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淨土生活的示現:依於《無量壽經》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佛教經典/解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胡順萍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元華文創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01/13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於佛門而言,所謂的修行,是立於當下的境界之中,而能時時回歸於自我的清淨本心,是於每個境界當中皆能作得了主,能不被境界所轉,此謂之是真修行。於淨土宗的修行方式,是仰仗佛的願力,學人以持念佛名聖號,依此將妄心去除以回歸本心,如是的修行方式,無有時空間的限制,更不需任何的儀規,亦無有知識與能力等的要求,且可以時時、處處皆不間斷地修行,誠可謂是廣被天下人。

本書特依淨土宗所奉持的《無量壽經》為主述,且將陳述重心置於日常生活的力行實證上,以提供學人於法義內容的信解時,能回歸於自我本心的護念上。

作者

胡順萍

1961年生,籍貫臺北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教職]
現任教於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專書著作]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與理論建構》
《華嚴經之成佛論》
《法華經之思想內涵》
《般若波羅蜜多之覺觀與行證》
《阿含經解脫之道——增上戒、定、慧三無漏學》
《先秦諸子的大自然觀-以孔、孟、老、莊為主》
《大自然之道與聖人之行》
《佛聖真人的悅樂、自在、慈悲》
《彌勒的慈心與慈行》
《華嚴世界的修行》
《易與人生》
《妙蓮華開的生活》
《禪的智慧與生活——話說六祖壇經》等

目錄

序 言
一、法會聖眾:「信、聞、時、主、處、眾」六成就的殊勝緣聚
二、德遵普賢:咸共遵修普賢大士的德性風範
三、大教緣起:見瑞希有、禮讚陳辭以得發起法緣
四、法藏因地:聞法發心、出家修行、讚佛發願
五、至心精進:學法門以斷煩惱,結歸自心以思修滿願
六、發大誓願:正具說佛國莊嚴四十八大行願
七、必成正覺:誓願圓滿以成正覺、普濟大眾以得成佛
八、積功累德:自利利他、現生多生,以成就眾生
九、圓滿成就:因圓果滿、誓願成就,以酬願度生
十、皆願作佛:聞說歡喜並皆願如佛
十一、國界嚴淨:清淨莊嚴、寬正自然,超踰十方世界
十二、光明遍照: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威光遍照
十三、壽眾無量:無量壽佛,壽命長久,諸菩薩、聲聞、天人亦爾
十四、寶樹遍國:或純一或多寶共成的寶樹遍國
十五、菩提道場:眾寶嚴成,說法利生的音聲最為第一
十六、堂舍樓觀:居處、修學勝境以得法喜自在
十七、泉池功德:水具八德,聞聲得益,一一皆隨眾生意
十八、超世希有:所攝眾生莊嚴,正報超世、依報顯德
十九、受用具足:能所受用,自在豐足、隨意所須
二十、德風華雨:德風徐起、溫雅德香的清淨大地
二十一、寶蓮佛光:諸佛放光說微妙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二十二、決證極果:心平等、境平等,住正定以證佛果
二十三、十方佛讚:諸佛稱讚,令生信願,令得妙果
二十四、三輩往生:三輩因行,淨心、淨念往生勝妙果德
二十五、往生正因:盡持經戒、精修十善與住於大乘的妙果
二十六、禮供聽法:聽受經法、讚佛發願與聞名不退
二十七、歌歎佛德:菩薩遍供諸佛,還國聞法得道,以成就善根
二十八、大士神光: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洞視徹聽,利樂十方
二十九、願力宏深:一切眾生皆當成佛,且轉相教化
三十、菩薩修持:自利行圓、利他德滿的二利圓滿
三十一、真實功德:自德無礙、利他德大、調伏自他與智導群生
三十二、壽樂無極:顯淨土清淨殊妙,行道和正以勸導往生
三十三、勸諭策進:示穢土惡令知厭離,諭捨惡修善、勸生淨土
三十四、心得開明:蒙教脫苦,心得開明,示短時修因,永得樂果
三十五、濁世惡苦:善惡分明,禍福自當,依教成五善
三十六、重重誨勉:明現世華報、後世果報以示懲,端正三業以正勸
三十七、如貧得寶:此修善一日,勝於淨土百年,誨喻勸行,轉相教化
三十八、禮佛現光:佛勸禮念求見依正,現瑞證轉,彼此同見
三十九、慈氏述見:佛問當機各述所見,彌勒問胎化因緣
四十、邊地疑城:疑惑佛智,但猶信罪福,續念得生,道止邊界
四十一、惑盡見佛:知惑苦以斷眾疑,以無相智慧,趣佛菩提,當生佛剎
四十二、菩薩往生:此界、他方菩薩往生無盡
四十三、非是小乘:讚念佛第一以勸信,勸依教奉行而勿疑
四十四、受菩提記:受持不退無疑,決定得生、受記佛讚
四十五、獨留此經:末世求生勿疑,慈愍留經百歲,值經隨願得度
四十六、勤修堅持:囑護無上深法,順教護法久住,常念修善求生
四十七、福慧始聞:昔修福慧聞經,持演救世,信受得度
四十八、聞經獲益:小乘、大乘皆得益,普記十方、諸天讚供

序/導讀

序言

佛聖之道的引領方向,主要在於能實證力行,若依佛法而論,最基礎的就是五戒、十善的持守,亦可言:斷惡、修善是佛法的根本核心,當能如是力行之時,則必須再往「自淨其意」以求究竟圓滿。簡言之,佛門的法義內容,其終究目的在離苦得樂,以是,知識的多寡與清淨心的證得無有必然之關係,若能去除我、法二執,即可得證清淨本心,此中的關鍵就在捨妄,若能捨妄則可顯真,此兩者是一非二。

於佛門而言,所謂的修行,是立於當下的境界之中,而能時時回歸於自我的清淨本心,是於每個境界當中皆能作得了主,能不被境界所轉,此謂之是真修行,故修行是在日常生活的應對進退之中以見得功夫。於淨土宗的修行方式,是仰仗佛的願力,學人以持念佛名聖號,依此將妄心去除以回歸本心,如是的修行方式,無有時、空間的限制,更不需任何的儀規,亦無有知識與能力等的要求,且可以時時、處處皆不間斷地修行,誠可謂是廣被天下人。

本書特依淨土宗所奉持的《無量壽經》為主述,且將陳述重心置於日常生活的力行實證上,以提供學人於法義內容的信解時,能回歸於自我本心的護念上,若能於學人有所助益一二,則是為所樂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711199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14
    • 商品規格
    • 23*17*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