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工作者禪修正念學習與實踐心路歷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古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現在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每天忙於教學和研究,又要兼任行政服務職務和擔任導師輔導等工作,本為學生遭遇人生困境時的協助者角色,也面臨教師評鑑、限期升等和教育行政工作等壓力,導致焦慮、憂鬱和失眠等情緒困擾,真正是泥菩薩過江。
然而有一些多年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禪修正念學習與實踐者,悠遊於教學、研究和服務輔導工作中,甘之如飴,他們是如何做到?禪修正念的學習又如何幫助他們(自利),同時也幫助輔導的學子們(利他),就讓我們從本書中,來看看他們娓娓道來的學習和實踐的心路歷程。
本書特色
六位教授將多年信解行證的修行所得,以及應用在高等教育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毫無保留地真誠分享。
目錄
序 言
第壹篇 緣起與理論部分
第一章 緣起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實證文獻探討
第一節 佛法的基本教義與禪修正念的概念和發展趨勢
第二節 禪修正念學習歷程與身心靈健康相關研究
第三節 禪修正念應用於教育的相關研究
第三章 實證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檢核
第六節 研究倫理
第貳篇 體現與實踐部分
第四章 實證研究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六位高等教育工作者學習禪修正念的心路歷程
第二節 禪修正念對高等教育工作者身心靈健康的影響歷程
第三節 禪修正念對從事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工作的影響
第叁篇 學習歷程參考部分
第五章 學習心得與建議
第一節 學習心得
第二節 學習建議
第三節 心路歷程回顧與省思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 錄
附錄一 禪七行程範例
附錄二 共同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附錄三 訪談文本資料分析架構
序/導讀
序言
當前大學校園師生,面對社會多元價值觀,如果對生命本質沒有正確的認知,往往迷失其中而不自知。學生們在面對課業、經濟和未來就業等壓力,加上認知和價值觀的迷惘,往往沉溺於網路社群虛擬世界,為減輕壓力卻運用不適當的方法,反而造成身心的傷害。根據董氏基金會對全國大專校院學生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將近有25萬人,幾乎五人中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另依據家扶基金會調查報告顯示,約三位大孩子中就有一位有情緒困擾問題;而同時在校園擔任教學、研究和輔導及服務的教師,本為學生遭遇人生困境時的協助者角色,也面臨教師評鑑、限期升等和教育行政工作等壓力,導致緊張、焦慮和失眠等情緒困擾,輕者以安眠藥幫助入睡,重者導致憂鬱傾向,大學教授過勞死和自殺身亡的報導更是時有所聞。古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在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每天忙於教學和研究,又要兼任行政服務職務和擔任導師輔導等工作,如能顧到教學或是研究就已經不錯了,更遑論還要勝任行政服務和輔導學生,真正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也難怪大部分教授們視行政服務和輔導學生為畏途,能免則免。然而作者認識有一些多年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禪修正念學習與實踐者,悠遊於教學研究和服務輔導工作中,甘之如飴,他們是如何做到?禪修正念的學習如何幫助他們(自利),同時也幫助輔導的學子們(利他),就讓我們從本書中,來看看他們的學習和實踐的心路歷程吧!
本書是博士論文所改寫,由研究論文撰寫者與指導教授共同完成,全書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緣起與理論」共計三章,包括本書研究寫作緣起,禪修正念理論和實證文獻回顧探討,以及高等教育工作者訪談相關研究設計。
第二部分為「體現與實踐」,也是本書精華和重點,透過共同參與研究的六位受訪教授的法布施,分享他們在禪修正念中信解行證的生命歷程。話說昔日楞嚴法會上,有二十五位大阿羅漢及菩薩們,分別敍說自己所證得的圓通法門,利益後來學人;而本書六位在高等教育學術界素有厚望的教授們,願意接受訪談,同時將多年修行所得應用在高等教育上的學習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和真誠分享,真正是落實菩薩的布施行誼。
第三部分為「學習歷程參考」,將學習禪修正念有成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路歷程,對於身心靈健康的影響,以及運用在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工作上,有許多共同的經驗,以及作者本身省思和心得,分享給讀者參考。
本書中六位於國內各大學任職教授,對於本身體現實踐禪修正念的心路歷程分享,是本書最大貢獻者;本書研究撰寫過程,承蒙中正大學林明地教授、新竹教育大學李安明教授、政治大學張奕華教授以及暨南國際大學吳京玲教授,給予鼓勵和指導,作者在撰寫過程中也是受益最多者,謹致上無限感恩與敬意;此外,編寫過程,承蒙多位師長們督促和指導,以及元華文創圖書公司欣芳主編耐心協助,也一併致上萬分誠摯謝意。雖然本書編撰過程力求嚴謹,但仍恐有疏漏或誤繕等缺失,仍祈各方學界先進不吝給予指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