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 雜阿含經 第二冊:緣生緣滅原來如此(卷十一至卷二十)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好讀 雜阿含經》為「台大獅子吼站」20年來讀《雜阿含經》的成果集結。
★ 本冊主題為「緣生緣滅,原來如此」,佛陀為我們分析煩惱與因緣的關係,並教導我們如何使煩惱不再生出。
兩手拍在一起時擊出掌聲,但一拍完聲音就不見了,因緣生、因緣滅。
每天的生活都充斥著十二因緣,這些因緣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無盡的輪迴。
佛陀教我們觀察自己的身心是如何的生起、滅去。感官接觸外境時的貪瞋癡是如何緣起的?知道貪瞋癡是如何緣起的,也就可以知道如何減少貪瞋癡的再次生起。
藉由在生活中一次一次地觀察,自然會知道自己習氣是如何養成的,也就知道如何趨善避惡、趨吉避凶。
本冊尚有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大迦旃延、阿難等精彩的相應內容。
第490~500 經,記錄了舍利弗尊者的說法。舍利弗尊者以「智慧第一」聞名,這些經記錄了舍利弗尊者以智慧清楚地說明法義,精準地辨析什麼才是正法,並指引出確實可行的修行之道。
第501~534 經,是跟目犍連尊者相關的經文。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第一」聞名,神通是以禪定為基礎而產生的,這幾經即記錄了目犍連尊者超凡的禪定與神通,及藉由神通所見到的六道真相。
阿那律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聞名。他的天眼通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他勤修四念處。《雜阿含經》「阿那律相應」的內容為535~545 經,記錄了阿那律尊者的說法,也記載到阿那律尊者常向大家說修習四念處的好處。
此外,第546~555 經、第556~565 經,分別記錄了摩訶迦旃延尊者及阿難尊者的說法,亦切莫錯過。
讀者在閱讀時可以神遊其中,將自己融入經中,歡喜隨喜,成為古代追隨佛陀求法的佛弟子,解脫之道,就從菩提樹下一一開展。
◎ 好讀亮點:讓經藏變得容易解讀
.原文標點/清晰註解
.白話導讀/圖表解說
.對應經典/以經解經
.讀經拾得/生活應用
◎ 線上共讀
《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研習佛法的必讀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好讀 雜阿含經》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讓佛法核心教義變得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初學者在閱讀本書時,可先由「導讀」學習基礎知識,以方便進入經文的情境中、領會佛陀的開示。
若在讀經當中有疑問或想法,除了就近請教寺院或法師,Facebook的用戶也可加入「大家來讀經」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社團,一同研討。沒有Facebook帳號的同學則可上「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buddhaspace.org上的「獅子吼讀經班」版,線上讀經班於每週末進行線上語音討論。
本書的線上版另有「進階辨正」,提供複雜或有疑義的詞句分析及詳細辨正資訊。這些資訊由於較為深奧或蕪雜,並沒有在印出的書本上,有志尋根究柢者可逕行參閱線上版。
名人推薦
好讀推薦
《好讀 雜阿含經》是由科技人成立的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多年以來進行線上讀書會、經過長期相互切磋琢磨而完成的一部古典今讀現代註釋書。其嚴謹和精準很符合科學精神,而其無私的法施更是佛法的實踐。 ——釋恆清(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好讀 雜阿含經》深入淺出、古今輝映,是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也是電子佛典未來的發展方向。 ——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中觀系的《中論》、《大智度論》都引用《阿含經》說明緣起中道深義,瑜伽系的《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更廣釋《雜阿含經》,可見大乘論師對《阿含經》的重視。本書綜合讀書會之討論,並參照漢譯各版三藏以及南傳的相對應經文,簡明扼要以白話加註解說,值得參考。 ——釋厚觀(福嚴佛學院院長)
本書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更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釋自衍(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目錄
〈推薦序〉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 釋惠敏
〈推薦序〉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好讀 雜阿含經》 釋自衍
〈編序〉願解如來真實義 邱大剛
《阿含經》簡介
本書使用方法
【卷第十一】
導讀:六入處的運作;六入處相應(4/5)
第273~274經
導讀:六入處與善攝根門
第275~277經
導讀:六入處與三毒
第278~280經
導讀:四念處、七覺分
第281~282經
【卷第十二】
導讀:因緣是什麼;因緣相應(1/3)
導讀:因緣與煩惱的關係
第283~284經
導讀:因緣是如何被發現的?
第285經
導讀:十二因緣的還滅
第286~288經
導讀:因緣能如何應用?
導讀:五陰與我
第289~294經
導讀:當下的因緣與三世的輪迴
第295~296經
導讀:因緣與中道
第297~303經
【卷第十三】
導讀:六入處相應(5/5);六根緣生的身心運作
第304~315經
導讀:無常、苦、無我
第316~318經
導讀:十二入處是一切
第319~321經
導讀:六入處集是苦集
第322~332經
導讀:十二入處與四聖諦
第333~335經
導讀:心受的喜、憂、捨
第336~342經
【卷第十四】
導讀:因緣相應(2/3)
第343~346經
導讀:四禪
第347~351經
導讀:六入處與輪迴
第352~358經
導讀:思量
第359~361經
導讀:佛法之所以為佛法
第362~364經
【卷第十五】
導讀:因緣相應(3/3)
第365經
導讀:過去七佛
第366~370經
導讀:四食;食相應
第371~378經
導讀:四聖諦;諦相應(1/2)
第379~380經
導讀:三轉法輪與修行的目標
第381~386經
導讀:四果
第387~388經
導讀:如實知四聖諦
第389~399經
導讀:四聖諦無間等的重要性
第400~406經
【卷第十六】
導讀:應思惟四聖諦,莫思惟世間思惟;諦相應(2/2)
第407~415經
導讀:四聖諦就是真理,別無分號
第416~420經
導讀:不如實知四聖諦的危險
第421~432經
導讀:四聖諦是上等的法
第433~437經
導讀:如實知四聖諦極珍貴稀有
第438~443經
導讀:界相應(1/2)
第444~450經
導讀: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
第451~454經
【卷第十七】
導讀:界相應(2/2)
第455經
導讀:天界
第456~464經
導讀:六界無我
第465經
導讀:受相應
第466~473經
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第474~489經
【卷第十八】
導讀:舍利弗相應
第490~494經
導讀:戒
第495~497經
導讀:住四念處,修七覺分
第498~500經
導讀:目犍連相應(1/2)
第501~503經
【卷第十九】
導讀:目犍連相應(2/2)
第504~505經
導讀:證初果的條件
第506~507經
導讀:惡業眾生
第508~525經
導讀:惡有惡報
第526~534經
導讀:修習四念處;阿那律相應(1/2)
第535~536經
【卷第二十】
導讀:阿那律相應(2/2)
第537~545經
導讀:大迦旃延相應
第546~547經
導讀:十惡、十善
第548~549經
導讀:六念
第550~555經
導讀:無相心三昧;阿難相應(1/2)
第556~558經
附錄
序/導讀
推薦序
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
《好讀 雜阿含經》是古典今讀的現代註釋書,從傳統字詞解讀、修行與生活對話,到深入佛陀的根本教義。本書最可貴之處,非一人之作,而是眾人智慧的結集。一群佛教的知識分子,透過網路建構虛擬佛教修行壇城「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以下簡稱「獅子吼網站」),從網路發展初期的Telnet開始,架設BBS到Web 2.0,跨越不同的網路介面,匯聚世界各地的佛子,共同研讀、線上公開分享,歷經十多年的線上讀經會(2000-2014),如今開花結果,將豐碩的內容結集出版成書。眾佛子如此好樂正法、毅力堅持、樂施予人的胸襟,令人不禁讚歎:「自利亦利他,是施獲大利,慧者如是施,淨信心解脫。」(《雜阿含經》卷四十六)
從獅子吼網站的設立、持續推動到本書結集出版紙本,幕後的堅持者是獅子吼網站的發起人邱大剛居士。回想大剛居士與香光結緣至今,已將近有二十年了。大剛居士於大一時(1995)創立「獅子吼網站」,透過e-mail聯繫,徵詢「香光書鄉出版社」同意將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電子檔張貼於BBS上。1997年,筆者以《佛教圖書館館刊》主編身分,邀請他撰寫網路上與佛教相關的BBS站發展之過去、現在、未來(文章詳見〈虛空善法堂:佛教BBS〉,《佛教圖書館館刊》第14期)。這一路走來,大剛居士由一位校園內善根深厚的年輕學子,到現在投入社會創業、傑出有成,卻依然能持續地精進學佛、奉獻佛法,堪稱現代學佛者的楷範。
本書籌畫出版已歷時數年。從2010年至今,大剛居士在事業忙碌之餘,躬自審閱校注,多次與筆者書信往返討論相關問題;至本書出版前,仍謹慎翔實的從頭檢閱,力求義理精準、文字簡明,如同本書的書名《好讀:雜阿含經》,讓深奧的佛法核心教義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凡此種種努力,是法的力量,是法身慧命的堅持!今(2014)年5月大剛居士再度來函,邀請筆者寫序,僅以個人在佛教圖書館服務的經驗與觀察,述說本書出版的意義與價值。
自學研讀《雜阿含經》的寶典
《雜阿含經》旨在闡述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佛陀教法中最接近真實,也是最完整結集的重要經典。本書的出版,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對照經文、經義導讀、關鍵摘句、註解、校勘……。此外,還整理了南北傳《雜阿含經》相對應的經號,對有心深入研讀者,可說是珍貴的研究資訊。更有「讀經拾得」,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生命與經文的對話,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數位到紙本,紙本到數位」不同媒介的互補功用
《好讀 雜阿含經》,原是網路讀經會的資料(buddhaspace.org/agama/),研讀後不斷整理,萃取精華,再以紙本出版。也許有人會質疑,已經在網路上流通,為何還需要將它印成紙本?就個人所知,國外出版社如Springer,往往是先出版電子版,再出版紙本,影響不同的群眾。因此,將網路的討論或文章結集出版,透過不同媒介,更可以攝化不同的對象。網路的超連結,開啟閱讀的多元性;紙本閱讀,可綜觀瀏覽,也可細細品味《雜阿含經》的法味。又,本書線上版有「進階辨正」(對經文疑義與辨正等資訊),提供進階者的延伸閱讀。本書真的做到「數位到紙本,紙本到數位」的相互連結。
記錄佛教線上讀經會的學習歷史
《好讀:雜阿含經》的出版是多人於網路上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讀經記錄。佛弟子在網路時代,藉用科技工具,展現合作學習的模式,超越傳統一地、一時、一人的局限,可以隨時、隨地、遠端相互切磋。十多年來,參與讀書會的成員已將四部《阿含經》讀過數遍,如實呈顯的閱讀心得,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多元思考。其共同努力的成果,足以揭示佛法正知見以及疑義的解答。線上讀經的模式,正在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和佛教弘法方式。而本書的出版,記載了佛教線上讀書會的學習歷史,標誌著佛教弘傳方法的跨越。
時代在進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佛法的弘傳將更向前邁進!願當代佛法的弘傳,善用數位科技,與日俱進,燃燈供佛、普利人間。
釋自衍
序於香光尼眾佛學院
2014年12月25日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佛教圖書館館刊》暨《佛教圖書館電子報》主編)
編序
願解如來真實義
《長阿含經》等經典記載,佛陀在涅槃前告訴弟子,要辨識什麼是真正的佛說,得要依經及依律來審查判斷,而不盲信任何人。佛陀也要弟子在佛涅槃後以經為師、以戒為師,如此就能如同佛陀還在世。
在當今各宗派之說百家爭鳴、諸學者看法百花齊放的情況下,躬自讀經不啻是客觀理解佛說最穩當的方法。
從2000年開始,有一群在「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網路上的佛弟子們,分別來自台灣、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地,相約每週閱讀《阿含經》,並分享摘句、筆記。十幾年過去了,讀經班已閱畢四部《阿含經》數遍,持續至今。從當年對佛法生澀地理解,到對佛經讀出興味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管是在對佛法的體會上、對正見的釐清上、對修行的實作上、還有對佛法在生活的運用上,《阿含經》都帶給成員們深刻地影響。
早些年要取得《阿含經》並不是那麼容易。雖然有新文豐出版社出版的《大正藏‧阿含部》較經濟實惠,但字體略小、密密麻麻,閱讀較為吃力;後來有出版社重新編輯《阿含藏》,雖整齊易讀,然費用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因此,種下了往後要結緣《阿含經》想法的種子。多年之後有經濟能力實現當初的想法了,但朋友們建議:如果不能讓讀者較容易瞭解《阿含經》的意義,那麼印經的效果就非常有限。希望加上註解,幫助讀者理解,至少也能節省讀者查詢佛學辭典的工夫和時間。
因此,從2008年開始,一起讀經的許多朋友,基於「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自1995年來的討論以及2000年開始線上讀經會的記錄,開始將《阿含經》加以標註,希望能結合大家讀經的經驗,協助新手快速地自學,掌握《阿含經》的內容。
本書的編輯及註解,即希望能夠協助讀者體會《阿含經》內容的意義,並運用在生活及修行上。因此首重文筆的白話及簡潔,經文之外的內容一律是白話,避免名相堆砌,愈講愈玄。然而有興趣讀《阿含經》的人,大多是為了探究佛陀說法本懷。為了讓讀者自行深入經藏、不假他人之手,因此不是給予全文的白話翻譯,而是做盡量客觀、直譯的註解,希望讀者在熟悉佛經的體例及用詞後,未來不論閱讀哪部佛經,都能悠然自得。
本書的編輯完全由義工發心合作,期許在這個過程中,讓參與的大眾同霑法益,並從對《阿含經》的瞭解開始,自利利他。雖然都是無償的義工,但佛經的註解必須特別嚴謹,因此各卷都是由編輯們謹守以經解經的原則,參照阿含各經及《大藏經》中其餘經典的用法,以及南傳《尼柯耶》的內容,交叉比對;也向法師、大德們請教,以期盡量把握住經文的原意。
為了方便流通,本書的紙本版免費授權給法鼓文化出版,於書店流通;若有收益,也由法鼓文化做佛法上的用途。至於網路版、電子書版,則永久由「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免費提供閱讀及下載。另外,編輯或站友也會結緣紙本版給有需要的佛弟子。
二十多年前,筆者首次接觸《阿含經》時,國內關於《阿含經》的研究相關資源都相當有限,也沒有研修《阿含經》的風氣,甚至連經文的取得都不是很容易,遂讓我們有了流通《阿含經》的想法。這些年來,透過許多法師及大德們的努力,佛教界已有了閱讀《阿含經》的風氣,並希望藉本書的出版能貢獻一分心力。
期許本書的發行能協助佛弟子對佛法有更深入地瞭解,並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自在解脫地行走人間。
邱大剛
2015年1月1日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站長、現觀科技執行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