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國哲學史(平裝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630
    7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韓國女總統朴槿惠最喜愛的中文書籍!

★奠定一代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研究領域的地位。

★第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通史,上論四百餘年的子學時代,下談二千餘年的經學時代。

 

上論四百餘年的子學時代,下談二千餘年的經學時代。

會通古今、融會中西,第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通史!

 

馮友蘭先生於三○年代完成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在寫作本書下冊時,國家正遭受列強侵略,所謂「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理論結晶,真正的哲學家是時代的號手。」(牟鍾鑒),為使國人對中國文化產生信心,並確信固有之文化並不亞於西方文化,書中極力闡揚中國哲學之光明面,充分展現了當時的時代精神。馮友蘭先生的一生和哲學無法分離,在臨終彌留之際曾說:「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

 

馮友蘭先生是第一個以現代眼光貫通中國哲學的人,而《中國哲學史》更是第一部以西方哲學概念做為架構,具備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著作。書中許多觀點,均為前人所未發,後人所不能改,其基本架構亦已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並成為學術界的定論。

 

全書分為「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兩部分,子學時代論孔子至淮南王等四百餘年之哲學文化,以橫的發展為主;經學時代則談董仲舒至康有為等二千餘年的學術主流,以縱的發展為主。書中大力推崇儒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獨尊和正統地位,史料豐富翔實,觀點新穎深刻,分析透徹,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堪稱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名人推薦

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本書把深藏已久的東方精神遺產挖掘並擦亮,使其成為閃閃發光的寶石,讓我們明白如何堅定地走過這花花世界。對於我來說,遇見這本書,是無比珍貴的緣分。

——朴槿惠(韓國女總統)

 

取材謹嚴,持論精確……今欲求一中國哲學史,能矯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

——陳寅恪(著名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馮著是當今中國哲學史研究中最為博大精深的作品,必將長期受到西方世界的重視。儘管本書的研究方法只是諸多方法之一種,採用的材料也大多為其他中國思想史家所經常採用,但在眾多的中國學者中和西方漢學家中,馮著的確堪稱翹楚之作。

——李約瑟(英國現代生物化學家、漢學家和科學史專家)

 

成功地使「在形式上無系統」的中國哲學的各家各派,一一展示出其哲學的「實質的系統」……成功地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光明面,而國人通過閱讀該書,亦因之確信中國文化並不較西方文化為劣。……為失去本心的國人求其放心,為失魂落魄的民族招魂,正是馮書心血之所繫,故馮書的基調,與當時的時代精神,可謂完全合拍。《中國哲學史》不僅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通史,而且還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中國哲學史!

——翟志成(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目錄

臺北版自序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篇 子學時代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汎論子學時代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時之宗教的哲學的思想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學 

第七章 戰國時之「百家之學」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學

第九章 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第十章 莊子及道家中之莊學

第十一章 墨經及後期墨家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學

第十三章 韓非及其他法家

第十四章 秦漢之際之儒家

第十五章 易傳及淮南鴻烈中之宇宙論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藝論及儒家之獨尊 

 

第二篇 經學時代

第一章 汎論經學時代

第二章 董仲舒與今文經學

第三章 兩漢之際讖緯及象數之學

第四章 古文經學與揚雄、王充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學(上)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學(下)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學及當時人對於佛學之諍論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學(上)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學(下)

第十章 道學之初興及道學中「二氏」之成分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節

第十二章 張橫渠及二程

第十三章 朱子

第十四章 陸象山、王陽明及明代之心學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學之繼續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經學

 

附錄  

原儒墨

原儒墨補

原名法陰陽道德

原雜家(與張可為君合作)

孟子浩然之氣章解

審查報告一(陳寅恪)

審查報告二(金岳霖)

審查報告三(陳寅恪)

中國哲學史跋(馮鍾璞)

序/導讀

《中國哲學史》跋

 

《中國哲學史》是馮友蘭先生在二十世紀三○年代的著作,先生在寫這部書的下卷時,國家遭受侵略的局勢日益艱危。先生在《自序》中云:「值此存亡絕續之交,見古人思想,如人疾痛時之見父母也。」對祖國文化的依戀之情,躍然紙上。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化是根,是大難臨頭時的依靠。自己的文化不必十全十美,它總是和我們一起生長的。只要不拒絕別人的長處,勇於正視和改進自己的短處,我們就會一天比一天強壯,我們的精神就永遠有所依託。

 

馮先生一生從事哲學工作,他以極大的熱情把中國哲學展示給讀者,並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他獨力寫出了大小共三部中國哲學通史,它們是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即此書、《中國哲學簡史》(英文寫作)和七卷本《中國哲學史新編》。他的一生是哲學的一生,他讓中國人瞭解自己的哲學,瞭解自己的文化,並且要繼承和創造。我們是有根基的,我們是富有的,我們是有希望的。他在臨終彌留之際有一句話:「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

 

一九二四年,先生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Ideal),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他在抗戰期間所著的「貞元六書」,有五書是在商務出版的。

 

一九三四年,《中國哲學史》上下卷在商務印書館出齊,當時簽的是永久合同。一九四七年曾再版。以後,因各種原因多年未得再版。經過若干年的變化,一九九三年,《中國哲學史》終於又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是很令我高興的事。這說明臺灣商務印書館知道書的價值,也知道人的價值,是有卓越見識的出版家。現在這部書在各地已有數種版本。好書還要有好的出版社,才能讓中國哲學在世界上放出光彩。

 

馮先生曾說「商務印書館是我的老夥伴」,誠然!

 

馮鍾璞 二○一四年十一月七日

試閱

一、哲學之內容

哲學本一西洋名詞。今欲講中國哲學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國歷史上各種學問中,將其可以西洋所謂哲學名之者,選出而敘述之。在作此工作之先,吾人須先明在西洋哲學一名詞之意義。

哲學一名詞在西洋有甚久的歷史,各哲學家對於「哲學」所下之定義亦各不相同。為方便起見,茲先述普通所認為哲學之內容。知其內容,即可知哲學之為何物,而哲學一名詞之正式的定義,亦無需另舉矣。

希臘哲學家多分哲學為三大部:
物理學(Physics),
倫理學(Ethics),
論理學(Logic)。

此所謂物理學、倫理學與論理學,其範圍較現在此三名所指為廣。以現在之術語說之,哲學包涵三大部:

宇宙論一目的在求一「對於世界之道理」(A Theory of World);
人生論一目的在求一「對於人生之道理」(A Theory of Life);
知識論一目的在求一「對於知識之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

此三分法,自柏拉圖以後,至中世紀之末,普遍流行;即至近世,亦多用之。哲學之內容,大略如此。

就以上三分中若復再分,則宇宙論可有兩部:
一、研究「存在」之本體及「真實」之要素者,此是所謂「本體論」(Ontology);
一、研究世界之發生及其歷史,其歸宿者,此是所謂「宇宙論」(Cosmology)(狹義的)。

人生論亦有兩部:
一、研究人究竟是什麼者,此即心理學所考究;
一、研究人究竟應該怎麼者,此即倫理學(狹義的)、政治社會哲學等所考究。

知識論亦有兩部:
一、研究知識之性質者,此即所謂知識論(Epistemology)(狹義的);
一、研究知識之規範者,此即所謂論理學(狹義的)。

就上三部中,宇宙論與人生論,相即不離,有密切之關係。一哲學之人生論,皆根據於其宇宙論。如列子 楊朱篇以宇宙為物質的、盲目的、機械的,故人生無他希望,只可追求目前快樂。西洋之伊壁鳩魯學派(Epicureanism)以同一前提,得同一斷案,其一例也。哲學家中有以知識論證成其宇宙論者;(如盤克累﹝Berkeley﹞、康德﹝Kant﹞以及後來之知識論的唯心派﹝Epistemological Idealism﹞及佛教之相宗等)有因研究人之是什麼而連帶及知識問題者。(如洛克﹝Locke﹞、休謨﹝Hume﹞等)哲學中各部分皆互有關係也。一、哲學之內容

哲學本一西洋名詞。今欲講中國哲學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國歷史上各種學問中,將其可以西洋所謂哲學名之者,選出而敘述之。在作此工作之先,吾人須先明在西洋哲學一名詞之意義。

哲學一名詞在西洋有甚久的歷史,各哲學家對於「哲學」所下之定義亦各不相同。為方便起見,茲先述普通所認為哲學之內容。知其內容,即可知哲學之為何物,而哲學一名詞之正式的定義,亦無需另舉矣。

希臘哲學家多分哲學為三大部:
物理學(Physics),
倫理學(Ethics),
論理學(Logic)。

此所謂物理學、倫理學與論理學,其範圍較現在此三名所指為廣。以現在之術語說之,哲學包涵三大部:

宇宙論一目的在求一「對於世界之道理」(A Theory of World);
人生論一目的在求一「對於人生之道理」(A Theory of Life);
知識論一目的在求一「對於知識之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

此三分法,自柏拉圖以後,至中世紀之末,普遍流行;即至近世,亦多用之。哲學之內容,大略如此。

就以上三分中若復再分,則宇宙論可有兩部:
一、研究「存在」之本體及「真實」之要素者,此是所謂「本體論」(Ontology);
一、研究世界之發生及其歷史,其歸宿者,此是所謂「宇宙論」(Cosmology)(狹義的)。

人生論亦有兩部:
一、研究人究竟是什麼者,此即心理學所考究;
一、研究人究竟應該怎麼者,此即倫理學(狹義的)、政治社會哲學等所考究。

知識論亦有兩部:
一、研究知識之性質者,此即所謂知識論(Epistemology)(狹義的);
一、研究知識之規範者,此即所謂論理學(狹義的)。

就上三部中,宇宙論與人生論,相即不離,有密切之關係。一哲學之人生論,皆根據於其宇宙論。如列子 楊朱篇以宇宙為物質的、盲目的、機械的,故人生無他希望,只可追求目前快樂。西洋之伊壁鳩魯學派(Epicureanism)以同一前提,得同一斷案,其一例也。哲學家中有以知識論證成其宇宙論者;(如盤克累﹝Berkeley﹞、康德﹝Kant﹞以及後來之知識論的唯心派﹝Epistemological Idealism﹞及佛教之相宗等)有因研究人之是什麼而連帶及知識問題者。(如洛克﹝Locke﹞、休謨﹝Hume﹞等)哲學中各部分皆互有關係也。註:孟太葛先生(W. P. Montague)亦謂哲學有三部分,即方法論、形上學與價值論。方法論即上所謂知識論,復分為二部;形上學即上所謂宇宙論,亦復分為二部,皆與上所述同。價值論復分為二部:㈠倫理學,研究善之性質及若何可以應用之於行為;㈡美學,研究美之性質及若何可以應用之於藝術。(Montague: The Ways of Knowing, p. 1)

十二、中國哲學史取材之標準

哲學一名詞,中國本來無有;一般人對於哲學之範圍及內容,無明確的觀念,幾以為凡立言有近於舊所謂「經」「子」者,皆可為哲學史之材料。但依以上所說,吾人對於哲學之內容,既已有明確的觀念,則吾人作哲學史於選取史料,當亦有一定的標準。古人著述之可為哲學史史料者:

㈠ 上所說哲學之內容已確定哲學之範圍,並已指明哲學中所有之問題。古人著述之有關於此諸問題者,其所討論在上述範圍之內者,方可為哲學史史料。否則不可為哲學史史料,如上述兵家著述之類。

㈡ 依以上所說,哲學家必有其自己之「見」,以樹立其自己之系統。故必有新「見」之著述,方可為哲學史史料。如只述陳言者,不可為哲學史史料。黃梨洲云:「學問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為真,凡依門傍戶,依樣葫蘆者,非流俗之士,則經生之業也。……以水濟水,豈是學問?」(明儒學案發凡)正此意也。

㈢ 依上所說,一哲學必有其中心觀念(即哲學家之見)。凡無中心觀念之著述,即所謂雜家之書,如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不可為哲學史之原始的史料;但以其記述別家之言,有報告之價值,可以作為輔助的史料。

㈣ 依上所說,哲學家之哲學,須以理智的辯論出之,則凡片語隻句,如詩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之言,不可為哲學史之原始的史料;但依上所述,一時代之哲學與其時代之情勢及各方面之思想狀況,有互為因果之關係,故此等言論,可搜集以見一時流行之思想,以見哲學系統之背景。

㈤ 依上所述,一哲學家之哲學與其人格有關係。故凡對於一哲學家之敘說,能表現其人格者,亦可為哲學史史料。

依上標準,以搜集中國哲學史之史料,則「雖不中,不遠矣」。註:孟太葛先生(W. P. Montague)亦謂哲學有三部分,即方法論、形上學與價值論。方法論即上所謂知識論,復分為二部;形上學即上所謂宇宙論,亦復分為二部,皆與上所述同。價值論復分為二部:㈠倫理學,研究善之性質及若何可以應用之於行為;㈡美學,研究美之性質及若何可以應用之於藝術。(Montague: The Ways of Knowing, p. 1)

十二、中國哲學史取材之標準

哲學一名詞,中國本來無有;一般人對於哲學之範圍及內容,無明確的觀念,幾以為凡立言有近於舊所謂「經」「子」者,皆可為哲學史之材料。但依以上所說,吾人對於哲學之內容,既已有明確的觀念,則吾人作哲學史於選取史料,當亦有一定的標準。古人著述之可為哲學史史料者:

㈠ 上所說哲學之內容已確定哲學之範圍,並已指明哲學中所有之問題。古人著述之有關於此諸問題者,其所討論在上述範圍之內者,方可為哲學史史料。否則不可為哲學史史料,如上述兵家著述之類。

㈡ 依以上所說,哲學家必有其自己之「見」,以樹立其自己之系統。故必有新「見」之著述,方可為哲學史史料。如只述陳言者,不可為哲學史史料。黃梨洲云:「學問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為真,凡依門傍戶,依樣葫蘆者,非流俗之士,則經生之業也。……以水濟水,豈是學問?」(明儒學案發凡)正此意也。

㈢ 依上所說,一哲學必有其中心觀念(即哲學家之見)。凡無中心觀念之著述,即所謂雜家之書,如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不可為哲學史之原始的史料;但以其記述別家之言,有報告之價值,可以作為輔助的史料。

㈣ 依上所說,哲學家之哲學,須以理智的辯論出之,則凡片語隻句,如詩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之言,不可為哲學史之原始的史料;但依上所述,一時代之哲學與其時代之情勢及各方面之思想狀況,有互為因果之關係,故此等言論,可搜集以見一時流行之思想,以見哲學系統之背景。

㈤ 依上所述,一哲學家之哲學與其人格有關係。故凡對於一哲學家之敘說,能表現其人格者,亦可為哲學史史料。

依上標準,以搜集中國哲學史之史料,則「雖不中,不遠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53019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04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