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代的聰明教養指南:10項承諾,讓3C與家庭生活共存共榮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每個家庭都需要的「科技智慧教養法」★
把科技放對位置,邁向美好的家庭生活!
為人父母,在看見孩子們茶飯不思地沉迷於電玩或社群媒體時,常會感到擔憂。然而,當大人們自己忙著滑手機、流連於網路世界時,孩子們也同樣感到困惑。數位世界充斥著目不暇給的訊息、影片和新聞,科技的便利和「無所不在」的特質,更讓大人小孩都難以脫身。如何不讓手機、電腦、平板等科技產物,成了家人之間的高牆,而是扮演連結彼此的橋梁呢?
面對這項家庭問題,作者柯羅奇身為神學家及兩個孩子的父親,在《科技時代的聰明教養指南》中,結合親身經驗與巴納組織第一手的深度調查,為我們提供了「科技智慧教養法」。好讓我們在這充斥螢幕的世界,實現那項最重要的目標:全家一起成為有智慧與勇氣的人。
他從「推力」(讓好的決定變得簡單可行)和「紀律」(培養在科技誘惑面前的自律)的概念出發,為「有智慧地與科技共處」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並將其轉化為全家共同遵守的「十大承諾」,讓我們練習面對彼此、敞開心扉。這些大大小小的決定,都是為了讓全家培養智慧和勇氣。
你將發現,本書不僅是關乎如何管理科技產品和社群媒體,更要讓我們看到: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學習像真正的家人般,一同經歷真實生命的分量與喜悅,在家庭中追求比科技更美好的事物: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敬拜造我們的主,並在成長、病痛與困難中,親身陪伴在彼此身邊。
想在科技時代中,把握住生命最重要的事嗎?讓我們一同踏上這趟旅程,為自己和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愛與信仰的家庭環境!
「我很少知道有誰像柯羅奇一樣,能以清新且可靠的洞察力預測未來文化。對教會而言,他的話語是一份美好的禮物,我們對它的需要也更勝以往。身為新手父母,對於如何在現今這個科技世界中養育孩子,總會有許多疑問,而本書的資源來得正是時候。」
傑弗森.貝斯齊(Jefferson Bethke)
《紐約時報》暢銷書《耶穌比宗教大》(Jesus > Religion)
與《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It’s Not What You Think)作者
「家庭需要這本書,教會需要這本書,我也需要這本書。在這個數位時代,門徒訓練所面對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與科技建立關係。現在所養成的習慣,可能會對未見的將來產生重要的影響。柯羅奇正是以他的才華、智慧、謙卑與權威引導著我們。」
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
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
《前進》(Onward: Engaging Culture without Losing the Gospel,暫譯)作者
目錄
推薦序一:重燃交心溫度的起手式/莊舒華/011
推薦序二:科技與AI,我的「虛實整合」家庭/林日璇/013
前言/艾美.柯羅奇/015
自序:適得其所/019
引言:救命啊!/029
科技智慧家庭的十大承諾/043
第一部 科技智慧家庭的三個關鍵決定
1 品格優先/049
2 打造空間/073
3 安排時間/085
第二部 日常生活
4 起床與睡覺/113
5 學習與工作/125
6 與無聊有關的好消息/141
7 深度之旅/157
8 赤身露體而不羞恥/167
第三部 那些最重要的事
9 為何唱歌如此重要/185
10 無論病痛或健康/199
致謝/209
延伸閱讀/211
附註/213
關於本書研究/219
關於巴納組織/221
序/導讀
推薦序
科技與AI,我的「虛實整合」家庭
先生:「妳在車上不要一直玩遊戲!」
我:「為什麼?這就是location-based(要到處跑才有怪可以打)的遊戲,不現在玩什麼時候玩?我還是有談話啊!」
先生:「車上就是我們三人的世界,要好好交流,不是自己一人玩遊戲!」
科技打開連結全世界的通道,上網隨時都可以交流討論,真的好熱鬧。但在家庭中,它就不只是為個人服務了。我自己研究科技,也經常興奮地迎接各種可以讓生活更加便利的科技,心中總是想著:「太棒了,又來了一項便利的功能,終於等到今天!」正向的論述給了科技正向的角色,譬如:透過看電影、玩遊戲,人可以快速獲得內在需求的滿足,並取得內心自我的恢復。這些論述都沒有問題,也獲得非常多實證支持,但這些研究都是在獨自一人的情境下所得的結果,並沒有考量到家庭。
同樣地,生成式AI 的崛起也讓大家見識到:原來AI可以被訓練成像人一樣,能理解語言文字,進而與人類對話。因此,目前也有許多藝術家在實驗,與AI建模的數位虛擬人交往。透過生成式AI,人與許多機器程式有了互動與關係。像是透過ChatGPT聊天,或美國的AI男朋友程式Replika,人類進入與科技「建立關係」的時代,這些又會如何影響家庭的建立?
如果科技是為滿足「個人」需求而打造,那又有什麼科技是為家庭所打造的呢?聚焦在討好或自我恢復時,我們是否忽略了家庭中,更需要的是成員間的和諧與交流?面臨「個人」和「與人共處」,科技的次序就必須調動了。
本書提到了在家庭中,以神為中心的空間、時間等方面,重要的十項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以品格為優先,而不是讓科技帶我們走向眼花撩亂的內容與論述。十項原則,使我從神獲得了建立家庭的智慧,更多反思與科技的關係是否阻礙了家人彼此交流,我們的生命也得以豐盛。神的亮光一照,告訴我們,先是家庭,再來是自我,然後一起經歷科技。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兼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院理事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