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學幸福
內容簡介
《幸福學:學幸福》指出幸福人生DNA是:「幸福人生=快樂生活+希望生機+美滿生命」,並可透過練習而擁有。
首先是「練習快樂(happiness)」,練習擁有快樂的生活,學會對過去心懷感謝、對現在歡欣喜笑、對未來充滿期待,心中喜樂並知足惜福,會每天對自己說:「我很快樂。」
第二是「練習希望(hope)」,練習充滿希望的生機,學會對未來滿懷信心,深信將來必有好事發生,心中樂觀並領航未來,會自信對自己說:「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第三是「練習美滿(flourish)」,練習洋溢美滿的生命,學會在健康、家庭、工作、社會領域,都豐碩且平衡發展,會確定對自己說:「我的人生幸福美滿。」
全書共四篇15章。各章開頭為「幸福宣言」,提供洗滌內心的宣告信條;再藉由綱舉目張的「各章內文」,提供條列式的學習渠道;各章中段有「幸福詩篇」,道盡古代詩人的人生抒懷;章末是「古今中外」,鋪陳古聖先賢的小故事,供典範學習用途;各章另有「習作練習」,為反覆操作學習的素材。
目錄
推薦序:大學教授群聯合推薦
自序:幸福人生=快樂生活+希望生機+美滿生命
第零篇 幸福學:學幸福
第一章 幸福人生
1.1 通往幸福之路
1.2 幸福人生三要素
第壹篇 練習快樂:快樂的生活
第二章 擁抱快樂的情緒
2.1 快樂的意義與形成
2.2 正向情緒
2.3 對過去感謝
2.4 對現在歡笑
第三章 練習建立快樂習慣
3.1 踏上改變之路
3.2 面對改變抗拒
3.3 練習說正向話語
3.4 練習感覺快樂
第四章 快樂溝通
4.1 快樂溝通
4.2 尊重式提問
4.3 尊重式溝通
4.4 交流式溝通
第五章 釜底抽薪根除不快樂
5.1 追尋快樂生活
5.2 找出問題癥結
5.3 從信念到行動
5.4 恆久快樂之道
第貳篇 練習希望:希望的生機
第六章 事件、解讀、價值與信念
6.1 事件串接的人生中發現希望
6.2 從事件和解讀中遇見希望
6.3 從事件和價值的關聯中釐清希望
6.4 從事件和個人信念中擁抱希望
第七章 無可救藥的樂觀者
7.1 生命的本相
7.2 對未來樂觀
7.3 運作解讀風格
7.4 解釋希望之道
第八章 練習樂觀成就希望
8.1 開始練習樂觀
8.2 實際操作練習樂觀
8.3 練習樂觀初階
8.4 練習樂觀進階
第九章 希望與快樂的統整
9.1 成為對的人
9.2 把期望擺在對的位置上
9.3 用對的眼光看待事情
9.4 做對的事情
第參篇 練習美滿:美滿的生命
第十章 熱情洋溢的美滿行動
10.1 條條大路通往美滿人生
10.2 確定價值觀
10.3 確定目標
10.4 美滿的多元目標
第十一章 美滿人生的生涯規劃
11.1 生涯需求管理
11.2 生涯成就
11.3 生涯情境架構
11.4 情境分析結果
第十二章 美滿家庭生活
12.1 一加一的生活差異
12.2 正確對待家人
12.3 愛的存款
12.4 化解各種衝突
第十三章 美滿人生與算命
13.1 算命的鏡花水月
13.2 相命的是是非非
13.3 問命的真相
13.4 輪迴解答的幻影
第肆篇 練習幸福:幸福的人生
第十四章 幸福管理
14.1 幸福管理的基石
14.2 幸福管理的實踐
14.3 幸福管理的標竿
第十五章 做自己幸福人生的CEO
15.1 如鷹展翅上騰
15.2 做對的事
15.3 命定之路
附 錄 工作價值觀(工作機構選擇)問卷
序/導讀
自序
幸福人生=快樂生活+希望生機+美滿生命
幸福(eudemonia; well-being)是可以經由「練習」,而學習到的,本書就是你追求幸福,練習幸福的幸福學習指南。
幸福不是僅指「物質生活條件」上的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指標;也不是僅指「生活品質」上的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水平、環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人生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指標。
仔細看「福」這個字,左邊是「神」的部首,右邊是「一口田」的筆順,故真正的幸福是自我接受並享有「神賜一口田」的福氣,也就是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因此,只要有一顆心滿意足的心,你我都會是幸福人,都會做幸福的事。可見幸福的追求,必有更重要的內在因素。不然有錢、有勢、有名望的人,如影視紅星、運動球星、富商巨賈、政商名流之輩為何並不快樂,也不幸福,甚至悲觀、沮喪、吸毒、得憂鬱症或自殺的消息時有所聞。
此外,基於「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而非以奪取為目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上來自蔣中正、孫中山、文天祥等古聖先賢的訓誨,或可當做我們追尋人生目的、探尋幸福人生的起點。
總之,幸福人生的果實是豐碩人生,幸福人生就是你獲得幸福的豐碩果實,並且能夠知足常樂。基本上,幸福人生包括快樂心態的生活、希望滿足的生機、和美滿豐富的生命三個部分。因此,幸福人生的基因DNA就是:「幸福人生=快樂生活+希望生機+美滿生命」,也就是生活、生機、生命的「三生有幸」,是擁有欣欣向榮的幸福生命。
練習幸福包括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是練習快樂(happiness),練習擁有快樂的生活,學會對過去心懷感謝、對現在歡欣喜笑、對未來充滿期待,心中喜樂並知足惜福,你會開心的對自己說:「我很快樂。」這是本書第貳篇的內容。
第二是練習希望(hope),練習充滿希望的生機,學會對於未來人事物的滿懷信心,深信將來必定會發生美好的成果,心中樂觀並領航未來,你會自信的對自己說:「我對未來充滿指望。」這是本書第參篇的內容。
第三是練習美滿(flourish),練習洋溢美滿的生命,使你在健康市場、家庭市場、工作市場、社會市場等四個領域,都成就平衡豐富的美滿人生,你會確定的對自己說:「我的人生幸福美滿。」這是本書第肆篇的內容。
本書第伍篇則是歸結前三篇的內容,提出幸福人生的學習指南。
亞歷山大說:「我們的一生並不是我們直接決定的;我們是先決定自己的習慣,習慣再決定我們未來,我們的一生。」這指出通往美好答案的路徑,你是不是練習好快樂、希望和美滿的習慣,並取得練習幸福的門票,坐擁幸福呢?
在這個時候,你需要做出你生命中的智慧選擇,在關鍵時刻,做出影響人生方向的明智選擇,練習好快樂、希望和美滿的生活習慣,改變自己命運,為自己開創美滿與幸福,練習幸福,成就幸福人不虛此生的快意。再說一次,只要你練習好幸福的習慣,幸福自然就會來敲門。
我深信上帝給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正面和健康的內心,因此個人期望讀者能夠透過本書,學習若干技巧來改善不合理,甚至是偏差的思想,建立客觀和理性的思維方式去看待自己和解讀身邊所發生的事物,以走出負面情緒或焦慮不安的困境,甚至扭轉自己若干不合事理的思維模組。並且將上帝所賜的正向能量廣為傳遞,引導讀者找回正向思維和正確的生命態度,重返自己穩妥的人生道路,找回屬於上帝預備好的幸福人生。這就是個人所抱持的基本信念。
本書提供追求幸福人生的教戰守策。書中透過宣示【幸福宣言】,提供洗滌內心的信條宣告;臚列【幸福詩篇】,道盡古代詩人的人生抒懷;藉由【古今中外】,鋪陳典範學習的人物素材;透過綱舉目張的「各章內文」,提供條列式的記誦渠道;另輔以【習作練習】,提供反覆操作學習的題材。
當然,在本書中不免會接觸到「天」或「神」的概念,在這裡,基督教或天主教意指上帝,回教意指阿拉,佛教意指佛或菩薩,道教意指神明或玉皇大帝,非任何特屬宗教或New Age思潮等,則以上天稱之等,由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書作者全然接納各家宗教的論點,然為簡化且易於說明起見,在後面的敘述中,皆以「上帝」一詞概括承受與替代之。因為全球中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信仰人口最多,以及作者個人的宗教信仰所致。在此作者尊重宗教多元價值,並無獨尊基督教或排斥其他宗教的意思,其他宗教信仰讀者敬請自行將上帝替換成為其他相關神祇的名稱來閱讀相關文句即可,作者在此聲明。
本書之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國立臺北大學薛富井校長,提供一個優質的教學與研究環境,以及校內同仁、學生的切磋。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許志義恩師的推薦序,以及作者的同學與同事們,包括徐純慧、劉樺、林達榮、洪廣朋、許芳銘、邱士宗、葉彩蓮、邱永和、鮑世亨、王又鵬等10位大學教授(係依和作者結識的時間排列)的聯合推薦,使本書增色不少,作者在此特別表達感謝。
本書的完成,必須再次感謝愛妻彝璇過去二十七年來的辛勞持家、鼓勵支持和愛心包容,並教養兩個孩子迦樂、以樂完成大學學業。誠如所羅門王《箴言》所云:「得著賢妻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她的價值勝過珍珠。」同時,衷心感謝五南圖書楊士清總經理與王俐文副總編輯慨允出版;臺灣科技大學游紫雲講師在潤校文稿上的細心切實。願將此書獻給 上帝,本書中如有任何疏漏與缺失,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是幸。
試閱
幸福人生
【幸福宣言】幸福要素宣言
在我今生的生命中,一切就是這樣快樂、希望和美滿,這是幸福的三大要素。
每個人,包括我,
都用對自己最有意義的方式,體驗出生命的豐盛和美滿。
現在我帶著愛來回顧過去,並選擇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
這其中沒有對錯、沒有好壞。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存在的只有當下的體驗。
我愛我自己,因為是上帝把我從過去帶到現在。
在上帝的引導下,我會去做對的事,這是幸福的另一關鍵要素。
我更樂於和別人分享我的真實面目,
因為我知道,在生命上,上帝和我是一體的。
在上帝安排給我們的生命中,每天都是美好、奇妙的。
1.1 通往幸福之路
當有人講笑話時,我們都會發笑。
不管是開懷大笑、捧腹而笑、淺淺一笑、會心微笑……
但同樣的笑話,我們聽第二次、第三次以後,便不再發笑。
同時,我們卻將同樣的痛苦、憂傷,一直都放在心底,
沒多久就去思想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N次。
而每想一次,我們就痛苦一次。
而在這樣的生活習慣下,我們便開始離「幸福」愈來愈遠。
一、幸福的意義
幸福(well-being;eudemonia),字義上是「well」加上「being」的合體字,是一種處於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和諧美善(well),且當事人能夠自我滿足(being)的心理狀態。心靈上的幸福感是主要的、最高的善;而追求幸福則是身心靈尋求美善的務實活動。幸福具有雙重性,如下所述:
第一,和諧美善性(well)。即是由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觀點而論,幸福是指所有事物達成和諧美善的終極目標,此為一切文明工藝活動的目的所在。幸福即是最終極、最高級的目的,也就是最後、最高的善(good),故達成目標會增加目標幸福感。
第二,知覺滿足性(being)。即是當事人主觀滿意目前所處的狀態,「知足常樂」,為心中知足所衍生的滿足感和快樂感受。此時是主觀感受到自身的需要、條件和活動皆處於和諧,或是對欲望業已滿足的生活狀態。
從而具備幸福感的人,較容易克服困境,得到快樂,獲致希望,成就美滿生活。當人們發現自己能夠符合人性的基本特質時,擁有好奇心、具有想像力、進取心、社交性、助人心、關愛心、競爭心、嬉戲心,從而使生活生動,富饒樂趣,生命找到價值,獲得認可,幸福感會自然升高。
申言之,幸福是什麼,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福祿壽喜,人間至福;是福氣福氣,幸運之至;還是家庭幸福,人生美滿。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莫衷一是,因為人人心中自有一套自己的幸福人生哲學。
幸福不是僅指「物質生活條件」上的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指標;也不是僅指「生活品質」上的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水平、環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人生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指標。
幸福更是一種體會,是一種平安的狀態,幸福是與知足並列在一起的詞彙。仔細看中文的「福」這個字,左邊是「神」的部首,右邊是「一口田」的筆順,故真正的幸福是自我接受並享有「神賜一口田」福氣的感受。當我們能夠接受神所給的那一口田,而自己覺得很有價值時,屬於你我的那一份單純的幸福,自然便會有如青鳥,停留下來,停在你我的肩頭上。
幸福的英文「well-being」,乃是「well」加上「being」,即為「美好」加上「所是」。也就是對於現在擁有的一切,看做十分美好,此實與中文的「神賜一切」有異曲同工之妙。
幸福的本質在於「知足」,我們常說:「知足常樂」,以及「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1-1】。知足就是活在當下,抓住並且珍惜現在擁有的生活片段,和周遭的人、事、景、物。當我們停下匆忙腳步,好好想想自己擁有的一切,像是朋友、親人、工作和師長等,便可以恍然大悟,提醒自己應當好好珍惜現在,對於現狀能夠知足,便能感到幸福,產生更多的喜樂度過每一個明天。請不要陷在過去,認為過往回憶最美,這樣的人不會知足,也不會快樂。
我認為,只要有顆心滿意足的心,你我都會是位幸福人,會去做幸福的事。這時,重要的是要讓自己保持知足常樂,這是人生一段「愛、生活與學習」的旅程【1-2】。
二、幸福的是與非
人類的英文是「human-being」,乃是「human」加上「being」;此與幸福的英文「well-being」,乃是「well」加上「being」相近。兩者皆有「being」一詞,也說是「所是」,這意味著需要回歸事物的本質,強調「所是」,而非「所有」;強調「你是誰」,而非「你做了哪些事」,即是成為真正的人,享有真正的幸福。也就是對於現在眼前的一切,皆看做十分美好,此實與中文的福;「神賜一口田」,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一件事,當你做好這一件事,你會發現,其他的若干事情就會變得比較不重要,不必太在意,或者比較容易去做。
這個通往美好之事就是,人尋求幸福,感受到幸福。在達成多元目標時,除完成數量目標外,更需看重品質的幸福感受。否則就算名利雙收、位高權重、身體健康、服務社會俱佳,但卻對幸福無感,豈不悲哀。換句話說,達到數量和品質目標的幸福感受,是為人生幸福的雙腳,缺一不可。
幸福就像隻小小青鳥,若拚命抓取,青鳥會愈飛愈高,抓也抓不著;倘若我們整天追求幸福,幸福就真的會離我們而去。反而當我們停下匆忙腳步,幸福的小小青鳥便會停下,停在你我的頭頂上。
真的,幸福就在你我的身旁,只要願意仔細看、留心聽,暫停腳步,用心理一理心思,幸福就在這裡,幸福並未離開。
當我們留意周圍平凡事物,例如早晨漫步、晚間慢跑,以及左鄰右舍的彼此問安;甚至開始作畫、學習跳舞、乃至於研發新的食譜、蒔花弄草或烹煮咖啡新法,都可獲得快樂和希望,這是幸福。幸福需要你我花時間培養、品味,以達到無論在什麼情況都能夠知足,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的美好境界【1-3】。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幸福的DNA,而本書就是一本練習幸福的完全手冊,幸福DNA的三個內涵要素,就是快樂、希望和美滿,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多加練習。
在這個時候,且讓你我練習幸福!天天練習快樂,練習希望,練習美滿,你若是能夠做到,那你離幸福不遠了。換句話說,你就會是個幸福人,你會做幸福的事。讓我們在上帝的光中,建立練習幸福的新習慣吧!
又由於我們內心最深處都是希望能被自己欣賞和被自己尊重,所以自我尊榮和自我實現是馬斯洛所訂的人類基本需求。而當我們能夠做到快樂、希望和美滿,相信我們必能感到自己尊敬自己,自己欣賞自己,從而感到幸福。
再強調一次,名利的加身對於幸福行動的促成並不顯著,因為許多見證顯示,有名望的人以及有財富的人並未更明顯感到幸福。事實上,幸福感受是主觀的,其和客觀的名利取得實較少關聯。此外,權力和地位也不會促成更加幸福,因為掌握權勢和地位的人多會緊握權力,防範周遭他人竊取他的權力,在高度自我防衛的機制下,自然不容易擁有幸福,其理至明。
1.2 幸福人生三要素
快樂、希望和美滿的感受是直接導致你對自己或他人,進行幸福行動的三大要素內涵。理由是緬懷過去和活在當下所產生的快樂歡愉感受,足能發生幸福的體會;而擁抱未來前景所產生的希望情懷感受則是滋生幸福的溫床;同時內心的美滿憧憬則是使幸福行動能夠持續的內在驅動力。在其中,快樂和希望的態度代表短期下的情境,其中快樂是對現在的關照,而希望則是對未來的期許;至於美滿的憧憬代表長期下的堅定。故快樂、希望和美滿三者當可完整表示態度的時空各個層面,具備表達上互斥和周延的效果。以下分別總結快樂、希望和美滿的意涵,如圖1-1,說明如下:
一、快樂
快樂(happy)的英文名詞「happiness」,係來自於冰島文中的「happ」,或古挪威語的「hap」,原意指「好運」或「機運」而言。至於和「happ」有關的字根,則是「偶然(haphazard)」和「偶發事件(happen)」等字。從而,對於突然而來的好運才是使人感受到真正快樂的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改善時刻」、「情況好轉」時,所產生強烈的快樂知覺感受。這是瞬間即逝的,如喜獲麟兒的父母親、衝線得勝的運動員,或得知運彩彩券中獎的剎那。然而,此種「改善時刻」、「情況好轉」並非一蹴可及,經常發生的。從而在今日,世人愈來愈擁有財富和地位,然而內心中卻仍然不開心,也不快樂。因此,快樂的追求即需要從內心上學習「轉念」,創造在內心上的「改善時刻」、「情況好轉」情境,獲得隨時能夠從心底快樂起來,創就「常常喜樂」的具體功效。
申言之,快樂(happiness)的意義為「個人一種即時幸福滿足的狀態,一個心理愉悅的滿意經驗」,特別是在家庭中,享有家庭和樂的快樂。析言之,快樂來自於「助人為快樂之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美景美食之享受歡樂」、「知足常樂」、「心滿意足」、「心想事成」等,其當以此為基準,無庸置疑。此時即是人們的心中順從態度,表現出主觀上滿意他人這一切活動內容或服務時,內心滿足的心情。理由是人們接受這一個事物是符合個人期望的,期望能夠實現更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因此,個人就直接順著周遭活動的內容來解讀,產生不假思索的順從態度。
二、希望
希望(hope)的性情被定義為一般的期望,懷有正面希望的人咸認為在生活中好事而非壞事會發生,有如「hop」跳躍般的跳出現實環境。即正面希望的樂觀人士會對未來有好的期待,負面希望的悲觀人士則是想著未來有壞事發生。並且相較於悲觀者而言,樂觀者會有較多信心認為他們的能力可以達成目標或是避免阻礙,他們會較擅長於辨別適合的目標,以及把握追求目標,特別是達成婚姻幸福、家庭和樂、功成名就,美好生活的人生目標。析言之,希望係來自於「人活著就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往好處去想」、「期待雲破日出,黑夜終將過去」、「明天必然會更好」的期望。此時即是個人心中認同的態度,並且表現出覺得該事件標的很有價值的看法。理由是個人認同這一個事物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且效益大於成本,是一個十分划算的交易。因此,個人就能夠認同周遭事物的內容,產生心中接受的認同態度。
三、美滿
美滿(flourish)是個人心中勾勒出的美麗風情,是表現出打從心底內化的態度,從而在工作、家庭、健康、社會等各個層面中,有如「flour」麵粉般的四處打滾浸染,皆獲得美好生活的喜悅。理由是個人從心底憧憬的樣態,相信生活中的這一切美麗和豐富都是真實的,絲毫沒有欺騙和虛假的成分。因此,個人就能夠放心追求這一平衡的生命,產生心中擁有充足安全感的內化態度。尤有甚者,美滿更可延伸至個人和自己和好、個人和他人和好、個人和大自然和好、個人和上帝和好的美好狀態,這是個人擁有上帝所賜的永恆生命之圓滿狀態呈現。
另美滿的影響力道明顯大於快樂和希望,因為「內化的驅動力量當源遠流長」,若缺乏腳踏實地真實感受到恆久的美滿,而僅有仰望未來的希望和當下的快樂,則恐流於久旱祈求甘霖、枯木待逢春的柏拉圖式精神幻夢。
最後,幸福更是直指美滿的婚姻與感情生活。在大學四個必修學分當中,最引人遐思卻也最多人被當掉重修的,莫過於「愛情學分」這一門課程。誰不希望在浪漫的大學校園中,在拱門長廊內,和自己心所愛的人,思慕的人,手牽手一起漫步在其中;誰不希望能夠有個心上人,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可以談心、撒嬌、聊未來,甚至是耍賴。不錯,愛情所結的果實固然甜美,然而,卻是看得到,卻不容易搆得著,以及吃得到。
「情」字這條路,或是幸福家庭之於我們,真是有如汽車駕駛巴望看見公路,花草樹木盼望獲得甘露,靈魂身軀期望夜有歸宿,個人內心渴望開啟窗戶,而你我則是希望能夠有新人新婦。試想,人生本來就是痛苦而流光短促,怎可就此灰白虛度,我們需要給自己揭開愛情帳幕,不再落入煙雲迷霧,好好下定決心,勤加練習並全力以赴,相信幸福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天際雲路。
有一句老話:「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1-4】」;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5】」,而一身功夫是需要勤練,才能練就出真本事的,若沒有真功夫,怎能獲得美好、長久的果實。還有:「強摘的瓜兒不會甜【1-6】」,這告訴我們,還不到瓜熟蒂落的時刻,就強硬摘取瓜果,這有如朝三暮四,隨意胡亂承諾的對象,通常無法維持長久,難以享有幸福人生。
若是抱持著隨緣就好的想法,不把愛情、婚姻當一回事,每天忙於他務,甚至是裹足不前,只是「盧」在這裡,光說不練,根本不想一探巫山,那就沒什麼好說的。
又為什麼一對對甜蜜萬分、如膠似漆,令人稱羨的登對配偶,卻是難以長相廝守,永浴愛河,舉案齊眉。這當中究竟是發生什麼事,「幸福」之道果真的是蜀道難行嗎?本書以下各章將一一解密。作者深信每個人都有幸福的DNA,本書則是一本練習幸福的完全手冊。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加油【1-7】!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