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30個人喜歡
  • 79 237
    300

出版情報

2012金石堂出版紀事:出版風雲人物暨最具影響力的書

2012/12/27 2012年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與「十大影響力好書」頒獎典禮結果公佈!今年同樣針對媒體、出版人、作家及讀者發出年度票選問卷近千份,並根據有效回覆票選單及推薦理由,透過公開公正的決選過程,評選出2位「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以及10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 三采文化發行人張輝明與知名作家小野獲得「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乃實至名歸。 張輝明嗅覺領先群倫,掌握流行脈動,眼光大膽,操作細膩;小野為全球競爭的快世界,傳承家庭支持的慢力量,大直若屈,似弱實強。 「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獲獎作品中,佔出版大宗的文學類缺席,其中有三本財經企管類、兩本社會科學類、兩本新理勵志類,醫療保健類、人文歷史類和語言類各一本,顯示關懷社會層面、貼近人本生活的重量級好書愈來愈多。 ◎年度出版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三采文化發行人張輝明 關鍵物種,支持著生態多樣性、繁盛共生;慷慨付出的成員,著眼社群整體、長遠發展,將同業競爭心防化為互助共濟的活力,在景氣低谷耕耘高峰的契機。藝術家的孤獨細膩敏感,生意人的熱情勇敢沉著,結合為一位胸襟宏闊的出版家,出於本身創業艱辛的悲懷,卵翼此刻苦戰無期的創作青年,建立發表、媒合平台,持續滋育圖文人才庫,服務於公共性。專注市場當下的同時,多往前看一步,多回應周遭沉默呼求,這種靈魂投資,未知何日可成,果實也非獨享,但今日已成為我們無價典範。 ◎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知名作家小野 嚴酷競爭的台灣,賦予父母的角色,不是愛的身教者,而是孩子的主管、教練,壓抑關懷諒解,拿出業績目標,將生存憂懼化為誘迫,有條件的愛取代了愛,摧毀彼此人性的最後立足之地,家庭。小野以卅餘年寫作壯闊長旅,無畏面對種種家庭心結,悲憫寬諒,垂援繩於煉獄,迎凍餒以爐火。他對童稚青春的敬慕、包容,融化學子,釋放父母,證明一個溫暖的家庭,足以長久療癒千千萬萬個受傷的家庭。為全球競爭的快世界,傳承家庭支持的慢力量,大直若屈,似弱實強。 ◎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獲獎理由 《錢買不到的東西》 拆遷、財政分配、健保、福利、競選支票,當代政治可謂是收購、補貼的倫理辯論,商業則是對權利的議價。媒體愚民,教育反智,今日思考工具即是求生工具。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 資本主義以快樂報償為誘因,強力動員人群投入勞動、消費。過勞、過度消費卻更不快樂,原來快樂不是報償,是人我、身心的平衡指標,來自生活細節籌劃取捨的哲學實踐。 《真原醫》 身體即是經濟興衰的戰場。面對高壓亂世,作者提倡體諒、感恩、慈悲、靜坐,開拓全人視野:沒命焦急往前衝時,停一停,看見你我已經完美,不假外求。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大人教我們飯後別洗碗,去K書;我們便學會犧牲家庭去拼事業,成就非凡,悔不當初。正如國家發展來自經濟與文化的平衡;個人幸福來自自我、家庭、正直與事業的資源平衡。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以學歷職業階級單一價值論成敗,集體主義的時代,體制對個人非宰制即放逐。但作者宣告,個人有力量去談判,去堅持,透過自律,去治理體制。做自己,只是民主的發端。 《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 依賴外貿,世界市場牽一髮動全身,卻資訊鎖國,盲啞自居,台灣,永遠需要國際新聞入門課。平易親近,為菁英與大眾間令人膽寒的鴻溝架起橋樑,激勵出版與讀者在這藍海勇敢相愛。 《漢字百話》 民族身世緣起,思維基因密碼,隱於象形構造,沉埋以待千年。今日說故事人為我們開啟封印,揭曉前世,通神,召魂,上下四方,浩蕩而來,震動覺醒。 《父親與民國》 一個為父伸冤的兒子,一段消音的內情真相。揭開大歷史敘事百褶底下衝突與壓抑,正義的混濁冷淡複雜。台灣的身世是什麼,我們立身根本的質問,都賴如此考掘蒸煉去完熟。 《學習的革命》 將學習帶回社區生活圈,讓競爭傾軋的孩子,從同學互教中,學會何謂團隊;讓自顧不暇的校外成人,從教導孩子中,學會何謂共同體。讓我們重新學會人性,並被允許保持人性。 《快思慢想》 過度依賴直覺系統即時反應,迎合目標、效率,犧牲過程、全局,見樹不見林,欲速則不達。人總是被自己所擄獲,透過本書,也將為自己所釋放。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一篇文章,
它二十年來一再被人重複在網路上廣泛地轉貼、流傳。
很多人轉貼時沒有篇名,
有人用「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當篇名,
也有人把它命名為「若要讚美晴天請等到黃昏之後」,
其實我原來給它的篇名是「困境與抉擇」。


如果你曾經喜歡過這一篇文章,
那麼這一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針對年輕人所可能遭遇到的困境與兩難的抉擇,引領他們看到脫出困境的關鍵,以及抉擇的要領。希望年輕人可以走出聯考定終生的淺短視野,以長程的視野去看待人生中的困境與抉擇,走出絕望與焦慮。

■申述網路文章〈困境與抉擇〉的主題「生命是持續而不曾間斷的累積過程,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希望讀者在面對人生時,要能既積極又從容:一邊累積各種能力,讓生命的力量得以滋長;一邊不時放空自己,讓生命得到呼吸與喘息的空間。

名人推薦

很幸運的,彭明輝老師的文章和「科技與人文」對我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彭老師非常用心地完成的這本書,讓我們有幸繼續得到他的諄諄教誨。衷心地希望大家也都能有這個機會,這會是我們每一個人此生最寶貴和美好的經驗之一!

Gene Ng(The Sky of Gene部落客)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多麼耳熟的一句話!

很少人思索過,在拚命追求所謂成功、財富之餘,靈魂是否得了益處?如果以扭曲的價值觀做為贏在起跑點的代價,值得嗎?

很高興彭明輝老師出了這樣一本易讀且引人入勝的書,提醒大家省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課題。

孫效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安身立命是我的教學目標。」
朋友大笑:「你好大的口氣!」

人生似漫長,卻又稍縱即逝,要如何安頓自己?不正是老師該引領學子探索、思考、學習的嗎?

彭明輝教授完成了一本引領我們安頓人生的好書。

徐茂瑋(麗山高中老師)

彭明輝教授科技與人文兼修,哲學、文學、音樂、書法、繪畫無所不通,人生歷程亦充滿智慧的抉擇。本書真誠懇切地與年輕學子分享所思所感,宛如一盞明燈,指引出一條有方向的穩健的路徑。

張碧娟(北一女中校長)

彭明輝教授拈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強調「生命的延續感」,我非常欣賞。我也經常提示學生,現實的人生是定義於廣大時空的一種連續函數,因此我們的眼光要放得夠遠大,而不必要汲汲營營於一時的榮辱得失。彭教授以他個人學思兼備的生命歷程與經驗,現身說法而暢談人生哲學,不落窠臼而切中年輕學子所面臨的生命課題,諸如:生命、死亡、際遇、幸福、財富、價值、意義、愛情、婚姻、學業、志業、職業……等等人生的「現成公案」,我讀了之後深覺醍醐灌頂,不啻指點人生迷津的寶典秘笈。本書不僅是對當代的年輕人有莫大的助益,同時衷心推薦天下為人父母、師長者也應該一讀。

釋慧開(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

編輯推薦

一本解脫成就焦慮的飛翔之書。把翅膀還給你。把人生還給你。



作者彭明輝原來想寫一本書留給孫女兒,讓她在高中到研究所階段時可以對人生未來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有所期待、憧憬,以及值得奮鬥的目標,協助她走出自己年輕時的困惑。後來他發現身邊許多30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有「30歲以前要搞定的十件事」這樣的困擾;也發現有許多年輕人因為對未來茫然而開始流行出國「壯遊」,結果卻只不過是去澳洲當廉價勞工,不見得真的有拓寬自己的人生視野。還有一些年輕人知道他要寫書,就跟他談他們的困擾。在眾多年輕人詢問的各種問題中,作者彙整了「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學業、志業與職業」「婚禮的祝福」,以及「人生的智慧與陷阱」四大主題,寫了21篇文章,希望藉此引導年輕人走出當下社會常見的迷思。

目錄



第一部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Unit 1:困境與抉擇
Unit 2:不後悔的人生
Unit 3:活著,為了什麼
Unit 4:尋找終身伴侶
Unit 5:財富的意義與迷思
Unit 6:平凡人都可有不凡的價值

第二部 學業、志業與職業
Unit 7:為自己念大學
Unit 8:因應產業變遷的碩士教育
Unit 9:留學的三個理由
Unit 10:職業、興趣與志業
Unit 11:給進退兩難的博士生
Unit 12:壯遊與神遊

第三部 婚禮的祝福
Unit 13:不確定的年代,不確定的愛
Unit 14:怨偶與佳偶(上)
Unit 15:怨偶與佳偶(下)
Unit 16:不婚,不是最壞的選擇

第四部 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Unit 17:不要當無趣的中年人
Unit 18:只有生命,沒有矛盾
Unit 19: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
Unit 20:走出理性與感性的戰爭
Unit 21:30而立,40而不惑

序/導讀

序文

  很多人都曾經被一段文字感動過:「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得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這是引自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它二十年來一再被人重複在網路上廣泛地轉貼、流傳。很多人轉貼時沒有篇名,有人用「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當篇名,也有人把它命名為「若要讚美晴天請等到黃昏之後」,其實我原來給它的篇名是「困境與抉擇」。

  如果你曾經喜歡過這一篇文章,那麼這一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我在清華大學教了二十年通識教育,修課的學生來自各種不同的科系。我在通識課裡常常用這一段話開始第一堂課:「我無法教你們如何多賺一億元,但是我可以教你們如何少賺一億元卻活得更快樂。」我講人生哲學,講俄國和法國的存在主義小說,通過小說引導學生去看見愛情、婚姻與人生較深刻的一面,也引導他們去思索愛情、婚姻與人生中的陷阱與抉擇。我也帶過許多社區媽媽讀書會,其中一個延續至今十幾年,而參與的人慢慢包括一對又一對的夫妻。同樣地,我帶著他們走過婚姻的衝突與絕望,陪著他們去尋找人生中值得追求的各種心靈上的滿足。我帶著他們讀小說,看電影,看畫。希望有一天會帶著他們到伊斯坦堡、希臘、義大利進行深度的文化之旅。

  在這過程中,我被詢及各種有關學業、職業、志業、婚姻與人生的問題。這本書把其中較常被問及,也較值得深談的問題彙整成四大部。第一部「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算是一個綜合的序論,扼要地將「困境與抉擇」的觀念伸展到愛情、財富、人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後面三部分別探討「學業、志業與職業」、「愛情與婚姻(婚禮的祝福)」,以及「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我把這本書當作是未來繼續寫作「普及版人生哲學與人文素養叢書」的第一冊。

  表面上我是一個工學院的教授,但是卻又擔任過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和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也曾經在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和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開過課,擔任過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和生命教育學會的常任理事,參與過許多社會改革運動,最近剛出版一本驚動農業行政與農業學術界的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常常有人問我:一個工學院的教授為何要跨這麼多領域去學習?我完全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生命的困惑,而從來不曾為了向任何人炫耀或爭輸贏。

  年輕的時候我輕易地相信了古典中國有關聖人的傳說,大學畢業後從自己的實踐裡對這些傳說感到難以置信,卻又無法確定過去代代相承的傳說到底是一相情願的胡謅?還是信而可徵?先聖先賢俱已逝,如何確認什麼才是事實?

  為了要回答這問題,我在出國前曾經花了將近十年時間研究科學、哲學和西方的藝術與文學。西方的文化史有一個特色:每一個時代都很清楚地質疑上一個時代的理想,清楚地釐清那些理想中有哪些根本是不可能的;每一個時代也都認真地提出他們認為可以在人間實現的新理想。這樣累積下來的學術傳統跨越一切科系的藩籬,以整個學術群的心智一起探究著屬於人類物質與精神上的事實與理想。通過這些事實,我希望為自己確認什麼是人類真正可以做到的精神理想,什麼是只能心嚮往之而無法在人間實現的喂嘆,而哪些又純屬無稽之談。

  生命的困惑是個人文問題,但是人文之所以會瓦解是因為科學的壓迫。站在21世紀,想要重振人文精神,同時抵敵科學的壓迫,非得要一個人同時跨越人文與理工不可──要自己去浸淫才有機會深刻地瞭解人文,要有能力洞穿科學才有辦法真正地知道它的極限。

  國內有過許多「科學與人文」或其他跨領域的對話,我聽起來都雞同鴨講,或者游談無根。如果妳熟知歐陸的學術傳統,就有機會從很多人的身上看到:科學和人文如何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融合,或者在學術社群裡深刻地對話!

  希望未來我將有機會把自己在這方面的體驗介紹給國人。

試閱



很多人都曾經被一段文字感動過:「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得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這是引自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它二十年來一再被人重複在網路上廣泛地轉貼、流傳。很多人轉貼時沒有篇名,有人用「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當篇名,也有人把它命名為「若要讚美晴天請等到黃昏之後」,其實我原來給它的篇名是「困境與抉擇」。

如果你曾經喜歡過這一篇文章,那麼這一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我在清華大學教了二十年通識教育,修課的學生來自各種不同的科系。我在通識課裡常常用這一段話開始第一堂課:「我無法教你們如何多賺一億元,但是我可以教你們如何少賺一億元卻活得更快樂。」我講人生哲學,講俄國和法國的存在主義小說,通過小說引導學生去看見愛情、婚姻與人生較深刻的一面,也引導他們去思索愛情、婚姻與人生中的陷阱與抉擇。我也帶過許多社區媽媽讀書會,其中一個延續至今十幾年,而參與的人慢慢包括一對又一對的夫妻。同樣地,我帶著他們走過婚姻的衝突與絕望,陪著他們去尋找人生中值得追求的各種心靈上的滿足。我帶著他們讀小說,看電影,看畫。希望有一天會帶著他們到伊斯坦堡、希臘、義大利進行深度的文化之旅。

在這過程中,我被詢及各種有關學業、職業、志業、婚姻與人生的問題。這本書把其中較常被問及,也較值得深談的問題彙整成四大部。第一部「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算是一個綜合的序論,扼要地將「困境與抉擇」的觀念伸展到愛情、財富、人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後面三部分別探討「學業、志業與職業」、「愛情與婚姻(婚禮的祝福)」,以及「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我把這本書當作是未來繼續寫作「普及版人生哲學與人文素養叢書」的第一冊。

表面上我是一個工學院的教授,但是卻又擔任過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和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也曾經在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和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開過課,擔任過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和生命教育學會的常任理事,參與過許多社會改革運動,最近剛出版一本驚動農業行政與農業學術界的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常常有人問我:一個工學院的教授為何要跨這麼多領域去學習?我完全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生命的困惑,而從來不曾為了向任何人炫耀或爭輸贏。

年輕的時候我輕易地相信了古典中國有關聖人的傳說,大學畢業後從自己的實踐裡對這些傳說感到難以置信,卻又無法確定過去代代相承的傳說到底是一相情願的胡謅?還是信而可徵?先聖先賢俱已逝,如何確認什麼才是事實?

為了要回答這問題,我在出國前曾經花了將近十年時間研究科學、哲學和西方的藝術與文學。西方的文化史有一個特色:每一個時代都很清楚地質疑上一個時代的理想,清楚地釐清那些理想中有哪些根本是不可能的;每一個時代也都認真地提出他們認為可以在人間實現的新理想。這樣累積下來的學術傳統跨越一切科系的藩籬,以整個學術群的心智一起探究著屬於人類物質與精神上的事實與理想。通過這些事實,我希望為自己確認什麼是人類真正可以做到的精神理想,什麼是只能心嚮往之而無法在人間實現的喟嘆,而哪些又純屬無稽之談。

生命的困惑是個人文問題,但是人文之所以會瓦解是因為科學的壓迫。站在21世紀,想要重振人文精神,同時抵敵科學的壓迫,非得要一個人同時跨越人文與理工不可──要自己去浸淫才有機會深刻地瞭解人文,要有能力洞穿科學才有辦法真正地知道它的極限。

國內有過許多「科學與人文」或其他跨領域的對話,我聽起來都雞同鴨講,或者游談無根。如果你熟知歐陸的學術傳統,就有機會從很多人的身上看到:科學和人文如何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融合,或者在學術社群裡深刻地對話!

希望未來我將有機會把自己在這方面的體驗介紹給國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3948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ii*080 說:
    2016-08-10
    要理解「累積是什麼」又為了「什麼而累積」。會讓人想起賈伯斯:「生命就像是顆顆珍珠串連而成」的書,只是賈伯斯的演講比較短,這本書比較長而完整,令人會感到踏實與安心的好書。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聯經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