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喜‧措嘉佛母傳
Lady of the Lotus-Born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伊喜.措嘉佛母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位得證菩提的女性修行者,她是金剛瑜伽女的五位空行母化身之一,體性上也是蓮師自己的化身之一。她的出世是為了襄助蓮師在雪域西藏弘傳金剛乘。
本書不僅詳述伊喜.措嘉的生平故事,也是對佛法修持的深度示範。書中充滿功勳冒險、精進修道、朝廷陰謀、個人際遇等插曲,處處都是戲劇性的變化。
伊喜‧措嘉顯然是為了幫助在各自生活中的我們,特意決定敘述她自己的故事。她僅僅只是分享,不求憐憫或崇拜──不把她的經驗作為「神祕」或超乎人類的展現,而是極度自然且人性的過程。她在年輕時就看清世俗種種的虛幻、進而得到教法的傳授、接著修行,全都依序而平實地直述而出。我們從未看到她在身處絕望的狀況時,曾出現任何的自憐或以烈士自居的磨難感。事實上,她的能力就在於能將無論何種障難都轉為正面且有創意的用途,在她美妙傳記所含的一切訊息中,這是對我們最大的啟示,這使得她的生命如此非凡。
──吉美‧欽哲仁波切
本書不僅詳述伊喜.措嘉的生平故事,也是對佛法修持的深度示範。書中充滿功勳冒險、精進修道、朝廷陰謀、個人際遇等插曲,處處都是戲劇性的變化。
伊喜‧措嘉顯然是為了幫助在各自生活中的我們,特意決定敘述她自己的故事。她僅僅只是分享,不求憐憫或崇拜──不把她的經驗作為「神祕」或超乎人類的展現,而是極度自然且人性的過程。她在年輕時就看清世俗種種的虛幻、進而得到教法的傳授、接著修行,全都依序而平實地直述而出。我們從未看到她在身處絕望的狀況時,曾出現任何的自憐或以烈士自居的磨難感。事實上,她的能力就在於能將無論何種障難都轉為正面且有創意的用途,在她美妙傳記所含的一切訊息中,這是對我們最大的啟示,這使得她的生命如此非凡。
──吉美‧欽哲仁波切
目錄
中文版前言 宗薩‧欽哲仁波切
審定者序言 白玉‧秋竹仁波切
英文版前言 吉美‧欽哲仁波切
英文版誌謝
英譯者導言
序
第一章 化現
第二章 出生
第三章 上師的弟子
第四章 教授與指示
第五章 修行
第六章 成就的徵象
第七章 利益眾生
第八章 成就佛果
伏藏師所造之跋
中譯者後記
審定者序言 白玉‧秋竹仁波切
英文版前言 吉美‧欽哲仁波切
英文版誌謝
英譯者導言
序
第一章 化現
第二章 出生
第三章 上師的弟子
第四章 教授與指示
第五章 修行
第六章 成就的徵象
第七章 利益眾生
第八章 成就佛果
伏藏師所造之跋
中譯者後記
序/導讀
【中文版前言】
宗薩.欽哲仁波切關於伊喜.措嘉佛母的開示
誰是、或說何為佛陀?從歷史上來看,悉達多太子來到人間,示現證悟而成佛。然而,這是個象徵性的教導。在實相中,「佛陀」是由三種層面而成: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從未與我們分離,而最顯而易見或注意到的即是化身。化身可能顯現為小鳥、妓女、某種物品等;而事實上,伊喜.措嘉佛母本身即是化身的顯現。
續部的法教強調女性的「接受性」,乃因「接受性」此特質對男性或具分別心者較為缺乏,而在接受加持之時,「接受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象徵性的意義上,伊喜.措嘉是由赤松德贊王獻予蓮花生大士的供養;然而於實相中,伊喜.措嘉與我們自己的佛性並無分別。由於伊喜.措嘉的努力不懈,才會有這麼多鮮活溫暖的金剛乘法教得以存續至今,例如普巴金剛的法教,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她。
宗薩.欽哲仁波切
二○一一年三月於台北
英譯者導言
此譯文是關於藏傳佛教傳統中一位祖師的生平故事,她無疑是世界宗教史上最卓越的女性之一。她生於藏地國王的輝煌時代,那時他們的帝國正處於勢力頂峰,在南方支配整個喜馬拉雅山區,在東方擴展至今日的漢地,西面與北面則包括中亞的偏遠地區。她的一生開展於其國家歷史的關鍵時刻。當時,在王室的扶持下,從印度引入了豐富且成熟發展的佛教,經續二部都得到普遍的弘揚。那是個偉大事件與重要人物並存而生的時代。
無論從任何標準來看,《伊喜.措嘉佛母傳》都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其敘述多彩生動,文藻優美,教法深奧,在歷史和文化上都有其細緻的藝術完美性。因此,此著作容易閱讀,即使是對藏地或佛法所知甚微的讀者也能感到興味盎然。本書故事情節處理流暢,人物性格刻畫傳神,以致有時容易忘卻此文其實非常古老。雖然並非從一般字面上可看出,但事實上,伊喜.措嘉的生平具有獨特的現代性。這樣說是因為對於現代讀者而言,無論文中的某些層面是多麼的充滿異國風情或遙不可及,《伊喜.措嘉佛母傳》所屬的精神、文化傳統,至今依然生氣勃勃地存在世上。對於佛法的修行者來說,《伊喜.措嘉佛母傳》所表達的思想與價值,對現今我們所需面對的課題來說,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與歐美歷史相反,直到二十世紀後半為止,藏地的政治、社會一直處於變化極度緩慢的階段,這使得佛法的研習與修行能夠在近乎全然穩定的氛圍中,不受外部環境干擾而能繼續穩定發展,也使得西方前所未聞的文化得以延續。這麼說毫不誇張,實質上,中世紀印度的各種佛陀教法,在藏地都被完整保存至今。於現代西方文化、甚至語言存在之前,這些已然普遍勤習的教法與修行,如今仍可見於藏傳佛法之中。藏傳佛法的傳統是如此無間斷地流傳,若把二十世紀末某位上師的著述或是對佛經的論著,與身在十世紀的前輩們相比,就會發現他們的想法、表達方式、態度皆彼此相似,這反映出他們在本質上其實隸屬於同一時代。
因此,《伊喜.措嘉佛母傳》具有超越時光的關聯性。對生疏的讀者而言,無論某些部分看來是多麼神祕,對二十世紀的藏人來說,書頁內所描繪的世界依然是他們能立即感到熟悉的世界。對藏傳佛教修行者而言,伊喜.措嘉的生平故事與其中包含的法教,仍然與在八世紀時一般,切身相關且十分應時。當今西藏上師們仍在傳授蓮花生大士給予伊喜.措嘉、伊喜.措嘉給予其弟子的教法;甚至在二十世紀的現在,仍然有人在修持相同的禪修與瑜伽,仍然有人取得非凡的成果。
《伊喜.措嘉佛母傳》屬於藏地文典中稱為「南塔」的類別,即「解脫的故事」,記述修道的追尋與成就,主要作為對佛法修行者的教導,藉由殊勝成就的形象來鼓勵行者的虔敬投入,就內在轉化之漫長艱難道路給予啟發。故而,此文非僅止於是個好故事,也具有深奧的教法內涵,包含對續部之道的敘述和許多修行重點的參照。這些參照大多時候並不明顯可見,往往隱藏在詩歌的隱喻言語之間,只有熟稔續部教法者能了知意義。
以傳統來說,《伊喜.措嘉佛母傳》涵攝「祕密」成份的這個方式相當常見,因為文章本身所意指的完整修行教導,只能經由具格上師私下授予弟子,這些弟子必須顯現其對教法的投入並有相當修為,是能接受並實行這些教法的弟子。 然而,具有這些祕密成分,完全不會使一般讀者無法理解此文。相反的,此文的主要意圖是為了啟發大眾,讓人喜愛。在此理解之下,對於書中部分顯見的主要議題進行討論似為合宜,因此接下來將介紹對某些讀者來說可能不甚熟悉的宗教文化背景。
前史、出生、早期生活
由於伊喜.措嘉的實際存在無庸置疑,在文中展露出她性格上出眾的真實與人性,現代讀者可能會對她的出生與早年生活的神奇、甚或是神話般的記述感到困惑。固然,不可思議的狀況看來與其他宗教文化中英雄人物出生時的不凡經歷相似,一切神奇皆相隨而來:流星、奇異夢兆、神祕使者、無痛分娩、天人及其他瑞兆出現,而當其出生之際,她是超乎自然的美麗與成熟。現代學術界基於主要唯物的立場,會將這些事情摒棄為虛構和神話的內容。對此文來說,在跳入如此倉促的結論前,很重要的是要記得,從教法的觀點來看,《伊喜.措嘉佛母傳》開頭敘述的元素深具意義。請謹記,事實上,在尋得祖古(tulku,土庫或轉世喇嘛)時,這依然是藏地文化非常重要的特點,神奇徵兆是被預期發生並被嚴肅看待的。
如同文中明白指示的,伊喜.措嘉是將佛法引入藏地並鞏固法教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蓮花生大士的弟子與助手,蓮師則是受赤松德贊王所邀前來,以密法制服阻礙傳法惡力的印度大師。她是如此深深涉入此事業,以致她的生平幾乎相應於佛法在她國家的設立,特別是續部的傳授。因此,她在這個世界的出現,並不用偶然事件的方式來呈現;她的誕生並非是普通人的偶然誕生,而是個偉大、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伊喜.措嘉是通常稱為蓮師的蓮花生大士其命定助手;的確,對佛法教導的建立來說,她是不可或缺的。正因如此,《伊喜.措嘉佛母傳》中出現的第一個人物不是伊喜.措嘉自己,而是蓮師。「我可以傳佈密乘教法」他思忖著,「妙音天女化身示現的時刻已經來臨。」猶如他召喚措嘉的出現一般。因為,若沒有她,如同他後來對國王的解釋,他努力的成果將會是微小緩慢的。
在伊喜.措嘉出生前與降生時的敘述中,可看到兩個獨特且互相貫通的想法。首先,從佛法關於轉世的教導此觀點來看,她應有「出生前」的部分,這並不特別。此外,在佛法傳統中,重要人物的傳記以一連串先前的非凡化身開始,也係屬正常。這麼做的目的顯然是要告訴讀者,在他們面前的是一位偉大聖者。更重要的是,此類細節突顯出因果業報的基本教義,如同在這一生中顯現的人格、能力、喜好與遭遇,對修道的追求或有幫助或有障礙,都被歸為先前的業因。遇見佛法、見到上師、天生就會依循上師的指示修行、能夠如此修行等等,這些都被認為是福德之果︱經由過去善行積聚的正面能量而來的結果。因而,她能見到偉大上師,並獲得使上師教法能深度實踐的生命善緣,前提是因為措嘉已經「自可數與不可數的年代以來,她積聚福德且淨化煩惱,為一切眾生散放恩澤之波」。從這個觀點來看,措嘉的生命應被視為一長串業行的最終階段。如同蓮師自己所說,那是殘餘的障礙被驅除耗盡、儲存的廣大善德潛藏開花的時刻。
這個基本上為演化性的想法,與另一種大乘佛教的基本看法相結合。除了說措嘉具有廣大功德的積聚外,她也被視為化身︱已證悟為了以言語、行為示現佛法道途而「來到世間」。根據這個觀點,她出現在八世紀的藏地,是她「身相的舞姿嬗變」一例,乃為使三世諸佛歡喜。她不只經由自身智慧的偉大顯露來傳法,她的生命也被視為啟發人心的一齣戲,展現了內心發展的可能與最終成果的成就。
化身(已證悟者能被認知的形體)有一項重要的特質:於出自超凡根源的同時,能根據眾生的需求,在他們可覺知的範圍及期望中,圓滿顯現。化身在所顯現的層次上能被完全接近,主要是為了溝通與教導。若對象是人類,就現身為真實人類關係網絡內的完滿人身,因而使得一般人能與之真正接觸,並往超越自身桎梏的方向前進。因此,傳統上,措嘉身為化身的看法並不被視為要減弱她的人性、或減少她必須奮鬥以克服弱點障礙的現實。
另一個值得記住的重點是,根據佛陀教法,佛果不屬於輪迴之內,而是超越世俗,無法在未開悟的時空流續中覓得。如同蓮師對國王所說,是「無因、無作」的,超越時間和過去、現在、未來的時序。因此,將伊喜.措嘉描述為在她從事「引致」證悟的修行前即已證悟,具有很大的意義。此外,根據寧瑪派(藏傳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如來藏或佛性被認為並非只是潛能,而是具有一切智慧功德的真實心性,雖然受外來染污所遮障,但每位眾生皆有,是已然圓滿完具的。由此觀點,《伊喜.措嘉佛母傳》的開宗明義章節可視為對措嘉莊嚴本質所做的敘述。她在證悟上的進展,絕大部分並非「獲得」什麼原本沒有的,而是顯露已有的內在圓滿。在本書最末,措嘉身為人所光芒外露的東西,是每位眾生都同樣具有、同樣圓滿的,無論在眾生身上是多麼模糊不清。
上師與弟子
一般而言,佛法,特別是藏傳佛法,眾所皆知地,非常強調覓得一位真正導師並依循其教導的重要性。此外,對於一位可能的導師所應具有的資格,更進一步給予詳盡的評估標準,闡明如何判斷其為真正上師,抑或是個騙子。佛法並非要人改變宗教的信仰,佛法上師不為自己打廣告,也不尋求追隨者。永遠都是弟子要先邁出第一步,而且如此跨步之時應要張大眼睛。一旦選擇了導師,而且導師也接受了弟子,彼此的關係就必須根據特定的重要原則來開展。這是《伊喜.措嘉佛母傳》的中心主題,措嘉本人為關係的兩端都做了典範,首先她身為弟子,其後她成為上師。在第四章,她對師徒關係所包含的三昧耶(神聖誓言)做出了充分的闡述。
以最根本的層面來說,精神上師的重要性,其實來自於我們本身的人性。想要遇見並吸收能啟發人類全部潛能的知識,便有賴於教法以人類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因此,佛法的傳授需要語言、會面、人際關係。這看來似乎十分顯而易見,但實際上,這種遇見佛法而獲益良多的經驗遠非普及,且如同先前所述,此乃與業力和福德緊密相關。有些人輕易尋得佛法且進展迅速,有些人只能偶爾找到並感到困難重重,有的人雖遇見卻無法認出其價值,有的人則永遠都找不到。
於此關聯中,值得思考一般的佛法觀點,所謂每位眾生都有無終且無始的心續流──它無有歸屬的起源,無論是在分析的當下,或依序從無盡流續中回溯至無數劫的時間。眾生受限於虛妄的自我觀念,根據「我」與「別人」、
宗薩.欽哲仁波切關於伊喜.措嘉佛母的開示
誰是、或說何為佛陀?從歷史上來看,悉達多太子來到人間,示現證悟而成佛。然而,這是個象徵性的教導。在實相中,「佛陀」是由三種層面而成: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從未與我們分離,而最顯而易見或注意到的即是化身。化身可能顯現為小鳥、妓女、某種物品等;而事實上,伊喜.措嘉佛母本身即是化身的顯現。
續部的法教強調女性的「接受性」,乃因「接受性」此特質對男性或具分別心者較為缺乏,而在接受加持之時,「接受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象徵性的意義上,伊喜.措嘉是由赤松德贊王獻予蓮花生大士的供養;然而於實相中,伊喜.措嘉與我們自己的佛性並無分別。由於伊喜.措嘉的努力不懈,才會有這麼多鮮活溫暖的金剛乘法教得以存續至今,例如普巴金剛的法教,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她。
宗薩.欽哲仁波切
二○一一年三月於台北
英譯者導言
此譯文是關於藏傳佛教傳統中一位祖師的生平故事,她無疑是世界宗教史上最卓越的女性之一。她生於藏地國王的輝煌時代,那時他們的帝國正處於勢力頂峰,在南方支配整個喜馬拉雅山區,在東方擴展至今日的漢地,西面與北面則包括中亞的偏遠地區。她的一生開展於其國家歷史的關鍵時刻。當時,在王室的扶持下,從印度引入了豐富且成熟發展的佛教,經續二部都得到普遍的弘揚。那是個偉大事件與重要人物並存而生的時代。
無論從任何標準來看,《伊喜.措嘉佛母傳》都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其敘述多彩生動,文藻優美,教法深奧,在歷史和文化上都有其細緻的藝術完美性。因此,此著作容易閱讀,即使是對藏地或佛法所知甚微的讀者也能感到興味盎然。本書故事情節處理流暢,人物性格刻畫傳神,以致有時容易忘卻此文其實非常古老。雖然並非從一般字面上可看出,但事實上,伊喜.措嘉的生平具有獨特的現代性。這樣說是因為對於現代讀者而言,無論文中的某些層面是多麼的充滿異國風情或遙不可及,《伊喜.措嘉佛母傳》所屬的精神、文化傳統,至今依然生氣勃勃地存在世上。對於佛法的修行者來說,《伊喜.措嘉佛母傳》所表達的思想與價值,對現今我們所需面對的課題來說,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與歐美歷史相反,直到二十世紀後半為止,藏地的政治、社會一直處於變化極度緩慢的階段,這使得佛法的研習與修行能夠在近乎全然穩定的氛圍中,不受外部環境干擾而能繼續穩定發展,也使得西方前所未聞的文化得以延續。這麼說毫不誇張,實質上,中世紀印度的各種佛陀教法,在藏地都被完整保存至今。於現代西方文化、甚至語言存在之前,這些已然普遍勤習的教法與修行,如今仍可見於藏傳佛法之中。藏傳佛法的傳統是如此無間斷地流傳,若把二十世紀末某位上師的著述或是對佛經的論著,與身在十世紀的前輩們相比,就會發現他們的想法、表達方式、態度皆彼此相似,這反映出他們在本質上其實隸屬於同一時代。
因此,《伊喜.措嘉佛母傳》具有超越時光的關聯性。對生疏的讀者而言,無論某些部分看來是多麼神祕,對二十世紀的藏人來說,書頁內所描繪的世界依然是他們能立即感到熟悉的世界。對藏傳佛教修行者而言,伊喜.措嘉的生平故事與其中包含的法教,仍然與在八世紀時一般,切身相關且十分應時。當今西藏上師們仍在傳授蓮花生大士給予伊喜.措嘉、伊喜.措嘉給予其弟子的教法;甚至在二十世紀的現在,仍然有人在修持相同的禪修與瑜伽,仍然有人取得非凡的成果。
《伊喜.措嘉佛母傳》屬於藏地文典中稱為「南塔」的類別,即「解脫的故事」,記述修道的追尋與成就,主要作為對佛法修行者的教導,藉由殊勝成就的形象來鼓勵行者的虔敬投入,就內在轉化之漫長艱難道路給予啟發。故而,此文非僅止於是個好故事,也具有深奧的教法內涵,包含對續部之道的敘述和許多修行重點的參照。這些參照大多時候並不明顯可見,往往隱藏在詩歌的隱喻言語之間,只有熟稔續部教法者能了知意義。
以傳統來說,《伊喜.措嘉佛母傳》涵攝「祕密」成份的這個方式相當常見,因為文章本身所意指的完整修行教導,只能經由具格上師私下授予弟子,這些弟子必須顯現其對教法的投入並有相當修為,是能接受並實行這些教法的弟子。 然而,具有這些祕密成分,完全不會使一般讀者無法理解此文。相反的,此文的主要意圖是為了啟發大眾,讓人喜愛。在此理解之下,對於書中部分顯見的主要議題進行討論似為合宜,因此接下來將介紹對某些讀者來說可能不甚熟悉的宗教文化背景。
前史、出生、早期生活
由於伊喜.措嘉的實際存在無庸置疑,在文中展露出她性格上出眾的真實與人性,現代讀者可能會對她的出生與早年生活的神奇、甚或是神話般的記述感到困惑。固然,不可思議的狀況看來與其他宗教文化中英雄人物出生時的不凡經歷相似,一切神奇皆相隨而來:流星、奇異夢兆、神祕使者、無痛分娩、天人及其他瑞兆出現,而當其出生之際,她是超乎自然的美麗與成熟。現代學術界基於主要唯物的立場,會將這些事情摒棄為虛構和神話的內容。對此文來說,在跳入如此倉促的結論前,很重要的是要記得,從教法的觀點來看,《伊喜.措嘉佛母傳》開頭敘述的元素深具意義。請謹記,事實上,在尋得祖古(tulku,土庫或轉世喇嘛)時,這依然是藏地文化非常重要的特點,神奇徵兆是被預期發生並被嚴肅看待的。
如同文中明白指示的,伊喜.措嘉是將佛法引入藏地並鞏固法教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蓮花生大士的弟子與助手,蓮師則是受赤松德贊王所邀前來,以密法制服阻礙傳法惡力的印度大師。她是如此深深涉入此事業,以致她的生平幾乎相應於佛法在她國家的設立,特別是續部的傳授。因此,她在這個世界的出現,並不用偶然事件的方式來呈現;她的誕生並非是普通人的偶然誕生,而是個偉大、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伊喜.措嘉是通常稱為蓮師的蓮花生大士其命定助手;的確,對佛法教導的建立來說,她是不可或缺的。正因如此,《伊喜.措嘉佛母傳》中出現的第一個人物不是伊喜.措嘉自己,而是蓮師。「我可以傳佈密乘教法」他思忖著,「妙音天女化身示現的時刻已經來臨。」猶如他召喚措嘉的出現一般。因為,若沒有她,如同他後來對國王的解釋,他努力的成果將會是微小緩慢的。
在伊喜.措嘉出生前與降生時的敘述中,可看到兩個獨特且互相貫通的想法。首先,從佛法關於轉世的教導此觀點來看,她應有「出生前」的部分,這並不特別。此外,在佛法傳統中,重要人物的傳記以一連串先前的非凡化身開始,也係屬正常。這麼做的目的顯然是要告訴讀者,在他們面前的是一位偉大聖者。更重要的是,此類細節突顯出因果業報的基本教義,如同在這一生中顯現的人格、能力、喜好與遭遇,對修道的追求或有幫助或有障礙,都被歸為先前的業因。遇見佛法、見到上師、天生就會依循上師的指示修行、能夠如此修行等等,這些都被認為是福德之果︱經由過去善行積聚的正面能量而來的結果。因而,她能見到偉大上師,並獲得使上師教法能深度實踐的生命善緣,前提是因為措嘉已經「自可數與不可數的年代以來,她積聚福德且淨化煩惱,為一切眾生散放恩澤之波」。從這個觀點來看,措嘉的生命應被視為一長串業行的最終階段。如同蓮師自己所說,那是殘餘的障礙被驅除耗盡、儲存的廣大善德潛藏開花的時刻。
這個基本上為演化性的想法,與另一種大乘佛教的基本看法相結合。除了說措嘉具有廣大功德的積聚外,她也被視為化身︱已證悟為了以言語、行為示現佛法道途而「來到世間」。根據這個觀點,她出現在八世紀的藏地,是她「身相的舞姿嬗變」一例,乃為使三世諸佛歡喜。她不只經由自身智慧的偉大顯露來傳法,她的生命也被視為啟發人心的一齣戲,展現了內心發展的可能與最終成果的成就。
化身(已證悟者能被認知的形體)有一項重要的特質:於出自超凡根源的同時,能根據眾生的需求,在他們可覺知的範圍及期望中,圓滿顯現。化身在所顯現的層次上能被完全接近,主要是為了溝通與教導。若對象是人類,就現身為真實人類關係網絡內的完滿人身,因而使得一般人能與之真正接觸,並往超越自身桎梏的方向前進。因此,傳統上,措嘉身為化身的看法並不被視為要減弱她的人性、或減少她必須奮鬥以克服弱點障礙的現實。
另一個值得記住的重點是,根據佛陀教法,佛果不屬於輪迴之內,而是超越世俗,無法在未開悟的時空流續中覓得。如同蓮師對國王所說,是「無因、無作」的,超越時間和過去、現在、未來的時序。因此,將伊喜.措嘉描述為在她從事「引致」證悟的修行前即已證悟,具有很大的意義。此外,根據寧瑪派(藏傳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如來藏或佛性被認為並非只是潛能,而是具有一切智慧功德的真實心性,雖然受外來染污所遮障,但每位眾生皆有,是已然圓滿完具的。由此觀點,《伊喜.措嘉佛母傳》的開宗明義章節可視為對措嘉莊嚴本質所做的敘述。她在證悟上的進展,絕大部分並非「獲得」什麼原本沒有的,而是顯露已有的內在圓滿。在本書最末,措嘉身為人所光芒外露的東西,是每位眾生都同樣具有、同樣圓滿的,無論在眾生身上是多麼模糊不清。
上師與弟子
一般而言,佛法,特別是藏傳佛法,眾所皆知地,非常強調覓得一位真正導師並依循其教導的重要性。此外,對於一位可能的導師所應具有的資格,更進一步給予詳盡的評估標準,闡明如何判斷其為真正上師,抑或是個騙子。佛法並非要人改變宗教的信仰,佛法上師不為自己打廣告,也不尋求追隨者。永遠都是弟子要先邁出第一步,而且如此跨步之時應要張大眼睛。一旦選擇了導師,而且導師也接受了弟子,彼此的關係就必須根據特定的重要原則來開展。這是《伊喜.措嘉佛母傳》的中心主題,措嘉本人為關係的兩端都做了典範,首先她身為弟子,其後她成為上師。在第四章,她對師徒關係所包含的三昧耶(神聖誓言)做出了充分的闡述。
以最根本的層面來說,精神上師的重要性,其實來自於我們本身的人性。想要遇見並吸收能啟發人類全部潛能的知識,便有賴於教法以人類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因此,佛法的傳授需要語言、會面、人際關係。這看來似乎十分顯而易見,但實際上,這種遇見佛法而獲益良多的經驗遠非普及,且如同先前所述,此乃與業力和福德緊密相關。有些人輕易尋得佛法且進展迅速,有些人只能偶爾找到並感到困難重重,有的人雖遇見卻無法認出其價值,有的人則永遠都找不到。
於此關聯中,值得思考一般的佛法觀點,所謂每位眾生都有無終且無始的心續流──它無有歸屬的起源,無論是在分析的當下,或依序從無盡流續中回溯至無數劫的時間。眾生受限於虛妄的自我觀念,根據「我」與「別人」、
試閱
出生
王朝的最初,從開王聶赤.贊普到南日.松贊期間,藏地被劃分為七個封地。但當虔誠的偉大國王松贊.干布繼位時,便將整個藏地納入管轄,他的繼承者們也都依此而行。他的威權之成果不可衡量。為了管理七個領地,他頒佈皇令,冊立諸侯親王,分別為:卡千巴、蘇卡巴、卡秋巴、龔唐巴、澤巴、札巴,以及容巴。
卡千巴的兒子為卡千.哲努巴,當時國內有很多信奉原始苯教的教徒,哲努巴的兒子是卡千.多傑.艮,多傑.艮的兒子則為卡千.佩吉.旺秋。由於父親過世,卡千.佩吉.旺秋十五歲時便娶了「努」氏的給措為妻,並承擔起族長的職責。他心向佛法,恪遵父囑,將佛法引介給他的臣民。
過了十年,有一次當他和妻子愛悅嬉遊之時,兩人各有個淨觀。給措見到一隻自西而來的金色蜜蜂,其嗡鳴聲甜美甚於絃琴之音,接著融入她丈夫的頂門。卡千王見到妻子有三隻眼,以及一位八歲女孩拿著絃琴唱道:「阿啊,以益,烏嗚,日以日益,里哩,誒欸,哦喔,昂母啊」,以及「啥啥啥啥啥」,並朝他走來,接著消失。此時大地震動,四處霎時閃爍燦爛光芒和隆隆雷鳴,接著是一陣長而低沉的轟轟聲響。城堡旁的一池小泉水湧成一片湖,還有許多其他的徵兆。當晚,卡千巴又作了另一個夢,這次他手持一朵光芒四射的八瓣蓮花,聽到有人宣說此光芒能照耀千百萬世界。他還夢到從自己頭頂浮現一座珊瑚佛塔,人們受到佛塔的吸引而從漢地、姜、霍爾、藏地、蒙古、菛、尼泊爾,以及其他地方前來。有些人表示只是來看看佛塔,有些想帶走、有些想偷走佛塔,還有些則說想將佛塔奪走。在同一個夢中,卡千巴似乎見到自己手持絃琴,雖然並未撥弄,但是樂音卻響徹三千大千世界;從這些世界中,不可勝數的人們前來聆聽樂音,彷彿永遠不覺饜足。
給措則是夢見自己手持一條海螺、珊瑚做成的念珠,珊瑚流出大量的血液,海螺則流出豐沛的奶水。她將這些物質給予眾多人們,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喝,紅白甘露依然續流不止,盈滿整個世界。她也聽見有人宣說此甘露將永不乾竭,直至劫盡。
翌日清晨日出時,出現了一位他們從未見過的膚色白皙的少女,美若天仙。「在這王爺府上,」她說,「佛、法、僧三寶已然生起。啊啦啦,此為神妙奇蹟!」說完便消失不見了。
整整九個月,人們都能清楚聽到以梵文為主的母音與「啥,咕汝,貝瑪,班雜,啊」等字音,以及密乘續法的字音,不斷傳出聲響。終於,在雞年猴月初十旭日初昇之時,給措毫無痛苦地分娩。就在那一瞬間,大地顫動,雷聲隆隆,花雨落下,湖水大漲,湖邊四周出現一列神奇的紅色和白色花朵,花朵盛開,閃耀光芒。眾人皆見到王宮圍繞於彩虹帳幕(虹光交織之網)中。樂音繚繞虛空,甜美的絃琴之音歷時甚久,並有諸多天女在雲間,唱著這首吉祥之歌:
啥!
法身體性,大樂普賢母,報身空行,金剛瑜伽女,
化身,是為諸佛殊勝母,願您具足安樂與福報!
法身空行,空性深無底,報身妙音,三世諸佛母,
化身,無上圓滿本自俱,願讚一切聖眾得尊勝!
法身,本初智慧之廣空,報身,聖者之母,七眼白度母,
化身,眾生之中為至尊,吾等於今頂禮諸聖眾!
天女們降下花雨,接著融入虛空。
嬰孩甫即誕生,便口誦母音與子音並歎道:「偉大鄔金怙主,請憶念我!」她有時跪下,有時兩腿盤坐,安然以雙眼大睜而凝視。她的身體未受母胎的不淨染污,膚色閃耀著白、粉光彩,牙齒有如一排排的小海螺殼,藍黑色的頭髮垂落腰際。當她的母親為她帶來「季」(母犛牛)的酥油進食時,她對母親說:
瑜伽女化身我為您子,純淨精要為食以滋養,
長久忘卻不淨之食已。然為我母增德將食用。
精萃教法將為我之食,一切輪迴將為我所嚥,覺性、本智會將我盈滿。
啊,啥!
她說完這些便吃下酥油。她的父親卡千之主驚歎道:「我這個女兒遠遠勝過其他孩童,她要不是成為佛教或苯教的大禪修者,就是會成為偉大之王的伴侶!由於她誕生時,我們的湖廣為增大,她應該名為措嘉──『勝利之海』。」
才不過一個月,嬰兒就長得像是八歲的孩童,雙親覺得若是讓人發現會不太好,於是把她藏起,直到她年滿十歲。此時,措嘉已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孩,而且她的美貌已然眾所皆知,人們從藏地、漢地、蒙古、姜、艮、尼泊爾前來,就是為了一睹她的風采。
三昧耶,咿啼上師的弟子
這時卡千之主和妻子給措與家人商議,他們一致認為措嘉非國王不嫁。理由是,假如把她交給任何的尋常追求者,其他人一定會覺得遭到冒犯而爆發爭議。因此,卡千王並未把她交給任何前來求親的年輕人,這些人都被送回自家。然而,出乎意料之外,就在那個時候,卡秋親王佩吉.哲努與蘇卡親王多傑.旺秋各自帶著三百馬、騾的車馬隊伍,滿載禮物前來。當然,他們兩人都要求迎娶措嘉。由於將她交給任何一位都會得罪另外一位,雙親最後決定要和措嘉本人商量。
「我才不跟任何人走!」她喊道,「否則我將陷入輪迴的悲慘牢籠,難以逃脫!何等不幸哪!母親、父親,我請求您,請如此考慮吧!」然而即使她一再懇求,他們對女兒的請求依然充耳不聞。
「我相信,」她的父親說,「沒有比這兩位提親者更好的人選了。因此,別當個傲慢無禮、不知感激的女孩。我無法把妳嫁到遙遠的漢地或霍爾。來吧,我要把妳交給他們其中一位。」
卡千之主對兩位競爭者說:「小女不想嫁給你們任何一位。另一方面,假如我將她許配給你們其中一位,另一位就會不滿,造成我的麻煩。然而她是我女兒,你們又爭相迎娶,因此我會把她趕出去,誰能抓到她,誰就能擁有她。當然,輸家絕對不能製造任何麻煩,否則我就把他交給國王懲處!」
措嘉被穿戴華美的絲綢,連同滿載嫁妝、百匹騾馬拉迆的車隊,毫無任何防護而被送出家門。她一到門外,兩個競爭者就爭相其後,互競速度。卡秋的臣子香提巴速度最快,他扯著措嘉的頭髮,試圖把她抓到身邊。措嘉將雙足伸入一塊大石頭,將石頭如泥土般扒開;她不動如山,無人能移。惡毒的香提巴扯下她漂亮的衣飾,用鐵鞭鞭打她裸露的肌膚。「無恥的女孩!」他大喊,「妳的父母無法使喚妳!快來!跟我來,不然我就殺了妳!」接著就鞭打她。
但是措嘉唱道:
若吾所得此人身,數劫時空僅一回,不為開悟道途用,
吾怎堪將此人身,作為輪迴悲苦因?
吉祥卡秋雖位高權重,卻無一日有可能開悟。
悉隨你願任殺害,吾實完全不在乎!
大臣香提巴駁斥道:
女人!汝之外相誠美麗,內在卻全皆腐朽!
因汝膚色之秀麗,成為吾主之禍事!
外柔內剛如沙礫,汝將成吾卡秋妻!
措嘉說:
天賦暇滿之恩賜,覓此人身實困難!
汝身怎能算難得,除惡之外無它行,
即便男身中亦稀?何以吾應嫁卡秋?
大臣再次鞭打,直到她全身血肉模糊。最後,措嘉痛苦難忍,只好起身隨他離去。 當天傍晚,大臣及隨眾抵達札達,他們載歌載舞,氣氛歡愉。措嘉卻深陷絕望,獨自啜泣,淚與血交相落下。她認真思考應如何逃脫,卻毫無辦法。隨後,由於不堪哀傷,她對十方諸佛唱了這首歌,表達內心之哀苦:
嗟瑪,呼!
一切眾生守護者,十方諸佛、菩薩眾!
大力慈悲之怙主,以尊慧眼與神力,菩提心誓昔所發,實踐時刻已到來!
吾之清白純淨願,潔白遠勝於白雪。卻因惡魔敵之行,陰暗變黑逾鐵鏽。
哦,請以大悲眼垂視!
吾之願求實殊勝,猶如珍貴之黃金,卻因惡魔敵之行,貶損質劣逾合金。
將汝智眼轉向吾!
吾欲得證此心願,完美圓滿如寶玉,卻因惡魔敵之行,墜落粗劣賤於石。
大力者請現神威!
吾願即能修佛法,於此生與此形中,卻因惡魔敵之行,絆倒墜於輪迴沼。
哦,具大悲心汝尊眾,請速引吾離此途!
歌聲甫落,所有人便立即入睡,有如酒醉一般不省人事。措嘉迅疾勝風地翻山越嶺,逃到遙遠的南方。次日早晨,營地騷動不已,他們翻遍了整個卡千,卻怎麼也找不到措嘉。他們四處尋找,最後卻只能空手回到卡秋。彼時,蓮花生大士在眨眼之間回到桑耶青埔。邪惡的大臣們發現了,便群聚前往,意圖置他於死地。但是他們在那裡只找到一團烈焰大火,因而充滿恐懼。他們回到國王那裡,說道:
嗟吙!
大王、天子、人中尊,吾等依法所處分,流放拖卡外來漢,卻已行至青埔居!吾等應否處死之,抑或再度逐外地?
虔誠的國王心中暗自竊喜,想向上師請法,學習如何不捨煩惱染污而能獲得證悟。國王派遣三名譯師前去邀請大師回來,並交付每位譯師一份三枚金錠的供養。
稍後,當大師從青埔下來,邪惡的大臣們全副武裝,群聚在一處狹窄的峽谷中等候他。大師早已知曉,便遣送三名譯師先行,自己單獨隨後而來。他手結威嚇印,口喊「吽 吽 吽!」,現出忿怒蓮師的忿怒相,周圍是烈焰衝燃三界之頂的如山大火,所有的大臣們全都失去知覺、倒在地上。接著,大師以同樣的身相出現在王宮裡,國王在極度的恐懼下昏倒,雖然朝臣們什麼都沒看見。隨後大師收回化現之相,重現寂靜之貌。當國王醒轉後,便以許多大禮拜和繞行,以及盛大的薈供,依照先前的計劃來請法。
但是大師告訴國王:「為你揭示密乘的時候尚未到來。你先用其他大乘的修行方法來修心。到了明年此時,我便會教你。」
同時,伊喜.措嘉躲在昂府虎穴的深谷裡,以水果維生,用樹木的苔蘚當衣裳。但是蘇卡親王得悉了措嘉的去處,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隊伍搜尋。措嘉再次被發現,且遭強行帶走。卡秋巴聽到這個消息,傳話給措嘉的父親卡千王:
高貴王侯佩吉旺秋尊!
汝許配予吾之女已逃,據聞蘇卡覓其於遠處,實情為何、是真抑或假?
若汝知情則對汝宣戰,若否吾將對蘇卡開戰。
如其所言,卡秋巴聚集了大批軍隊,蓄勢待發。 卡千.佩送回這個答覆:
回覆卡秋.多傑.佩。汝之新娘已逃跑,但吾將不責備汝。
吾實真確不知情。她既已離汝屋去,戰爭於汝有何益?
卡千王也聚集了部隊準備應戰。
接著,蘇卡巴傳來了一個信息:
尊侯佩吉.旺秋尊!
吾於遠處覓汝女,尋獲並回吾住所,
若獻無數珠寶財,曼妙女肯賜吾否?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是:
吾等協議具效力,二之迅者得吾女。
若吾今取汝聘禮,無可避免起戰爭。
為汝、他人和平想,請允吾兒依其願,浪跡遙遠之異地。
然而,蘇卡巴宣稱不論如何都不會釋放措嘉。他用鎖鏈銬住措嘉,並且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為戰爭做準備。但這消息傳到了藏王耳中,他派遣七名大臣前往卡千,帶來如下信息:
卡千.佩吉.旺秋,聽!
若汝不遵王所言,吾力疾速擊潰汝。
汝女殊勝且美麗,足堪成為吾妃子。
若有臣民起騷亂,將喪其命如?令。
卡千.佩吉.旺秋就以如下回覆,對國王詳細重述了所發生的事情,並且獻上他的女兒:
吙!人中強者、世間主!吾女如眾欲酥油。
若王納彼為妃子,怎能不為吾所喜?
戰事、爭端令吾憂,畏懼王軍更勝此!
藏王非常高興,帶著一支九百騎兵的隊伍前往蘇卡,那裡的親王因畏懼而順服。 其實,卡千.佩吉.旺秋總共有三個女兒,他將最大的德千.措許配給卡秋.多傑.佩,卡秋感到非常滿意。他將二女尼瑪.措許配給蘇卡.哲努.佩,他也同樣感到滿意。最小的措嘉,則由國王親自迎娶。因此,雖然兩位追求者原先的願望落空,騷亂卻自然止息,一切太平。而措嘉,穿戴著各式各樣的珠寶和最華美的絲衣,在迎娶使節的護送下,前去桑耶。藏王為了慶祝婚事,在桑耶廣大宴請長達三個月。由於措嘉對佛法深具信心,她被任命為宗教管事。許多飽學之師教導她文字與文法、五明,以及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的知識。在此過程中,只要少數象徵性的指示,就足以使她完全理解。
就在那個時候,藏王邀請了偉大的蓮花生大士。國王準備了鑲嵌珍貴材質的寶座,並舉辦盛大的薈供供養上師,又以堆積如山的世間珍寶,在銀製的曼達盤上堆放大量黃金,在金色的曼達盤上堆放大量的綠松石。他的供養中,最宏偉莊嚴的是這整個帝國:衛和藏的中央四省代表須彌山;漢地、姜與康作為東方的大洲及中洲;甲、工布與菛作為南方的大洲及中洲;阿里的三個地區作為西方的大洲及中洲;霍爾、蒙古與北部平原則作為北方的大洲及中洲。國王並獻上他的整個王國與嬪妃,作為所有五根的悅意供。接著,他以九九八十一個大禮拜,提出請求。
「偉大的上師珍寶!我在您面前羅列了我所有的一切,作為曼達。珍寶上師,接受我的供養!您一直以來總是用大悲護守一切有情、天神與人們。我現在請求您,傳授我那超脫因果業力法則的殊勝教法,那無與倫比的密乘教法,那能在此生即身立即成佛的特別教導。」
偉大上師以歌唱回答道:
噯瑪吙!
虔敬大王善諦聽!
殊勝妙樂蓮地中,無著無染不可尋,彌陀金剛身語意,無生無滅一光球,
無因無作降蓮胚,無垠無涯海上漂,吾人即自其處來。
無父無母無傳承,神妙我由自身生,未曾出生亦不死,吾為悟者蓮花生。
空行母眾之尊主,極祕密乘持有者,超越因果之業律,
續部、阿含、論議經,有關修行諸教導,私密口傳直指示,
此等悉為吾所持。另須謹記三昧耶。
大王供養誠壯麗,然法非財怎交易。
否則將壞三昧耶,毀滅進而將降臨,我倆死後入地獄。
吾力能控全世間。汝之王禮誠然巨,不足為由示密法──教法需有善法器。
猶如珍貴雪獅乳,若非最純金器盛,容器將破乳流失。
故吾隱藏此教法,將其封印於內心。
當他歌唱時,以神妙力將身體延展,上半身充滿整個欲界,下半身達至地獄的最深處。隨後,又恢復人間導師之相,就座於寶座之上。國王五體投地,如牆倒一般對著蓮師頂禮。「偉大的上師,」他乞求。「我是否身為一國之王卻欠缺福氣?對密乘教法而言,我是否並非合適的法器?」於是他擲身擊地而哀號。蓮師回答道:「大王,聽我說。」
噯瑪吙!
密法何以為祕密,非因其有何缺失,實因對於下士者,有所隱藏而稱之。
然王確實具福報!智慧、心廣、悟性故,三昧耶信心不退,且對汝師具虔信。
吾無五根欲染垢,亦無世俗渴求謬。唯為修習密乘法,需有具信明妃伴,
良好家世為必備,且具純淨三昧耶,曼妙清白勝慧根,善巧具足悲憫心,
慷慨布施無保留,賢善智慧空行母。 倘若缺乏此印侶,即欠元素難以成,心性成熟或解脫。
密法修持之成果,將會來得實緩慢。 今於藏地陽光下,好修密者遍各處。然其中得成果者,極其稀少如晨星。
大王,因此吾將啟,進入密乘法之門!
言畢,上師現出金剛總持之相。國王立即行禮,以額頭撞擊地面,並將措嘉尊女與五種三昧耶所依物一起供養上師。上師非常喜悅,將措嘉納為明妃,並賜她灌頂,於是兩人連袂前往青埔屹密修。
三昧耶,咿啼,嘉,嘉,嘉
王朝的最初,從開王聶赤.贊普到南日.松贊期間,藏地被劃分為七個封地。但當虔誠的偉大國王松贊.干布繼位時,便將整個藏地納入管轄,他的繼承者們也都依此而行。他的威權之成果不可衡量。為了管理七個領地,他頒佈皇令,冊立諸侯親王,分別為:卡千巴、蘇卡巴、卡秋巴、龔唐巴、澤巴、札巴,以及容巴。
卡千巴的兒子為卡千.哲努巴,當時國內有很多信奉原始苯教的教徒,哲努巴的兒子是卡千.多傑.艮,多傑.艮的兒子則為卡千.佩吉.旺秋。由於父親過世,卡千.佩吉.旺秋十五歲時便娶了「努」氏的給措為妻,並承擔起族長的職責。他心向佛法,恪遵父囑,將佛法引介給他的臣民。
過了十年,有一次當他和妻子愛悅嬉遊之時,兩人各有個淨觀。給措見到一隻自西而來的金色蜜蜂,其嗡鳴聲甜美甚於絃琴之音,接著融入她丈夫的頂門。卡千王見到妻子有三隻眼,以及一位八歲女孩拿著絃琴唱道:「阿啊,以益,烏嗚,日以日益,里哩,誒欸,哦喔,昂母啊」,以及「啥啥啥啥啥」,並朝他走來,接著消失。此時大地震動,四處霎時閃爍燦爛光芒和隆隆雷鳴,接著是一陣長而低沉的轟轟聲響。城堡旁的一池小泉水湧成一片湖,還有許多其他的徵兆。當晚,卡千巴又作了另一個夢,這次他手持一朵光芒四射的八瓣蓮花,聽到有人宣說此光芒能照耀千百萬世界。他還夢到從自己頭頂浮現一座珊瑚佛塔,人們受到佛塔的吸引而從漢地、姜、霍爾、藏地、蒙古、菛、尼泊爾,以及其他地方前來。有些人表示只是來看看佛塔,有些想帶走、有些想偷走佛塔,還有些則說想將佛塔奪走。在同一個夢中,卡千巴似乎見到自己手持絃琴,雖然並未撥弄,但是樂音卻響徹三千大千世界;從這些世界中,不可勝數的人們前來聆聽樂音,彷彿永遠不覺饜足。
給措則是夢見自己手持一條海螺、珊瑚做成的念珠,珊瑚流出大量的血液,海螺則流出豐沛的奶水。她將這些物質給予眾多人們,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喝,紅白甘露依然續流不止,盈滿整個世界。她也聽見有人宣說此甘露將永不乾竭,直至劫盡。
翌日清晨日出時,出現了一位他們從未見過的膚色白皙的少女,美若天仙。「在這王爺府上,」她說,「佛、法、僧三寶已然生起。啊啦啦,此為神妙奇蹟!」說完便消失不見了。
整整九個月,人們都能清楚聽到以梵文為主的母音與「啥,咕汝,貝瑪,班雜,啊」等字音,以及密乘續法的字音,不斷傳出聲響。終於,在雞年猴月初十旭日初昇之時,給措毫無痛苦地分娩。就在那一瞬間,大地顫動,雷聲隆隆,花雨落下,湖水大漲,湖邊四周出現一列神奇的紅色和白色花朵,花朵盛開,閃耀光芒。眾人皆見到王宮圍繞於彩虹帳幕(虹光交織之網)中。樂音繚繞虛空,甜美的絃琴之音歷時甚久,並有諸多天女在雲間,唱著這首吉祥之歌:
啥!
法身體性,大樂普賢母,報身空行,金剛瑜伽女,
化身,是為諸佛殊勝母,願您具足安樂與福報!
法身空行,空性深無底,報身妙音,三世諸佛母,
化身,無上圓滿本自俱,願讚一切聖眾得尊勝!
法身,本初智慧之廣空,報身,聖者之母,七眼白度母,
化身,眾生之中為至尊,吾等於今頂禮諸聖眾!
天女們降下花雨,接著融入虛空。
嬰孩甫即誕生,便口誦母音與子音並歎道:「偉大鄔金怙主,請憶念我!」她有時跪下,有時兩腿盤坐,安然以雙眼大睜而凝視。她的身體未受母胎的不淨染污,膚色閃耀著白、粉光彩,牙齒有如一排排的小海螺殼,藍黑色的頭髮垂落腰際。當她的母親為她帶來「季」(母犛牛)的酥油進食時,她對母親說:
瑜伽女化身我為您子,純淨精要為食以滋養,
長久忘卻不淨之食已。然為我母增德將食用。
精萃教法將為我之食,一切輪迴將為我所嚥,覺性、本智會將我盈滿。
啊,啥!
她說完這些便吃下酥油。她的父親卡千之主驚歎道:「我這個女兒遠遠勝過其他孩童,她要不是成為佛教或苯教的大禪修者,就是會成為偉大之王的伴侶!由於她誕生時,我們的湖廣為增大,她應該名為措嘉──『勝利之海』。」
才不過一個月,嬰兒就長得像是八歲的孩童,雙親覺得若是讓人發現會不太好,於是把她藏起,直到她年滿十歲。此時,措嘉已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孩,而且她的美貌已然眾所皆知,人們從藏地、漢地、蒙古、姜、艮、尼泊爾前來,就是為了一睹她的風采。
三昧耶,咿啼上師的弟子
這時卡千之主和妻子給措與家人商議,他們一致認為措嘉非國王不嫁。理由是,假如把她交給任何的尋常追求者,其他人一定會覺得遭到冒犯而爆發爭議。因此,卡千王並未把她交給任何前來求親的年輕人,這些人都被送回自家。然而,出乎意料之外,就在那個時候,卡秋親王佩吉.哲努與蘇卡親王多傑.旺秋各自帶著三百馬、騾的車馬隊伍,滿載禮物前來。當然,他們兩人都要求迎娶措嘉。由於將她交給任何一位都會得罪另外一位,雙親最後決定要和措嘉本人商量。
「我才不跟任何人走!」她喊道,「否則我將陷入輪迴的悲慘牢籠,難以逃脫!何等不幸哪!母親、父親,我請求您,請如此考慮吧!」然而即使她一再懇求,他們對女兒的請求依然充耳不聞。
「我相信,」她的父親說,「沒有比這兩位提親者更好的人選了。因此,別當個傲慢無禮、不知感激的女孩。我無法把妳嫁到遙遠的漢地或霍爾。來吧,我要把妳交給他們其中一位。」
卡千之主對兩位競爭者說:「小女不想嫁給你們任何一位。另一方面,假如我將她許配給你們其中一位,另一位就會不滿,造成我的麻煩。然而她是我女兒,你們又爭相迎娶,因此我會把她趕出去,誰能抓到她,誰就能擁有她。當然,輸家絕對不能製造任何麻煩,否則我就把他交給國王懲處!」
措嘉被穿戴華美的絲綢,連同滿載嫁妝、百匹騾馬拉迆的車隊,毫無任何防護而被送出家門。她一到門外,兩個競爭者就爭相其後,互競速度。卡秋的臣子香提巴速度最快,他扯著措嘉的頭髮,試圖把她抓到身邊。措嘉將雙足伸入一塊大石頭,將石頭如泥土般扒開;她不動如山,無人能移。惡毒的香提巴扯下她漂亮的衣飾,用鐵鞭鞭打她裸露的肌膚。「無恥的女孩!」他大喊,「妳的父母無法使喚妳!快來!跟我來,不然我就殺了妳!」接著就鞭打她。
但是措嘉唱道:
若吾所得此人身,數劫時空僅一回,不為開悟道途用,
吾怎堪將此人身,作為輪迴悲苦因?
吉祥卡秋雖位高權重,卻無一日有可能開悟。
悉隨你願任殺害,吾實完全不在乎!
大臣香提巴駁斥道:
女人!汝之外相誠美麗,內在卻全皆腐朽!
因汝膚色之秀麗,成為吾主之禍事!
外柔內剛如沙礫,汝將成吾卡秋妻!
措嘉說:
天賦暇滿之恩賜,覓此人身實困難!
汝身怎能算難得,除惡之外無它行,
即便男身中亦稀?何以吾應嫁卡秋?
大臣再次鞭打,直到她全身血肉模糊。最後,措嘉痛苦難忍,只好起身隨他離去。 當天傍晚,大臣及隨眾抵達札達,他們載歌載舞,氣氛歡愉。措嘉卻深陷絕望,獨自啜泣,淚與血交相落下。她認真思考應如何逃脫,卻毫無辦法。隨後,由於不堪哀傷,她對十方諸佛唱了這首歌,表達內心之哀苦:
嗟瑪,呼!
一切眾生守護者,十方諸佛、菩薩眾!
大力慈悲之怙主,以尊慧眼與神力,菩提心誓昔所發,實踐時刻已到來!
吾之清白純淨願,潔白遠勝於白雪。卻因惡魔敵之行,陰暗變黑逾鐵鏽。
哦,請以大悲眼垂視!
吾之願求實殊勝,猶如珍貴之黃金,卻因惡魔敵之行,貶損質劣逾合金。
將汝智眼轉向吾!
吾欲得證此心願,完美圓滿如寶玉,卻因惡魔敵之行,墜落粗劣賤於石。
大力者請現神威!
吾願即能修佛法,於此生與此形中,卻因惡魔敵之行,絆倒墜於輪迴沼。
哦,具大悲心汝尊眾,請速引吾離此途!
歌聲甫落,所有人便立即入睡,有如酒醉一般不省人事。措嘉迅疾勝風地翻山越嶺,逃到遙遠的南方。次日早晨,營地騷動不已,他們翻遍了整個卡千,卻怎麼也找不到措嘉。他們四處尋找,最後卻只能空手回到卡秋。彼時,蓮花生大士在眨眼之間回到桑耶青埔。邪惡的大臣們發現了,便群聚前往,意圖置他於死地。但是他們在那裡只找到一團烈焰大火,因而充滿恐懼。他們回到國王那裡,說道:
嗟吙!
大王、天子、人中尊,吾等依法所處分,流放拖卡外來漢,卻已行至青埔居!吾等應否處死之,抑或再度逐外地?
虔誠的國王心中暗自竊喜,想向上師請法,學習如何不捨煩惱染污而能獲得證悟。國王派遣三名譯師前去邀請大師回來,並交付每位譯師一份三枚金錠的供養。
稍後,當大師從青埔下來,邪惡的大臣們全副武裝,群聚在一處狹窄的峽谷中等候他。大師早已知曉,便遣送三名譯師先行,自己單獨隨後而來。他手結威嚇印,口喊「吽 吽 吽!」,現出忿怒蓮師的忿怒相,周圍是烈焰衝燃三界之頂的如山大火,所有的大臣們全都失去知覺、倒在地上。接著,大師以同樣的身相出現在王宮裡,國王在極度的恐懼下昏倒,雖然朝臣們什麼都沒看見。隨後大師收回化現之相,重現寂靜之貌。當國王醒轉後,便以許多大禮拜和繞行,以及盛大的薈供,依照先前的計劃來請法。
但是大師告訴國王:「為你揭示密乘的時候尚未到來。你先用其他大乘的修行方法來修心。到了明年此時,我便會教你。」
同時,伊喜.措嘉躲在昂府虎穴的深谷裡,以水果維生,用樹木的苔蘚當衣裳。但是蘇卡親王得悉了措嘉的去處,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隊伍搜尋。措嘉再次被發現,且遭強行帶走。卡秋巴聽到這個消息,傳話給措嘉的父親卡千王:
高貴王侯佩吉旺秋尊!
汝許配予吾之女已逃,據聞蘇卡覓其於遠處,實情為何、是真抑或假?
若汝知情則對汝宣戰,若否吾將對蘇卡開戰。
如其所言,卡秋巴聚集了大批軍隊,蓄勢待發。 卡千.佩送回這個答覆:
回覆卡秋.多傑.佩。汝之新娘已逃跑,但吾將不責備汝。
吾實真確不知情。她既已離汝屋去,戰爭於汝有何益?
卡千王也聚集了部隊準備應戰。
接著,蘇卡巴傳來了一個信息:
尊侯佩吉.旺秋尊!
吾於遠處覓汝女,尋獲並回吾住所,
若獻無數珠寶財,曼妙女肯賜吾否?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是:
吾等協議具效力,二之迅者得吾女。
若吾今取汝聘禮,無可避免起戰爭。
為汝、他人和平想,請允吾兒依其願,浪跡遙遠之異地。
然而,蘇卡巴宣稱不論如何都不會釋放措嘉。他用鎖鏈銬住措嘉,並且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為戰爭做準備。但這消息傳到了藏王耳中,他派遣七名大臣前往卡千,帶來如下信息:
卡千.佩吉.旺秋,聽!
若汝不遵王所言,吾力疾速擊潰汝。
汝女殊勝且美麗,足堪成為吾妃子。
若有臣民起騷亂,將喪其命如?令。
卡千.佩吉.旺秋就以如下回覆,對國王詳細重述了所發生的事情,並且獻上他的女兒:
吙!人中強者、世間主!吾女如眾欲酥油。
若王納彼為妃子,怎能不為吾所喜?
戰事、爭端令吾憂,畏懼王軍更勝此!
藏王非常高興,帶著一支九百騎兵的隊伍前往蘇卡,那裡的親王因畏懼而順服。 其實,卡千.佩吉.旺秋總共有三個女兒,他將最大的德千.措許配給卡秋.多傑.佩,卡秋感到非常滿意。他將二女尼瑪.措許配給蘇卡.哲努.佩,他也同樣感到滿意。最小的措嘉,則由國王親自迎娶。因此,雖然兩位追求者原先的願望落空,騷亂卻自然止息,一切太平。而措嘉,穿戴著各式各樣的珠寶和最華美的絲衣,在迎娶使節的護送下,前去桑耶。藏王為了慶祝婚事,在桑耶廣大宴請長達三個月。由於措嘉對佛法深具信心,她被任命為宗教管事。許多飽學之師教導她文字與文法、五明,以及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的知識。在此過程中,只要少數象徵性的指示,就足以使她完全理解。
就在那個時候,藏王邀請了偉大的蓮花生大士。國王準備了鑲嵌珍貴材質的寶座,並舉辦盛大的薈供供養上師,又以堆積如山的世間珍寶,在銀製的曼達盤上堆放大量黃金,在金色的曼達盤上堆放大量的綠松石。他的供養中,最宏偉莊嚴的是這整個帝國:衛和藏的中央四省代表須彌山;漢地、姜與康作為東方的大洲及中洲;甲、工布與菛作為南方的大洲及中洲;阿里的三個地區作為西方的大洲及中洲;霍爾、蒙古與北部平原則作為北方的大洲及中洲。國王並獻上他的整個王國與嬪妃,作為所有五根的悅意供。接著,他以九九八十一個大禮拜,提出請求。
「偉大的上師珍寶!我在您面前羅列了我所有的一切,作為曼達。珍寶上師,接受我的供養!您一直以來總是用大悲護守一切有情、天神與人們。我現在請求您,傳授我那超脫因果業力法則的殊勝教法,那無與倫比的密乘教法,那能在此生即身立即成佛的特別教導。」
偉大上師以歌唱回答道:
噯瑪吙!
虔敬大王善諦聽!
殊勝妙樂蓮地中,無著無染不可尋,彌陀金剛身語意,無生無滅一光球,
無因無作降蓮胚,無垠無涯海上漂,吾人即自其處來。
無父無母無傳承,神妙我由自身生,未曾出生亦不死,吾為悟者蓮花生。
空行母眾之尊主,極祕密乘持有者,超越因果之業律,
續部、阿含、論議經,有關修行諸教導,私密口傳直指示,
此等悉為吾所持。另須謹記三昧耶。
大王供養誠壯麗,然法非財怎交易。
否則將壞三昧耶,毀滅進而將降臨,我倆死後入地獄。
吾力能控全世間。汝之王禮誠然巨,不足為由示密法──教法需有善法器。
猶如珍貴雪獅乳,若非最純金器盛,容器將破乳流失。
故吾隱藏此教法,將其封印於內心。
當他歌唱時,以神妙力將身體延展,上半身充滿整個欲界,下半身達至地獄的最深處。隨後,又恢復人間導師之相,就座於寶座之上。國王五體投地,如牆倒一般對著蓮師頂禮。「偉大的上師,」他乞求。「我是否身為一國之王卻欠缺福氣?對密乘教法而言,我是否並非合適的法器?」於是他擲身擊地而哀號。蓮師回答道:「大王,聽我說。」
噯瑪吙!
密法何以為祕密,非因其有何缺失,實因對於下士者,有所隱藏而稱之。
然王確實具福報!智慧、心廣、悟性故,三昧耶信心不退,且對汝師具虔信。
吾無五根欲染垢,亦無世俗渴求謬。唯為修習密乘法,需有具信明妃伴,
良好家世為必備,且具純淨三昧耶,曼妙清白勝慧根,善巧具足悲憫心,
慷慨布施無保留,賢善智慧空行母。 倘若缺乏此印侶,即欠元素難以成,心性成熟或解脫。
密法修持之成果,將會來得實緩慢。 今於藏地陽光下,好修密者遍各處。然其中得成果者,極其稀少如晨星。
大王,因此吾將啟,進入密乘法之門!
言畢,上師現出金剛總持之相。國王立即行禮,以額頭撞擊地面,並將措嘉尊女與五種三昧耶所依物一起供養上師。上師非常喜悅,將措嘉納為明妃,並賜她灌頂,於是兩人連袂前往青埔屹密修。
三昧耶,咿啼,嘉,嘉,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