血,不然目前真的無法判斷是否是癌症的前兆。」

媽媽聽了醫生的話,一直默不吭聲。坐在她身旁的爸爸著急站起身,希望醫生立刻安排下一步的深度檢測。

我們的心情很沉重。前幾年爺爺和家族友人都是因癌症辭世,病發後短短半年左右就走了,那種滋味猶在眼前,現在有可能輪到我們面對,實在都不好受。

陪著媽媽作完身體檢查後,爸爸沉吟了好久才問道:「醫生,報告最快什麼時候能出來?」

「最快需要一週的時間,所以要下禮拜才能拿到。」醫生說完,又叮嚀了一些注意事項,為了媽媽好,我們聽得仔細,不敢掉以輕心。

回家的車程,媽媽接到軍中弟弟的來電,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我坐在後座,用手機查詢相關資料。原來「肺部有白點」有許多解讀,有可能是黴菌,也有可能是肺結核,最後一種可能是肺癌。

我把查詢結果告訴媽媽,試圖舒緩她的緊張。只見她閉眼點頭,卻不見笑容。

回家後,媽媽寫了一段文字貼在臉書。

「以前常覺得現在的日子很好很幸福,老公雖然是個工作狂,但也還算體貼,兩個兒子也長大了不用操心。可是心裡總有一股莫名的感覺,這樣的日子能夠多久?原來,老天會嫉妒,會把這樣的日子給收回去……」

看到這段文字,我想安慰她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只好假裝沒看到,也不想按讚分享,我心知不管做什麼效果都不大,那陣子除了多多關心也沒有其他辦法,畢竟,沒住在同一屋簷下,實在無法面面俱到。

那天開始,爸爸請了長假,暫停大陸的工作,留在家裡照顧媽媽。

一週後,媽媽在檢驗報告出爐前打電話給我,說爸爸病倒了,讓我陪她一起去拿檢驗報告。本來說好是三人一起出發,可是爸爸居然病倒。

我訝異不已。「上週爸爸還好好的?怎麼會重感冒?」聽家庭醫生說,爸爸是疲勞過度才導致病毒感染,發高燒又重感冒。這對身體一向健康的爸爸來說,倒是難以想像的一件事。

後來在車上,媽媽才告訴我,爸爸這陣子比媽媽還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工作、生活蠟燭兩頭燒,作息不正常。從那天開始,爸爸雖然請了長假,但仍然在臺灣遙控大陸的員工,他不願讓媽媽太過擔心自己的病情,於是每天上網尋找其他的醫生做二次檢驗,以及查找「肺部有白點」的醫學資料,一週不到就整理了厚厚一疊資料,裝訂成冊。

後來他陪著媽媽到另一家醫院做身體檢查,大概是過度疲勞,醫院細菌多,回家沒多久就發高燒又重感冒。

「好好的日子不過,幹嘛一天到晚陪我跑醫院!」

爸爸躺在床上,抬頭望向牆上兩人當年的結婚照,再看著媽媽,只說了一句:「妳一定要好好的,妳打點家中大小事,陪著我背井離鄉從宜蘭到臺北,又從臺北到大陸,辛苦了大半輩子,接下來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好多地方沒有一起去。妳一定要好好的。」

在媽媽的堅持下,爸爸只好在家休息,由我陪同前往醫院。不知怎的,原本笑談此事的媽媽突然哽咽。媽媽哭了,她的嘴角卻依然上揚。結褵逾三十年的兩人,依然保有彼此關愛的兩顆心。我徹底懂了,那份叫做白頭偕老的愛情,還有那種相偎相依的幸福。

途中爸爸打了好多通電話,希望可以儘快得知媽媽的病況,並用濃濃的鼻音說:「好好安慰你媽,那不見得是癌症,就算是癌症也要告訴她沒事的。」

最終的身體檢查報告出爐後,醫生帶來了好消息:是良性缺陷瘤,不用動手術,只需要定期追蹤兩年,觀察是否有變大的跡象,也不會影響媽媽的呼吸、肺活量及生活品質。

我開心的打電話向家人報喜,爸爸先是緊張得說不出話,一聽到好消息總算鬆了口氣,但他說著說著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印象中,除了爺爺去世,我從沒看過爸爸情緒失控。可是就在同一天,我的父母分別為了彼此流淚。我十分篤定,原來那些讓你流淚的,都是你最在意的人;那個懂你為何流淚的,多半是最愛你的人;那個替你拭淚的,就是那個最後和你相守的人。而那份飽含關心的眼淚,只有彼此最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6060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3 則好評)
  • za*****n32 說:
    2016-06-19
    之前有來到我們學校做演講,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有勇氣的人,不為了誰就為了自己的那份堅持有讓我想到現在的自己在幹嘛,不該因為怕痛、怕跌倒、怕改變、怕失敗而不去闖,能為了夢想跌倒,這份痛真心值得。
  • gi******************.tw 說:
    2014-10-22
    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不論成功或失敗,都不要忘了相信自己。 人生總是在挫折與困境中學習成長, 要追求成功,就要有心理準備路上會經歷失敗, 為夢想跌倒,痛也值得!
  • pp**204 說:
    2014-09-21
    冒牌生你好,我是上次吵著要同時買你三本書的人。 很喜歡你寫的這段話:遇到困難時,如果選擇放棄,面臨的選擇只會越來越少。 我相信你能有今天的成績,絕對不是我們表面上看起來的簡單幾句簡介就能說完的。 看到你的堅持,會讓我不自覺的思考我自己的堅持,謝謝你帶給我的無形的力量。 感恩~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