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清涼心菩提行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216
    24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禪修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鄭石岩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09/01

出版情報

樂在行佛

2016/04/25 學佛行佛是一件喜樂幸福的事。把學得的佛法活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能帶來溫馨、創意和歡喜。繼而透過心靈生活的體驗,能產生寬廣的心胸,契會生命的意義,體悟到永生的如來法界。 就世間生活而言,學佛行佛能帶給自己信心、歡喜、活潑和光明的希望;讓日子過得充實美好,達到自我實現的豐足。就生命的究竟義而言,會發現心中的菩提自性,找到永生的慧命,看出生命的歸宿,而覺得自在、有意義。 我童年學佛,是從宜蘭的雷音寺開始的。星雲大師正好住錫此處。當時,我母親得了肺結核,沒有特效藥,更因家貧無力醫治,康復的機會渺茫。幸好有一位精通命理的長者指引母親學佛,皈依三寶從宿命中重新造命。在我還是七歲孩童時,就陪著母親,從偏遠鄉下,走走停停來到雷音寺,這是我們母子學佛的起點。我們虔誠地祈願母親健康,持續進寺禮拜,從聞思修中行持,母親竟漸漸康復。 我們有了信心和對佛法的了解,進而踏上行持的歷程。現在,母親高齡九十五,我已年過七十。我們家人都以慈悲喜捨的心生活,以佛法為人生指南,過得悅樂自在。我自己也在艱困環境中依佛法化,精進不懈地走出自己的路來。直至今日,無論是在生活或工作,心中總是有佛,這讓我有了美好的人生;除了認真工作之外,也努力弘揚佛法,並以佛法與心理晤談助人,至今四十餘年。 於是,我深信唐朝法眼文益禪師,在回答弟子問道時說:「一願教你行,二願也教你行。」因此,學佛如果只停留在知見裡是不夠的,一定要即知即行,這才能在生活與工作中發揮效力和創意,在生命的究竟義上,與如來法界相應,體現自心中「如來秘密之藏」。所以古德常說:「說取行不得底,行取說不得底。」這是指說只是在知見上思惟,體會不到真實義。就行佛的真實行動而言,得到證悟和自在,非語言文字所能完全表達。 行佛是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以慈悲喜捨的覺心,依三十七道品的指引去實踐。所以唐朝臨濟大師說:「但莫造作,只是平常。」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妙法蓮華 經》中所言:「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因此,只要我們肯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行佛法要、行菩薩道,為社會服務奉獻,便能福慧圓滿,證得如如大法。 我長久學佛行佛,讀經看教,但心中總以「學佛」自居。公元二○一一年夏,我上佛光山謁見星雲大師。他賜我寶貴的一筆字「行佛」,我才真正證悟其中。並完全了解,他認真踏實提倡「人間佛教」的法源,更理解,他所說「有佛法就有辦法」的真諦。五年來我體驗更深,於是動筆把心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人間佛教就是要在生活與工作中行佛,從而得到福德莊嚴和智慧莊嚴。這要以三十七道品為基礎做起。佛陀在三轉法輪中,都提出這個根本行持。為契合現代生活的因緣,應用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寫就此書。相信能方便大家學佛行佛,找到樂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正意義與皈依處;並以此書,讚嘆弘揚人間佛教的宏願。 二○一六年二月,我寫好這本書的初稿,送陳星雲大師斧正,幾天之後卻收到大師的墨寶題字「行佛樂活」,真是喜出望外,踴躍歡欣。於是將墨寶置於扉頁,以彰人間佛教的法味。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精神生活心理學是現代人必修的功課!

精神生活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精神生活,要不斷提升精神生活才能參入莊嚴的一真法界,這是一趟很有意義的歷程。如何從自我中心的我相中解脫出來,要自我覺醒,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去生活,去發揮自己的潛能,成就生活,然後用它來布施,來服務社會,迴向佛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解脫,見清淨自性。

本書將心理學的素材完全滲入佛學,深入淺出地顯露佛法生動活潑的原貌,並透過心理學和佛法,討論人類精神生活的現象、動力和出路。無論你學佛與否,都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共鳴和收穫:

˙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
˙了解別人.接納別人.寬容別人
˙明白事理.承擔是非.事事無礙
˙落實於生活.放下妄念.精進圓滿

目錄

總序∕我的創作歷程 4
新版序∕美好的人生之旅 12
原序∕活出生活的喜樂 16
前言∕自性清涼心,光明菩提行 20

壹 自我的醒覺 23
現實我──依他起性所產生的我相 29
理想我──計所執性所產生的我相 33
真我──入圓成實性的真我 36
以自我的醒覺實現崇高倫理 39
自我的困境與出路 48

貳 意識與業力之淨化 59
煩惱障──了別和思量兩種意識所產生的困擾 63
所知障──法執的意識阻礙慧性的開展 73
業力之淨化與實現的生活 79

參 從醒覺到實現的生活 89
醒覺是對精神生活的徹底醒悟 93
實現的生活就是創造性的生活 112

肆 倫理的精神法界 139
佛教的人文倫理 143
信仰與精神生活 159
邁向莊嚴的精神法界 163
入精神法界的進階──十地菩薩 180

伍 中觀的生活智慧 195
精神生活的「四依」 199
中觀的生活智慧 211

陸 信仰與實踐 233

序/導讀

新版序

美好的人生之旅


人生很像是一趟旅行。一方面要實現豐富的生活,讓自己過得開心,過得有意義;另一方面要在旅行結束後,懂得回歸靈性的老家,找到真正的歸宿。旅行的要領就是保持清涼心,實現菩提行。

清涼心是聰慧的本質。它使我們清醒和冷靜,產生清楚的思考和創造力,從而實現多采多姿和意義豐富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其特有的人生素材,遺傳不同,個性互異,環境因緣更不一樣。只要透過清涼心和智慧,去覺照自己的生活現實,就能看出光明面,展現美好的人生,過著充實有意義的生活。

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遭遇,但卻可以選擇正向的態度和清醒的思考。運用眼前的素材,走出自己的人生路。這需要自我醒覺,透過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從而創造意義和成就感。就佛法觀點來看,這就是圓覺的人生。它的特質是用現成的素材,走在菩薩道上,行濟世之仁,做一位「覺有情」的大乘行者。

每個人都注定要用自己手上的素材和能力,去做利己利人的事,去過實現的生活。每個人性向、興趣、體能和稟賦都不同,但只要往正向發展,都能對社會有貢獻,成就其菩薩行。看在佛陀的眼裡,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在綻放著生命之光,都去展現其光明的佛性。

在精神生活上,人之所以產生煩惱、痛苦、憂鬱、焦慮等等心理症狀,是由於失掉了省悟的清涼心,失去自我實現的契機,而陷於空虛和絕望。心靈生活的最大苦難就是放棄自我實現的喜悅,想把自己變造成別人的樣子,或一心一意追求物慾,成為慾望的奴隸,造成迷失和壓力。當你的心陷入掙扎、嫉妒、憎恨、敵意和罪惡,結果不但現實生活變得窘困,在心靈層次上也感受到煉獄般的痛苦。

拯救心靈陷入苦痛和悲劇的方法,就是透過清涼心來覺悟自己,從而去過實現的生活。這個妙方既是佛法的精義,同時也是心理學家尋找美好的人生之旅,所發現的康莊大道。於是,我把佛法和心理學融合在一起,讓兩個領域的知見互相解釋,相信讀者很容易受用,從中得到啟發。

美好人生之旅的第二個核心因素就是菩提行。它既是行動力,同時又是證道的人文倫理。透過菩提行的修持和陶冶,我們才發展出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所謂的「實踐理性」,從而展現佛陀所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高貴品德。這能使生命展現大愛,並在步步踏實之中,開展般若大智,把自己提升到高層的精神法界,找到真正的生命歸宿和意義。

菩提行要從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去實現。人生之旅充滿著誘惑和迷濛,為了確保不迷失、不走錯路,維持正確的行徑,就必須有正確的信仰、清楚的修持步驟,才能在實踐力中,孕育充沛的精神力。從而開啟心靈生活的法眼,成為一位覺者。真正做到「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的大乘菩薩。

菩提行是學習做為一位覺者的行動指南。我把佛教主要經典的實踐法門,做了綜合歸納。繼而以心理學和倫理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好讓讀者了解菩提行的要義。更進而透過《華嚴經》和《梵網經》,深入討論人文倫理的內涵和行動方案,道出菩薩德行的心理歷程。

菩提行也代表著寶貴的人文倫理。這種倫理不是建立在權威的規範,更不是透過罪惡感的心理來強制人們服從。它是從精神生活的提升,引發心靈生活中的主動性,悟入或契會如來的法界。透過菩提行,我們找到心靈生活的歸宿,找到真正的自在。

這本書不但闡釋了佛法要義,讓有志於學佛者,有個信仰和修持的藍圖。同時,也是應用心理學知識,促進個人自我實現,展現美好人生之旅的導引。為了培養這些心力,更透過﹁中觀﹂的智慧,清楚地指出實踐的理則和方法。

我試著用通俗的語言,藉助心理學等現代學術工具,把艱深難懂的佛法和修持密藏做清楚的陳述。我相信透過本書,讀者很容易從中找到要領,步上美好的人生之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03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