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豐富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以一顆簡單知足的心對待自己、對待地球,
才是真平安、真富足!
終日的追求與忙碌,何時才能安心享福?擁有多少才叫富足?
聖嚴法師告訴我們,「安和豐富」的人生其實很簡單,它是一種心的感受與回饋行動,是對自己的福分與環境,深深地珍惜、滿足與感恩。
懂得珍惜並樂於分享,能夠培福與種福,就不會製造地球的負擔,也不會一味累積自己身心的負擔,讓大家的生活都能安和豐富。這就是最徹底的環保,也是你我幸福的捷徑!
才是真平安、真富足!
終日的追求與忙碌,何時才能安心享福?擁有多少才叫富足?
聖嚴法師告訴我們,「安和豐富」的人生其實很簡單,它是一種心的感受與回饋行動,是對自己的福分與環境,深深地珍惜、滿足與感恩。
懂得珍惜並樂於分享,能夠培福與種福,就不會製造地球的負擔,也不會一味累積自己身心的負擔,讓大家的生活都能安和豐富。這就是最徹底的環保,也是你我幸福的捷徑!
目錄
【編者序】
什麼是福?
福報的定義
智慧與福報
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有福不享是傻瓜?
知福篇
少欲知足真快樂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一念之間定禍福
欲望是死路,知足是活路
惜福篇
永不漏氣的福氣
珍惜現有的福報
知福惜福做環保
培福篇
培福不賠福,造福不造罪
學觀音菩薩就是在培福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種福篇
種福有福
如何種植福田?
有錢沒錢都能種福
真正的全家福
【附錄】致農禪寺諸弟子
什麼是福?
福報的定義
智慧與福報
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有福不享是傻瓜?
知福篇
少欲知足真快樂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一念之間定禍福
欲望是死路,知足是活路
惜福篇
永不漏氣的福氣
珍惜現有的福報
知福惜福做環保
培福篇
培福不賠福,造福不造罪
學觀音菩薩就是在培福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種福篇
種福有福
如何種植福田?
有錢沒錢都能種福
真正的全家福
【附錄】致農禪寺諸弟子
序/導讀
編者序
過去一年來,地球暖化危機持續成為全球焦點,氣候極端化、重大災難頻傳、地球資源銳減等現象,威脅著我們熟悉的安適生活。地球病了,人類的命運也走到了一個生死存亡關鍵點。此刻,我們迫切需要的,是一種能從根本促成改變的全新思維、全新生活方式!法鼓山二○一○年的年度主題「安和豐富——簡單享受,綠生活」,就是因應這樣的因緣而來。
「安和豐富」,不是要我們累積豐厚的資源、財富,而是要拋棄過去以滿足欲望為目的的物質主義、消費主義,領悟正確的幸福觀,擁抱簡單知足、感恩惜福、自利利他的生活,唯有回到知足感恩的簡單,才能發覺內心的豐足,並享受心靈上的安樂富足。
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有福氣」之人!聖嚴法師所提出的「四福」觀念——也就是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精闢地闡釋了這個主題,道出了「福」的真諦。因此,我們將聖嚴法師以往發表過的相關開示精華整理成這本小冊子,希望書中的智慧法語能為讀者指出一個未來生活的新方向。
聖嚴法師說:「感覺活得很有意義」、「能知足的人」,就是有福的人。但是,只是知道自己有福還不夠,一個人應珍惜、感恩自己的福分,不縱欲浪費,這就是「惜福」。法師指出:真正惜福的人,會分清楚「需要」與「想要」,過一個簡樸的生活,既不會把自己的福報享完,也不會自己獨享,因為他了解:唯有與他人分享,藏富於眾生之中,才能讓福報保持盈滿,才是「無漏」之福。
聖嚴法師經常勉勵人培福、種福、關懷社會、利益人群。若知道自己福報不夠,就要繼續培福;若知道自己沒有福報,就要種福。怎麼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讓他人得到幫助與安樂。法師提醒我們:種福要把握「讓他人健康快樂,讓自己也覺得健康快樂」的原則,「布施一毛錢,隨喜一句美言、一句關愛的話、一個同情的安慰」,都是在種福。
有了對福報的正確認識,並了解簡樸、節制的好處後,一個人對內不會以自私的念頭或欲望傷害自己,對外也不會肆意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身心都環保的「綠生活」自然實現。
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吧!享受生活的簡單、心靈的和樂、生命的豐富|真的很簡單。
法鼓文化編輯部
過去一年來,地球暖化危機持續成為全球焦點,氣候極端化、重大災難頻傳、地球資源銳減等現象,威脅著我們熟悉的安適生活。地球病了,人類的命運也走到了一個生死存亡關鍵點。此刻,我們迫切需要的,是一種能從根本促成改變的全新思維、全新生活方式!法鼓山二○一○年的年度主題「安和豐富——簡單享受,綠生活」,就是因應這樣的因緣而來。
「安和豐富」,不是要我們累積豐厚的資源、財富,而是要拋棄過去以滿足欲望為目的的物質主義、消費主義,領悟正確的幸福觀,擁抱簡單知足、感恩惜福、自利利他的生活,唯有回到知足感恩的簡單,才能發覺內心的豐足,並享受心靈上的安樂富足。
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有福氣」之人!聖嚴法師所提出的「四福」觀念——也就是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精闢地闡釋了這個主題,道出了「福」的真諦。因此,我們將聖嚴法師以往發表過的相關開示精華整理成這本小冊子,希望書中的智慧法語能為讀者指出一個未來生活的新方向。
聖嚴法師說:「感覺活得很有意義」、「能知足的人」,就是有福的人。但是,只是知道自己有福還不夠,一個人應珍惜、感恩自己的福分,不縱欲浪費,這就是「惜福」。法師指出:真正惜福的人,會分清楚「需要」與「想要」,過一個簡樸的生活,既不會把自己的福報享完,也不會自己獨享,因為他了解:唯有與他人分享,藏富於眾生之中,才能讓福報保持盈滿,才是「無漏」之福。
聖嚴法師經常勉勵人培福、種福、關懷社會、利益人群。若知道自己福報不夠,就要繼續培福;若知道自己沒有福報,就要種福。怎麼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讓他人得到幫助與安樂。法師提醒我們:種福要把握「讓他人健康快樂,讓自己也覺得健康快樂」的原則,「布施一毛錢,隨喜一句美言、一句關愛的話、一個同情的安慰」,都是在種福。
有了對福報的正確認識,並了解簡樸、節制的好處後,一個人對內不會以自私的念頭或欲望傷害自己,對外也不會肆意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身心都環保的「綠生活」自然實現。
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吧!享受生活的簡單、心靈的和樂、生命的豐富|真的很簡單。
法鼓文化編輯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