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最後的40堂奇蹟課

Glimpses of Heaven: True Stories of Hope and Peace at the End of Life*s Journey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會員好評 ★★★★★(1)
  • 1個人喜歡
  • 9 216
    24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勵志小品心靈勵志故事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茱蒂.荷莉絲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藍曉鹿
  • 出版社: 啟示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02/23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這是一位安寧護士書寫希望與奇蹟的真實記錄。

在這時刻,我們佇立在聖地的邊緣。
未來天堂的一瞥,
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最後一堂課,
在此生之後不畏懼,可以有美好的盼望。

原來,在生命的盡頭,
也可以充滿平安、勇氣、希望,以及直達靈魂深處的撫慰與療癒。


安寧護士茱蒂看護臨終病人已經三十多年了,她接觸過形形色色的臨終病人,其中有九十多歲的孤獨老人、三歲就得絕症的小男孩、正值人生黃金時期的成功人士,甚至還有剛出生不滿兩個月的小寶寶。茱蒂盡可能地幫助她的病人完成死前的最後一個願望,好讓他們心無牽掛地離開;她也會細心安慰病人的家屬,幫助他們熬過痛失所愛的不捨與哀傷。不過有時候,有些事情是她也無能為力的,但是她並不沮喪,因為她做不到的部分,神早已安排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例如罹患肺癌的漢克,終於見到服刑中的兒子一面,因而心滿意足地離開,但其實他的兒子至今都還關在監獄裡,連申請會面的機會都沒有。頑固的強尼老年空虛,卻不肯接受安慰,最後是醫院走廊上一幅耶穌的畫打開了他的心房,後來茱蒂卻發現,那裡從頭到尾都沒有掛過任何圖畫。茱蒂的婆婆在死前看到一艘長尾船,要來接她去天堂,讓她安心含笑地過世。年幼的小查克病重難治,父母心痛萬分,直到小查克畫圖安慰他們,忍住的悲痛才得以宣洩,然而沒有人知道,一個三歲小孩怎會擁有那樣深刻的領悟與療癒力量……

在陪伴病人離開的過程中,茱蒂見證了許多感人而不可思議的真實臨終故事。她也藉由這些故事回答了許多人想知道的問題:當親友走到生命的盡頭時,該對他說什麼?死亡來臨時會發生什麼事?當朋友或自己痛失所愛時,要如何平復傷痛不已的心?人在臨終時,真的會看見天使、聽到美妙的樂音、或看到已逝的親友來迎接嗎?

透過茱蒂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一幅幅讓人安慰的生命終點情景。本書以一種平和、溫柔到令人心碎的方式,打開你的眼界,讓我們對生死有更深切的領悟,並從臨終者身上學習到愛、療癒與希望。

本書特色

以短篇故事的型式呈現,容易閱讀。

生離死別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書中故事真摯感人,由一個安寧照顧護士娓娓道來,充滿感性與柔情,令人不禁鼻酸落淚。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 紀寶如
終生義工 孫越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張嘉芳
知名作家 彭蕙仙
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 鄧世雄
馬偕醫院院牧部主任 鄭頌苑
《去過天堂90分鐘》作者 唐.派普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媒體佳評】

我誠心地推薦本書,給每一位失去過親人的人、即將和親人說再見的人,以及想知道天堂奧妙的你。
──《去過天堂90分鐘》作者 唐.派普

在每一段與病患及他們家人的相處中,我都看見了生命的改變。千萬不要等失去了,才知擁有的美麗。活在當下,哪怕是最後一天,對於周遭的人、事、物都要珍惜,那就是天天在經歷神蹟了!
──紀寶如,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

這是一本生命之書。書中的主角雖是四十位已過世的人,但作者想要對話的書寫對象,當然是還繼續在這世上行走的我們。透過他們過世前所經歷的身心靈路程,我們理解到,能夠帶著感恩與喜樂滿足的心走向「回家的路」,是多麼美好的祝福。
──彭蕙仙,知名作家 

書中的真實案例可以超越時空,給現時現地的我們許多攸關生命的重要啟示。本書是在台灣少見的臨終病人「靈性照顧」的好書,尤其針對基督信仰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
──趙可式,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作者茱蒂在書中記錄了形形色色的病人臨終前的反應,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要想安然步向生命終點,秘訣無他,唯信仰而已!
──鄧世雄,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

在讀這本書時,我哭過,笑過,也想過很多,也想到了我自己未來的那一天。書中的故事都非常感人,每一篇都展現了信仰的力量和生活的勇氣。
──鮑伯.羅修(Bob Losure),前CNN頭條新聞(Headline News)主播

本書描寫臨終病人的靈性經歷,我讀完後久久無法忘懷。作者茱蒂與我們分享了通往下一段生命的歷程。她給了我們勇氣、希望和信心,讓我們了解死亡只是一條通往新生命的道路。
──麥格納(Francis MacNutt),暢銷書《醫治》(Healing)作者、基督徒醫療機構創辦人

本書讓你的精神視野更寬廣,讓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過得豐豐富富。書中的故事真實反映了處在生命末端的病人及他們的家人之間的對話,療癒人心。
──保羅.布雷納(Paul Brenner),2004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美國安寧照顧機構執行長

書中的每一頁,點點滴滴都是希望和溫暖。任何一個面對死亡的人,或者因為失去所愛而悲痛的人,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力量和真理。透過這些真實故事,我們對這一過程會有更深的了解,也不再畏懼。
──梅樂蒂.席門斯(Melody Simmons),《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時人雜誌》(People)專欄作家

本書帶我們瞥見了生命之後的生命,那裡有神的愛,還有我們珍視之人的愛。感謝茱蒂讓我們知道,在此世的生命之後,有這樣的美好。
──約翰.J.辛德(John J. Snyder),美國聖奧古斯丁前主教

本書收集的故事為我們的心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在生命尾端的風景。本書是茱蒂多年經驗的匯集,講述了家庭關係,講到了信仰、懷疑、畏懼,講到了愛與寬容。所有人,包括醫護中心的成員及社工,到我們每一個即將對朋友說再見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保羅.梅利(Paul Malley),美國公益組織「尊嚴老去」(Aging With Dignity)總裁

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得到提醒,受到啟發。對生命結束充滿好奇的讀者,這些故事解開了生命結尾之謎;而對未來天堂的一瞥,則為我們帶來了安慰與希望。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生命之書,也是一位資深安寧護士書寫希望與療癒的真實記錄。書中每一個故事,都是她看護臨終病人時所記下的動人點滴。故事主角有九十多歲的孤獨老人、三歲就得絕症的小男孩、正值人生黃金時期的成功人士,甚至還有剛出生不滿兩個月的小寶寶。三十多年來,她盡力幫助病人完成死前的最後一個願望,她也細心安慰病人的家屬,幫他們熬過失去所愛的悲傷。不過有些事情是她也無能為力的,但是她並不沮喪,因為她做不到的部分,神早已安排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這是一本讓你更加熱愛生命、珍惜周遭一切的動人作品。什麼樣的人該讀這本書?《去過天堂90分鐘》作者唐.派普這麼回答:「每一位失去過親人的人、即將和親人說再見的人,以及想知道天堂奧妙的你。」(文/啟示出版編輯李詠)

作者

茱蒂.荷莉絲 (Trudy Harris)

安寧照顧護士,看顧經歷超過三十年,接觸過數百名臨終病人。她在一家安寧照顧中心工作多年,後來升職為董事。之後她依然身兼護士的職務,當她覺得對病人有幫助,或者時機適合時,便幫助病人進入照顧中心。她為中心募集了四千五百萬美元的資金,以此成立了一個可以安置二十四位病人的安寧照顧所,在當地教學醫院安置了二十八個床位,並建立了一個培訓機構,可以培訓醫師、護士和社工人員了解生命的意義,建立臨終照顧的專業知識。
她初入職務時,當地醫院一天只收六到十個病人,退休時該醫院可以一天照顧九百五十位病人。她覺得神帶領她的工作已經部分完成了,所以才退休休息,目前和先生居住在佛羅里達的傑克遜威爾市。本書是她的第一本著作,本書的續作,也是她的最新作品《More Glimpses of Heaven》已於去年十一月出版,依舊受到廣泛讀者群的喜愛。

譯者

藍曉鹿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專職寫作、翻譯,已經出版的譯作有《別把自己作小了!》、《暗流長征》、《靜水深流》、《藝術與設計入門》、《記憶快易通》等。

序/導讀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生命之書,也是一位資深安寧護士書寫希望與療癒的真實記錄。書中每一個故事,都是她看護臨終病人時所記下的動人點滴。故事主角有九十多歲的孤獨老人、三歲就得絕症的小男孩、正值人生黃金時期的成功人士,甚至還有剛出生不滿兩個月的小寶寶。三十多年來,她盡力幫助病人完成死前的最後一個願望,她也細心安慰病人的家屬,幫他們熬過失去所愛的悲傷。不過有些事情是她也無能為力的,但是她並不沮喪,因為她做不到的部分,神早已安排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這是一本讓你更加熱愛生命、珍惜周遭一切的動人作品。什麼樣的人該讀這本書?《去過天堂90分鐘》作者唐.派普這麼回答:「每一位失去過親人的人、即將和親人說再見的人,以及想知道天堂奧妙的你。」

專文推薦
最後40堂課
彭蕙仙


死亡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它開啟了生命,這是上帝賜予將亡者最大的禮物,也是將亡者給予生者的最真摯的禮物,那就是「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而將亡者的寧靜與安然,並不是安慰人心的阿Q之語,而是真實的確據,正如耶穌在離世之前對祂的門說的:「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14:3)原來我們常說的「你先走一步,我隨後就到。」並非玩笑之語,其中蘊含的是最深的信賴與溫柔。

近日,戰後第一代「國民天后」鳳飛飛辭世的消息震驚了台灣,但是人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已是她過世一個月之後了。鳳飛飛刻意低調,並不表示她走的無奈,她告訴家人與歌迷,她的一生「過得快樂,活得精采」,愛過也傷過,有過掌聲也經歷失落,鳳飛飛彷彿是用「死亡」這個美麗的休止符來提醒生者,要好好活著,因為人生是值得活的。

這本書裡頭的四十個例子,涵蓋了不同年齡、不同狀態的死亡,有三歲早夭的兒童,也有九十高齡者,有青春正盛,也有日近黃昏。有些人在死亡前早已很清楚自己的未來,有的是直到死亡的前一刻,才終於找到了平安;作為長期處理死亡議題的護理人員,與信仰深厚者,作者在敘述這些故事時,總在字裡行間,透露處理死亡在幾個方面的預備工作,一是確定什麼是必要的與不必要的醫療措施;二是將亡者的靈魂居所;三是喪葬典儀;四是安頓家人的心。

而死亡課程裡,最關鍵的就是死後的歸處。就好像旅行時,若我們知道下一站會去哪裡,心裡會篤定許多,至於你要搭飛機、高鐵還是郵輪都好,因為不同路線上都各有風景。

人們常說死亡最可怕是不知道你要去哪裡,或甚至「還有沒有這一個『我』?」如果不知、如果沒有,那麼這嘎然而止的人生,究竟又是為何來呢?所以,死亡帶來的不確定會令活著的歲月失去方向與意義。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他的意思並不是說死後如何不重要,而是勸勉弟子與其花腦筯想祭祀禮儀,不如多用心與人好好相處。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說:「死亡可能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因此或許我們可以說,知死之人將更知生,因為死亡是活著的人必須好好活著的無可推諉的理由。

這本《最後的40堂奇蹟課》的書的故事主角雖是四十位已經過世的人,但作者想要對話的書寫對象,當然是還繼續在這世上行走的我們。透過包括作者至親的父母在內的四十位亡者在過世前所經歷的身心靈路程,我們理解到,能夠帶著感恩與喜樂滿足的心,走向「回家的路」是多麼美好的祝福;這祝福不只是對將亡者自己,更是對關愛的親友,因為他們知道,亡者無憾,以致無懼,這是生者最大的安慰。

書裡有數個故事講到將亡者預見未來要去的地方,美好的令他雀躍,他要親友不要擔心;還有故事說到將亡者心有牽掛,不忍離開,兒子輕輕安撫,告訴他一切都會好好處理,放心去到耶穌那裡吧,父親於是闔眼。在生命與死亡交接的那一刻,生者與亡者皆平靜安穩,因為他們深知神的恩典將引導祂的兒女平安歸家。
奇蹟來自於對生命有更深的、永恆的認識。這是一本生命之書。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

專文推薦
珍惜擁有的美麗
紀寶如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很害怕死亡吧!尤其是知道自己活的時間有限,那更是一種懼怕,等待的折磨吧!

可是,在基督徒的信仰中,雖然死亡會和家人好像肉體上暫時分開,但知道總有一天會在天堂上再度相逢,所以總有著無比的盼望。死亡對基督徒來說並不可怕,而只是肉體的敗壞,那靈裡的生命,卻是永生的、有盼望的。

看完這本書後,我能體會茱蒂的感受。在我信主後,因神的愛臨到我身上,我到榮總及多家醫院等地方做過志工,尤其是家護及安寧病房,長達兩年時間,陪伴這些病患及家人,給他們鼓勵,為他們禱告,一起和他們經歷哭泣、喜樂,更重要的是與他們一起經歷神。難道一定是死裡復活才是神蹟?在我的感受中,在每一段與病患及他們家人的相處中,我都看見了生命的改變。

生命的重生不只是肉體,靈裡的重生才是最珍貴的,千萬不要等失去了,才知擁有的美麗。活在當下,哪怕是最後一天,對於周遭的人、事、物都要珍惜,那就是天天在經歷神蹟了!

(本文作者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

專文推薦
出死入生,喜樂躍龍門
趙可式


第38個故事:生活在愛中的海娜臨終時,摯愛的丈夫、小女兒、及三個妹妹窩在她的床邊,邊禱告,邊鼓勵她說:「上天堂去吧!海娜,放心,去就是了!」海娜回答說:「好啦,好啦,我去了,別催了!」說完,她便平靜地離開人世了!

您見過上述的情境嗎?死別是人生中的「最慟」,最自然地就是悲傷痛哭,或強忍飲泣,心碎情裂。上述情境是幽默小說嗎?不然!這本小書述說了44個真實的故事,皆是活生生地發生在生命之中,雖然是美國的背景及一些外國人的名字,但生命是相通的,「瑪莉安」可以變成「阿珠」,「布萊恩」可以變成我們的「阿輝」,這44個案例可以超越時空,給現時現地的我們許多攸關生命的重要啟示。

作者荷莉絲女士是位有三十多年照護臨終病人經驗的資深安寧療護護理師,祖籍愛爾蘭,具深厚天主教信仰的美國人。她在本書中除了描述多位病人臨終的情況之外,更加入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及丈夫的姑姑等多位親人的生命故事。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發現與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完全契合之下列三點生命真理:

一, 深度的信仰能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近三十年來中外皆有許多以「死亡恐懼」為主題的研究報告或著作,我卻認為這個名詞是極為不妥的迷思。「死亡」一定不是件好事,若有一位臨終病人告訴您:「我對死亡一點也不害怕!」您是否相信呢?世上有多少人對死亡毫不恐懼呢?問題是恐懼的內容為何?一般人對死亡的恐懼原因有:害怕臨終時的痛苦;死亡時自己的形貌是否安祥尊嚴;害怕殘留的遺憾與悔恨;對所愛的不捨;未了的心願;未解的恩怨情仇;及對死後世界的未知等。有一位年近70的獨居老人告訴我:「我對死亡毫無所懼,只有一點,我獨居1人,子女各忙各的家庭與工作,偶而才來通電話。若我那天死在屋子裏,家人發現時可能已經腐爛了。而且我房間反鎖,要打進來也不容易,我最害怕的就是這點。」

從他的描述,可以知道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大致可以從「6W」角度來探討:
◆Why:害怕死亡的原因,是久病纏綿病榻呢?還是意外突然死亡?
◆When:死亡在那年那月那天來臨,誰知道呢?
◆Where:死亡的地點是安穩的自家床上?醫院中?還是發生車禍在馬路上或飛機上?死後又會到那裏去呢?
◆How:死亡時的各種情境如何?
◆What:死亡時自己的身體、心理、靈性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Who:臨終及死亡時,誰會在我身邊?他們在做些什麼?

就因為無人能預知並掌握此「6W」,才會產生「死亡恐懼與焦慮」。但是若人有深度的信仰,在活著時信靠上帝,時時祈禱,事事感恩,常常喜樂,與上帝連結,那麼他就會堅決相信上帝會在最恰當的時間,用最好的方式,接他回天家,與主永遠同在。在世時,若能日日生活在神身邊,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死亡」如同「老友」,在它面前輕鬆自在,自然地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了。堅定的信仰就能活出耶穌基督所說的:「你們不要為了明天憂慮…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其他的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1-34)。在世的日子敬天愛人,活得有意義,至於死亡,就信賴地托付給上帝了!

「死亡恐懼」是一個「集合名詞」,對不同的人各有其獨特的意涵,重要的是,每人要在有生之日規劃好自己的生死大事,儲備足夠且恰當的資糧,以使因應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日。深度的宗教信仰使人全然信賴上帝,在所有的「未知」之中,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主的愛。本書中的44個生命案例,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每一位主角是如此安祥、被愛圍繞、甚至迫不及待地迎接死亡,因為他們在臨終與死亡的過程中,是緊密地與上主同行。例如作者最後一個故事「我的媽媽」中,老太太在病情惡化時,不斷地問作者女兒:「上帝什麼時候要帶我上天堂?我只想坐在主耶穌的腳前,和主在一起,對此生我已經不再眷戀,天堂的門在哪兒?我可以現在就去嗎?」恐懼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當人在活著時與創造自己的生命主宰親密結合,而且完全相信通過死亡,就可以歸回天父懷抱,與最愛的主耶穌永遠同在時,就有了全然的安全感,又何懼之有呢?在我所照顧的臨終病人中,類似書中的案例頗多,有次我直接問一位五十六歲卵巢癌末期的天主教信仰女士:「妳怕不怕死?」她一秒鐘也不考慮地回答:「不怕!我要「回家」見最愛我的「爸爸」了,為什麼會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747064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mo*******mot 說:
    2012-11-17
    別看書名寫的奇蹟不奇蹟.等我們真正遇到[道別]的時刻時.真正能做到沒有一絲遺憾的人又有多少呢....作者是個資深的安寧護士.看了許多臨終前的故事.提醒我們愛要及時.謝要及時.道歉也要及時.道別時才能輕鬆無牽掛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