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故事(一)
Stories from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Bai Hua Fo Jing Gu Shi) Vol. 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這本白話佛經故事是採自佛教大藏經中各章節裡有那些能構成一個故事的,筆者盡量忠於原文,盡可能地依照原把集合故事的經文改成白話。每篇故事前面都註明故事的來源出處,意思就是要告訴讀者該故事是出自於那裡,以利引導讀者如果有空時能自己再深入經藏。這是一本要用心讀,而不是用眼睛看的書。因為用眼睛看不到佛陀以及他的教法 ; 只有用心看,才能接得上佛心。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正確觀察瞭解自己(遍計所執相),瞭解自己與他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依他起相),以及完全洞徹自他它之間錯綜交雜的所有一切因緣現象(圓成實相),進而重拾迷茫不見的清淨自性(菩提)與應得的淡泊寂靜(涅槃)。
目錄
自序
目錄
心經白話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般若心經秘鍵白話解釋
佛回答世間事是真?還是假?
佛陀初轉法輪
佛說四諦
一天之內佛說「善來!比丘」沙門約百人
佛陀度大弟子迦葉
大迦葉皈依佛陀
盲人摸象
世間三小劫
念頭專注當下
綁不綁看你自己
追隨善知識是能成佛的主要原因
阿難問佛陀怎麼看因緣
第一個女人瞿曇彌求佛陀出家
右夫人該容的故事
長者須達建祇樹給孤獨園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說怎樣叫做自愛
佛告誡比丘:堅持七戒法,這樣法就可以常住
如果比丘堅持四十九戒法就可以常住,僧得阿羅漢果
自度與度人
阿凡和利想要請佛吃飯
心為主導
不應以偏蓋全
誰是飛行皇帝
我們阿難好功德
如是我聞
尼揵問疑
活一百歲學錯東西,不如只活一天精進持受正法
佛說怎樣叫美
貪愛如鹹水
佛陀從三十三天下來的因緣
佛陀要如何從上面三十三天下來人間?
個人所見相同,所思不同
昔日的妙容,今日的嗢比丘尼
佛陀交代阿難出家人可以傳法的七個條件
出家人有所收,有所不收
佛陀離開人間
佛陀入斂,好事多磨
阿難為甚麼不成阿羅漢
誰拿了佛舍利
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有甚麼不同
阿難要考試
外道過去劫十八見
外道未來劫四十四見
維摩詰居士
一切孝為先
法藏比丘無量壽佛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裡發菩提心的故事
妙法蓮花
目錄
心經白話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般若心經秘鍵白話解釋
佛回答世間事是真?還是假?
佛陀初轉法輪
佛說四諦
一天之內佛說「善來!比丘」沙門約百人
佛陀度大弟子迦葉
大迦葉皈依佛陀
盲人摸象
世間三小劫
念頭專注當下
綁不綁看你自己
追隨善知識是能成佛的主要原因
阿難問佛陀怎麼看因緣
第一個女人瞿曇彌求佛陀出家
右夫人該容的故事
長者須達建祇樹給孤獨園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說怎樣叫做自愛
佛告誡比丘:堅持七戒法,這樣法就可以常住
如果比丘堅持四十九戒法就可以常住,僧得阿羅漢果
自度與度人
阿凡和利想要請佛吃飯
心為主導
不應以偏蓋全
誰是飛行皇帝
我們阿難好功德
如是我聞
尼揵問疑
活一百歲學錯東西,不如只活一天精進持受正法
佛說怎樣叫美
貪愛如鹹水
佛陀從三十三天下來的因緣
佛陀要如何從上面三十三天下來人間?
個人所見相同,所思不同
昔日的妙容,今日的嗢比丘尼
佛陀交代阿難出家人可以傳法的七個條件
出家人有所收,有所不收
佛陀離開人間
佛陀入斂,好事多磨
阿難為甚麼不成阿羅漢
誰拿了佛舍利
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有甚麼不同
阿難要考試
外道過去劫十八見
外道未來劫四十四見
維摩詰居士
一切孝為先
法藏比丘無量壽佛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裡發菩提心的故事
妙法蓮花
試閱
心經白話解釋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在進入「度彼岸智慧三昧耶定」的時候,知道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不再有任何苦難。他說:舍利子!五蘊的第一項「色」,跟空沒甚麼兩樣;反過來說,兩個也沒有什麼差別,可以說世上萬物其實就是空,也可以說空就是世上萬物。除了「色」以外,五蘊其餘的四個:「受」、「想」、「行」、「識」,也都跟「色」一樣,跟空沒有任何差別。
舍利子!所謂的法,外相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怎麼說,本性都是空。法本身沒有形成,也沒有毀壞;法不受污染,也不能淨化;法本身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所以在你眼睛睜開時所看到的一切,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存在;耳朵所聽到的,也只是如風捉影;連鼻子所聞的,舌頭所嚐的,身體所感受的,心裡所想的;甚至於是世上所有的東西,所有的聲音,所有的味道,所有的味覺,所有的觸覺,一切只要是能用語言說得出來的,都是空相;事實上真的法,不是肉眼所能夠看得到極限的,也不是耳朵、鼻子、嘴巴、身體跟心裡能夠知道的界限;沒有真實的無明,也不能夠去掉無明;沒有老與死,也不能去掉老死;沒有所謂的四聖諦(註:苦、集、滅、道):苦、苦的原因、如何停止苦跟停止產生痛苦的原因、也沒有菩提道這條路可以讓人去苦。沒有智慧,也沒有修行成就,因為沒有成就是可以真正得到的。
菩薩就是靠著這個能夠度人(於生死無明)的智慧,內心自在。因為心裡沒有牽掛阻礙,心不惶恐,不再為這個娑婆世界的顛倒我見所迷惑,所以能達到常樂我淨的地步。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諸佛,都是因為靠著這個能夠度人的智慧,進而得到無上菩提正等正覺。所以現在我們知道這個能夠度人的智慧,實在是個了不起的神咒,是個無上光明的神咒,是個高高在上的神咒,是獨一無二的神咒,可以去除所有一切的苦難,真實而且毫不虛假。我們可以唸這個咒語:
揭諦‧揭諦‧
(ㄍㄝ ㄉ一ˋ ㄍㄝ ㄉ一ˋ)
(gedi gedi)
波羅揭諦‧
(ㄆㄚ ㄌㄚ ㄍㄝ ㄉ一ˋ)
(pala gedi)
波羅僧揭諦‧
(ㄆㄚ ㄌㄚ ㄙㄤ ㄍㄝ ㄉ一ˋ )
(pala sang gedi)
菩提薩婆訶‧
(ㄆㄨ ㄊ一 ㄙㄨㄛ ㄏㄚ)
(puti sop ha)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在進入「度彼岸智慧三昧耶定」的時候,知道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不再有任何苦難。他說:舍利子!五蘊的第一項「色」,跟空沒甚麼兩樣;反過來說,兩個也沒有什麼差別,可以說世上萬物其實就是空,也可以說空就是世上萬物。除了「色」以外,五蘊其餘的四個:「受」、「想」、「行」、「識」,也都跟「色」一樣,跟空沒有任何差別。
舍利子!所謂的法,外相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怎麼說,本性都是空。法本身沒有形成,也沒有毀壞;法不受污染,也不能淨化;法本身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所以在你眼睛睜開時所看到的一切,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存在;耳朵所聽到的,也只是如風捉影;連鼻子所聞的,舌頭所嚐的,身體所感受的,心裡所想的;甚至於是世上所有的東西,所有的聲音,所有的味道,所有的味覺,所有的觸覺,一切只要是能用語言說得出來的,都是空相;事實上真的法,不是肉眼所能夠看得到極限的,也不是耳朵、鼻子、嘴巴、身體跟心裡能夠知道的界限;沒有真實的無明,也不能夠去掉無明;沒有老與死,也不能去掉老死;沒有所謂的四聖諦(註:苦、集、滅、道):苦、苦的原因、如何停止苦跟停止產生痛苦的原因、也沒有菩提道這條路可以讓人去苦。沒有智慧,也沒有修行成就,因為沒有成就是可以真正得到的。
菩薩就是靠著這個能夠度人(於生死無明)的智慧,內心自在。因為心裡沒有牽掛阻礙,心不惶恐,不再為這個娑婆世界的顛倒我見所迷惑,所以能達到常樂我淨的地步。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諸佛,都是因為靠著這個能夠度人的智慧,進而得到無上菩提正等正覺。所以現在我們知道這個能夠度人的智慧,實在是個了不起的神咒,是個無上光明的神咒,是個高高在上的神咒,是獨一無二的神咒,可以去除所有一切的苦難,真實而且毫不虛假。我們可以唸這個咒語:
揭諦‧揭諦‧
(ㄍㄝ ㄉ一ˋ ㄍㄝ ㄉ一ˋ)
(gedi gedi)
波羅揭諦‧
(ㄆㄚ ㄌㄚ ㄍㄝ ㄉ一ˋ)
(pala gedi)
波羅僧揭諦‧
(ㄆㄚ ㄌㄚ ㄙㄤ ㄍㄝ ㄉ一ˋ )
(pala sang gedi)
菩提薩婆訶‧
(ㄆㄨ ㄊ一 ㄙㄨㄛ ㄏㄚ)
(puti sop ha)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