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法華經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79 332
    42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佛教經典/解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賴永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王彬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09/28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
《法華經》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更具有不朽地位
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無遠弗屆,歷代各種經典受持讀誦書寫者無出其右


根據聖嚴法師的統計,《法華經》中約有60種修行方式。
胡適更讚譽《法華經》是部優美的文學作品。

為人所熟知的著名《法華經》「法華七喻」,就是用七個生動的故事,來闡釋大乘佛教的教理。

《法華經》在弘揚三乘歸一佛乘,調和大小乘的各種說法,主張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將佛陀教說真理運用詩、譬喻、故事等文學手法呈現。是生活中非常實用有用的佛法。

在菩薩信仰中,影響最大的當屬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而這一信仰與《法華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在《法華經》出現之前佛經中已經出現觀世音菩薩的記載,但後世奉行的經典依據,卻是源於本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生動有趣的法華七喻巧妙地展現佛陀的慈悲教化,也是大家奉持本經的原因之一。

本經後半部再再宣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功德利益,是其他經典所不及。
證嚴法師說:《法華經》可以說是三根普被,上、中、下各類根性的人,都易接受,從生活中善加體會,必可相互印證。

本書《法華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法華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法華經》的文句涵義。

作者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

譯者

王彬

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師從賴永海,主要從事藏傳佛教、佛教藝術、佛教與醫學研究,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目錄

前言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勸持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的主要結構
延伸閱讀

序/導讀

前言

《妙法蓮華經》(通常略稱為「法華經」)(Saddharma-Pu??ar?ka S?tra)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本經以喻而立經名,Saddharma譯為「妙法」,係指本經微妙而不可思議的深奧法義,或云「第一最勝之法」;Pu??ar?ka則意為「蓮花」。「蓮花」在佛教中是最為常見的譬喻和形象,有「微妙香潔」的功德,而又以「微妙」之功德代表智慧,以「香潔」代表慈悲德行,以喻大乘菩薩悲智雙運,為悲憫眾生,而發弘願,於五濁惡世中行難忍之行救度眾生,卻又不為五濁所染,如同蓮花生於淤泥之中卻不為所染,故有此名。本經在印度即受到廣泛重視,傳至中國後,更是盛行於世,其於中土盛興之勢,正如唐代道宣在〈妙法蓮華經弘傳序〉中所云:「自漢至唐六百餘載,雖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可見其影響之大,以至於後世有人將其與《楞嚴經》、《華嚴經》並稱,譽為「經中之王」。

一、《法華經》的成書及漢譯本

通常認為,本經於大乘佛教初期即已形成(最晚不超過西元二世紀),屬於大乘佛教的早期經典。《法華經》產生後,逐漸流傳於印度、尼泊爾及中亞等廣大地區。自十八世紀以來,在喀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已經發現本經各種寫本四十餘種,寫經文字有梵文、藏文及和闐文等。這些寫本的年代約為五至十一世紀。

根據《開元釋教錄》記載,《法華經》約有六種漢譯全本,其中最早的譯本為三國時期支疆梁接所譯的《法華三昧經》(二五五年)。但在六種譯本中,三種已經佚失,而後世流傳下來的尚有三種,按翻譯時代先後順序分別是:西晉竺法護據西域胡本譯出的《正法華經》,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隋代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同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

《法華經》的諸譯本中,後世通行並影響較大的譯本是鳩摩羅什的譯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譯本不像羅什之前諸譯本那樣文辭艱澀,難以理解,另外也與羅什門下諸弟子及後世大德的廣泛宣揚密不可分。正如唐代道宣所云:「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崇尚,皆弘秦本。」(〈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以上三種譯本中,內容也互有出入。如後世流通最廣的羅什譯本,我們現在看到的通行本為七卷二十八品,但羅什初譯此經時原為七卷二十七品。後世補入的內容主要有幾方面:一是南齊法獻於高昌所得〈提婆達多品〉;二是隋闍那崛多等所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中的〈普門品偈頌〉;三是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藥王菩薩咒〉;在編入這些內容後,方才形成後世通行的流通本。在上述三種譯本中,一些品目的順序也略有不同。如晉譯本和隋譯本均將〈囑累品〉列為全經的最後一品;而秦譯本中,〈囑累品〉列在第二十二品,其後尚有〈藥王菩薩本事品〉等六品,而將〈普賢菩薩勸發品〉作為全經的最後一品。

《法華經》諸譯本的差別,可能主要是由於譯經所依據的底本不同所致。《正法華經》根據梵文本翻譯,但卻為流行於西域的所謂「胡本」,《妙法蓮華經》則是據西域龜茲文本所譯,而隋代闍那崛多、達摩笈多等的翻譯則是根據從印度傳來的梵文本。


二、《法華經》的主要思想

《法華經》中包含著豐富的哲理思想及信仰體系。限於篇幅,我們在此僅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本經的重要思想進行歸納。

1.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本經始終貫穿著一條重要的主線,可歸納為「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這可以說是本經最為核心的思想。所謂「開權顯實」,又稱「開方便門,顯真實義」;「權」即所謂「方便」、「權宜」之法,係指因為眾生具有不同的根機,對於法義的堪受也存在差異,因而佛陀以種種權宜之法,如譬喻、語言等種種不同方式,引導初機眾生,令其入於佛法之門,而走上修行解脫的道路。因此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性,分別說聲聞、緣覺、佛乘(即「三乘」);但這種法義上的差別歸根結柢,是要引導眾生契悟最為究竟的實相之境(即為與「權」相對之「實」,或與「方便」相對的「真實」),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懷,也就是說,唯有一佛乘才是佛陀的真實教義和歸趣所在。正如本經〈方便品〉中所說的:「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基於這一思想,在本經中,佛陀不僅給諸大菩薩授記成佛,也為諸聲聞弟子(包括已證得阿羅漢果者)授記當得作佛。以一佛乘為真實究竟,毫無虛妄。從而令信仰者捨棄相對狹隘的「三乘」之見,以志求無上佛乘,證得諸法實相之究竟無上之智為修行的終極目的。

正是基於把體證諸法實相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的認識,《法華經》提出著名的「十如是」說,並指出「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意味著唯有志求佛道,並如理修行,才能達到佛陀證得的無上之智,了達一切諸法實相。而眾生欲要達到這一究竟本質的境界,就必須發心修習成就無上佛道。

2.開近顯遠、開跡顯本的佛陀觀

大乘佛教的佛陀觀念中,最有影響的即為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論」。在這一理論的形成過程中,《法華經》無疑起到重要的作用。《法華經》中雖未出現完整的「三身」概念,但經中對釋迦牟尼佛的描述,實則已賦予釋迦佛法身的意義。如〈見寶塔品〉中,釋迦佛說《法華經》時,從地湧出的寶塔中,有過去久遠已成佛並且早已「滅度」的多寶如來,因願力緣故,為釋迦佛說《法華經》涌出品〉中,在此「娑婆世界」地下湧出無量菩薩,都是釋迦佛所教化的弟子,表示將於未來護持、弘傳《法華經》,實現教化眾生的弘願。會中彌勒菩薩及大眾遂起疑問,釋迦如來成道四十餘年,為什麼能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教化無量大眾。在接下來的〈如來壽量品〉中,釋迦佛向大眾宣說,如來已於久遠劫前成佛,但為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而示現滅度(應身)。佛陀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他方無量無邊國土教化利導眾生。如來壽命亦不可計數(「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在〈如來壽量品〉中出現的佛身「常住不滅」的觀念,實際上已經具有報身兼具法身的意義。

《法華經》中釋迦久遠成佛的思想,又被歸納成「開近顯遠」(示釋迦應身壽命之近,顯釋迦法身壽量之遠)、「開跡顯本」(開示釋迦應身及其說法,顯釋迦法身實相之理)。

3.菩薩行及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思想

在《法華經》的思想中,菩薩行的觀念也得到充分地闡釋,這些豐富的修習思想著重體現在〈安樂行品〉及〈常不輕菩薩品〉中。所謂「菩薩行」,是指志求佛果的眾生(菩薩)為證佛果,而必須精勤修習的自利利他的各種方法。如在〈常不輕菩薩品〉中,記述了常不輕比丘隨見四眾悉皆禮拜讚歎,無論人們對他怎樣輕罵侮慢,他都對眾生禮敬如故,並預言眾生皆當作佛。這可被認為是較早出現的「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思想。如東晉時期的竺道生,即對當時中土流行的所謂「一闡提人不得成佛」的思想提出異議,而提出「一闡提人亦當成佛」的觀念,他之所以孤明先發地提出這一觀點,實則與他對《法華經》真實思想的解悟不無關係。這一點可以從他所作《法華經疏》中看出。如在注疏〈譬喻品〉時有言:「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在〈見寶塔品〉的注疏中言:「既云三乘是一,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由此也可看出《法華經》思想對他的影響。

4.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從佛教發展的歷史角度看,在大乘佛教的菩薩信仰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當屬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而這一信仰的根本依據,則直接地溯源於《法華經》。在《法華經》中,對於菩薩行的修習方法多有論述,而菩薩行的宗旨所在,即是要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幫助他們得到究竟的解脫;而由於眾生種種因緣不同,菩薩救度眾生的方式也隨之千變萬化。在《法華經》中,至少有兩品的內容集中體現了這一思想,一是〈妙音菩薩品〉,二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這兩品中,都出現了隨應眾生機緣差別而顯示相應化身而為說法救度的觀念。如〈妙音菩薩品〉中,妙音菩薩具「現一切色身三昧」,「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而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則宣說了觀世音菩薩以大威神力的緣故,能夠救度眾生脫於諸難。眾生若聞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當得離諸苦難,並宣說觀世音菩薩以各種應身普門示現救度眾生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成為《法華經》中最廣為人知的篇章,以至於經常被單獨列出,並成為歷代無數修學佛法的信士所必修的諷誦內容。

三、《法華經》的影響

《法華經》自產生以後,其豐富的義理及信仰模式為大乘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其所產生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在此,我們僅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對《法華經》的影響進行介紹。

1.本經注疏

首先,歷代圍繞《法華經》而進行闡釋的各種著作極為豐富。尤其在中國,早在六朝時期,古印度著名論師世親著的《妙法蓮華經論》即被譯為漢文(此論元魏時先後兩譯:即勒那摩提譯的《妙法蓮華經論》和菩提流支譯的《法華經論》)。這可說是中國最早流傳的對《法華經》的疏論。之後,竺道生、曇影、道融、法雲、法瑤、智顗、吉藏、窺基等諸多大德紛紛為其注釋闡發。據初步統計,目前收錄於《大正藏》及《卍續藏》中的各種《法華經》相關著作約有八十餘種;由此可見《法華經》所受到的重視程度,這也表明《法華經》的廣泛影響。

2.天臺宗的形成和發展

《法華經》對後世的影響中,最顯著的即是天臺宗的產生。天臺宗又稱「法華宗」,是中國第一個大乘佛教宗派。這一宗派的創始人為隋代智顗(智者大師),並奉持《法華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4054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聯經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