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_李珠珢主場日記

上師相應法:著名生命學家潘麟先生講授〈事師五十頌〉(拆封不可退)

  • 79 356
    45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藏傳佛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周紹賢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台灣中華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24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內容簡介

1.本書內容主講馬鳴菩薩摘抄、編撰自金剛乘諸經續之《事師五十
頌》。
2.這是一部關於如何看待、依止金剛上師的論典。主要講述在拜師入門後如何正確地向上師學習。
3.佛家之《事師五十頌》,猶如儒家之《弟子規》,教導日常生活的言談舉止準則,貫徹於師徒互動之中,從此進退有據而有所成就。

本書內容主講馬鳴菩薩摘抄、編撰自金剛乘諸經續之《事師五十頌》,是一部關於如何看待、依止金剛上師的論典。佛家之《事師五十頌》,猶如儒家之《弟子規》一樣,教導具體,條文細緻,易學易行,學人只要依此而行,便能夠在日常生活的言談舉止之間,將其貫徹於師徒互動之中,從此進退有據,方圓可成。 (《事師五十頌》出自大藏經/經論部冊32經文。此經文為馬鳴菩薩所說之法,屬於金剛乘佛法,講述如何依止金剛上師,意指在拜師入門後如何正確地向上師學習。)

作者

潘麟先生,安徽定遠人,哲學碩士,生命學家,當代對生命科學有深刻貢獻的思想家。長期致力於東方文明的傳播與推廣,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心性傳承與實踐為基礎,開創、倡導並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與普及。主要著作有《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大學〉廣義》《到彼岸賞月》《〈瑜伽經〉直解》《以心傳心》《直指生命的真相》《〈中庸〉心要》《明點》《茶道》《陽明新學》《聖賢的教誨──〈弟子規〉精講》《外王之道──〈孝經〉詮釋》等,部分著作被譯成英、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並撰有各類學術論文近百篇。

目錄

馬鳴菩薩像
宗喀巴大師像
作者簡介
序言
《事師五十頌》原文
學習《事師五十頌》之緣起
第一章、師的四層含義
第二章、《事師五十頌》對師與徒的要求
第三章、心傳的內涵及實現前提
第四章、《事師五十頌》作者簡介及流傳情況
第五章、金剛薩埵之兩義
第六章、灌頂與頂禮
第七章、六事供佛與供師
第八章、陳設之學問
第九章、出家弟子給在家上師做事的戒律
第十章、師徒之間的三昧耶誓言
第十一章、非具格上師的七類特徵
第十二章、具格上師應有之諸種品德
第十三章、輕蔑、誹謗、擾亂上師之後果,兼論如何懺悔
第十四章、如理如法事師:事師即事佛性
第十五章、如何成為妙法器
結語、祈願眾生速成佛

序/導讀

(序言)
宗喀巴大師云:「一切世間與佛法之成就無不出於師長之恩德及開示,故依止師長乃修行及成就之根源!」佛法有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與金剛乘佛法之分,各乘佛法皆異口同聲地強調依止師長的重要性,但客觀而言,又以金剛乘佛法對依止師長的要求最高、最嚴,故金剛乘得以綿延至今,法脈興盛,歷代以來,即生成佛者浩如繁星。那若巴、密勒日巴等聖者就是通過真誠侍奉師長,而積累了無量功德、消除了累劫業障,最終即生成佛,其事蹟鼓舞了無數修行人。此為尊師重道之典範也。實際上,不獨佛家強調尊師重道,儒家、道家、瑜伽等各家聖學,無一不將尊師重道擺在首要地位,蓋其理本來如此。
當修行人決心追求生命覺醒,踏上成佛之路,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擇師?如何辨別一個上師是否具足大慈大悲、真才實學與實修實證?一旦締結師徒關係,修行人所面臨的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怎樣如理如法地事師?師徒關係的本質及最高境界是什麼?如何處理好師徒關係,使其順利晉升至最高境界?如何將低劣的身心打造成可堪承載最高大法的妙法器?如何遠離各種歧途?如何避免退失道心,步步成長直至圓滿成就?萬一破壞了師徒關係,如何進行修復?有無規矩可循?有無經論可依?
《事師五十頌》就是一部關於如何看待、依止金剛上師的論典,其教導大多出自金剛乘諸經續,馬鳴菩薩將其摘抄出來,編撰為此五十頌(四句一頌,五十頌即兩百句)。佛家之《事師五十頌》,猶如儒家之《弟子規》一樣,教導具體,條文細緻,易學易行,學人只要依此而行,便能夠在日常生活的言談舉止之間,將其貫徹於師徒互動之中,從此進退有據,方圓可成。
上師是一切成就之源,能否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師,能否重樹師道尊嚴,不僅是關乎個人能否取得大成就的決定性因素,更是關乎整個儒佛道等百家聖學能否復興、文運是否昌盛的根本性要素。這就是《事師五十頌》的價值與意義之所在:得之則得重生。
因本論典的義理多來自金剛乘諸經續,故其在金剛乘地區一直被廣為講說及流傳著。而中國漢地流傳的是小乘與大乘等顯宗經典,故此論典雖於北宋年間就由宣梵大師翻譯為漢語,卻一直被束之高閣,幾無講解與傳誦。由於聖學凋敝數百年,漢地修行人絕大多數只知尊師重道概念,不懂如何落實之理。為切實匡扶師道之風,潘麟先生繼講授儒家《弟子規》之後,時隔兩月有餘,於甲辰龍年春節、元宵之際,在安徽定遠開辟為期三天(2024年2月20―22日)的講壇,系統完整、深入淺出地講授了佛家《事師五十頌》。此兩部經論,皆屬聖人所傳之戒律學規,是個人修身之指南,構成了生命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潘麟先生為安徽定遠人,少年立志,深研三乘(小乘、大乘、金剛乘)經律論,以及儒家、道家、瑜伽等百家聖學,無有偏廢。自二十六歲於聖城拉薩明心見性,三乘佛法如觀掌紋,了然於心,無不通達。先生戒律清淨,節操高邈,倜儻不群,一生廣拜明師(儒、佛、道、瑜伽以及文史哲等各領域皆有涉及),前後達數十位,每拜一位師父,皆盡心盡力以侍奉之,皆真誠無偽地尊重之,故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最快的速度傳承師之學問,成為當代屈指可數的通達百家聖學與道統之大師。現略舉一兩例先生尊師重道之例子。
譬如,1996年初,先生乘坐老式的綠皮火車,經過數十小時的長途顛簸,進入川西拜見上師雲登桑布法王。當發現法王患有風濕病後,不待法王吩咐,先生不顧刺骨寒風,拖著瘦弱的身軀(先生少時賣血換書,導致身體虛弱,加上長期求學,風餐露宿,營養不良,故而身軀瘦弱),艱難步行到很遠的偏僻藥店,拿出身上僅有的幾塊錢給法王買藥。再譬如,儘管先生現在已經成為受人敬仰的一代大師,但先生每次見到根本上師時,都會對根本上師行標準的跪拜大禮(唯有在鬧市中擔心被人誤解,而改為深鞠躬)。在上師跟前的時候,除非上師讓先生坐下,否則先生一定是侍立在上師身側。又譬如,若是上師批評其他弟子身上的某些問題,被先生看到了,那麼類似的問題在先生身上永遠不會再犯;或者說同樣的事情,上師只說一次就管用一輩子。類似這樣的尊師重道之例子,在先生身上不勝枚舉。總之,先生乃當代活著的尊師重道之典範也。
本次講授,開漢人於漢地講授《事師五十頌》之先河,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因先生是漢人,故此講授與漢人也最為相應,漢人依此修學,當有事半功倍之效。由於先生有著獨特的成長歷程、性格特徵、歷史使命,故先生講授的《事師五十頌》與金剛乘其他傳統上師的講授,也有著諸多不同:
(一)從生命科學角度,以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去庸俗化的原則進行講授。先生將佛家判為三個部分――佛教、佛法、佛學。佛教是一個信仰體系;佛法是通過系列的身心修行而開顯般若智慧以實現生命圓滿覺醒的生命科學體系(生命科學由生命義理與生命實踐組成,佛法既含有高深的生命義理,也擁有豐富的生命實踐);佛學是關於佛教和佛法的學術性研究。我們的態度非常明確:深入研究佛學,切實修證佛法,堅決不信佛教。先生是將《事師五十頌》視為生命科學的組成部分來講的(就像儒家的《弟子規》一樣),任何人無需成為佛教徒,皆可修學。自此標誌著《事師五十頌》從宗教的窠臼中脫離了出來。
(二)緊緊圍繞著心性(明體、生命)展開講授,以心性為旨歸。先生不僅對每句經文的含義都進行了通透的闡述,而且每當涉及重要術語時,根據金剛乘佛法的外、內、密、極密四個層次,逐層對其進行系統而深刻的開示。這是傳統的講授所沒有的,傳統的講授都是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面――外層或內層,極少有密層的講授,更遑論極密層了。極密層指的是心性層面,或者說金剛乘之巔――大手印、大圓滿層面。故《事師五十頌》既是一本具體指導我們如何侍奉上師的基礎手冊,也揭示了心性之無窮內涵。
(三)避免使用生澀拗口的佛教術語闡述,而是使用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講說,不論是修行多年的行者,還是飽讀詩書的學者,還是村夫民婦,都能聽得懂。
(四)熔鑄佛家、儒家之長於一爐。由於先生無門派之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同時通達儒、佛、道、瑜伽、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西方哲學等流派的聖賢,故先生講授佛家經典時,並不局限於佛家,而是習慣與儒家、道家等百家相互參照,先生的講授帶有極強的綜合性與創新性。
(五)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先生是漢人,所帶弟子也是漢人,故在本次講授裡,先生總結了多年帶弟子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深刻剖析,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⑹ 先生奉行嚴師出高徒的宗旨,故他對待學生不僅極為慈悲,也極為嚴厲。他也以相同的態度對待乞丐與權貴,毫無分別。在任何情況下,他唯一關心的都是如何利益他人;在修行上,他永遠只說最有用的話語,而不管這些話語在社交上是否恰當。先生常以尖銳的反諷,指出我們在修道上容易犯下的錯誤。宗喀巴大師認為,最好的上師就是揭露你的過失,最好的竅訣就是擊中你的要害。但誠如宗薩欽哲仁波切所言,切勿將其作為觀察別人過失的視窗,反而要以此作為檢視自己過失的明鏡。每當看到先生揭露過失時,應滿懷歡喜,仔細檢視自己是否有隱藏的過失,如果有的話,認出它們,並驅除它們。
本書由東方生命研究院學術編輯中心諸同仁根據先生授課錄音整理而成,以期日後諸緣成熟之際,能夠付梓出版,饒益有情,不負潘麟先生所盼,不負馬鳴菩薩所盼:唯願眾生速成佛!
本書是眾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胡琳琳、方方、蘇治中、魏登軍、彭志敏、錢春蘭、李曼等人負責授課錄音的聽打工作;我與莊雪梅、許亞明等人共同完成了本書的整理編校,最後由我負責統稿工作。本書整理過程中還得到很多熱心人士(如楊同可)的協助,在此也一併致謝!
李小利2024年6月30日

試閱

第一章、師的四層含義
進入《事師五十頌》正文之前,我們先學習幾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概念就是:什麼是師?《事師五十頌》講的是事師,「事」是侍奉、對待,「事師」就是如何侍奉和對待我們的恩師。但問題是,什麼是師?我們對此要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師」的含義可細分為四個層次,或四個環節。之前,我們也是在這個教室中① 專門講過一節課,用了幾個小時來重點討論了什麼是師,也就是師之四層含義是什麼。既然之前有過討論,也有過完整的視頻,我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提示就行。師的四層含義,即外、內、密、極密四層含義,要點如下:
第一層之師是外層之師,或曰外在之師。什麼叫「外在之師」?就是社會化的師,從外在看待的師。如果師徒之間的關係停留在外層,也就是停留在師的第一層含義――「外在之師」中,那麼我們對師的看法就是完全外在式的。我們在意的是這個師父、老師的外在身份、社會化身份,比如說他的職業、他的地位、他的名聲、他在業內的身份是怎樣的,以及他有多少著作,這些外在的東西才是我們眼中的師的重點。就是這個時候看師,我們只在意其師有沒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有沒有高品質的著作,有沒有很大的社會名聲,有沒有被收錄進什麼《中華大詞典》《名人大詞典》等的典籍之中。如果有,我們就趨之若鶩地要拜其為師,自居弟子位。這是典型的外在之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34922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0
    • 商品規格
    • 21*14.8*1.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分享你的年度之書,送50元電子禮券
預計 2025/11/25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