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練習當好命人:別再為小事抓狂系列全新改版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and it,s all small stuff
沒什麼事能真的讓天塌下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 。
  • 9 216
    24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沒什麼事能真的讓天塌下來!
許多「不得了的大事」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只要轉念,面對人生的許多沮喪時刻,
都能找到支持的力量,享受全新的正向視野。
 
你可以藉由練習來調整自己的念頭,改變自己的人生。
 
每天面對排山倒海的生活瑣事、煩惱或逆境時,我們常會陷入負面情緒當中,被懊惱和挫折感追得直抓狂。其實你可以不用這樣。停下腳步來想一想,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小事」一樁。知名諮詢專家理察‧卡爾森以輕鬆幽默的筆調,提供人們解決處事障礙的方法,讓人學會用優雅和輕鬆的態度來回應生活,面對挑戰。
 
激勵大師理察.卡爾森的幸福策略,幫助你擺脫人生中的大小困境。
讓你更心平氣和地感受世界;讓你更自在圓融的與他人溝通;
讓你更有勇氣面對所有挑戰與困境,不再畏懼、衝勁十足、發揮最大的生命潛力。

譯者

朱恩伶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廣播電視電影碩士,曾任《誠品閱讀》雙月刊主編、中國時報「開卷周報」記者,目前從事翻譯工作,譯有《夢不寂寞》、《為愛而生》、《夢的指南》、《如何找對另一半》等書。

目錄

紀念序  在生命龐大試煉中,所有小事都變得微不足道  克瑞絲‧卡爾森  
推薦序  上帝為世人留下的美麗指印   朱恩伶
前  言  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  
 
Part 1: 學會真心  欣賞每處當下的人生風景
01別浪費精力為小事抓狂  
02為別人做一件好事但不張揚  
03練習將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地  
04問自己:他究竟想教我什麼?   
05每週寫一封真心誠意的信  
06面對問題與變數,試試小火慢燉  
07每天花點時間想想該感謝的人  
08對陌生人報以微笑和目光接觸  
09找出一種儀式,讓自己集中精神、心存感恩  
10決定哪些戰鬥值得投入,哪些最好迴避  
11發自內心 隨機行善  
12養成讓別人知道你有多愛他的習慣  
13不知道今天輪到誰倒垃圾,那就你去倒吧!  
14每天早上問自己:今天要把愛送給誰?  
15做一些不費力卻又能助人的事  
16每天至少真心讚美一個人  
17想想你所擁有的,而非想要的  
18生命不斷向前跑,沒有比此刻更快樂  
19別急著為自己辯護,先看看別人的觀點  
20聽聽你的感覺想告訴你什麼  
 
Part 2: 懷抱感激  接受凡事都有不完美之處
21不要過度專注在生活的差錯上  
22同情心可以靠練習來培養  
23不必執著於非得完成所有事情不可  
24避免話題拉到自己,將獲得真正的平靜  
25學會傾聽,不必執著自己是「對的」  
26接受生命不公的事實,竭盡所能去努力  
27讓心靈放假,容許自己偶爾無聊一下  
28承認大部分緊急事故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29改掉老是說自己不行的壞習慣  
30先瞭解對方是有效溝通的哲學  
31歧見難免,不必苦苦冀求認同  
32寫下你最固執的五個觀念,練習不再堅持  
33遠遠眺望,才能看見行為背後的無辜  
34別把吹毛求疵當成追求完美  
35看見過去視而不見的寶藏  
36留意自己有多常批評別人  
37接受一個偶然的批評,絕對值得  
38從別人的意見中找出真理  
39別讓焦慮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40練習別太在意負面想法  
 
Part 3: 懂得包容  總會有最適合的解決辦法
41生氣時深深吸一口氣,從一數到十  
42別打斷別人談話,你會感到如釋重負  
43從別人身上看見天真的好意  
44主動付出愛心或伸出援手  
45設定「耐心練習時段」  
46尊重人人都不一樣的事實  
47說話前先吸口氣,讓你更接近對方  
48選擇做和善的人,而非理直氣壯的人  
49謙虛讓你得到更多正面的回饋與注意  
50把你生命中的人想像成小嬰兒  
51看向行為背後的意義  
52玻璃杯打破了,依舊保持鎮定  
53真正體貼別人,但不要期望任何回報  
54當一個不橫衝直撞的司機  
55用更平和的方式看待問題  
56 虛心接受朋友和家人的建議  
57停止怪罪他人,你會重新獲得掌控權  
58信任你的直覺,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59打破對生活先入為主的定見  
60提早一兩個小時睡覺,做個早起的人  
 
Part 4: 享受放鬆  沒什麼事是不得了的大事
61輕鬆自在的人一樣能達到目標  
62放慢反應,更專心傾聽別人的話  
63對別人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感到興趣  
64壓力失控前,就先開始注意壓力  
65心情沮喪時不適合分析你的人生  
66放鬆來自不斷提醒自己可以選擇人生態度  
67每月捐筆小錢認養小孩  
68提醒自己把氣氛轉到比較祥和的頻道  
69用全然不同的觀點來閱讀  
70練習在暴風眼中保持心平氣和  
71你會變成你最常練習的樣子  
72練習瑜珈,你會感到更心平氣和  
73感到難過時不要抗拒它,試著放輕鬆  
74練習一次做一件事就好  
75承認自己雖然不完美,但這樣子也很好  
76發展出自己的助人習慣,專注在小善事上  
77栽種一棵植物,練習無條件的愛  
78當你放鬆時,生活就會更有趣  
79打坐讓你完全放鬆、靜下心來  
80別繃得太緊,你已經盡力而為  
 
Part 5: 鍛鍊勇敢  積極朝向訂定的目標邁進
81問自己:一年後你還會在乎這件事嗎?   
82想像參加自己的葬禮,提早回顧一生  
83把這個挑戰定義為一次小考而非「問題」  
84無論你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85做好計畫,但也要懂得變通  
86讓服務變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87別把小事看成大事,也許你想錯了  
88一百年後,都是新人  
89把問題當作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90衡量成就的標準在自己是怎樣的人  
91不必接別人丟給你的燙手山芋  
92逆境也要沉著鎮定,凡事都會過去  
93多用點心在當一個有愛心的人  

序/導讀

【紀念序】
 
在生命龐大試煉中,所有小事都變得微不足道
克瑞絲‧卡爾森
 
《別為小事抓狂》出版十年來,在全球各地都攻佔暢銷榜冠軍,共翻譯成四十種語言,印量逾兩千六百萬冊。理察.卡爾森幫助了許多人以更正面的洞察力看待自己的人生,他藉由此書教導讀者們活在當下,指引上百萬人幸福的方針。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曾透過節目表達敬意:「理察.卡爾森的人生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我們將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
 
理察.卡爾森,我結褵二十五年的人生伴侶,他在二○○六年十二月時因為急性肺栓塞,於加州飛往紐約的班機上驟逝。那天他一如往常走出家門,但再也沒能回來。我心目中的理察.卡爾森是一個男子漢、完美的丈夫、體貼至極的父親,也是懂得付出的兒子與弟兄,更是許多人的好夥伴。他還是一位現代的先知,盡可能過著單純的生活,很難想像我們的時代還會有這樣的聖人。他懷著謙卑與感恩之心,力行實踐自己的言論,並且經常說:「以後別人會記得的,不是我們有多少成就,而是我們懂得生活與愛。」
 
理察相信我們真正留給別人的,其實是每一次跟別人相處時,藉由愛與關懷的簡單行動,分享真正的自我。《別為小事抓狂》這本書能感動不同種族、信仰、性別和年齡層的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身而為人,我們都在同樣的小事中掙扎過活;即便面臨生命的盡頭,人生課題也是大同小異。這本小書就是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人們在試著安身立命時都會面臨的掙扎。理察當然也是凡人,只是他觀察與談論人生時,對於那些阻擋我們快樂的事物,有非凡的透徹體悟。他告訴我們擁有快樂與正面的人生態度並不難做到,只要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人生的方向,在於你能保持開放,一點一點調整心態,這樣你就能從內在逐漸堅強起來。
 
理察過世前的那個禮拜,跟我談到自從《別為小事抓狂》在美國出版十年來,發生了好多事情,不只是我們個人還有整個世界,特別是911發生之後。十年來,世界因為更多的紛爭變得更糟糕、更混亂;生存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不僅更需要保持洞察力以展望未來,而這也是提升生命,以及家庭、職場和各種親密關係的關鍵時刻。毫無疑問地,當真正的「大事」發生時如同我所經歷的,失去摯愛與人生伴侶的悲痛,所有小事都將變得微不足道,在生命的龐大試煉中消失無蹤。
 
請珍惜生命與愛的恩賜。
 
【推薦序】
 
上帝為世人留下的美麗指印   
朱恩伶  
 
如果一本書每一次都能給你帶來驚喜或啟發,那麼這本書不但值得你經常閱讀,而且其中必然含有真意。理察卡爾森博士所寫的一系列《別為小事抓狂》應該就是這樣的書。
 
在他去世的週年,重新拿起他當年所寫的第一本《別為小事抓狂》,竟然每翻一頁都讓我驚奇與感動不已。原來古人所說的神交是這樣的境界:寫作這些金玉良言的人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他留下的珍貴話語卻歷久彌新,並不因為他的辭世而有所損傷,活著的人仍然能從當中獲得生命的力量,存在的勇氣。
 
更神奇的是在翻閱第一本出版的《別為小事抓狂》時,彷彿看到了理察卡爾森博士在為自己寫下《預知死亡紀事》。譬如其中有一個別抓狂的策略是「即使離開人世,還是會有沒做完的事」。似乎在預告著他的臨別心事:「其實,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等待。我們的工作中鮮少有事情是屬於『緊急事故』事項的。只要你繼續專心做事,他們都會及時完成的。我發現如果我經常提醒自己,人生的目的不是要做完所有的事情,而是要享受生命旅途上的每一步,過一個充滿了愛的生活,我就比較容易控制我想要完成所有事情的執迷不悟。記住,在你離開人世的時候,還會有未完成的事情需要照料。知道嗎?會有別人來代替你完成的!不要浪費生命的寶貴時刻,來為不可避免的事情惋惜。」
 
另外一篇則是「想像參加自己的葬禮」,這個策略雖然有點嚇人,但卻能提醒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理察卡爾森博士像預告般的寫著:「想像你去參加自己的葬禮,可以讓你在活著的時候,提早回顧自己的一生,在還有機會補救的時候做一點改變。這個主意雖然有點嚇人,也有點痛苦,卻可以讓你思考死亡,也反省自己的生活。這麼做可以提醒你,你想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優先順序是什麼。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你大概會得到頓悟,這正是改變的最佳動力。」
 
接著是「記住,一百年後,都是新人」,他寫道:「今天早上我瀕臨心理上的岔路,差點就要為工作上的一點小小的危機感到焦慮。預約出了差錯,重疊了,有兩個客戶在同一時段出現。解救我脫離壓力與緊張的,就是想起一百年後,沒有人會記得這一刻,沒有人會在意。我沉著地為這個錯誤負起責任,其中一位高高興興地重新安排時間。像平常一樣,這就是可能會變成『大事』的『小事』。」
 
因此,為了避免把小事變成大事,他勸我們「把今天當作最後一天來活,它可能就是!」,他問道:「你什麼時候會死亡呢?五十年之後,二十年後,十年後,或五年後的今天?事實上,沒人知道我們能夠活多久。悲哀的是,我們的作為卻好像自己可以永遠活著。我們延遲了內心想做的事:告訴我們深愛的人我們多麼關心他們,花一些時間獨處,拜訪好朋友,跑馬拉松長跑,寫一封真心誠意的信,帶女兒去釣魚,學打坐,變成一個良好的傾聽者等等。」所以在本書的最後,他建議讀者「把每一天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活」。他寫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繼續幫助你。請不要忘記最基本的訣竅──別為小事抓狂!在本書的最後,我衷心祝福你一切安好。珍惜你自己。」
 
這些臨別的宣言,美麗一如他在「記住,每樣東西都留有上帝的指印」中所說的:「在美麗的日出、覆雪的山峰、健康孩童的笑靨、或是海浪拍岸之中,我們都很容易看出上帝的美。但是我們是否也能學會在相當醜陋的環境中,看出神聖之處,例如艱困的人生功課、家庭危機,或生存掙扎?」因此我們要學會「試著在心靈的某個地方,記住萬物都留有上帝的指印。我們看不見某個東西的美好之處時,並不表示它不存在。它只是暗示,我們看得還不夠仔細,或是還沒有足夠的視野來看出它的妙處。」
 
現在,理察卡爾森博士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只要打開他寫的這本書,我們就能尋找到與他心靈溝通的方式。他就是上帝留給世人最美麗的指印,在翻閱他的作品時,我幾乎可以感到他在天堂的微笑。你何妨也來試試看?
 
﹝二○○八春寫於紐約﹞
 
【前言】
 
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
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一生。──美國心理學、哲學始祖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聽到壞消息、面對難纏的人,或是遇到令人失望的事情時,往往會陷入一種習慣性的反應,特別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導致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對自己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反應過度,把事情擴大,緊張兮兮,把焦點都專注在負面的人生上。當我們被小事情搞得動彈不得,感到憤怒、懊惱、動不動就發火時,「過度」反應不但讓我們產生挫折感,而且也讓我們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我們看不見大方向,一味地鑽進消極面,也讓原本有意幫助我們的人拂袖而去。簡單的說,我們把自己的生活當做是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大事!我們經常行色匆匆地忙著解決問題,但其實,我們只不過把問題搞得更複雜而已。因為所有的事情看起來似乎都很嚴重,結果,我們的人生就變成一場又一場處理不完的事件。
 
過一陣子後,我們真的開始相信每件事情都重要得不得了。我們沒有體認到,能否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跟我們受問題影響的程度息息相關。我希望你很快就會發現,當你學會以淡然處之的態度來面對人生時,那些看起來似乎是「無路可走」的難題,就會變得好解決多了。即便是遇到那些真正讓你倍感壓力的「天塌下來」的大事,你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完全亂了方寸。
 
所幸,我們能選擇另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那是一種溫柔、優雅的態度。這樣的人生會變得很輕鬆,這樣的人也比較好配合。這「另一種」人生態度,就是以新的習慣看法來取代習以為常的慣性「反應」。這些新的習慣能讓我們擁有更富足的人生。
 
我想要分享一則令我感動的故事,這個故事證明了一個重要教訓,也就是貫穿本書的中心思想;同時,本書的書名也正是起源於這個事件。
 
大約一年前,有一家國外出版商跟我聯繫,請求我邀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韋恩.戴爾博士,為我的另一本書《你可以再次感到美好》的國外版背書,具名推薦。我告訴他們,戴爾博士雖然推薦了我的前一本書,但是我不曉得他是否願意考慮再推薦一次。不過,我告訴他們,我會試試看。
 
就像出版界常做的一樣,我發出了一封請求信,可是沒有收到回音。過了一段時間後,我想戴爾博士如果不是太忙了,就是不願意寫這段推薦文字。我尊重了這個決定,告訴出版商我們不能用他的名字來促銷這本書。我以為這件事就此了結了。
 
可是,六個月後,我收到這本書的國外版本,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封面上赫然印著戴爾博士為我的前一本書所寫的推薦文字!儘管我交代不可以這麼做,國外出版商還是把舊書的推薦文轉用到新書上。我感到極為懊惱,擔心這個事件可能會牽扯出的問題及後果。所以,我打電話給我的出版總代理,他立刻跟出版商聯絡,要求將這本書從書架上全數收回。
 
同時,我也決定寫一封道歉函給戴爾博士,向他解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所有的補救措施。我憂慮了幾個星期,不曉得他會有什麼反應,然後我就在信箱中接到了一封信:「理查:和諧的生活有兩個原則:(一)莫為小事抓狂,(二)這些都是芝麻小事。就讓推薦引言留在那兒吧。愛,韋恩。」
 
就是這樣!沒有說教,沒有盛氣凌人;沒有不愉快,也沒起半點衝突。儘管擅用別人大名是多麼不道德,但他卻以如此雍容大度、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回應,絲毫不引起半縷波瀾。他的回應展現了「隨波逐流」以及「泰然處之」等重要觀念。
 
十幾年來,我在工作上幫助客戶們,使用這種比較可接受的方法,來面對生活。我們一起處理了各種問題,包括:壓力、感情問題、工作問題、上癮,以及一般的挫折等。
 
在本書裡,我將分享非常明確的策略,一些你可以立即進行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用更優雅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你即將閱讀的這些策略,

試閱

01別浪費精力為小事抓狂

我們經常為了一些事情抓狂,但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只是在鑽牛角尖,把問題擴大而已。比方說,有個陌生人在路上突然超車到我們前面,就一整天無法釋懷,還說服自己應該要生氣。我們不斷地在心中假想衝突的畫面,有些人還會四處告訴別人這件倒楣事,就是不肯輕易忘懷。

不妨同情一下這個人,並且記住匆匆忙忙有多痛苦。這樣一來,我們既可以維持自己內心的平衡,還可以避免把別人的問題扯到自己的身上來。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許多類似的「小事」,像是不得不排隊,或是聽偏頗的批評而無法辯白,或是吃重的工作都落到自己頭上等。如果我們能學會不要為小事煩惱,就可以獲得莫大的回報。許多人就是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在「為小事抓狂」,結果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神奇與美妙。當你決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你就會發現,你有更多的精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慈愛溫柔。

23不必執著於非得完成所有事情不可

有許多人過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個祕密目標,非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不可。我們熬夜、早起、不敢放縱逸樂、讓我們所愛的人一直等下去。可悲的是,我看過太多人就是因為讓他們所愛的人等太久,最後對方終於放棄了這段感情。以前,我就是這個樣子。我們通常會說服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只是暫時的,一旦做完了該做的事,我們就能平靜放鬆,並且心情愉快。事實上,這樣的境界永遠不會到來,因為舊的事情剛做完,新的立刻接踵而至。

「待辦清單」只意味著你有些事情尚待處理,並不表示你得全部辦完。人永遠都有沒打完的電話、未結案的計畫、未完成的工作。事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個滿滿的待辦清單才是成功的要素,因為這表示你的時間很寶貴!

不過,無論你是什麼大人物,或者正在做什麼大事,記住,沒有什麼事比你和你所摰愛的人的幸福與內心安寧更重要。如果你一直執著於完成所有事情,那永遠不會有幸福的感覺!其實,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可以等的,我們的工作中真正屬於「緊急」的事少之又少。只要你專心一意地工作,事情都會及時完成的。
我發現,如果我(經常)提醒自己,人生的目的並非完成所有事情,而是去享受生命旅途上的每一步,過著充滿愛的生活,我就比較不會執著於非得完成所有事情不可的念頭。記住,在你離開人世的那一天,還是會留下未辦完的事需要別人代勞,而且也一定會有人來代勞的!別浪費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做無謂的惋惜。

57停止怪罪他人,你會重新獲得掌控權

當事情不符合我們的期望時,許多人都會做這樣的假設:「這一定是別人的錯。」放眼望去,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事情:東西不見了,一定是有人動了它;車子狀況不對,一定是修車廠沒修好;入不敷出,一定是你的配偶太會花錢了;房子一團糟,所以一定只有你一個人在收拾整理;計畫耽擱了,所以你的同事一定沒盡到他該盡的責任等等。

這類怪罪他人的想法已經在我們的文化中變成稀鬆平常的事。在個人的層面上,它讓我們不必為自己的行為、問題或幸福負全責;從社會層面說來,它導致了草率的訴訟與荒謬的藉口,讓罪犯消遙法外。當我們陷入怪罪他人的習性時,我們會將自己的憤怒、挫折、沮喪、壓力和不快樂都歸咎到他人頭上。

說到個人的幸福,當你怪罪別人時,你是無法得到安寧的。有時別人和或環境當然也加重了我們的問題,可是,我們自己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的幸福負責。時勢不會造就一個人,時勢只是讓人流露出本性。

做個實驗,注意看看當你停止怪罪他人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這並不表示你不需要別人為他們的行為負責,而是要你對自己的幸福、以及你對他人和周圍環境的反應負責而已。當房子亂成一團時,不要假設只有你盡了本分而已,不妨動手整理吧!當你的財務超出預算時,想想看哪裡可以少花一點錢。最重要的是,當你不快樂時,提醒自己,只有你能讓自己快樂起來。

怪罪別人是很費力氣的。製造壓力和不安的是「拉我下水」的心理機制。怪罪別人讓你覺得對自己的生活無能為力,因為你的幸福操在別人的手中,這是你無法控制的。當你停止怪罪他人時,你就會重新得到掌控權,你會發現自己才是做決定的人。你會發現,當你難過的時候,你才是創造這些感受的關鍵人物。這表示你也能創造出更正面的新感受。當你不再怪罪他人時,人生也會變得比較有趣,比較容易掌握。試試看會發生什麼事。
100即使離開人世,還是會有沒做完的事

你什麼時候會死亡呢?五十年後,二十年後,十年後,五年後,今天?上次我問這個問題時,沒人答覆我。我常常在想,每次聽新聞的時候,都不曉得那個在下班途中出車禍的人,是否記得告訴家人他有多愛他們?他生前不知過得好不好?懂不懂得愛?或許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一定還有尚未完成的事情。

事實上,沒人知道我們能夠活多久。但悲哀的是,我們的所作所為,卻好像以為自己可以活一輩子。我們拖延了內心想做的事:告訴我們深愛的人我們有多關心他們、花一些時間獨處、拜訪好朋友、徒步旅行、跑馬拉松賽跑、寫一封真心誠意的信、帶女兒去釣魚、學打坐、成為一個懂得傾聽的人等等。我們想出各種複雜的理由來讓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我們一再說自己不行,結果自己就真的不行。

我想在本書的最後,建議你把每一天當作臨終之日來活,應該是很恰當的。這個建議不是要你去冒險,或是拋棄責任;而是要提醒你,生命何等珍貴。

有位朋友曾經說過:「人生太重要了,不應該過得太嚴肅。」十年後,我終於知道他是對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繼續幫助你。請不要忘記最基本的訣竅:別為小事抓狂!

在本書的最後,我衷心祝福你一切安好。記得珍惜你自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6250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