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詞窮的即興表達:公司開會、電梯簡報、應酬聚會,你突然被點名發言,怎麼把可能滅頂的災難變成出頭機會?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會議中突然被點名發言,路上突然遇到客戶,腦中卻一片空白。
◎應酬聚會臨時被拱上臺,整個詞窮,支支吾吾。
◎人多就緊張到語無倫次,面對同事或主管的眼神,只會傻笑。
明明有好點子,表達力卻趕不上簡報力;
覺得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對方怎麼還問我:「然後呢?」……
以上這些,都是因為你缺乏即興表達力。
作者王達峰是《哈佛商業評論》撰稿人,
他創立的線上課程「老光私享」,在網路上的點擊量超過45,000,000次。
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領導力培訓師,
幫助職場新人、銷售員、主管、創業家提升表達力。
他說,我們已進入「即興時代」:
表達、銷售,甚至婚姻(閃婚或閃離),或當下要立馬回覆的手機訊息,
都變得很即興,但即興,不代表隨興,背後都是有方法:
◎即興表達就是,借人、借物、借景,串成一個好故事
婚禮上的氣球、桌上的水杯、手裡握的手機,
你能不能把這些串連起來,編成一個故事。
或利用當下感官借題發揮:「突然聞到香味,想起媽媽做的菜,這就是幸福。」
大量的即興表達素材,就藏在被你忽略的五感中。
◎高手都在用的套路,從此不詞窮
.利用諧音:大家都說勝者為王,我說是剩者為王,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成王。
.拿個道具:你們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我老帶一隻舊手機,因為這是……。
.真想不出來說什麼,就問個問題:
如果你是業務,最想跟客戶說的一句話是……(馬上找別人接球)。
.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像我有一次……。」、「我記得……。」
.結尾要做重點整理:簡單來說,使用新產品要注意的地方有三個,首先……。
.典型的廢話千萬別說:
「我昨晚想了很久,今天要說點什麼,本來我不想說,
但後來想想,有些東西還是得說,我這人說話又容易得罪人……。」
(這位老兄,你到底要說啥呀?)
公司開會、電梯簡報、婚禮、喪禮、畢業典禮、同學會……
所有你會遇到的即興表達,該怎麼說?書中有範例。
讓你告別廢話、直達人心,還能讓人留下永誌不忘的印象。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人生設計實驗室創辦人、諮商心理師/盧美妏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陳其華
頂尖教學暨簡報教練/王永福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
跨年主持開天窗危機: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即興」表達
人生設計實驗室創辦人、諮商心理師/盧美妏
想像你是跨年晚會主持人,臨近倒數,你從耳麥收到導播的指令:「還有兩分半鐘,即興發揮一下!」你會說些什麼?
當你開始侃侃而談,回顧過往一年,正要講新年新希望,此時耳麥又傳來導播的聲音:「只剩一分半鐘了!」你趕緊話題一轉做個結尾,準備銜接倒數環節,與直播觀眾一起看煙火,迎接新的一年。這時候,導播又說話了:「搞錯了,還有兩分半鐘!」此時,身為主持人的你,要如何圓場?
說起我印象最深刻的「即興」表達,莫過於知名主持人董卿的「黃金三分鐘」。當年董卿主持元旦特別節目,正面臨本來已經臨場發揮兩分鐘還做了結尾,又要填滿兩分半鐘空檔的危機。無數觀眾盯著董卿,等待她帶領大家倒數、迎接新的一年。
還有兩分半鐘啊!
只見臺上的董卿落落大方,向觀眾深深鞠躬,隨後平靜的開口,用「歡樂的笑」、「感動的淚」、「奔波的苦」三句優美的排比句,點出人們一年美好的時刻,慰勞大家整年的辛苦,正好填補了兩分半鐘的空檔。
我看影片還以為這段演說是事先安排好、寫好草稿的,後來才知道背後有這麼一大樁烏龍。於是大家都盛讚,這是教科書等級的「即興」救場。
在我看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即興」表達。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若沒有深厚的學養內涵,以及扎實的訓練功底,根本不可能天外飛來一筆,忽然靈光乍現就能即興演說。
「你以為的即興,都來自準備。」本書作者王達峰在開頭就點出精髓。
以前總覺得那些能即席演講、妙語如珠、對答如流的人,一定是很聰明、反應很快吧!後來才發現,腦子聰不聰明不是重點,學識涵養、表達技巧才是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練習寫英文作文的時候,絕對不是一開始就能下筆如有神,通常會有模板和結構可以參考。尤其參加各類英語檢定的寫作考試,為了讓自己臨場發揮穩定和快速答題,一定會準備幾個寫作模板可以快速套用。
這本書,就是你的即興表達模板。書中提供22種不同情境下適用的表達模板,每個章節都有生動的案例和實際句子供讀者參考練習,足以涵蓋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
機會,一向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你不知道危機什麼時候會出現,也不知道哪天會遇到助你一臂之力的貴人,能表達自己的機會稍縱即逝。
現在就開始練習,讓自己擁有永不詞窮的即興表達力!
前言
把點我發言,從災難變機會
這是一個被貼滿各種標籤的時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一個新標籤:知識付費、自媒體、網紅、大數據、社群、新零售……無論哪個標籤,都規避不了一個共同的趨勢──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代表著可預見性的減少。你腦海中設想的和實際發生的,有可能兵分兩路,甚至南轅北轍。
儘管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我們依然要勇敢面對,但不是有策略性的應對,而是要即興應對。在許多時刻,我們都要做好準備: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揮之即去。
如今,不確定性慢慢變成常態,而非意外。
與此同時,我們被裹挾進一個即興時代:即興設計、表達、寫作、銷售,甚至還出現「即興婚姻」(閃婚和閃離)!
即興時代最大的變化是:整塊時間變成碎片時間,大舞臺變成小舞臺。
在這當中,即興表達的需求最大。
作為普通人,我們登上大舞臺、被萬眾矚目的機會屈指可數。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隨著微信、Instagram、抖音、Vlog的普及,小舞臺隨手可得:專案中的進展彙報、週會上的3分鐘發言、在公司的走廊上遇到主管的問候語、飯桌上的敬酒詞、婚禮上的祝福語、相親派對上的自我介紹,哪怕只是通訊軟體上一段60秒的語音、抖音上的一段影片……這些都是你每天即興表達的小舞臺。
要適應這個即興時代,就要掌握即興表達的能力:
一、即興表達隨時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它的每一次出現,都意味著一次重要機會的降臨。
我大學就讀的科系和電腦相關,畢業後卻從事企業管理諮詢顧問的工作,成為一名管理教練和培訓師。我很喜歡現在的身分,除了有不錯的收入、可以經常出入一些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高檔的商務場合,更重要的是它充滿挑戰。
可是這一份工作卻和我的本科專業風馬牛不相及。許多人都會問我:「你是怎麼進入諮詢行業的?」這得感謝我即興演講的能力。
2008年,我進入諮詢行業。當時的老東家,手下除了行政人員和銷售人員,絕大部分諮詢顧問的學歷都是碩士和博士,我在那時候是少數以大學學歷成為諮詢顧問的員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3輪面試的內容:5位候選人從預先準備的箱子內抽一張紙條,以紙條上面的題目來做5分鐘的即興演講。每個人只有1分鐘的準備時間,對面坐著幾位面試官,側邊還擺著一臺攝影機,氛圍被營造得很緊張。一抽到題目我就愣住,紙條上只有一個數字「4」。
你覺得我當時的演講結果如何呢?按照戲劇效果,我應該說我當下講得很糟,但意外的是,那一天我的即興演講獲得面試官的青睞。我順利得到那份工作,因此進入諮詢行業。我會在後面的內容與大家分享我當時即興表達的策略和內容。
二、即興表達除了幫助我們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也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
5年前,我去參加一位客戶(肖總)的生日晚宴,這位客戶在行業中算得上是大哥級的人物,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那天的宴會總共有7桌,現場的主持人剛好也認識我。不知道是主持人一時興起,還是主辦單位提前交代,主持人竟然在宴席上特別點名要我上臺發言。
天啊,這完全不是我預想的場景,我所設想的只是穿得像樣一點,去參加一場晚宴而已,頂多在敬酒時,向肖總及家人表示祝賀之意。此刻,留給我思考的時間,大概只有從臺下走到臺上的幾秒鐘。
我想所有人都很清楚,這簡短的發言,主要是稱讚肖總。
多半情況下,這種發言就是並列式的,上臺的發言者所說的內容不外乎「肖總為人大氣」、「肖總信守承諾」、「肖總是特別有愛心的人」。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這種並列式的表述無傷大雅,只是很難引起大家的共鳴,更難讓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最終的簡短發言如下:
4年前,我和肖總第一次見面,我們一起在杭州參加論壇,現場有將近一百位各行各業的企業家。那天開了一天的會議,大概在下午5點左右結束,大家都很疲憊,有的人趕著離開。但我看到,在我們大合影後準備散場時,只有肖總一個人走到會場後方,和那天幫我們端茶、倒水的服務生一一握手,並表示感謝。這件事帶給我深刻的印象。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件事沒什麼,但對我來說很震撼。這麼成功的企業家,還能細心的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這一定是一位情感細膩的人。所以那天我就在想,如果這輩子有機會能和肖總在業務上有往來,那一定是我的榮幸,如果沒機會,我也一定要在生活中交到這位朋友。
這段發言大概一分鐘,我並沒有羅列肖總的優點,只用一種即興結構,講了一個點。當然,你猜得也沒錯,這次發言,不僅讓別人對我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我和肖總因為這次的發言,情感上聯繫得更緊密。
這當中的即興結構是:時間(4年前)+事件(肖總在會後和服務生握手)+修飾潤色(情感細膩)+美好期望(一定要在生活中交到這位朋友)。
可見,一次不經意的即興表達,能為兩人之間的情感加上保鮮劑。
三、一個人的即興表達能力,還能在關鍵時刻化解危機。
我在諮詢公司第一次擔任專案經理時,因為專案延期被客訴。實際上,我們曾和客戶溝透過專案延期的事,所以我覺得客戶不會對延期有什麼意見。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件事竟然被投訴了。在公司年終考核時,主管當場質問我這件事。因為這是我初次當專案經理,所以這件事對評分項目「專案經理基礎素質」的衡量有很大的影響。畢竟,管控項目的節奏是專案經理的重要能力之一。甚至,這將決定我是否還有機會在下一年度繼續帶領團隊。
我當下十分緊張。
我知道如果只是一味的道歉,並不會改善大家對我的評價,頂多也只是覺得我的態度是好的。於是,我就利用4個段落的即興模型,試圖扭轉局面:
這件事是我的責任,雖然項目最後還是順利的完成,但專案進度比預期晚了兩週。(再次說明問題,避免不知情的人憑想像誇大事實。)
有一部分工作是我力所能及卻沒做好的。第一,我沒有以正式通報的方式和客戶溝通,只有在聊天時跟他們說明延期的情況;第二,我在專案計畫進度上,對預備方案的考慮不周;第三,當突發情況出現,我沒有立即調整其他的專案進度。(描述「我力所能及」的工作部分。)
也有一部分的工作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我們預計兩週的市場調查和訪談,剛好碰到當地的重大節日,公共場合都施行臨時的交通管制,耽誤調查和訪談的進度。(描述「我力所不能及」的部分。)
針對這次的事,我也做了反思。在下一次的專案,我會從兩個方面提升我在進度管控方面的能力:一是計畫階段,把當地的民俗節日列入考量範圍,並且制定詳細的預備方案;二是重視與客戶的正式溝通,關鍵的時間點、事項都要以正式會議的方式向客戶報告,並和客戶加強情感上的交流。(針對「我力所能及」的部分,提出具體措施。)
在年終考核之後,主管給我的回饋是,我的回答讓大家對我很放心。
實際上,要求隨機應變、臨場反應的即興表達,背後依舊有方法可循。即興表達看似隨性,卻不隨意。即興表達的重點,在於有策略性的讓觀眾接受你的觀點,並產生共鳴和行動。
本書中,我將透過以下篇章,與大家分享我這十多年來作為講師的即興表達經驗。
第一章:具備即興表達者的基本素質,讓你踏入成功表達者的行列。
第二章:訓練並拓展即興表達的思維,讓你永不詞窮。
第三章:掌握在多元場合即興表達的萬能結構,讓你不畏懼臨場發揮。
第四章:運用經實際檢驗的即興表達套路,讓你升級為表達高手。
第五章:總結即興表達中的陷阱和應對策略,讓你少走彎路。
希望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每當遇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即興表達時刻,你都能抓住機遇,呈現出那個最自信、最精彩的自我!
試閱
逆向思維,帶來的不僅是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更會讓人擁有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實際上,當你提出相反觀點的那一刻,無須驗證觀點的對錯,就已經讓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別人期待下回超乎想像的想法。
從小到大,無論是寫作文還是演講,最令人頭疼的事,莫過於取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但在即興表達中,下標題這件事是有技巧可循的,這裡分享三種下標的技巧。
看似高級的逆向思維,其實運用起來十分簡單,就是當別人都在對某個觀點表示認同和支持的時候,你不妨多加思考:「這個觀點是否有不對的地方呢?其中藏著哪些隱患呢?」反之亦然,當別人都在反對或對抗某觀點,你也不妨考慮一下:「這一個觀點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逆向思維具體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完全逆向思維。
一般來說,完全逆向思維就是把「好的」說成「不好的」、「不好的」說成「好的」、「推薦的」說成「不推薦的」等。
比如,你和同一小組的同事正在討論一個計畫,其中有個同事提出:「大家現在這樣的討論,無疑是『紙上談兵』,對專案的推動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去『沙場點兵』!」紙上談兵被大家習慣性認為是一個負面、應該避免的行為。難道小組中大家司空見慣的項目討論只是紙上談兵,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
在這種情形當中,大家是否能啟動逆向思維,想一想紙上談兵有哪些好處,來說服這位同事?針對「紙上談兵」這一個話題,可以來一段簡短的即興演講:
各位,我覺得紙上談兵其實也是有好處的,一個人要先學會紙上談兵,才能到沙場點兵。(拋出逆向思維的觀點)
為什麼紙上談兵也是有好處的呢?因為紙上談兵讓我們學會分析,讓我們不必以嘗試犯錯的成本替代分析。如果不做分析,直接上戰場,代價很可能是我們所想不到、甚至是我們無力承受的。
所以一個管理者、一個策劃者,一定要先學會紙上談兵、仔細計畫,以最小的成本和代價發現錯誤、糾正錯誤、規避錯誤,然後再去沙場點兵。
我的建議是,大家不要討厭紙上談兵,不要覺得它是個貶義詞,我們甚至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紙上談兵的能力!(證明觀點的成立)
可見,運用逆向思維,以一個簡短的發言就可以更全面的看待某一個觀點、解決某一個問題。
第二種:顛倒順序的逆向思維。
比如,大家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顛倒一下前後順序,就變成「努力大於選擇」。如果你講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卻表達相反的意思,自然會讓聽眾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展現「努力大於選擇」這一個觀點之後,就要同時運用之前所講的舉例法、金字塔法、重新定義法、對比法來擴句成篇,有理、有據、有邏輯的證明這套觀點。比如,你可以這樣表達: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努力大於選擇」。當然,我並不是想告訴別人不用選擇,也不是想告訴別人努力可以決定一切。(對比法,排除歧義)
比如,一個人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前2、3年會覺得選擇大於努力,因為這時候的他,對各個行業都不了解,需要累積一些經歷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因此,在大學畢業前2、3年,的確是選擇大於努力,選擇一個好公司、好主管、好職業,會對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能少走彎路。
可是一個人如果畢業5年、10年,依然相信選擇大於努力,那麼他這輩子很可能永遠會忙於選擇,卻沒有為選擇付出努力,最終很可能一事無成。
所以,這件事情要分時間而定。我認為一個人畢業後的前2、3年,選擇大於努力是對的,但當一個人畢業5年、10年之後,我想他更應該相信努力大於選擇。(金字塔法,分論點證明結論)
在以上這段表達中,在證明你的觀點時,並不需要讓別人完全信服,而是要讓聽眾感受到,你所提出的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這也會令人印象深刻,引起對方進一步思考。
總之,逆向思維並不是要你為反對而反對,而是要去發現一些新觀點和新角度。記住,逆向思維只是手段,手段的運用要看目標是什麼。逆向思維可以幫助你實現表達的目標。如果你只是想運用逆向思維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便是誤入逆向思維的歧途。因為,真正的溝通表達高手,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事事與別人針鋒相對的人。
說一些跟他以為的不一樣的事
逆向思維,帶來的不僅是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更會讓人擁有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實際上,當你提出相反觀點的那一刻,無須驗證觀點的對錯,就已經讓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別人期待下回超乎想像的想法。
從小到大,無論是寫作文還是演講,最令人頭疼的事,莫過於取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但在即興表達中,下標題這件事是有技巧可循的,這裡分享三種下標的技巧。
看似高級的逆向思維,其實運用起來十分簡單,就是當別人都在對某個觀點表示認同和支持的時候,你不妨多加思考:「這個觀點是否有不對的地方呢?其中藏著哪些隱患呢?」反之亦然,當別人都在反對或對抗某觀點,你也不妨考慮一下:「這一個觀點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逆向思維具體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完全逆向思維。
一般來說,完全逆向思維就是把「好的」說成「不好的」、「不好的」說成「好的」、「推薦的」說成「不推薦的」等。
比如,你和同一小組的同事正在討論一個計畫,其中有個同事提出:「大家現在這樣的討論,無疑是『紙上談兵』,對專案的推動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去『沙場點兵』!」紙上談兵被大家習慣性認為是一個負面、應該避免的行為。難道小組中大家司空見慣的項目討論只是紙上談兵,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
在這種情形當中,大家是否能啟動逆向思維,想一想紙上談兵有哪些好處,來說服這位同事?針對「紙上談兵」這一個話題,可以來一段簡短的即興演講:
各位,我覺得紙上談兵其實也是有好處的,一個人要先學會紙上談兵,才能到沙場點兵。(拋出逆向思維的觀點)
為什麼紙上談兵也是有好處的呢?因為紙上談兵讓我們學會分析,讓我們不必以嘗試犯錯的成本替代分析。如果不做分析,直接上戰場,代價很可能是我們所想不到、甚至是我們無力承受的。
所以一個管理者、一個策劃者,一定要先學會紙上談兵、仔細計畫,以最小的成本和代價發現錯誤、糾正錯誤、規避錯誤,然後再去沙場點兵。
我的建議是,大家不要討厭紙上談兵,不要覺得它是個貶義詞,我們甚至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紙上談兵的能力!(證明觀點的成立)
可見,運用逆向思維,以一個簡短的發言就可以更全面的看待某一個觀點、解決某一個問題。
第二種:顛倒順序的逆向思維。
比如,大家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顛倒一下前後順序,就變成「努力大於選擇」。如果你講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卻表達相反的意思,自然會讓聽眾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展現「努力大於選擇」這一個觀點之後,就要同時運用之前所講的舉例法、金字塔法、重新定義法、對比法來擴句成篇,有理、有據、有邏輯的證明這套觀點。比如,你可以這樣表達: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努力大於選擇」。當然,我並不是想告訴別人不用選擇,也不是想告訴別人努力可以決定一切。(對比法,排除歧義)
比如,一個人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前2、3年會覺得選擇大於努力,因為這時候的他,對各個行業都不了解,需要累積一些經歷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因此,在大學畢業前2、3年,的確是選擇大於努力,選擇一個好公司、好主管、好職業,會對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能少走彎路。
可是一個人如果畢業5年、10年,依然相信選擇大於努力,那麼他這輩子很可能永遠會忙於選擇,卻沒有為選擇付出努力,最終很可能一事無成。
所以,這件事情要分時間而定。我認為一個人畢業後的前2、3年,選擇大於努力是對的,但當一個人畢業5年、10年之後,我想他更應該相信努力大於選擇。(金字塔法,分論點證明結論)
在以上這段表達中,在證明你的觀點時,並不需要讓別人完全信服,而是要讓聽眾感受到,你所提出的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這也會令人印象深刻,引起對方進一步思考。
總之,逆向思維並不是要你為反對而反對,而是要去發現一些新觀點和新角度。記住,逆向思維只是手段,手段的運用要看目標是什麼。逆向思維可以幫助你實現表達的目標。如果你只是想運用逆向思維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便是誤入逆向思維的歧途。因為,真正的溝通表達高手,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事事與別人針鋒相對的人。
下標,聽眾對內容就有興趣
技巧一:數字法。
比如,針對「一個人如何進行創新型思考」這個即興話題,我分享的主題是「三胡一無」,也就是胡說八道、胡思亂想、胡言亂語以及無中生有。像這樣把你想講的主題用數字概括出來,就叫數字法。
技巧二:諧音法。
例如,針對「勝者為王」這個成語,可利用「勝」的諧音,轉變為「剩者為王」的主題,可以這樣表達:「『勝者為王』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剩者為王』,不是勝利的『勝』,而是剩餘的『剩』,只有最後剩下來、堅持到最後的人才可能成為王。」透過諧音法的主題轉換,會帶給聽眾新鮮感,不用煩惱抓不住聽眾的注意力。
技巧三:對比法。
比如,針對「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這個主題,「自律」和「自由」是對比;或是像「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這個主題,「利他」和「利己」就形成對比;又如,主題「其實嚴肅也是一種愛」,就是把「嚴肅」和「愛」以對比的方式串聯。對比法,會在標題內部形成一種張力,更容易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俗話說:「題好一半成。」確定即興表達的標題後,就要醞釀一下如何開場。精彩的開場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這裡分成四種開場方式。
方式一:以講述一個小故事來開場。
比如,以「永遠不要和客戶爭辯」這個標題,引導出一個關於銷售人員和客戶之間爭辯的故事;或者,以「真正讓我們疲憊的不是遙遠的路途,而是鞋子裡面的一粒沙」作為開場,分享一個旅行者長途跋涉的故事。這些都是以某個小故事開場,因為人們喜歡聽故事,天生對故事好奇。
方式二:以展示某個物品來開場。
比如,你以下面的內容開場:「你們肯定很好奇,我今天為什麼帶一支舊手機,這是我的第一支手機。」配合語言,接著展示這支手機。這樣以展示某個物品開場的方式,能夠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引起興趣,在簡短的即興表達開場中特別適用。
方式三:以提問作為開場。
比如,典型的以提問開場:「今天在座的人,如果你是總經理,請問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呢?」或者「如果今天在座的人都是服務人員,你最想對客戶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結合你要闡述的主題和內容,拋出一個最容易讓大家關注的問題,引起聽眾的思考和興趣,這就是以提問開場。
方式四:以共同利益開場。
在《鋼鐵墳墓》(Escape Plan)這部電影中,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扮演一個越獄高手,他在監獄裡第一次碰見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時說:「你肯定很想逃出去吧!」對於被關在監獄裡面的人來說,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就是逃出監獄。因此,陌生人只要擺出雙方之間的共同利益,就會瞬間站在同一個立場、目標奔向同一個方向。
當一個囚犯想要說動另一個囚犯,一起實現越獄的目標時,最有效的開場
就是「我能幫你逃出去」。這一個共同的利益,一定可以刺激到每一個身陷囹圄的囚犯。
在確定標題和開場的同時,你也需要獲得對方的注意力。
如果在即興表達的場景中,有一個特定的舞臺,那麼建議每一個人上臺之後,不要急著講話,而是停留幾秒鐘,環視一下周圍、調整一下呼吸。從這裡營造出幾秒鐘的安靜時間,就足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比一上來就開口講話效果更好。
但在大多數的即興表達場景中,是沒有固定舞臺的,像是在會議上、在走廊碰到同事,此時你不妨以問句來獲得對方的注意力。常使用的話術有:「我想談談一個想法,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當提出問題後,對方的注意力就會被你吸引。
需要注意的是,獲取對方的注意力需要直接進入主題,切記不可以說廢話。比如,有一個人開場時說:「我昨晚想了很久,今天要說點什麼呢?本來我不想說,但後來想想有些東西還是得說。」這種就是典型的廢話,不僅會讓對方覺得很囉嗦,還會讓對方反感,更難引起對方的注意。這裡再列舉一些負面的例子:「有些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我這個人說話比較容易得罪人。」、「我本來不想說的,但既然你們讓我說,那我就說吧。」
以上這些,都是即興表達中毫無用處的話,務必避免。即興表達與主題演講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在短暫的時間中,不要浪費每一個吸引注意力的點。
綜上所述,在即興表達中,出其不意的提煉一個標題,加上精彩的開場,會讓聽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充分獲取聽眾的注意力,做到「完美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下標,聽眾對內容就有興趣
技巧一:數字法。
比如,針對「一個人如何進行創新型思考」這個即興話題,我分享的主題是「三胡一無」,也就是胡說八道、胡思亂想、胡言亂語以及無中生有。像這樣把你想講的主題用數字概括出來,就叫數字法。
技巧二:諧音法。
例如,針對「勝者為王」這個成語,可利用「勝」的諧音,轉變為「剩者為王」的主題,可以這樣表達:「『勝者為王』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剩者為王』,不是勝利的『勝』,而是剩餘的『剩』,只有最後剩下來、堅持到最後的人才可能成為王。」透過諧音法的主題轉換,會帶給聽眾新鮮感,不用煩惱抓不住聽眾的注意力。
技巧三:對比法。
比如,針對「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這個主題,「自律」和「自由」是對比;或是像「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這個主題,「利他」和「利己」就形成對比;又如,主題「其實嚴肅也是一種愛」,就是把「嚴肅」和「愛」以對比的方式串聯。對比法,會在標題內部形成一種張力,更容易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俗話說:「題好一半成。」確定即興表達的標題後,就要醞釀一下如何開場。精彩的開場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這裡分成四種開場方式。
方式一:以講述一個小故事來開場。
比如,以「永遠不要和客戶爭辯」這個標題,引導出一個關於銷售人員和客戶之間爭辯的故事;或者,以「真正讓我們疲憊的不是遙遠的路途,而是鞋子裡面的一粒沙」作為開場,分享一個旅行者長途跋涉的故事。這些都是以某個小故事開場,因為人們喜歡聽故事,天生對故事好奇。
方式二:以展示某個物品來開場。
比如,你以下面的內容開場:「你們肯定很好奇,我今天為什麼帶一支舊手機,這是我的第一支手機。」配合語言,接著展示這支手機。這樣以展示某個物品開場的方式,能夠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引起興趣,在簡短的即興表達開場中特別適用。
方式三:以提問作為開場。
比如,典型的以提問開場:「今天在座的人,如果你是總經理,請問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呢?」或者「如果今天在座的人都是服務人員,你最想對客戶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結合你要闡述的主題和內容,拋出一個最容易讓大家關注的問題,引起聽眾的思考和興趣,這就是以提問開場。
方式四:以共同利益開場。
在《鋼鐵墳墓》(Escape Plan)這部電影中,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扮演一個越獄高手,他在監獄裡第一次碰見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時說:「你肯定很想逃出去吧!」對於被關在監獄裡面的人來說,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就是逃出監獄。因此,陌生人只要擺出雙方之間的共同利益,就會瞬間站在同一個立場、目標奔向同一個方向。
當一個囚犯想要說動另一個囚犯,一起實現越獄的目標時,最有效的開場
就是「我能幫你逃出去」。這一個共同的利益,一定可以刺激到每一個身陷囹圄的囚犯。
在確定標題和開場的同時,你也需要獲得對方的注意力。
如果在即興表達的場景中,有一個特定的舞臺,那麼建議每一個人上臺之後,不要急著講話,而是停留幾秒鐘,環視一下周圍、調整一下呼吸。從這裡營造出幾秒鐘的安靜時間,就足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比一上來就開口講話效果更好。
但在大多數的即興表達場景中,是沒有固定舞臺的,像是在會議上、在走廊碰到同事,此時你不妨以問句來獲得對方的注意力。常使用的話術有:「我想談談一個想法,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當提出問題後,對方的注意力就會被你吸引。
需要注意的是,獲取對方的注意力需要直接進入主題,切記不可以說廢話。比如,有一個人開場時說:「我昨晚想了很久,今天要說點什麼呢?本來我不想說,但後來想想有些東西還是得說。」這種就是典型的廢話,不僅會讓對方覺得很囉嗦,還會讓對方反感,更難引起對方的注意。這裡再列舉一些負面的例子:「有些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我這個人說話比較容易得罪人。」、「我本來不想說的,但既然你們讓我說,那我就說吧。」
以上這些,都是即興表達中毫無用處的話,務必避免。即興表達與主題演講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在短暫的時間中,不要浪費每一個吸引注意力的點。
綜上所述,在即興表達中,出其不意的提煉一個標題,加上精彩的開場,會讓聽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充分獲取聽眾的注意力,做到「完美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