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生命河流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1)
  • 2個人喜歡
  • 9 198
    220

出版情報

蘇絢慧 陪伴我們找回愛的能力

2014/04/11 電話那頭的她聲音輕輕軟軟,帶著想像中「心理師」特有的平緩與溫和,初次與她通話的緊張感於是隨之放鬆。也或許,是因為剛看完她最新的書稿《2011780070907》(寶瓶),那些她分享於書中的個人生命歷練,以及充盈於字裡行間的理解和陪伴,早已讓我覺得與她很熟悉,彷彿認識了許久的老朋友。因為,她懂我。 無論是透過她的臉書「同哀傷」專頁,或是她的十餘本著作,只要你曾經讀過她的文字,你就知道我說的是誰,因為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你也有。她就是蘇絢慧,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作者介紹上這麼寫著。 而事實上,在成為經驗豐富的助人工作者之前,十九歲的蘇絢慧曾因失戀認真地想要尋死。那時,她剛剛從初戀的天堂墜落,讓她繼從小與母親分離,十四歲時父親驟逝之後,再度感受到愛的「失去」。莫大的失落感讓她徹底放棄了自己,甚至打算割腕,幸好在緊要關頭,她急煞了車。正是這段戲劇化的人生經歷,成了她生涯的轉捩點。 在此之前,蘇絢慧是位櫥窗設計師,用她的創意和技術,呈現事物最美好的一面。而此後,她把自己視為一個全新的生命,考入社工系,因緣際會地踏上了社工師之路,從而以她的慧眼和專業,直視一頁又一頁人們最難以言說的生命議題。她把這段歷程寫在《2011780060700》(寶瓶)書中。就從「我可以真實說出我的故事」開始,蘇絢慧逐漸走向了一個連她自己都大感意外的人生方向。 在醫院的安寧病房擔任社工師,她看盡人們的失落與悲傷,而這也正是她從小到大始終揮之不去的陰影。因而漸漸地,她轉向失落悲傷的療癒,成為諮商心理師,希望在這一塊不受理解與被忽視的領域,做一名忠實的陪伴者。《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寶瓶)等書於焉誕生,由自身的經驗出發,開始書寫悲傷,陪伴悲傷。她說:「對我而言,同理心不是一個技巧,而是一份對生命的尊重態度,與一份靠近生命的柔軟姿態。」 然而就在她二十九歲那年,一切的努力都化為烏有,失去工作、失去伴侶、失去人際連結……橫在眼前的關卡比十年前更為巨大,她絕望到只能與自己的傷口為伴。那些過去被她以好勝、不在乎、拒絕等形式藏起來的「傷」,全部無所遁形,讓她望見遍體鱗傷的自己,看清了傷痕的源頭;幸好她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選擇往更深一層的自我療癒之路前進。可以說,《2011780068416》(寶瓶)是療傷的第一步,明白自己的種種不堪、關係的連連挫敗,其實是源起於那些隱形的傷。而後,在《2011780070907》的自序中,蘇絢慧寫道: 「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 早在多年前,她便自許成為一名「愛的療癒者」,期望喚回人能愛人、愛自己與單純接受愛的能力。而如今她更以最真實的體會與成長,對我們訴說著這個道理:愛自己,或成為愛,是一種生命的蛻變。 *文中蘇絢慧照片,由寶瓶文化提供。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生命從來不是固定的物體,他是流動的進行式。

  似河流,潺潺穿流於鄉野、城都,或山谷間,看似孤獨,卻是與天地萬物同行,共同創塑了這世界的樣貌。河流從沒停止說故事,若你停下來,靜心聆聽任何一條河流的聲音,你會聽見河流在低吟著漫漫長流的往事,如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因著敘說與聆聽,生命故事裡的哭與笑因而有了意義;因為敘說與聆聽,生命有了交流後的相依與豐沛,美麗而動人。

  蘇絢慧在本書以河流做為生命的隱喻,書寫社工師與病人、家屬的相遇,生命交會的美好,是安慰療癒、臨終關懷、悲傷輔導佳作,涵蓋人際關係、生命教育、情緒教育、老年照護、生死議題,也是一位助人工作者的職場學習思索筆記,「帶來改變和成長,更能體察人心、了解現實、拓展視域、貼近人性。」本書集結蘇絢慧在張老師月刊「當生命已完成」專欄文章,「提醒人們靠近自己的死亡、貼近自己的生命。」

作者

蘇絢慧

  內心有一個熱切的想望:期待與生命的靠近。始終相信生命與生命在相遇中只要有一刻彼此理解、明白,生命就能貼近而打開了存在的空間,得以向前走。書寫和從事助人工作,都是因著這樣的想望而有的選擇與行動。倚著文字與繪畫,她敘說自己的生命,向人、向世界開放她自己。倚著所謂的助人工作,她走進許多生命的孤獨角落,分享著、聆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兩者都因為她想化解生命內在深層的孤獨感,同時與世界產生連結。過去的生命,她是在醫療與長期照護領域擔任社工師。現在的生命,則專心從事生死關懷與悲傷治療的實務與研究工作

若您對她的所思所想有興趣,可以參閱以下作品:

  ◎《死亡如此靠近》(2001.10)大塊文化出版。金鼎獎文學類推薦優良好書。

  ◎《請容許我悲傷》(2003.04)張老師文化出版。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推薦優良好書。國民健康局推薦優良健康好書。

  ◎這人生(繪本)(2004.10)張老師文化出版。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電子報介紹:「《這人生》(張老師文化出版)詩畫集的作者蘇絢慧,年紀輕輕卻擁有不凡經歷,
  讓她曾三年內陪伴數百位病人走向生命的盡頭。但分離不是永遠的離別,而是另一個相逢的開始,且來聽聽絢慧如何
  以繪畫治療悲傷的心靈……」

目錄

第一部 行過水深處
 1.永遠是孩子
 2.聽見靈魂的哭泣
 3.說與不說之間
 4.奇蹟
 5.兩樣文化兩樣情
 6.給一個表達的機會
 7.最後一個需求
 8.死亡不是報應
 9.讓一切來得及
 10.關於「命」這回事

第二部 坐看雲起時
 1.聆聽生命最深的悲傷
 2.答案的背後
 3.冰天雪地裡的暖流
 4.做個隱微的助人者
 5.未完的功課
 6.國王的心安草
 7.隕落的星石
 8.奪門而出的悲哀
 9.理想國的迷思
 10.「看見」他所「看見」的
 11超越死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69362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zo******y63 說:
    2017-07-03
    面對生死的課題,人們是有悲傷的權利;然而,如何坦然面對,才是重點課題。誠如書中所提,助人者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其實是在尋找一個發現、一個理解、一個包容。在書中,透過實際發生的故事,與我們分享如何面對生死、如何陪伴他人面對。沒有生硬的專業用詞,文字淺顯易懂,內容頗也深度的一本好書。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