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聖女大德蘭的靈修學校:愛多半是有條件的,在這裡,我學會無條件去愛

St. Teresa of Jesus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9 221
    28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其他宗教天主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賈培爾神父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加爾默羅聖衣會
  • 出版社: 星火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6/03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首先,請自問,你渴望被愛嗎?你覺得去愛容易嗎?
男女之間的愛,幾乎都是有條件的,就算父母對子女也很少有人能做到無條件去愛。


大德蘭把困難的事變簡單: 讓我們的靈魂先享受愛的體驗,使我們得到「去愛」的活力,甚至能夠承受因愛而來的痛苦。這是一條通往愛的「捷徑」, 比起單憑自己用力地去愛人要輕鬆容易多了。

兩千年來,「愛與被愛」一直是基督宗教的基礎與理想,大德蘭以她一生的靈修經驗,為我們貢獻了一個成功的典範。然而閱讀她的書籍時,我們往往只有頻頻 點頭的份,卻對她的思想要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賈培爾神父致力於推廣加爾默羅靈修,多年的牧靈經驗讓他看到這個現象,這本書就是為了幫讀者整理德蘭的思想 脈絡而寫的。在大德蘭的靈修學校,「愛與被愛」不再是生命中難於掌握的課題。

大德蘭認為,靈修最終極的目標就是成全的愛德,就是將愛發揮到淋漓盡致,她為所有基督徒指出一條生命的宗旨:像耶穌一樣地去愛,能做到這樣就是成全,就是與主合一。

然而沒有人生下來就知道該如何去愛,除非我們先被愛過。默觀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讓天主愛我們,使我們在天主愛的圍繞中得到「去愛」的活力。透過默 觀,靈魂飽享愛的體驗,這滿而溢的愛情渴望流向他人,因此渴望去愛,甚至能夠承受因愛而來的痛苦,因此默觀也是一條路,一條邁向極致愛人的全德之路的「捷 徑」,因為是祂愛的力量促使我們有能力去愛人,這比起單憑自己用力地去愛人要輕鬆容易多了,所以大德蘭鼓勵我們修行默觀。

默觀是天主對靈魂主動的愛,因此在修行默觀祈禱時,靈魂所遇到的種種疑惑:如何預備自己以獲得默觀?該怎麼祈求默觀的恩寵?如何面對各種默觀中的神慰?天主給這些神祕經驗的目的是甚麼……,大德蘭也有明確而實際的教導。

賈培爾神父將德蘭的這些思想歸納整理,並佐以聖人的著作,為讀者理出一個思想邏輯,最後用整整一章的篇幅,為我們點出修行默觀祈禱時最容易被忽略的一 點:為了享受神慰的愉悅,靈魂在默觀中刻意迴避對人性耶穌的注視與默想。大德蘭基於自己的靈修經驗,相當清楚這樣的默觀絕不可能達到成全的目標。賈培爾神 父在本書中也為讀者整理出聖女對此的教導,以及相應的態度與祈禱方式。

對於渴望了解加爾默羅靈修精神以及行走默觀之路的人,大德蘭的著作是必讀的經典;而為了明瞭聖女的教導重點,這本書能讓我們迅速地掌握核心。透過賈培 爾神父的說明,我們也可以看到,大德蘭雖然有很多的神祕經驗,卻是一個腳踏實地,而不是飄浮在空中、令人無法觸及的聖人,因此她所建議的靈修之路也不是遙 不可及,如此一來,「愛與被愛」也就不再是生命中難於掌握的課題了。

◎如何雙腳穩穩站立於人世間、心靈如老鷹般凌空飛翔? 這就是聖女大德蘭的靈修學校要教授的課程。

五百年來,大德蘭建立的一種精神,孕育了一批批的靈修生活大師,他們指導慷慨的靈魂,達到與天主親密結合的崇高境界。本書作者賈培爾神父本身便是以 《與主密談》這本靈修經典留名的靈修大師,他也是聖女大德蘭靈修研究的權威,他試圖去挑戰其他學者認為無法完成的任務,替大家指出通往大德蘭全德之路的捷徑。

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王愈榮主教/谷寒松神父/張達人醫師/林金月老師

賈培爾神父……詮譯聖女大德蘭的著作,使我們對大德蘭的鉅著有一種概括性的認識,有助於我們默默細讀聖師大德蘭的「天上教誨」。——王愈榮主教

本書以平實的筆觸,詳實介紹聖女大德蘭的心靈思維、靈修理念,並概括性的向讀者陳述大德蘭的著作……對一個想在靈修的道路上,逐步精進的人,這可說是一本相當有份量的靈修指引書籍。——谷寒松神父

如果說大德蘭的所思所言是散落一地的珍珠,那麼賈培爾神父就是撿拾、貫串、編排並加以宣傳發揚、真正識貨的珠寶商。……賈培爾神父……透過不斷詮釋、宣講、傳播,引領大家深入德蘭靈修的精髓,窺其堂奧,進而得以暢飲主耶穌生命的活水,居功厥偉。——林金月

譯者

加爾默羅聖衣會

加爾默羅聖衣會是一個完全獻身於默觀祈禱的隱修會,祈禱是修會神恩的根源和焦點。加爾默羅會士是一個不斷仰視被釘基督的靈魂,默觀基督為人靈自作犧牲 獻於天父,這使她收斂心神在這基督愛情的偉大直觀中。她已經了悟自己靈魂中這個愛情的熱火,渴望相似祂而奉獻自我。在隱修生活中,對會士們而言只有一件事 是重要的:祈禱和愛。在這裡,祈禱如同呼吸,整個生命在靜默中,在欽崇朝拜中,在與神心心相印中度過。

一九五四年,加爾默羅會來台建立會院,目前有二座女隱修院,分別在新竹芎林和台北深坑。一九八一年,加爾默羅男會士開始於新竹建立會院,現今除新竹母院外,增設台北泰山及新加坡會院。

目錄

推薦序一  追隨聖人的榜樣,走信德的旅程/王愈榮主教
推薦序二  英豪勇毅的靈修導師——亞味拉的聖女耶穌德蘭/谷寒松神父
推薦序三  捨棄自我之心理動態觀/張達人醫師
推薦序四  是她,摸著耶穌肋旁的聖心!/林金月老師
作者原序
導言  德蘭的著作是她生命的果實

第一章    完美的全德是大德蘭一生的理想
《自傳》
《全德之路》
《默思雅歌》
《建院記》
《靈心城堡》
愛近人就是愛天主
加爾默羅會的生活是使徒性的
與受苦的人一同受苦
愛耶穌並使耶穌被愛
以喜樂為動力
為靈魂謀幸福
為了偉大的事而生

第二章    默觀是靈魂能與天主親密結合的理想之路
默觀:靈魂體驗天主在我內行動
沒有默觀也能達到聖德
默觀不是達到成全唯一的路
默觀是達到成全的「捷徑」
慷慨準備,天主大方回應
為獲得寶藏,倒空一切
每一個人都受邀
路有好走難行,水泉有大有小
權威的個人經驗
身體痛苦,靈魂卻喜樂
渴望受苦v. s.享受神味
成聖的方法不只一種
二條道路達到成全
聖召不同,發展不同
在此塵世,享有天上福樂?

第三章    《全德之路》:靈魂如何在聖化工作中與主合作
大德蘭為自己設計,也適合你
迷人聖女的深奧邏輯
守住那最重要的一條規定
愛的棋子包圍愛的國王
通關密語:主的禱詞
不知不覺:溜之大吉
不愛眼之所見
超脫,特別是超脫自己
謙虛是:不需要追求事事成功
祈禱就是愛
找到你靈魂內的小天堂
你有多想要?

第四章    《靈心城堡》:天主的神性動作
風暴中建城堡
心禱打開城堡大門
七重住所v. s.靈修三路
愛尚未淹沒理智
進入被動
恩寵滿到了咽喉
謙虛!謙虛!謙虛!
終於,死於自己
天主仍允許魔鬼試探
曼德和瑪麗都找到了天主
受苦是愛的標記
新生命還要繼續增長
讓祂在我們身上成就

第五章    任何祈禱絕不可離開耶穌的至聖人性
心中所有形像必須去除?
該善用對耶穌的記憶
靠自己,就錯了!
天主還沒要我們飛起來
我們不是天使…
天主深愛我們的證據
從聖女的過錯受惠
生活在祂的臨在中
耶穌,真實的臨在
單純注視耶穌
不思考,靈魂變得更慷慨
永遠是耶穌的

跋 愛要的不多
對愛的渴望不設限
此生所願:相似被釘的耶穌

附錄一 關於賈培爾神父
賈培爾神父生平
《與主密談》的原序
附錄二 聖女大德蘭臨終行實錄

序/導讀

推薦序    

捨棄自我之心理動態觀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張達人醫師

本書描繪的大德蘭靈修,首在大德蘭不斷強調,希望加爾默羅會的隱修院修女,要盡一切努力,追求與天主「結合」,真正經驗天主與我內在生命的契合,可見 大德蘭多麼渴望會院姐妹們能與其共同分享,這份在人世間即能擁有的天主的恩寵與喜樂。而這與天主合一的旅程,就是學習默觀的過程。要培養默觀的祈禱,大德 蘭最著重的是捨棄自我,死於自我,如此才能讓天主的生命進入人的靈魂中。但捨棄自我的涵義為何?我們都瞭解,在生理上自我棄絕,就是節制自己尋求肉體感官 上的滿足,甚至嚴格的自我限制,如古代沙漠教父般的作為。但在心理上的捨棄自我,尤其人際上的放下或死於自我是怎樣的作法?它和生理上節制有何不同?生理 上的捨棄自我,我們可以避開使我陷於誘惑的外物,但人際心理上的捨棄自我,是避開或壓抑對他人的情緒就能死於自我嗎?或是愈壓抑情緒反而愈難放下自我?

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依德(Freud)認為,人的心理結構有意識與潛意識,當人面對外界刺激產生心理或情緒上的痛,若無法消化,則其會從意識壓抑到 潛意識,例如早期與父母以及往後在學校、社會上與他人的關係。在闡明人際互動上壓抑情緒的過程前,我們先談談何謂「情緒」?情緒覺察又是怎樣的經驗?

情緒有如皮膚毛細孔,可察覺外界刺激給予的任何體感,這些體感傳到大腦後,才能綜合出對外界感受;情緒亦有如眼睛瞳孔,任何外界形象,透過瞳孔進入眼 底,傳導至後腦部才能形成影像。因此有如毛細孔或瞳孔功能的情緒,感覺外界最初傳來的任何訊息,經大腦完整消化後才能賦予這些感覺意義;但當初傳送的原始 情緒,若尚未經大腦完全接收後就立即理智判斷,則會失去原先完整的味道,而影響對外界現實的瞭解。因此情緒無所謂好壞,它只是如毛細孔或瞳孔般,真實反應 人心理赤裸裸的感覺;而情緒的覺察就是不讓其被理智壓抑至潛意識,卻能被完整的意識到。

關於在人際心理上捨棄自我,大家習於認為,「我沒去想」就是棄絕,其實這種便於行事的壓抑,是逃避的作法,只是常美其名為「放下」自我。但天主很清楚 其中的道理,聖十字若望主張:「除非經過黑夜」的歷練,是無法經驗與天主的結合,也就無法進入  「默觀」的祈禱。若避免壓抑心理的情緒,那要如何面對與處理被激起的情緒呢?大德蘭說的很好:「在默觀前的自我準備中,最重要是謙虛」。謙虛的面對自己的 情緒或感覺,就是尊重與包容內心被外界激起的情緒,讓其「原貌」懸浮於心中,不輕易的判斷或否認它,就如聖母瑪利亞獲悉其要未婚受孕的困惑心情,堅忍的等 待。這種將激起的情緒懸浮於心中,而不以「自我」中心的妄加判斷或魯莽處理,就是「捨棄、放下」自我,其需要相當大的勇氣與毅力。覺察就是富有勇氣的接收 與認識這些不知(unknown)的感覺或情緒,避免在不自覺中壓抑到已無法意識的潛意識中。這過程要忍耐多久?有何意義?天主如何看待?如此煎熬等待就 是「十字架上的黑夜」?

但天主的奧祕就在這其中逐漸展開,當人在黑夜中受苦,愈謙下承認自己的無力與無能,去忍受「自我中心的催迫」,並深切渴望天主能賦予力量時,天主的恩 寵將會於隱晦中降臨。祂有神祕的色彩,因其不是外顯的特異經驗,祂是謙遜的,有如春天呢喃的安謐。這種神飄然於心中的體會,令當事者深刻體驗到天主的愛, 且強烈認識祂是被給予的,就如大德蘭要我們好好準備自己:恩寵是強求不來的,反而愈是強求,愈是自我作祟,天主愈不會來敲門,好似吊詭(paradox) 的現象。所以我們就是將自己準備好;天主沒來,不是祂不願意,可能是我們還沒準備好,或是天主還希望我們再受些考驗…,如此的信念,才能進入與天主關係的 良性循環,默觀的祈禱也才能更加的深入。

無論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死於自我,等待天主生命的灌入,這段經由十字架上的黑夜而臣服於天主全能的歷程,是種「超越的」(Transcendent)過 程,它需要勇氣與堅忍。總之,我們面對人際所激起的心理情緒反應,如何溫柔且開放的接受它,雖然它必定是難忍的;我們怎樣常懷著如聖母般的心情,勿「自我 中心」的妄加判斷,且謙虛等待,同時願意多聽聽別人或專家、神師的意見,終有一天必定且絕對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天主將碰觸你那渴望的心,讓你終生難以忘 懷,這時再多的解釋或闡明默觀祈禱似乎都是多餘的!

導言

德蘭的著作是她生命的果實

聖女耶穌德蘭的教導本無須推薦介紹。聖教會稱之為天上的教誨,在訓練靈魂度靈修生活方面,持續採用聖女的指導,有增無減,尤其是教導獻身於修行心禱 者。事實上,凡談論神祕學的書,無不大量引用聖女大德蘭的著作;她的書幾乎譯成所有的歐洲語言,且已是天主教靈修上共有祖產的一部分。在此,我們無意論及 教會外對她感到興趣的部分,如心理學方面;賞識她對神祕經驗的純熟敘述;或愛好純文學者,喜見其表達思想的精微細緻、瞬息變化萬千、筆觸活潑又清晰。

不過,即使局限於基督徒靈修的範圍內,這位祈禱生活「大師」的著作,在虔誠靈魂者心中喚起的是何等的熱心!的確,很難找到另一位女作家如同她一般,知 道如何揉合深度的教理和廣泛的經驗,以母親的話語表達出來。她能如此單純,如此親切地教導她的女兒們;她能牽著她們的手,指出「她們該做的是什麼」。雖然 她在我們面前展現崇高的視野,指示英豪的理想;她知道如何守護我們,在奔向這些崇高的極峰時,不斷保有信賴和謙虛。凡熟悉聖女大德蘭著作的人,會將她視為 迷人的女士。

然而,乍讀其書,難免留下條理不明的印象,雖然如此,同時卻也賞識到其觀念之深刻、思想之美麗,豐富無比地流露於字裡行間,有時熾烈燃燒,經常紅光輝 耀。當聖女的豐富思想引導她離題旁論時,讀者們,多多少少,會失去論證的線索,因而渴望更系統和嚴格邏輯的敘述。可是,邏輯一直都存在其中,且是很深奧 的。德蘭的著作中蘊含著她生命的邏輯,勤加研讀其著作的人,可窺視其內蘊。這位偉大的女士結合了敏銳理智的直觀和超性的光照,使之融合於一顆能懷有無限大 愛的「人心」內,她運用所有能力去愛人類生命的至高原則和終極──天主。如此生命的邏輯是極崇高美好的。

再則,聖女大德蘭的學生很快就覺察出來,她經常出現的離題旁論,有如散佈的貴重珍珠,並不阻礙思路的進展。插句結束,聖女巧妙地言歸正傳,續談彷彿失 去的主題。即使經過冗長的中斷,又沒時間回頭再看一遍她所寫下的,她仍然隨即續論前題,以更新的活力探索其深奧處。我要多說一句:綜觀她的不同著作,寫於 前後約二十年之間,我們發現其道理具有深度的合一性。當她還是個四十歲的女子時,那時滋養她的思想,後來仍可以被發現,只不過變得更豐富,也更成熟,重新 表達得更靈活和迷人,於是建立起一個綜合學說,更深的直觀,更明晰的面貌,針對單一的對象,即靈魂與天主的結合;知道只有一條到達那地方的道路,亦即慷 慨。

對此兼容萬般變化的美妙結合,惟一合適的解釋:此乃德蘭的生命。她道出了她的感受,她的生活。她的書不只是深思細想的結果,也是她生命的果實。耶穌德 蘭的著作是她靈魂的畫像,字裡行間震顫著一顆偉大心靈的跳動,絕對地捨棄於惟一的一件事:即全力去愛天主。這些著作具有深度的邏輯,因為它們反映出她生命 的邏輯。因此,如果我們從中追溯出一個真正的綜合學說,似乎不該是徒勞無益的。

大德蘭精神是加爾默羅神祕學派的根基

為了盡可能有條理地研讀德蘭神祕學派的道理,首先我們要好好細思這位革新加爾默羅修會會母的教導。聖女大德蘭確實堪當會母的榮銜,不只因為她是許多座 隱院的建院者,最主要的,也因為她建立了一種精神,她能將之注入整個修會家庭:一種活生生的精神,在加爾默羅會隱院內,由此生出許多被選的靈魂,他們的聲 譽將留芳於基督的教會,同時導致一批靈修生活的大師,他們穩妥地指導慷慨的靈魂,達到與天主親密結合的崇高境界。這是一個根源於聖女大德蘭著作的靈修學 派。真是天主上智的眷顧,在她身旁安排了另一個靈修天才,如同天鷹一般——聖十字若望透視一切的眼光,強力的、綜合性的活力,賦予德蘭學派的教導科學的架 構,使其價值愈發顯明,然而,聖十字若望也是聖女大德蘭的靈修子弟。從這位神祕聖師架構的學說中,我們發現,其中大部分源自德蘭姆姆對女兒們的教導,她們 熱烈地渴望得到她那母親般的訓練,迫不及待地,願意接受這位導師的啟迪,因為在她們看來,德蘭姆姆是行走於光明中的導師。藉著研讀聖女大德蘭的著作,我們 達到革新加爾默羅會神祕學派的源頭。

因此,以下的這些道理,我們視聖女大德蘭為靈修生活的導師,並在更本質性的靈修問題上,確定她的深思遠見。首先,我們要致力於探討她如何瞭解成全,此 係聖女提示我們應該奔向的目標。從這第一個問題衍生出另一個,在今日,它們是不可分離的,亦即在成全超性生命的觀念下,神祕默觀理想所佔的地位如何。此乃 第二章的主題。第三章中,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03240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3*17*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大是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