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放下 才能自在

  • 9 180
    20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生活佛法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易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德陽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07/03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佛說,一切空幻如花。
但一切皆空的境界,生在凡塵中的我們是極少能夠做到的。
因為我們無法完全擺脫塵世的煩擾,無法目空一切,
我們的內心還有糾結不斷的情感。

世人忙碌、愁苦不堪,多為名利二字。
無論有多麼高的名、有多麼豐厚的利,
終究也都會化為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唯有快樂知足和內心的寧靜,
會與我們相伴一生,讓我們終生受益。
當我們面對矛盾而自我掙扎、無法抉擇和捨棄時,
大師告訴我們,快樂源自於放下、自在,
不為旁人一句話而惱,不為他人一件事而怒。
對名利不執著,對權位不執著,
對人我是非能放下,對情愛欲念能放下,
才能享受隨緣隨喜的解脫生活。

目錄

序言:塵世中的禪學011
1. 明智的領導善用肯定的力量015
2. 下放權力時,要謹慎挑選員工019
3. 用好「剩菜哲學」,學會感動管理025
4.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029
5. 做領導要學會相容並包033
6. 信任你的下屬,下屬也會相信你037
7. 領導要以德服人041
8. 怎樣做好一個中級管理者044
9. 學會請示你的上級048
10. 與他人合作是成功的台階052
11. 不要讓「我以為」成為習慣056
12. 求職既不簡單也不複雜060
13. 立長志,用「恆心」做事065
14. 有心不執心,盡心不耗心069
15. 經營自己內心的花園073
16. 不必過分執著於得失077
17. 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081
18. 心不為欲望所累,才能保持潔淨085
19. 種植四種心田,收穫人生智慧089
20. 名利,只不過是過眼雲煙093
21. 放下名利,得自在和解脫098
22. 控制貪婪,別讓自己迷失在財富裡102
23. 面對財富,我們要學會主導自己的心106
24. 財富的意義在於為我們所用111
25. 有一種財富叫做歡喜115
26. 常服「心藥方」,時時潔淨身心119
27. 把握感情的溫度,溫暖而不灼傷彼此123
28. 總有人為你打開幸福的門127
29. 好好「憐取眼前人」132
30. 理解、尊敬的愛,才能更長久136
31. 夫妻之道是從相互欣賞、相互體諒開始的140
32. 用心相處,婆媳也可以像母女144
33. 睜開眼睛,尋找你的另一半148
34. 切莫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152
35. 用行動去關愛最愛你的人157
36. 用淡泊的人生態度,品味知足之樂161
37. 今日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日來不來165
38.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170
39. 放下執念,讓心自由自在175
40. 凡事隨緣不強求179
41. 接受不完滿的人生183
42. 死並不如你想的那樣可怕187
43. 慢慢走,欣賞吧191
44. 離苦離樂,用中道智慧處世196
45. 把人生簡單化200
46. 善惡各有報,要多種善因205
47. 穿越生死,人生豁然開朗210
48. 平淡是靈魂的真味215
49. 人生幾多風雨,讓我們期待苦盡甘來219

序/導讀

序言

塵世中的禪學

《圓覺經》裡有一句話: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佛說,一切空幻如花。但一切皆空的境界,生在凡塵中的我們是極少能夠做到的。因為我們無法完全擺脫塵世的煩擾,無法目空一切,我們的內心還有糾結不斷的情感。所以,我們無法做到心不動,也丟不掉紅塵中的種種牽掛。

我們渴望成功,心存希望;我們都經歷過坎坷磨難,都在人生路上跌過跤;我們都面臨著生活的壓力和人生的重負;我們也都在困境中忍耐,在挫折中成長……

在思想的迷茫和混沌中,我們需要給自己開一扇門。打開這扇門,你會看到一個清明寬闊的世界,你會重新看清自己的心,重新審視和定位人生的意義。

這扇門需要用智慧來打開。我們需要聆聽一些智者的聲音,讓它在我們的靈魂裡靜靜流淌,撫慰心的悸動。既然我們無法逃避現實中存在的煩惱,就讓我們用一顆出世的心,來對待塵世中的一切。

星雲大師曾說:「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於各種因素而發生改變:有的人因為一個人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為了一塊錢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由於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因為一句話、一個念頭,而使人生有天壤之別的變化。不過,最終主宰命運的還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命運由自己來主宰,我們的生命也需要智慧來充盈和灌溉。正如大師所說,有時候,一句話、一個念頭,也許就觸動了麻木澀重的心弦,成為你命運的轉捩點。

在浮躁的社會中,禪學無疑是一潭幽深寧靜的池水,清澈地映照人的內心。禪學的智慧就如同池中蓮花,聖潔而悅人心目。在很多人眼裡,禪學太過神祕,而大師對於「人間佛教」理念的堅持,使佛教對大眾的悲憫情懷和普度人生的慈悲,得以發揚光大。即使你很少去寺廟,即使你從不參禪,你也一樣可以得到禪學的智慧。

當我們面對矛盾而自我掙扎、無法抉擇和捨棄時,大師告訴我們,快樂源自於放下、自在,不為旁人一句話而惱,不為他人一件事而怒。對名利不執著,對權位不執著,對人我是非能放下,對情愛欲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隨緣隨喜的解脫生活。

當我們埋怨命運不公、生活不順時,大師告訴我們要心懷希望、淡看得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成功,不要懼怕失敗。在生活中要懂得修緣惜緣,善待身邊的一切。
星雲大師說,修好這顆心,是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終極目的。若能把覺悟的心用在正道上,便能發揮強大的力量。

大師用超凡的語言和思想,道破了人生的種種遭遇,和對抗這些煩擾的心靈智慧。面對這個世界,我們要經得起喧囂、受得了氣憤、忍得下挫折、耐得住時間。我們雖然不能完全做到心無一物、不惹塵埃,但我們可以轉變心態,更積極地面對自己和未來。

在你感到生活勞累、心靈困頓時,不妨聆聽大師的智慧箴言,懷著「背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悠然曠達,感受清淨在心間的自由世界。也許,在你歸來時,就會發現原來困擾你的紛繁世界,已經變成一個種滿希望和禪意的美麗花園。

用佛法清淨心靈,用智慧點亮人生,做生活道路上的心無掛礙的行者,做漫長旅途中溫暖豁達的智者。我們無法做到一切皆空,無法擺脫俗世,但我們可以為自己在喧囂的塵世中保留一方安寧的淨土、一片澄明的天地和一份清澈的禪學情懷。

試閱

名利,只不過是過眼雲煙
藏經閣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船子德誠禪師

世人忙碌、愁苦不堪,多為名利二字。無論有多麼高的名、有多麼豐厚的利,終究也都會化為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快樂知足和內心的寧靜,會與我們相伴一生,讓我們終生受益。

《金剛經》中有言:「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意思是說,世界並非一個真實存在的實體,只不過是我們把它叫做世界罷了。
這個世界是一個相,是由於我們的六識作用生出來的,是一種妄想的存在。所以說是非世界。名利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可以說:「非名利,是名名利。」名利並非真實存在的實體,只不過是我們把它叫做名利罷了。很多人認為存在所謂的名位與利益,他們過於看重它,喜歡對它進行妄想、追逐,久而久之,名利便成了眾人追捧的一種存在。
人生本來就不易,如果把生命都耗費在那些虛有的名利上,到頭來終是一場空,對於生命而言,名利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對待名利的豁達和淡然,也是名士普遍的心態。
惠子在梁國做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恐慌,想阻止莊子,於是派人在國中搜了三天三夜。不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鳳凰,您可聽說過?這鳳凰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禮泉不飲。這時,有隻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好鳳凰從它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並拿腐鼠來嚇唬鳳凰。」惠子不解,詢問莊子所講故事的含意。莊子反問道:「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惠子十分羞愧。
莊子對待名利的豁然態度令人敬佩。他不僅不會貪圖別人之名,即便名利自行送上門來,莊子也是淡然處之。
一天,莊子正在濮水垂釣。楚王委派兩位使者前來聘請他,使者說:「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以竹箱珍藏之,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位,此龜是願死後留骨而貴呢,還是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搖尾呢?」兩位大夫道:「自然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哩。」
莊子不慕名利,不戀權勢,為自由而活,可謂是洞悉了人生真諦。
人活在世界上,無論貧窮富貴、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與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秘史》書中,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他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的船隻有多少?」老和尚回答說:「我只看到兩艘船。一艘為名,一艘為利。」一語道破天機。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曾說:「直到失去了名譽之後,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才會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盛名之下,是一顆活得疲憊的心。我們常羨慕名人的風光,卻不知風光的背後,是不為我們所知的苦衷。
名利的獲得會帶給我們其他的損失。想擁有的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會越多。佛家強調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把名利都看成天空中的浮雲、秋風中的沙子、大江中的水流一樣,當以一顆自然的平常心看待之。自古以來,很多名士不貪圖富貴名利,以一顆澄澈之心和高潔的品質流傳後世。
在唐朝某年間的一個清晨,在潤州西北的芙蓉樓上,來了兩位士人。他們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詩人王昌齡,另一位則是他的朋友辛漸。王昌齡說:「辛兄,這次一別,不知何日再能見面啊。」原來,辛漸要從這裡渡江北上,取道揚州到洛陽去,王昌齡是來和他告別的。
辛漸說:「昌齡兄情深義長,叫我如何報答呢!這回我們交談得暢快,也使我明白了這些年來你受到的委屈和折磨,希望你放開胸懷,好好保重自己!」
王昌齡曾因不拘小節,受到當時某些人的批評指責,甚至遭到無中生有的誹謗。為此,幾年前他就被貶官,終是屈居在下級官吏的行列中,不過對此王昌齡淡然處之。此刻,他感到惆悵的倒是辛漸走後,自己又少了一個知己。辛漸知道,王昌齡在洛陽有不少親友,他們也一定也聽到了外界不利於王昌齡的非議。他便關心地問:「昌齡兄,我此番去洛陽,你可有什麼話要我帶給那邊的親友嗎?」
王昌齡聽後神情安然,朗聲吟誦起題為《芙蓉樓送辛漸》的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辛漸連連贊道:「好詩!好詩!﹃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足可告慰你在洛陽的親友了。」
王昌齡追求自身的高潔,不為世間的名利所累,始終以一顆淡泊的心來看待世事,這是一種超脫的做人和處事的哲學。只要自己內心純潔,抱著淡泊的胸懷,把名利當做浮雲一般,就干擾不了自己的心志。一個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在他的精神中,就不能缺少那種視功名利祿如浮雲的氣魄。
人一生都要往來於名利之中,如果你偏要追逐那些虛妄的名利,你就只能得到關於名利的一切,如擔憂、紛擾、喧囂、傾軋等;如果以一種淡定從容的態度來對待名利,把名利看做過眼雲煙,你也就得到了淡看名利的快樂、豁達,得到了人生的真諦。


放下名利,得自在和解脫
藏經閣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

名利即使再誘人,可當它成為一種負擔時,也就變成了人生的障礙和累贅。快意的人生不需要太多名利裝飾,有一顆寧靜淡泊的心足已。

人生的煩惱多種多樣,但大體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欲望,二是外在的名利,它們誘惑著人們,也煩擾著人們。
如何面對名利,星雲大師的觀點是,「從『不要』當中去擁有更寬廣的精神境界」。這與莊子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寫道:「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即來去隨緣,而不是執著地求取,貪念不斷。
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到遠處去尋找快樂。他走過千山萬水,卻始終未能尋找到一天的快樂,富翁沮喪地坐在山道旁休息,一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富翁說:「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可為何我沒有快樂呢?」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著汗水:「快樂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富翁頓時開悟:自己背著那麼重的珠寶,老怕別人搶,怕被別人暗算,整天憂心忡忡,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將珠寶換成錢幣,用來接濟窮人,專做善事,慈悲為懷。善行滋潤了他的心靈,他也得到了快樂。
放下就是快樂,若學會「物來而應,過去不留」,適當放下,這不僅是一種灑脫,更是參透萬物後的一種平和。只有放下那些過於沉重的名利,才能得到心靈的放鬆。當某件東西帶給你的,只有無盡的煩惱和憂愁,各種各樣的負擔,如山一般壓在你的心上,使你不能自由呼吸,那麼最明智的辦法就是捨棄它。
老街上有一位賣鐵鍋、斧頭的老人。他的經營方式非常特別: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無論你什麼時候從老街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手裡是一個收音機,身旁是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不好不壞,每天的收入正好夠他喝茶和吃飯。他年歲已高,不再貪戀錢財,因此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從老街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製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端起那把壺仔細地打量著。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三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裡,一件在台灣某博物院裡,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裡。商人端著那個壺,想以十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用這把壺喝水。
壺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六十年,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可現在竟有人要以十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一時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常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古董茶壺後,都蜂擁而至,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寶貝,有的開始向他借錢,甚至有人晚上來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
當那位商人帶著二十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附近店舖中的人和左鄰右捨,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後來,老鐵匠一直賣鐵鍋、斧頭,據說他活過了百歲。
老鐵匠打破了名利錢財對內心的束縛,重新獲得了生活和心靈的寧靜。所以後來他得以繼續自在地生活,獲得長壽。
對待名利得失,有的人執著不放,有的人則泰然處之。執著不放者,為名利得失所困擾,終日不得解脫;泰然處之者,心境豁達,放鬆自如。
如果我們跳出個人名利的泥沼,就會覺得自身的渺小,那些功名利祿在這時,也便如過眼雲煙般不那麼重要了,這時的心境也會豁然開朗起來。那些豁達開朗的人,自然不會為名利所困擾。如果我們陷於名利的囹圄,則會對身邊平凡的快樂視而不見,漫不經心,以致讓它從自己的身邊悄悄溜走,而對那遙不可及的快樂卻夢寐以求,其結果必定是平添煩惱而無所獲。所以,對待那些不實際的名利欲望,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心的超脫和寧靜。
人生在世,要想不被名利打敗,不為名利所害,就要勇於超脫,懂得放下。星雲大師說:「放下才能自在,才能解脫。」對於一般人來說,放下就意味著克服現實中的一些障礙,求得身心的均衡。如果學會放下,就能把現實中的「芥蒂」與「人生價值」,放在歷史的天平上稱量,就能把靈魂升至現實的上方,得到內心的寧靜。而內心的寧靜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的浮躁,過濾出淺薄粗率等人性的雜質,還可以避免許多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
讓我們拋開名利,安之若素,溫和從容地面對人生。


控制貪婪,別讓自己迷失在財富裡
藏經閣
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須向外問窮通。但能觸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
--憨山德清

有的人把財富看得比性命還重要,總想得到更多,這時往往會偷雞不成蝕把米,甚至到最後可能人財兩空。財富並不能讓你得到一切,可貪婪可能讓你失去一切。

一個集市上有一個傻乞丐,他經常成為人們取笑的對象,因為如果你把一元和一毛錢,分別放到他兩個手掌上,他一定會挑面值小的拿。每次乞丐都拿那面值小的,於是人們就經常用這個方法逗他尋開心。後來,一個好心人偷偷問那個乞丐:「難道你真的分辨不出哪個面值大嗎?」乞丐微笑著說:「如果我拿了那張面值大的,你想下次還會有人和我做這種遊戲嗎?」是的,到底是無數個一毛錢多,還是一個一元多呢?看來乞丐並不是真傻。
現實生活中,常常有一些自認為聰明的人,他們覺得不拿白不拿、盡可能拿最多,誰要是選擇了小面額的鈔票,誰就是傻瓜。於是社會上就充斥了這樣一種現象,人際關係一次用完,做生意一次賺足,然後就再也沒有來往。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選擇了拿那張大面值的鈔票,於是把關係一次用盡,自然也就沒有了下一次。正是這種目光短淺的貪婪,才使得他們看不到長遠的利益。我們可以追求財富,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貪婪。有時捨棄並不意味著失去,相反,正是因為捨棄,我們才有可能在下一次得到更豐厚的回報。
過分追求財富,想獲得的越多,自己的負擔就會越大,風險也會越大,最終很可能什麼也得不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了,於是有些人開始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雖然適當地追求物質享受並沒有錯,但如果面對種種誘惑,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得到,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不但無法享受,反而會迷失自己,使自己為這種貪婪所累。
卡羅是工薪族,收入有限,但打算買輛新車,便讓朋友約翰陪他去車市選購。出門的時候,卡羅給自己設了一道底線:包括上牌、買汽車,不能超出六萬元。他之前看中了一款,於是帶約翰直奔4S店。業務小姐熟練地介紹他看中的那款車的性能、特點和價格。這是一款性價比不錯的車,完全符合卡羅的要求。
正當卡羅準備去簽合約時,業務小姐突然說了一句:「其實,這輛車是前兩年的老款了,最近公司推出了新款,外觀更漂亮,設計更合理,價錢也就多幾千塊錢,建議您看一看。」聽完業務小姐的話,卡羅有些心動了。
新款的外觀確實漂亮多了,卡羅顯然想放棄買老款,準備下單購買。這時,業務小姐轉而又向卡羅推薦別的系列,她說:「其實,這一系列的車安全性稍弱一些,你不如考慮一下××系列的車,價格比您選中的這輛車只高出八千元。」
最後,當約翰坐上卡羅的新車時,卡羅自我解嘲道:「沒想到,我就這麼一點點地掉進了業務小姐設置的圈套。原本只打算花六萬元買車,開回家的卻是十二萬元的。我房屋貸款剛剛還清,現在又得貸款買車了。」
卡羅的事讓約翰想起一則關於託盤的寓言:
有一位先生,當他搬花瓶去曬太陽時,不小心打掉了託盤。他去市場買新的,小姐給他推薦一個純金的託盤,他沒什麼異議,就買了。誰知,小姐乘機引導,既然託盤是純金的,放花的茶几就應該是紅木的;既然放花的茶几都是紅木的,那麼其他家具,如床、梳粧檯和餐桌等,都應該配套成紅木。換到最後,這位先生把房子和太太全換了。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沒吃飽,人只有一個煩惱;吃飽了,人就有無數個煩惱。最初,人的欲望應該是合乎實際的,可是卻經不住外界的誘惑、旁人的勸說以及周圍的襯托,最後會一點點地沉迷進去。人的欲望一旦膨脹起來,後果會不堪涉想,對於財富的追求,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就像打氣筒裡的氣,它把那個名叫財富欲望的胎一點點撐大了,讓人看著感覺飽脹。於是,人們的無數個煩惱也就隨之產生了。
俗話說:「針大的洞,斗大的風。」這句話用來形容欲望,再恰當不過了。欲望是暗藏於內心的一粒酵母,在灌滿忌妒、虛榮和貪婪等的醬缸裡發酵變化,一點點變大,大如斗,大如牛,大到人神齊懼。星雲大師說:「如果永遠和人比較、和人計較的話,就永遠無法感到滿足,那麼又怎麼能夠得到幸福呢?所以,只有擁有智慧,才能看透財富的真相。」因此我們應該適時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在追逐財富的同時冷靜思考,根據自身情況量體裁衣,切記不可過度貪婪,不可沉迷於財富,不然會讓自己迷失在財富中,無法自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9707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