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_帶來幸福的種子句[貼紙版]

這本書會為你帶來好運:從「我可能錯了」到「墨菲定律」,原來趨吉避凶超簡單!

The Luck Factor: Why Some People Are Luckier Than Others and How You Can Become One of Them
  • 79 316
    40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成功法成長/致富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馬克思.岡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邱恆安
  • 出版社: 奇光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2/03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2025聖誕禮物展—為朋友家人準備暖心驚喜!點我逛逛選禮物↓↓↓↓↓↓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真正的好運,是在生命的轉捩點,做出對的選擇!
《蘇黎士投機定律》作者又一力作,《複利的喜悅》作者專文推薦!

運氣無形無相,卻對人生有莫大影響。
我們總會羨慕那些比自己好運的人,
但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和他們一樣好運?
資深調查記者馬克思.岡瑟,帶你一探運氣背後的運作法則!

▍20年間訪談上千人,用理性思維找出改運關鍵
跟上馬克思.岡瑟的腳步,走進一場引人入勝的旅程。從靈能力到共時性,從占星師到數學家,透過一系列兼顧科學與玄學角度的訪談追蹤,你將重新思考運氣的本質,從而讓你掌握人生順遂的關鍵準則。
本書總結作者20年間採訪上千人的經驗,不只有影視巨星寇克.道格拉斯、石油大亨保羅.蓋蒂、知名投資人傑洛德.羅布等各領域的出色人物,還有諸多你未曾聽聞、但際遇絕對驚人的幸運兒和倒楣鬼。透過這些人的故事,你就能發現,那些被幸運眷顧的人,究竟做了什麼別人(特別是那些厄運纏身的人)所沒有做的事。

▍5個學得會的好運原理,助你顯化順流人生!
在作者的精心整理下,他將上千人的人生經驗,彙整成了五項任何人都學得會也做得到的「改運法門」,不論你對運氣的理解是科學的還是玄學的,這套方法都能有效提升你遇到好運的機會,降低遭遇厄運的風險。
創作出無數超級英雄的知名美國漫畫家史丹.李有言:「運氣,就是最強大的超能力!」實踐書中最精華的五大法則,你也可以跳脫厄運陷阱,擁有屬於自己的超能力!

1. 蛛網結構(The spiderweb structure):人脈,就是為你捕捉好運的網絡。在你不順時,它能接住你;在你順的時候,它能把你彈得更高。
2. 直覺感應(The hunching skill):直覺其來有自,刻意練習能讓它更精準(但也要小心誤用!)
3. 勇者天佑(The “audentes fortuna juvat” phenomenon):不去嘗試,就永遠沒有機會。與其日後後悔沒有行動,不如現在就推自己一把!
4. 棘輪效應(The ratchet effect):厄運往往能避免,要懂得告訴自己「我可能錯了」,認清沉沒成本,才不會一錯再錯、無法翻身!
5. 悲觀悖論(The pessimism paradox):最信賴運氣的人,往往最不幸。謹記墨菲定律,現在做好悲觀的準備,未來才有樂觀的本錢。

【寫給也想要改運的你】
★輸家往往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所以依賴神祕的力量來渡過人生。當然,那些力量通常不會照他們的意願行事。贏家完全不同。他們或許也有些迷信,但不會依賴魔法替他完成該做的事。
★你的人際網絡越大,對你有利的機率就越高。你無法知道,將這份好運引向你的,是多麼複雜的人際關係鏈。但有一點你可以確定:你的名字被多少人認識,便直接決定了你中獎的機率。
★「做好輸的準備之前,別去想贏。」樂觀意味著期待最好的結果,而幸運的人通常並不這麼想。事實上,他們當中的多數人,心中都懷有一塊密實、堅韌、帶刺的悲觀核心。

名人推薦

【暢銷書作家聰明推薦】
▶膽怯的人會把自己的眼光侷限於客觀事實。幸運的人則展露膽識,依據合理的直覺採取行動。本書將會為你帶來好運。──柯林.尼克遜(Colin Nicholson),《像偉大投資人一樣思考》(Think Like the Great Investors)作者
▶馬克思.岡瑟的作品是我書中關於運氣、機遇、緣分以及隨機性一節的最初靈感來源。相信讀者會像我一樣享受從這本經典著作中學習的樂趣。──高塔姆.巴伊德(Gautam Baid),《複利的喜悅》(The Joys of Compounding)作者

【亞馬遜讀者有感好評】
▶書中關於如何變得幸運的建議,清楚可行。很慶幸其中絕大多數都在我這一生中派上用場,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我。如果你運氣不錯,這本書會讓你明白你的運氣從何而來。如果情況相反,那這本書也能教你如何保護自己。
▶每位投資人或投機者的必讀之作!
▶運用本書教導的實際方法,不僅能提升你獲得好運的機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幫你洞察厄運潛伏之處。我強烈推薦本書作為你的人生指南。

作者

馬克思.岡瑟(Max Gunther,1927-1998)
生於英格蘭,11歲赴美於紐澤西就學,1949年於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學士學位。1950-51年於美國陸軍服役,1951-55年任職於《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後於《時代雜誌》(Time)擔任特約編輯兩年。1956年起於《花花公子》(Playboy)在內的多家雜誌上發表文章。著有《蘇黎士投機定律》(The Zurich Axioms)、《這本書會為你帶來好運》(The Luck Factor)、《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How to Get Lucky)與《刻意致富》(Instant Millionaires)等書。
曾居於康乃狄克州里奇菲爾德,妻子於此擔任房地產經紀人,兩人育有三子。平日喜好衝浪、溜冰、雕刻西洋棋與下西洋棋,以及繪畫。

譯者

邱恆安
比起面對人,更喜歡面對文字。認為與其相信玄學,不如投資指數;與其奢求好運,不如腳踏實地。現為文字工作者。

目錄

推薦序 高塔姆.巴伊德
跟著好運走:準備好踏上一段奇異旅程

PART 1 生命的轉折
1. 幸與不幸
2. 兩種人生

PART 2 推測運氣的本質:從科學角度切入
1. 隨機理論
2. 靈能力理論
3. 共時性理論

PART 3 推測運氣的本質:從玄學與神祕主義切入
1. 數字
2. 命運與上帝
3. 護符、星座與預兆

PART 4 改運的竅門
跟著好運走:終於來到這趟旅程的核心
1. 蛛網結構
2. 直覺感應
3. 勇者天佑
4. 棘輪效應
5. 悲觀悖論

序/導讀

【推薦序】
「運氣,是最強大的超能力。」──史丹.李(Stan Lee)

想成功,需要什麼條件?那些最成功的人背後,又有著什麼祕訣?從《成功》(Success)、《富比士》(Forbes)、《創業家》(Entrepreneur)等雜誌的流行程度來看,大家顯然對這些問題興趣濃厚。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從成功人士身上學到東西,因為他們具有某些特質,比如才華、技能、勤奮、堅毅、樂觀、成長心態及情緒智慧等,正是這些特質讓他們取得了如今的成功。
但這種假設真的對嗎?
運氣這因素之所以難以被察覺,是因為我們只看見被聚光燈照亮的輝煌成果,卻沒看見那私底下無處不在的失敗經驗。在成為電影明星以前,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和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曾是餐廳服務生;但在洛杉磯,還有成千上萬的服務生,可能從未接到過試鏡電話。而在每一位如馬克.祖柏格(Mark Zuckerberg)這樣的矽谷巨頭背後,也有成千上萬的科技創業家與從業人員,努力了數十年仍無斬獲。
你大概也認識那種「總是」很幸運的人。你那位朋友或同事,似乎總是能遇到有趣的人,還偶然以驚人的價格買到理想的房子,甚至輕輕鬆鬆就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這些好事,卻從來不會發生在你身上。是不是很有共鳴?
在生活中,總有些人比其他人來得更幸運,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真是如此,那有沒有辦法讓自己也成為一個幸運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就能提高你招來好運的機會。很多人認為,成功者只是天生運氣好。但在本書中,馬克思.岡瑟告訴我們,有些人之所以更幸運,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具有某些共同特徵。
這些人慣於把自己擺在好運會迎面而來的路徑上。他們喜歡待在變化最快、最容易遇到機會的地方。他們會去嘗試各式各樣低風險、高回報的商業活動。他們讓比自己更聰明、更有見識的人,環繞在自己周遭。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他們總會為偶然的機遇留有餘地。他們不會忽視偶然發現(像是活動、聚會、會面、研討會或意外邂逅等)的重要性,並對一切可能性都保持開放的態度。他們願意承擔經過計算的風險。他們堅持初衷,但也懂得在失敗時果斷放手。他們信奉的格言是:「信念要強,但執著要輕。」
簡而言之,他們是順應生活,而不是對抗生活。
也因此,幸運的人懂得把握人生中的好運時刻,同時把厄運的影響降到最低。後者尤其關鍵。與其一味追求好運,不如學會避開厄運;事實上,當你把厄運降到最低,好運便由此而生。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說得好:「我只想知道自己去哪裡會死,然後我就永遠不去那裡。」
要想引來好運,你需要謹慎的樂觀,輔以健康的悲觀。本書所介紹的實踐方法,將提升你獲得好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能幫你看見厄運可能的潛伏之處。
就算你擁有全世界的機會,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準備,就難以真正把握。羅馬哲學家塞內卡(Seneca)說得很對,幸運從不只是「單純運氣好」,而是「準備與機會的相遇」。幸運,不僅是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方,更在於是否有意識地敞開心胸,準備好迎接新的可能。
著名心理學家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花了十年時間,研究四百名受試者的生活,觀察他們在這段期間遇上的每個機緣與偶發事件,無論好壞。他發現,雖然有些人的運氣真的比較差,但只要遵循某些原則,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好運。韋斯曼總結說:

幸運的人透過四項基本原則創造好運:他們擅長創造並察覺偶然的機會,透過傾聽直覺做出幸運的決定,懷抱正向預期創造自我實現的預言,並且擁有將壞運轉化為好運的堅韌態度。

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變得幸運。因為在擁有基本健康與溫飽之外,運氣的本質,其實只是我們做出的一連串選擇。你如果生活在自由的社會中,你就已經是個幸運的人。運氣每天都在你身邊,你經常會遇到幸運的事,不論你是否察覺。幸運的人往往天生樂觀:他們期待好事發生。而樂觀的人之所以比較幸運,是因為「相信會有好結果」本身,就會提高好結果出現的可能性。當你對某件事抱持正向態度,就更有可能堅持到底,也更容易從低潮中復原。
說到底,真正幸運的人,是那些知曉自己多麼好運、並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激的人。如果你想感受到幸福,那就去數一數你所擁有的、那些金錢買不到的禮物吧。在我看來,這樣的自我覺察,是邁向幸運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也許你現在工作不順,投資不理想,但只要你擁有充滿愛的家庭,以及健康的身體,那你其實早就握有一些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
馬克思.岡瑟的著作,是我在寫作關於運氣、機會、偶然與隨機性那一章時的靈感來源。我相信各位讀者一定也會和我一樣,能從這本經典作品中獲得啟發。

高塔姆.巴伊德(Gautam Baid)
《複利的喜悅》(The Joys of Compounding)作者
美國.鹽湖城

【前言】跟著好運走:準備好踏上一段奇異旅程
我們即將探索一片鮮少有人深入過的領域,也就是「運氣」的版圖。這片領域之所以尚未被充分探索,主要是因為許多人認為它根本無從探索,也不可能理性深究。在這種觀點下,「運氣」這個詞,不過是對我們生命裡那些來去無常、不可控事件的一個代稱。許多人認為,要想把這些事情繪成地圖梳理清楚,無異於要理清那洶湧大海上的碎浪。想將其簡化成有序的線條、量測那令人膽寒的幾何形狀,這樣的嘗試似乎必然失敗。
但在走完這趟旅程之前,你將會發現,你的運氣遠沒有你所想的那般不受控制。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確能以一種真實有效的方式,對它施加影響。
運氣其實可以被理解。
我們能以理性的方式來掌控運氣。
要做到這一點(也就是提升你得到好運的機率、降低遭遇厄運的風險),你也許需要在內在與生活周遭做出一些改變,甚至是不小的改變。這些改變彼此扣合、相輔相成,它們共同構成了我所謂的「改運法門」。
這套改運理論的基礎,是我對一群長期幸運者與長期不幸者所做的大量觀察,包含數以百計的案例,時間跨度甚至長達二十多年。結果顯示,幸運的人身上有五大特質,這些特質在不幸的人身上,要麼根本不存在,要麼微弱到幾乎派不上用場。接下來我們會仔細探討這五大特質,深入了解它們的本質與運作方式。
簡單來說,它們分別是:

一、蛛網結構:幸運的人會用它來打造個人管道,讓好運順著管道流動。
二、直覺感應:幸運的人,不論是出於本能還是有意識的,都明白:人所能感知到的東西,往往比眼睛所見還要多。
三、勇者天佑:一般來說,幸運的人生往往呈現曲折的之字形,而非一條直線。
四、棘輪效應:幸運的人會本能地運用這個效應,防止厄運進一步惡化。
五、悲觀悖論:「樂觀的人運氣好」(happy-go-lucky)這種說法極具誤導性,因為這與大多數客觀上幸運的人並不相符。實情正好相反,幸運的人往往練就一套堅實深沉的悲觀態度,並把它視為必備的求生工具。

這五種面對人生與自我的態度,每一種都包含一系列的附屬觀念與衍生推定的準則。這其中許多附屬觀念,在我頭一次意識到時,甚至都覺得驚訝難解,屆時你很可能也會有類似的意外感受。舉個例子,你將發現許多老生常談的「敬業」忠告,其實是招致厄運的公式。又比如,像「輕率」這麼一個簡單辭彙,若你放任自流,也可能讓你吃盡苦頭。甚至,某些你所珍視的迷信(假如你有的話),可能不僅無害,還能帶來實際的好處。還有……
先就此打住,等時候到了,我們自會一一探討。現在,我們已準備啟程。帶上你的懷疑與傾聽的意願。保持清明,睜大雙眼。祝你好運。

馬克思.岡瑟
寫於一九七七年

試閱

【摘文1】幸與不幸(摘錄)
夏洛克.費德曼(Sherlock Feldman)是一名職業賭徒。直到於近期去世之前,他始終是幸運的熱衷學徒。或者講得更精確一點,他熱衷於人們對幸運的種種理論,同時也熱衷於收集各種與運氣有關的奇聞軼事。他曾是拉斯維加斯著名賭場酒店「沙丘」(Dunes)的賭場經理,他日日夜夜都在那裡(尤其是夜晚),觀察那些沉迷於「運氣的精髓」、寧願賭博也不肯入睡的人們。
「你問我何謂運氣,」有次他告訴我,「我只能說我不知道。人們帶著四葉幸運草、星象圖、幸運數字來到這裡,他們想靠這些小把戲來掌握運氣。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幸運數字真的有效,說不定這就算是一種對『運氣』的定義:所謂好運,就是幸運數字能在你身上靈驗。不過對我來說,運氣始終只是隨機發生的種種事件。」
儘管如此,費德曼也有不少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奇異故事,他大方坦承,自己也給不出什麼合理說明。他最喜歡的一些故事,與他所謂的「天生輸家」有關。他承認,「天生」這樣的說法,似乎和他的隨機理論有所矛盾。「如果運氣真的是隨機的,那每個人理論上應該都有差不多的好運與厄運。不應該有什麼『天生輸家』才對,尤其如果我們談的是純粹隨機的賭運,比如輪盤桌上那種。但現實是,有些人總是贏、有些人長期下來只能打平,而有些人永遠、永遠都贏不了。為什麼?等你哪天找出答案再告訴我吧。」
某天夜裡,費德曼在賭場裡閒晃,他注意到一個看起來「不屬於這裡」的人。「他個子不高,大約四十五到五十歲,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他穿著運動衫,卻一直伸手去摸脖子,似乎更習慣打著領帶。他獨自站在一群玩輪盤的人後頭,就這樣靜靜看著。我走過去打了聲招呼。我並不覺得他是來搶劫或幹什麼壞事的,但在我們這行,對人要保持好奇,懂嗎?」
那名男子對有人願意跟他說話顯得頗為高興。他和費德曼聊了一會兒,說自己在美國中西部某個小鎮經營男裝生意,這次和太太來西南部旅遊兩週。那天晚上,他太太和朋友一起去看秀,留他獨自一人。「我想說就來這裡逛逛,」他說,「畢竟都來拉斯維加斯了,要是沒進過賭場就回去,我哪還有臉見人。」
「輪盤桌那邊還有空位,想不想試試運氣?」費德曼問他。
「哎呀,不用了,我知道自己運氣很差。我這輩子從沒贏過,連猜硬幣都輸。我是那種注定會輸的人。」
費德曼友善地點點頭,正準備離開。就在這時,那名憂鬱男子注意到有人在桌下掉了一張五元鈔票。他朝場上的荷官喊道:「地上有張五塊錢!」(There’s a five on the floor!)
在一片混亂嘈雜中,荷官聽錯了,以為他是要下注:「四號五塊。」(Five on four.)於是他把一枚五元籌碼放在了四號上。輪盤轉動,象牙球滾進四號的格子。那張誤下的籌碼,中了一百七十五美元。
荷官把籌碼堆推過去給他。男子愣住了,就這樣把籌碼原封不動地留在賭桌的「紅色」投注格上。輪盤再次轉動,紅色勝出。一百七十五美元變成了三百五十美元。
費德曼撿起地上的五元鈔票,還給一旁掉了錢的女玩家。接著他拍了拍那位男裝商的背,說:「看來你運氣也沒那麼差嘛。」
「我真不敢相信!」憂鬱男子說道。「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我從來沒贏過。每次有這種五五開的機會,我百分百會輸。以前在老家跟朋友們打撲克,他們都叫我『財神爺』,因為整場打下來都是我在發錢。」
「不過今晚是你的幸運夜,」費德曼說,「看來你終於轉運了。何不繼續放手一搏?」
那位男裝商照做了。他一路贏下去,最後籌碼堆起來足足超過五千美元,緊張得讓他受不了,決定收手,帶現金離場。
然而,厄運仍以一種神祕的方式,對他窮追不捨。
在拉斯維加斯,就和世界各地的賭場一樣,處理投注和給予信貸的方式往往顯得輕鬆隨意、令人愉悅,但在這隨興的表象下卻隱藏著鐵律。其中有一條執行得最為嚴格、絕不容任何例外的規則,就與這下注流程有關。
玩家可以在沒拿出現金的情況下宣告下注,只要荷官對他的外表或氣質感到放心,便會先為他代墊一兩枚籌碼,讓他入場。但最終,玩家得拿出現金支付這些開局用的籌碼。就算他賭贏了,也得證明自己當初身上有足夠現金支付那筆賭注。如果他拿不出足額的現金,賭場方面會滿懷歉意但態度堅決地,拒絕兌現對方的獎金。
那位男裝商的情況就是如此。他被代墊了一枚五美元的籌碼,這門檻看起來輕而易舉,只要他證明自己身上有五美元現金,就可以把那五千多美元籌碼兌現。
他掏出錢包往裡一瞧,原本掛著笑容的臉,瞬間變成震驚,隨後是滿懷悲傷的揣想。原來他太太帶走了他所有現金去支付今晚的開銷,卻忘了跟他說一聲。他的錢包空空如也。



現在,我們或許該暫停一下,來釐清「運氣」到底是什麼。這詞彙簡短又迷人,卻同時承載著情感、哲學、宗教與神祕的種種內涵。「運氣」這個沉重的小詞,有數十種可能的定義。這當中的每一種定義,都蘊含一種對人生的看法;若你表現出來、只堅持認定某一種定義,則勢必會與其他定義的支持者有所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字典能提供的幫助有限。每本字典的定義都可以被挑戰,因為它們似乎總會忽略某種哲學觀點。按照《馮華標準辭典》,開宗明義便說運氣是「由偶然所致的事情」。有些人覺得這樣的定義簡明且完整,另一些人則不以為然,認為運氣不只是偶然。《蘭登書屋辭典》的定義開頭更具神祕色彩:「一股似能左右人生好壞的力量。」力量?什麼力量?老派的《韋氏辭典》是這麼說的:「一種沒有目的、無法預測且無法控制的力量,使事件朝有利或不利於個人、團體或目標的方向發展。」然而,虔誠的宗教人士會說:「不,運氣絕非毫無目的。」占星學家與靈異現象愛好者會說:「不,運氣並非無法預測。」許多拉斯維加斯、蒙地卡羅與賽馬場上的賭徒則會說:「不,運氣也不是完全不能控制。」
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讓大家接受的定義,一種只陳述事實、不帶解釋與分析的定義。結論就是:
運氣,是那些對你的人生有所影響、且看似在你掌控之外的事件。
這是一個相當寬泛的定義,而這也是必然的結果。它應該可以滿足那些認為運氣只是隨機事件潮起潮落的人;也適用於那些覺得運氣不僅止於隨機、相信其背後力量可用理性與科學解釋的人;同樣也適合那些認為運氣涉及星象、數字、咒語、兔腳、四葉幸運草,甚至是全能的上帝,諸如此類神祕或超自然力量的人。
每個人對運氣的定義,往往取決於個人的人生經驗。就像你不會去與人爭論他們的人生故事一樣,與人爭論對運氣的看法,那也沒什麼意義。所以,本書不會與任何人爭辯。我們會與抱持各種信念的人交談,聆聽他們的故事與詮釋,若在邏輯上看似有些瑕疵,我們也會以極其溫和、謙遜的方式加以探討。我們只是想要了解人們對運氣的看法與因應方式。在這趟旅程中,我們將遇見許多奇特的觀念,以及許多特立獨行又充滿魅力的人物。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想搞清楚:那些總是幸運的人,與總是倒楣的人之間,是否真的有具體可見的差異?幸運的人是否更常做出某些行為?是否有某些獨特的生活態度、思維與行動方式?這些東西是學得會的嗎?無論你對運氣的觀點是嚴謹務實、狂野神祕或介於兩者之間,你是否可能將那些幸運兒的特點,與你自己的運氣哲學融會貫通?
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摘文2】直覺感應(摘錄)
C.C.哈澤德(C. C. Hazard)是一名退休股票經紀人,生活優渥無虞。當有人問他該如何才能在股市中取勝時,他總會推薦對方翻翻自己寫的書,《華爾街內幕人士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Wall Street Insider)。這本書和哈澤德本人一樣尖銳好辯,幾年前剛出版時,在華爾街並不受歡迎。書中的一個核心觀點是:普通的小投機客(也就是你我),靠訂閱投資顧問服務、鑽研市場數據、畫走勢圖、聽華府的經濟預測,或用其他任何邏輯方法分析,都不會有太大收穫。哈澤德認為,股市的運作是由情緒驅動的,而非理性,因此無法用理性手段預測其走勢。
那該怎麼預測呢?哈澤德說,有時候可以靠直覺。「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學會信任自己的直覺,」有次他告訴我,「五○年代我剛進華爾街時,也做那些理性分析,研究國民生產毛額之類的,但結果並不比擲銅板更準。我發現自己一再違背自己的直覺,結果卻都不理想。所有專家權威都說股市會漲,理由聽起來都很有邏輯,所以儘管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們錯了,卻還是跟著賭了一把。結果他們還真的錯了。儘管並非總是如此,但次數已經多到足以讓我開始懷疑。最後我告訴自己:『管他去的,如果這些理性方法和擲銅板沒兩樣,那麼憑直覺也不會差到哪去。』於是我開始聽從自己的直覺,而如今我很慶幸自己這麼做了。」
一九六八年底,哈澤德有了個強烈的預感。他不確定那感覺是什麼時候開始縈繞心頭的,但他記得第一次清楚意識到它,是在一個星期五晚上,地點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不遠處的奧斯卡的德爾莫尼科餐廳(Oscar’s Delmonico),當地一家歷史悠久的著名酒館。那週股市交投熱絡、氣氛高昂,酒館吧檯擠滿了證券經紀商、專家們、基金操盤手與獨立投機客等各色人等,有些人喝得大醉,多數人則興高采烈,所有人都大聲交談著。
「我和兩個朋友喝了幾杯,他們後來離開去別的地方,我就一個人留下。那週我太太在西岸探親,我也不想回家,就又在吧檯多點了一杯。我站在人群裡,自顧自地想著事情,旁邊突然有個矮個子男人轉過來對我說:『天啊,這週的市場真是太棒了,是吧?』我從沒見過他,之後也再沒見過。那人笑得合不攏嘴,彷彿隨時能躍上吧檯跳起舞來。照理說,我也該高興才是,六○年代以來,我賺的錢多得近乎不道德,而六八年看來又是截至當時最好的一年。但面對於那名男子的高昂情緒,我就是無法融入。注意喔,接下來這真的不可思議。不知道為什麼,他在我耳邊喋喋不休時,不但沒讓我振奮起來,反而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直到今天,哈澤德都無法精確指出那股突如其來的恐懼,究竟從何而來。他覺得,或許是那男人的表情、聲音或動作裡,隱約有種歇斯底里的感覺。「不管是什麼,反正它強化了幾週以來一直困擾我的那種感覺。當我環顧酒吧裡的其他人,聽他們談話時,也感受到同樣詭譎的氣息。我唯一能形容這感覺的比喻是:當年我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會用彩色的木頭積木堆出高塔。我們還會比賽,大家輪流一塊一塊往上堆,塔越來越高,也越發搖晃。誰放上最後一塊積木並讓塔崩塌,誰就輸了。我在酒館裡感受到的,就好像在堆高塔一樣。塔越高就越好玩,大家也越開心,但同時也越讓人害怕。你知道塔很快就要塌了。那就是我在六八年時所感應到的。我感覺大難將至,空氣中濔漫著緊張的氛圍。」
在一九六八年底,幾乎沒有哪個理性的分析師會做出這樣的預測。然而,哈澤德賣掉了自己幾乎所有的持股。此後不久,股市便開始下跌。
到了一九七○年中,哈澤德原先持有的股票,價格普遍跌到他賣價的一半以下,有些甚至在本書首次出版時仍未回到當年的水準。



準確的直覺從何而來?許多心理學家與其他專家認為,無須訴諸心靈感應或神祕力量,也能解釋這個現象。其核心理論如下:
直覺,其實是根據真實存在的資料(也就是客觀事實)所得出的結論,這些事實被準確地觀察、有效地儲存,並在腦中經過邏輯處理。然而,這些作為直覺基礎的事實,你並非有意識地知曉。它們被儲存並處理在意識層面之下或背後的某個區域。這也就是為什麼,直覺會帶給人那種「似懂非懂」的特殊感受,你覺得自己知道,但又說不上是怎麼知道的。
在這個有趣的領域中,紐約心理學家尤金.簡德林博士(Dr. Eugene Gendlin)可謂言辭最為精確的一位。這位有著俄國血統的瘦削黑髮男子,職業生涯大半時間都在研究這種「非完全意識」的覺察層面,並據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治療方法。簡而言之,他教導個案用「直覺」來解決問題。他發展出一套技術,能刻意深入那個埋藏資料的深層倉庫,也就是直覺的來源。他說,任何人都能學會這種方法。事實上,在他闡述這套方法的著作中,他甚至大膽主張,除了最嚴重的精神困擾個案外,人們根本不需要心理治療師。一旦你學會了他所謂的「澄心聚焦」(focusing),也就是這種探測過程,你就能永遠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幸運」的其中一種定義無疑是這樣的:幸運,就是一個人的情緒困擾從未嚴重到需要專業協助的地步。幸運,就是過著平靜的生活,偶爾還有幾抹亮麗的喜悅。簡德林認為,上述這樣幸運的人,往往已直覺地學會如何汲取自己內在的深層知識。他對那些在股市方面有直覺感應的人並不感興趣,而是特別關注那些具備廣泛性的能力,憑感覺應對人生與其難題,並且總能為自己選擇最佳道路的人。他的「澄心聚焦」技術旨在帶來平靜,而非金錢。但就我們對運氣的探討而言,倒也不需要區分這兩者,直覺就是直覺。如果你能有效地運用它,那大概就可以將這項能力運用在任何對你來說重要的事物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68534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