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國史新論:宗教分冊

  • 79 569
    72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宗教總論宗教總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林富士(編)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1/1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中國宗教史究竟應該研究些什麼?1920年代,梁啟超曾針對中國宗教史研究提出一些極富爭議性卻影響深遠的看法。近幾十年來,學者大多不以梁任公所楬櫫的「教會」作為判準,他們不僅探討有教團、教會組織的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也研究那些沒有特定組織的巫覡、民間信仰、官方祀典等。連備受爭議的「儒教」,也有人深入探究。也就是說,舉凡鬼神、死後世界、禁忌、陰陽五行、巫祝活動、祠祀等,都可以納入宗教研究的對象。

但是,想要以一本書或十幾篇論文來清楚呈現中國宗教的風貌,或完整的交代中國宗教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是本書的目的。不過,透過這裡所收的12篇論文,我們試圖對中國宗教作出比較明確的界定。

本書對於中國宗教的範圍、內容和特質有了比較扼要的描述,對於中國的政教關係有了比較細密而多元的論述,對於宗教在中國基層社會及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比較豐富的詮釋,對於外來宗教與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互動也有了比較均衡的看法。這12篇論文,至少可以提醒中國史的研究者,無論是要探討中國的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都不應忽略其宗教向度。

目錄

目次
《中國史新論》總序 王汎森
導言──中國史研究的宗教向度 林富士

蒲慕州
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

一、古代宗教與歷史研究
二、史前時代之宗教
三、商周時代之宗教
四、春秋戰國的鬼神信仰
五、秦漢時代對死後世界的想像
六、漢代的信仰與社會生活
七、結語

林富士
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

一、引言
二、神話與傳說中的古代巫覡
三、先秦時期的巫官、官巫及其職事
四、先秦時期的民巫與營業之巫
五、先秦諸子對巫覡的態度
六、禁巫與抑巫
七、秦漢時期的巫覡
八、結語

康樂
天子與轉輪王——中國中古「王權觀」演變的一些個案

一、前言——皇帝制度與國家祭典的建立
二、從西郊到南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轉輪王即佛
四、結論

劉淑芬
中國畫中圖像與文字互動的表現模式

一、前言
二、禁碑令與南朝的造像
三、南北朝的佛教信仰組織
四、南北朝對疑偽經典的態度
五、結語

陳熙遠
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

一、以孔為教—— 晚清政權的最後支柱
二、教育與宗教的衝突——民國廢經罷祀的爭議
三、人道與神道之間—— 孔教會宗教論述的建構
四、立「孔」為「會」——民初儒教社團化的嘗試
五、孔教會的解體
六、結語——「孔教」、「宗教」與「教會」的離合

卓鴻澤
正德的番、回傾向——大明皇帝對異族宗教的追求

一、前言
二、正德皇帝的番教傾向
三、正德皇帝的回教傾向
四、結語

莊宏誼
道教養生文化

一、前言
二、道教養生的基本觀念
三、道教養生的實踐方法
四、道教養生的禁忌——以飲食和房中為例
五、結語

黎志添
道教地方科儀研究——香港道堂科儀及其歷史傳承

一、前言
二、概述道教科儀傳統的歷史發展
三、宋代羅天大醮與黃籙齋
四、香港道堂法事科儀的現況和科目類別
五、香港道堂法事科儀的地方特色——朝懺二科並重
六、玄門朝科
七、禮懺誦經
八、香港道堂科儀與古代靈寶齋儀的關係
九、香港道堂科儀經本之來歷考
十、香港道堂科儀傳統之師承考
十一、結語

張先清
清代乾嘉道時期天主教徒的社會網絡

一、前言
二、家族
三、鄰里
四、職場
五、結論

康豹
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

一、前言
二、寺廟儀式——三角結構的功能
三、廟會活動中的三角結構
四、從寺廟透視新莊的歷史
五、結論

柯嘉豪
關於佛教漢化的省思

一、前言
二、印度佛教的特質
三、漢文化的特質
四、寫中國佛教的通史時,應不應該視中印之交流為核心問題?
五、結論

李尚仁
驅魔傳教——倪維思論中國人被鬼附身的現象

一、前言
二、倪維思的生平
三、倪維思論中國的宗教
四、被鬼附身的中國人
五、惡魔附身還是精神疾病?──著魔現象辯論的歐美脈絡
六、傳教論述中的魔鬼和中國基督教徒對魔與鬼的認識
七、性別與著魔現象
八、民間信仰與著魔現象
九、傳教論述中的魔鬼和中國基督教徒對魔與鬼的認識

英文目次

序/導讀

《中國史新論》總序
幾年前,史語所同仁注意到2008年10月22日是史語所創所八十周年,希望做一點事情來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幾經商議,我們決定編纂幾種書作為慶賀,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史新論》。

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思潮有重大的變化,史語所同仁在開展新課題、新領域、新方向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為了反映這些新的發展,我們覺得應該結合史學界的同道,做一點「集眾式」(傅斯年語)的工作,將這方面的成績呈現給比較廣大的讀者。
我們以每一種專史為一本分冊的方式展開,然後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選擇比較重要的問題撰寫論文。當然對問題的選擇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而且總是牽就執筆人的興趣,這是不能不先作說明的。

「集眾式」的工作並不容易做。隨著整個計畫的進行,我們面臨了許多困難:內容未必符合原初的構想、集稿屢有拖延,不過這多少是原先料想得到的。朱子曾說「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我們正抱著這樣的心情,期待這套叢書的完成。

最後,我要在此感謝各冊主編、參與撰稿的海內外學者,以及中研院出版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

王汎森 謹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026473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6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