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父母並非不愛你,卻又讓你傷痕累累的「隱性虐待」:如何療癒童年傷痕,走出原生家庭所給的痛苦情緒

與內心父母和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10)
  • 3個人喜歡
  • 79 253
    32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家庭/兩性愛/親情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王雪岩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方言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3/3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控制.冷暴力.偏心

這些恨意放不下,將會複製與世襲!

 

療癒原生家庭的痛,不是等待父母認錯,

而是學會好好愛自己!

 

首席心理師最暖心著作,寫給「渴望愛」卻又怕受傷害的你

★30萬粉絲感動力薦!

★各大媒體竭力推薦!

★豆瓣9.0超高分好評!

 

◎請回想看看,你也是這樣的大人嗎?

◆個性自卑、敏感、沒有自信

◆無法相信任何人,防備心重

◆覺得沒有人愛你、重視你,缺乏安全感

◆情緒不穩定,容易玻璃心

◆雖非本意,說話時會不自覺尖酸刻薄

◆容易妒忌別人,見不得別人好

 

◎你的痛苦,誰的錯?

會養成這樣的性格,幾乎多是後天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舉例來說,很多從小被父母打到大的人,會累積許多恐懼與挫敗的經驗,留下了難以抹滅的童年陰影。漸漸地,個性會變得懦弱、膽怯,當遇到失敗及困難時,習慣以消極的態度面對,也沒有勇氣接受未來的挑戰,人生也就越過越坎坷。

 

但,這些問題,難道原生家庭是唯一原罪嗎?當你不斷抱怨父母帶來太多的痛苦,把生活不順遂的問題責任推出去,將矛頭指向他們,或許能減輕自己的責任和罪惡感,然而這樣做,是無法真正將自己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與內心父母和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人生即受苦,逃離受苦的方法是接受無常。」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做怎麼樣的努力,都不可能將痛苦從生命中消除。嘗試忘卻傷痛是不切實際的;把一切問題歸咎父母,只會令人越陷越深,唯一能幫助你走出陰暗幽谷的,是接受這些曾經的傷害已經存在,並且告訴自己這些都已過去,不再因為曾被父母情感剝奪而推開所有善意的情感;更不會沉浸在過去的傷痛中無法自拔。從此刻起,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導者,你的未來由自己主宰。

 

世上沒有完美父母,我們都是帶著傷一路跌跌撞撞成長,傷害或許可以修復,也可能一輩子無法抹平,面對童年傷痕,「自我療癒」是一生課題。

 

本書特色

1.淺顯的文字,深刻的道理。
2.帶來反思,做出正向改變。
3.重塑心靈,讓自己成熟而強大。

名人推薦

★盛讚好評

「王雪岩對人性的了解和體察,對心理困擾的理解和解決之道,讓接觸到她的人都獲益匪淺。」
——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中方教授 陳向一

 

「雪岩能夠用平和、實在而優美的話語讓你明白什麼是心理困擾,以及我們如何從心理動力學等方面去理解它。雪岩的文字一如她的名字,柔中帶硬,有一種直截了當的犀利,但細讀進去,又情真意切。」
——「十分心理」幸福研習社創始人、原《心理月刊》中文版創始主編 王琿

 

暖心推薦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許嬰寧
諮商心理師/許妮婷

 

作者

王雪岩

 

「十分心理」專欄作家,愛若斯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督導師。從事心理學研究十餘年,擁有忠實粉絲超過30萬人以上。許多重磅文章直擊人心,被「十點讀書」、「人民網」、「知乎日報」等口碑平臺轉載。

 

她不僅是一位心理工作者,也是一位多年心理被分析者,能以優美流暢的文筆闡述心理困擾的成因及其應對方法,讓人從邏輯嚴密的專業分析中,也能讀出貼近生活的親切之感,療癒千萬讀者。

 

目錄

PART 1 傷害你的受害者,痛苦的複製與世襲

理解痛苦才能真正釋放

生命需要也值得被寵愛

翻轉宿命,從改變自己開始

以愛為名的傷害

找回缺失的愛,怎麼做?

破除世襲的「毒魔咒」

你多怨父母,就有多厭惡自己

創傷修復,人格成長的過程

 

PART 2 探索內心深處的真我

動怒情緒化的背後真相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放棄抱怨的智慧

令人窒息的「都是為你好」

無意識的模仿與複製

有條件的愛使人傷更重

控制狂的心理

擁抱內在小孩

 

PART 3 改寫人生,每一刻都是起點

承認,是解開心鎖的鑰匙

拆解負能量炸彈

突破自我設限,走出人生困局

讓過往傷痕化為成長養分

低自尊人格思維

成為更好的自己

反思和堅持的力量

正視痛苦存在

 

PART 4 無力改變過去,那就改變自己

強迫性重複的痛苦迴圈

情感挫折來自童年傷痕

人際相處的最佳溫度

傾聽的重要性

走出病態關係,重建自我

設定界線,擺脫情緒勒索

換位思考法則

謙卑更能博得人心

 

PART 5 一次次蛻變,成就美麗人生

問題表面下的原因

解除原生家庭的傷痕印記

劃出底線,尊重自己與他人

「自以為是」未必是壞事

情感支持遠勝過物質滿足

用愛,終結不幸的傳承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48076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0 則好評)
  • ta**********ni2 說:
    2023-02-04
    這本書主要是在講界線,父母子女的界線,父母親往往用「我都是為你好」來讓孩子照著自己的希望發展,忘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在這種環境長大\,成人後會出現許多心理上的問題,這是世襲傳下來,無法改變的生長歷程,但是,只要能自省,自知,成為愛自己,兒時缺乏的父母,一樣能成為更完整的成人。
  • ta**********ni2 說:
    2023-02-03
    人格的養成,與童年時期與父母互動有相當大的關係。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互動與人格的成形,正因我們卡在互動的方式中,心理而出問題。解決的方式,除了與自己兒時的乏饋和解,別無他法,唯有利用自省,自知,做出改變,不讓這惡性循環繼續去,才能,終結這無止盡的自虐。
  • ta**********ni2 說:
    2023-02-02
    要改變,從兒時不好的經驗中走出來,是非常的困難,讓我們無法從過去走出來的,就是自己。因為早已習慣用原本對自己無益的方式與周遭互動,而不自覺,只要求外在做改變,所以無法快樂。這自知,自覺,願意去改變的成長過程,往往是艱難的,但是,只要不斷學習與成長,依然能成為更成熟,更完整的自我。
  • ta**********ni2 說:
    2023-02-01
    要從童年所受的傷走出來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許多外在的支持自我覺察, 最重要的是願意做出改變。作者以心理諮商師的專業,給他人所需要的自我察覺,因而幫助人做出改變,讓諮商的人,都有辦法找到自己在找尋的人生的答案。利用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來探討生命的難題,與要如何幫助自己找到生命需要的答案。
  • ta**********ni2 說:
    2023-01-31
    這不是本容易讀的書,因為是每個人都碰到的人生問題。作者以心理工作者的專業,說出依附關係的問題,是本需要慢慢讀,慢慢細想書中內容與自己是否相似,而經歷過這些情況的人,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 ta**********ni2 說:
    2023-01-29
    兒時病態的依附關係,造成了成人我們與外在關係的問題,要回到曾經兒時的無助自我,更難,這就是為什麼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幫助。作者探討所碰到病人生活中遇到的困境,這些困境的形成,與兒時與父母互動有非常大的關係,只有願意去處理過去的失落,了解,這些不是自己的錯,才能夠真正成長成一個完整的人。
  • ta**********ni2 說:
    2023-01-27
    本書探討如何與童年的傷痛共存,是本所有讀者都能應用在自身身上的,從挖掘年幼時曾被父母傷害的自我到有能力愛自己,有能力去愛他人,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自省能力足夠,做出改變,生命便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 ta**********ni2 說:
    2023-01-27
    本書探討如何與童年的傷痛共存,是本所有讀者都能應用在自身身上的,從挖掘年幼時曾被父母傷害的自我到有能力愛自己,有能力去愛他人,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自省能力足夠,做出改變,生命便能,找到自子的出路。
  • ta**********ni2 說:
    2023-01-27
    書中指出一般人早就知道關於人格養成的過程:與父母用某種方式互動,而造就了每人的自我。同時,也道出,要停止這種互動模式的不容易之處。作者給了不少見過的案例,顯出父母對子女影響甚深。但是,只要自我能夠察覺其互動模式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做出改變與他人互動的方法,依然能,防止這種模式傳下去。
  • ta**********ni2 說:
    2023-01-25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大家閱讀的自我療癒之書。作者是位諮商師,接觸許多的案例,而許多找作者談話的個案,都因兒時沒被父母用正確方式疼愛,而在成人後,衍生出許多問題。在原生家庭互動的惡性循環中要找出路,絕對不是容易的。指出許多關於情緒虐待發生的模式,提醒讀者多了解,與人互動要注意的陷阱。
  •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