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耶穌住下:若望福音的門徒之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來吧!成為耶穌的真門徒,
培養實踐福傳使命的行動力。
◤探索聖經豐富生命軌跡,
鼓舞人心的門徒培育和成長指南!◢
全心全意跟隨主,
成為有活力的真門徒,
\你準備好了嗎?/
「作主門徒」就是學習效法基督,
培養長久真誠關係的動態過程。
本書帶你重讀《若望福音》,
探索首批門徒與主相遇的真實經歷;
概述門徒養成的兩大核心和四個關鍵階段,
剖析與耶穌建立親密關係的祕訣,
反思如何以具體行動實踐基督的教導,
提升轉化並豐富你的信仰生活。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十三34-35)
耶穌召喚我們信靠和跟隨祂,活出更圓滿豐盛的生命。本書為你導覽《若望福音》的門徒之道,探討聖史若望的遣詞用字,列舉聖經人物值得學習的榜樣,解析作主門徒的意義。
真正的門徒精神以關係為本,以福傳為導向;選擇信從耶穌,就算歷經掙扎考驗,始終願意與祂同行、同在和同住,努力結出實踐愛德的果實。
每章結尾提供簡短有力的祈禱文和問題反思,可用於個人反省或讀經小組分享討論,有助於加深自身的門徒意識,渴望與主契合,存留在耶穌的愛內。
本書特色:
◆ 親近聖經的靈修默想材料,深入淺出且通俗易懂。
◆ 以《若望福音》為基礎,清楚認識「門徒」的真正意義和持續成長的動力,練習以微小堅定的步伐,踏上成為真門徒的圓滿旅程。
◆ 每章提供「問題反思」,有助於掌握重點和深思反省,體現真門徒信從耶穌、存留在耶穌內、堅忍不拔與彼此相愛的信仰見證。
◆ 整合基督徒的使命與日常靈修,增進信仰成長。適合門徒班、讀經班、慕道班、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為教友靈修、神父、神師、靈修指導者深具啟發意義。
好評推薦:
「簡潔有力又有深度的好書,根植於聖經,有助於個人及團體祈禱默想。」──杜敬一神父(聖方濟沙勿略傳教修會會士、聖經學者)
「深入淺出的出色作品,出自才華洋溢且深具省思能力的新銳作家之手。」──馬克.希柏道(Mark E. Thibodeaux, SJ)/美籍耶穌會士、《意識省察》作者
目錄
前言 聖經中的門徒觀
舊約
新約
《若望福音》
動態的門徒身分
談談語言文字
如何善用本書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一部 首批門徒
第一章 門徒遇見耶穌 《若望福音》第一章
安德肋、另一位門徒及西滿伯多祿(若一29-42)
斐理伯和納塔乃耳(若一43-51)
你來看一看吧!(若一39、46)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二章 作門徒是一個過程 《若望福音》第二章
門徒就信從了(若二1-11)
門徒留下(若二12)
耶路撒冷民眾信而不留(若二23-25)
騙子、瘋子還是主?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二部 門徒養成之道
第三章 像撒瑪黎雅人那樣信從 《若望福音》第四章
誰是撒瑪黎雅人?
喜獲門徒(若四39-42)
井邊婦人(若四7-30)
女門徒?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四章 積極存留在耶穌內 《若望福音》第六章
天主的工作與恩賜(若六1-45)
信從或吃下,何者得永生?(若六47-59)
作主門徒的試探(若六60-71)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五章 堅忍生虔敬 《若望福音》第九章
天主的工作與見證(若九1-18)
堅忍不拔的信仰(若九18-25)
耶穌的門徒(若九26-41)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六章 彼此相愛 《若望福音》十三~十七章
永遠的家(若十四1-6、十五~十七)
去信從、去愛(若壹三23-24)
多結果實(若十五1-7)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第七章 耶穌所愛的門徒 《若望福音》十九~廿一章
站在十字架下(若十九25-37)
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若十九27)
在墳墓:一看見就相信的門徒(若二十1-10)
在提庇黎雅海邊:那個存留的門徒(若廿一20-25)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
結語 與耶穌同行同在同住
致謝
附錄一 小組長實用指南
附錄二 【划向深處】問題反思參考答案
附錄三 天主教/基督教聖經目錄對照表
註釋
參考書目
試閱
前言
聖經中的門徒觀
本書談論的是「門徒之道」(discipleship),尤其是聖神藉著《若望福音》向我們啟示成為門徒的全貌。在本書中,你會找到《若望福音》對以下問題的回答:作耶穌的門徒是什麼意思?認識何謂門徒精神之後,怎樣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活出真門徒的面貌?我們如何確知自己正在實踐目標的路上?
確實,沒有幾個目標比成為真門徒更令人卻步。你或許會自問:「我何德何能,竟奢望與耶穌並肩同行?」本書的主要目的,正是解析聖經如何指引我們「跟隨耶穌是應當追求的目標」。此外,則是揭示清楚易懂的方法,實際活用耶穌在新約中的教導,使你也能像首批門徒一樣與主同行。
我們同行的路線規劃很簡單。首先,我們簡單扼要地探討「門徒」一詞的詞源,以及相關關鍵詞的脈絡;緊接著將焦點轉向《若望福音》,按著聖史若望的思路和敘事順序逐步前行。我們會看到,福音中的教導可以歸納為四階段的門徒養成計畫,而核心是信從耶穌並存留在耶穌內。
第一階段:有人向我們見證耶穌。
第二階段:我們自願信從耶穌。
第三階段:我們留在耶穌左右,祂也與我們同在。
第四階段:我們彼此展現出耶穌的愛,以此作為門徒的憑證(若十三35)。
若要明白聖經中「門徒」這個概念的本質,首先要從字詞著手。關鍵是在文本脈絡中,追溯相關希臘文與希伯來文字詞的幽微隱意。這是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字詞原意的方法,也是我個人探究「門徒之道」的起點。接下來,且容我跟各位分享這個主題的研究成果。
《若望福音》
在《若望福音》中,我們找到聖史若望用來描繪「門徒之道」的兩個關鍵詞:信從(英文believe,希臘文pisteúō)與存留(英文remain,希臘文ménō)。聖史說得特別明白:
耶穌對那些信(希臘文pisteúō)祂的猶太人說:「你們如果固守(希臘文ménō,「存留」之意)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希臘文mathētēs)。」(若八31)
真正的門徒選擇信從耶穌,就算歷經掙扎,他的信仰仍能存留下來並繼續持守,不斷邁向更深的信德。真門徒並不意味著絕不會陷入掙扎,或永遠不會跌倒,而是他一次又一次選擇跟隨耶穌。
新教聖經學者季納(Craig S. Keener)寫道:「聖史若望屢屢提到許多人『信了』耶穌(若二23、七31、十42、十一45、十二11和42),但至少諸如此類的例子證明了這種信心仍不足以堅持到得救。」
此處的重點是:真正的門徒精神既要求信從耶穌,也要求存留在耶穌內。只是相信耶穌存在,或者相信耶穌行了奇蹟,為你我來說遠遠不夠。耶穌所應許的深度喜樂,是賜予那些與耶穌建立關係且與祂保持關係的門徒──即使要經歷內心爭戰、外在迫害,以及軟弱時所需的悔改。
《若望福音》呈現的是與耶穌基督真實相遇,繼而成為祂的門徒的真人真事。當我們回顧那些信從且留在耶穌左右的首批門徒的故事,就能看到並深入探究聖史若望提出的成為耶穌門徒的準則──信從和存留。首批門徒的經驗向我們展現了如何活出那樣的門徒之道。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同耶穌住下:若望福音的門徒之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