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的力量:從電影學會30秒打動人心的說話術,談判溝通超業培訓師鄭立德用七部經典電影,教你如何談判雙贏、有效溝通、成功銷售!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目錄
主角在互動中迸出的談判智慧火花/劉必榮
累積自己說故事的力量/吳明憲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看電影學談判溝通
第一部《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
華特迪士尼20年的電影版權談判──有人用童年療癒一生,有人卻用一生來療癒童年。
第二部《王牌對王牌》The Negotiator
芝加哥警局兩大談判專家的頂尖對決與合作:內賊何在?真凶是誰?還我清白!捨我其誰!
第三部《速食遊戲》The Founder
麥當勞合夥人的併購談判──小心,「貪狼」就在你身邊!
第四部《高壓行動》Beirut
冤冤相報何時了?永無寧日的「以阿戰爭」人質談判!
第五部《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自己逃不出的是黑獄,別人奪不走的是希望──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第六部《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邱吉爾的談判溝通力與上臺表達力,老闆和老婆相挺,雖千萬人吾往矣!
第七部《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從紐約到洛杉磯: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看電影,說故事,學談判溝通,不亦快哉
序/導讀
推薦序/看主角在互動中迸出的談判智慧火花
華人界談判大師、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
鄭立德先生這本書是本很有趣味、很有可讀性的書。很多年前我自己原本也想寫一本這樣的書,但因為種種原因沒寫出來,今天看到立德完成這本書,備感高興。
在談判技巧的教學上,有時我們會拿電影的情節作為素材。或許有人質疑,現實社會怎麼會跟電影一樣?電影的戲劇性表現是刻意渲染的,電影的情節不太可能在現實社會被複製。的確,在實際生活中談判,不太可能跟電影一模一樣。
好多年前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有一部電影《綁票追緝令》(Ransom),片中他的小孩被綁架,綁匪以此索取高額贖金。但梅爾吉勃遜發現綁匪內部似有矛盾,於是在電話中與綁匪談判時靈機一動,宣布把贖金改成賞金,只要任何綁匪交出首謀,這筆贖金就可以變成賞金,由他獨得。整個遊戲因此翻轉,終引起綁匪內部的猜忌與內鬨。
但我覺得這個情節太有想像力,不可能複製。試想,一般人在小孩被綁架的緊張情況下,怎麼可能還這麼理性,想得出「贖金變賞金」這種妙招?話雖如此,「改變遊戲規則」卻仍是不失為一個可以效法的談判戰術,也刺激了我們一些想法。
同一題材的電影,由不同的國家拍出,鋪陳的過程、結局,都反映出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維。比如與劫持交通工具(火車、地鐵、飛機、船舶)的綁匪談判,很多國家都拍過這樣的題材,但為什麼取材與切入的角度不同?美國人拍的會強調談判過程,日本人拍的(日本拍了很多「交涉人」的相關電影與電視劇)很多則在強調綁匪的(變態)心理。這也是看談判電影的一個角度:看不同國家的導演,是從什麼角度來說這個故事,以及為什麼同一題材會說出不同的故事。這可以增加我們理解談判的文化廣度。
還有,寫劇本的人也是人,所以再怎麼想譁眾取寵或標新立異的劇作家,也是根據正常人的思路,心理學的原則,去建構他的故事。這裡面的談判攻防智慧,多少都有可參考之處。尤其電影為求緊湊,常常一幕裡面壓縮了許多不同談判情境。在現實世界裡,我們根本不可能同時經歷那麼多不同的情境,而且每個情境都給了一個參考答案(電影情節),可以供我們比對,快速豐富我們的經驗。這也是看電影學談判吸引人的地方,它增加了我們對談判理解的厚度。
有些電影拍的是歷史故事,製作單位幫我們做了很多功課,對白也來自當事人的回憶錄。像講古巴飛彈危機的電影《驚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很多對白就來自羅伯特甘迺迪的回憶錄,講邱吉爾的那部《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本書第六部電影)也是一樣。這類電影看的是主角之間的談判互動,還原的歷史場景,讓我們更容易進到當年的情境,也可以角色模擬,試想如果換我們在那個處境,反應是否會不一樣。
大型的談判,講的是「局」。川普標榜他最會談判,就是因為他最會多線布局。上乘談判講的不是「人際關係」,而是關係的「網絡」。我們借力使力,而且借的不只一個力。可是我們一般人,哪有機會去掌握這樣的局?電影裡就有。
像《高壓行動》(Beirut)這部電影所描述的,就是中東各派不同勢力較勁的局,看這部電影不是要你學了去中東談判,而是要你了解什麼叫做「局」,學會在各股勢力之間借力使力的藝術。這可以增加我們對談判理解的深度。
看電影,看故事,看主角互動的藝術,以及在互動中迸出的談判智慧火花,應增加我們對談判理解的廣度、厚度、深度,並快速豐富我們的處世經驗。
我很喜歡立德這本書,希望你也喜歡。
推薦序/累積自己說故事的力量
前威秀影城董事長、現任瀚草文創策略暨執行長/吳明憲
相信你我都有看電影的經驗,都曾隨著喜愛電影中的人物一起歡笑、悲傷、感動或有所領悟。一部好的電影,首要便是展現說故事的力量,透過文字的轉譯,讓觀眾感同身受,融入劇情情境,進而建立起觀眾的即視感與同理心,就是賣座的保證!
本書作者鄭立德老師精心挑選了七部經典電影,透過故事主軸、劇情發展與角色對話,以淺顯易懂的解析,展示劇中人物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依據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溝通技巧,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相信讀者在閱讀本書後再去觀賞這些電影,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與收穫。
此外,透過書本中的引導,除了能在觀賞電影時獲得溝通與掌握說話力的重點外,還能對電影中角色對於臺詞的演繹,產生更深入的連結,增加電影欣賞時,理解編劇大師們如何利用貼近生活的臺詞對話,將每一幕的創作重點巧妙的置入劇情中。
本書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就是作者依據長年累積的教學經驗,提供具體範例與練習問題,讓讀者能夠透過練習問題,檢視自己在閱讀後的所得所想。在現今一切講求效率的時代下,相信讀者能透過閱讀本書,輕易地累積自己說故事的力量,在生活中輕鬆掌握溝通要點,並達到溝通目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