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你的愛,夠不夠我們合一?

Until Unity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基督教心靈關懷/成長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恩藩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天恩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6/1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簡介】

合一,不是意見相同
而是讓愛勝過分歧

真正的合一並非建立在意見一致上
是扎根於謙卑、源自悔改
以及一顆降服於基督、以祂的愛為基礎的心

在差異中合一 、在愛中前行!

合一,從來不是一種選擇
當代社會在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推動下,表面上看似更講求寬容與公平,實則人們卻更關注自身,更封閉於自己的同溫層中,不願理解他人的觀點。信仰的群體也未能倖免——我們是否已漸漸忘記,耶穌臨別時為門徒的禱告是:

願你們合而為一,正如我與父原為一。

合一,不是神學的妥協,而是愛的完全彰顯。我們被造,原不是為孤立,而是為了深刻的關係。當我們以愛彼此接納,世界才能從我們身上看見基督。

若我們傳講福音,行動上卻無法合一,這分裂本身就是對福音的虧欠。
唯有合一的教會,才能見證神的榮耀,將福音帶向世界。

因為合一,從來不該是一種選擇。

【本書特色】
如果這是你——

˙ 立場不同,就一定要吵架搞分裂嗎?
˙為什麼明明信同一位主,卻總是聽見彼此論斷攻擊?
˙知道合一的重要,但面對衝突就不知道該怎麼做?


本書讓我們看見——

˙ 上帝為教會的分裂而憂傷,我們不能再漠視下去
˙ 合一所要求的謙卑,唯靠聖靈才有可能
˙ 教會的能力和見證,從我們的合一而來
˙ 合一需要付出代價,但也會帶來祝福

【專文推薦】
◎讀這本書的過程,好幾次我感動得掉眼淚。對一位帶領了三十人教會成長至五千人、大有恩賜的知名領袖來說,容易嗎?君王大衛寫的詩篇五十一篇感動我,陳牧師也是這樣感動我。
——楊寧亞|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

◎若我們真渴望合一,就要讓生命與所傳的信息一致。本書不僅是對教會發出的呼籲,更是對每一位渴望活出真實信仰的基督徒的挑戰與邀請。
——董家驊|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本書不只是談「相處之道」,而是一個真誠的懇求,提醒我們認真看待聖經的命令:「看別人比自己強。」
——萬力豪|The Hope主任牧師

◎我一面看著這本書,一面向神悔改。若我們牧者不先帶頭悔改、不先活出基督的教導,教會永遠學不會這個重要的功課。
——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本書開宗明義就提到:「敬拜是通往合一的路!」當全球教會都在倡導合一時,這真的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李協聰|台北101教會執行牧師

跨宗派的齊聲渴望

【專文推薦】
楊寧亞|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
董家驊|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聯合推薦】
李協聰|台北101教會執行牧師
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萬力豪| The Hope主任牧師

【同心推薦】
夏忠堅|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理事長
蔡志堅|花蓮美崙浸信會主任牧師
廖文華|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劉群茂|夏凱納靈糧堂主任牧師

作者

■陳恩藩 Francis Chan
美國知名的華裔牧師,他在2 0 1 3 年英國《沃特金斯評論》(Watkins Review)所公布「百位世界最具精神影響力人物」榜單中,名列第1 6 名。
投入牧養事奉已三十多年,是好幾本《紐約時報》暢銷書的作者,包括《瘋狂愛上神》(Crazy Love,中國主日學協會)及《給教會的信》(Letters to the Church,
天梯使團)等。
他和妻子Lisa 結婚近三十年,兩人合著《You and Me Forever》。目前,他與家人將時間分配在北加州和亞洲服事與開拓教會。

目錄

聯合推薦 --I
李協聰、柳子駿、萬力豪

序1 從愛出發、從悔改開始 董家驊 --V
序2 貼近上帝胸膛,建立真正的教會 楊寧亞 --VII

引言 敬拜,是通往合一的路 --001
第 1 章 合一是三一神想要的 --025
第 2 章 合一是你想要的 --045
第 3 章 合一是世人需要的 --069
第 4 章 合一從悔改開始 --093
第 5 章 合一與成熟相伴而來 --115
第 6 章 合一,在愛中方能持續 --135
第 7 章 合一需要爭戰 --161
第 8 章 合一從小處著手 --193
結論 回到孩子般的信心 -- 209

經文索引 -- 216

序/導讀

【聯合推薦】

當我展開這本書時,我覺得真是太特別了!書名是《你的愛,夠不夠我們合一?》從一開始引言的破題,作者詢問讀者:「今天早晨你花了多少時間讚美耶穌?」立時引發我想要閱讀下去的動力。或許部分讀者會覺得疑惑,「讚美」與「合一」這兩者看似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何要這樣問?我常常在各教
會分享時都會提到,「敬拜讚美」與「禱告」是教會的國防部,絕對不可忽略。然而許多教會都不明白這個關鍵!因此,讓我想深入瞭解本書作者的見解。

本書開宗明義就提到:敬拜是通往合一的路!
當全球教會都在倡導合一時,這真的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每次我被邀請至國內外的教會分享信息時,我總是喜歡參與聚會一開始的敬拜環節,因為往往在敬拜中我可以觀察到這個教會目前的景況。若這個教會的敬拜缺乏活力、缺乏讚美,甚至感覺只是走個宗教儀式,完全感受不到心靈和誠實的獻上時,多半該教會目前正處於分裂的危機中。

本書作者不斷用聖經經文讓我們明白,「合一」是神所要的!不單如此,也是世人所需要的,你同意嗎?我要說,當我們極力推動基督徒在家庭、教會
的合一時,是否願意先放下自己的執念,先來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以至於齊心為著神在家中、在教會中所要成就的事來努力。特別現今台灣處於關鍵的時刻,更需要合一來堵住破口,抵擋仇敵惡者的詭計。

我最喜歡的便是作者在各個段落中安插讓我們靜默的時刻,去思想神的話,以基督的心為心,更深明白在神裡面合一的意涵。極力推薦給所有基督徒來閱讀此書,重新檢視自己,並從神的話語中經歷神在合一裡
所要帶下的極大影響力!

李協聰
台北101 教會執行牧師


「我謙卑、我屈膝,哭求合一,讓神的能力從我們中間自由運行……」這首〈哭求合一〉是我大三那一年寫的詩歌,是從小到大看到教會界的光景,二十初頭的我對神發出的禱告;如今,二十幾年過去,感覺這首合一的詩歌愈唱愈需要、愈唱愈迫切,基督的教會經歷了風霜、經歷了疫情,但我們需要合一的挑戰,比當年更深刻。

或許因為個人主義與自我中心的興盛,每個人都強調個體的感受與主張,這無疑也滲透到了教會之中。無論是神學觀念、敬拜方式或事工模式,信徒與教會間的差異與分歧日益明顯。我們看到許多基督徒(對!是基督徒)陷入紛爭與辯論,因為神學與經驗的不同,攻擊同為肢體的彼此,忘卻了耶穌在最後為門徒的禱告:我盼望你們合而為一,正如我與父原為一一樣。我深刻體會到這種分裂不僅讓上帝憂傷,也嚴重削弱了教會對世界的影響力,福音的見證本應是信徒生命改變的證明,然而教會內部的分歧卻成為攔阻福音廣傳的絆腳石。

陳恩藩牧師在《你的愛,夠不夠我們合一?》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深具挑戰與啟發的觀點:真正的合一源自悔改與謙卑,這是我在許多牧者聚集中,最少看到的東西,一面看著這本書,一面向神悔改,我們這群牧者如果不先帶頭悔改、如果我們不先活出基督的教導,教會永遠學不會這個重要的功課。我相信每個屬靈再一次的覺醒,都伴隨著悔改與合一,除非我們從合一開始,否則將很難親眼見到復興的榮景。當教會進入更深層的合一中,人會因此認出我們是跟過耶穌的人,讓世界見證愛中合一的可能性。

我衷心的推薦你走進這本書中,應該更是走進神的心意中,也願真實合一的見證,彰顯在我們身處的世代之中。

柳子駿
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在這個愈來愈分裂的時代——甚至連教會裡也不例外——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發出了一個先知性的呼召,要我們回到耶穌的心意裡。他所
呼籲的合一,不是表面的和諧,而是一種扎根於謙卑中的真實合一。《你的愛,夠不夠我們合一?》(Until Unity)這本書,不只是談「相處之道」,而是一個真誠的懇求,提醒我們認真看待聖經的命令:「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二章3 節)

Francis Chan 提醒我們,真正的合一不是建立在意見一致上,而是建立在基督般的愛與一顆降服的心裡。當我們放下驕傲、放下自我和自以為義,神的作為就會發生。那時,教會不再只是組織,而是成為基督的身體,是神能力自由運行的器皿,可以醫治、恢復,並觸摸這個世界。

我相信,這本書不只是給華人教會的一個提醒,更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去追求那種天國所喜悅的合一,也是在屬靈爭戰中對黑暗權勢的一記重擊。

萬力豪
The Hope 主任牧師

【序1】從愛出發,從悔改開始
董家驊牧師—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我在美國牧會期間,就曾聽過陳恩藩牧師的講道。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總能以容易理解和記憶的方式,將許多深刻的聖經真理表達出來,同時觸動
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激發對上帝的敬畏、感恩與渴望回應。

當年的我,不只被陳牧師講道的深刻與感動所吸引,更被他能夠將真理與情感融合的能力所觸動。這種整合性的表達,讓我想起自己大學時期的信仰掙
扎——那是我初次深刻體會到,教會內部存在著來自
不同神學傳統的張力與隔閡。

那時我同時受到兩位牧者的影響。一位是改革宗神學背景的前輩,讓我看見基督教神學的博大精深;另一位則是靈恩背景的牧者,讓我體驗到一種對上帝充滿信靠與熱情的信仰實踐。兩位雖然神學立場不同,卻都深深吸引我、影響我更愛上帝。

然而,我也發現,喜歡前者的基督徒,往往很不喜歡後者,認為他們只憑情感、不動腦思考;而喜歡後者的信徒,則常不願理會前者,覺得他們過於理
性、充滿批判。這樣的張力使我心中不禁吶喊:為什麼兩群同樣愛主的人,不能彼此相愛?為什麼他們彼此的敵意,甚至超過對非基督徒的寬容?

陳恩藩牧師的這本書,正是對我心中這份掙扎的回應。他一語道破教會無法合一的根源:我們缺乏對上帝的讚美,缺乏對祂心意的體會,也缺乏彼此相愛的真誠。陳牧師從上帝的創造出發,指出人是按三一神的形像被造,而真實的合一,正是源自這位彼此捨己相愛的上帝。當我們無法合一,問題不在於制度或立場,而在於我們的眼光仍停留在自己身上,未曾真正轉向上帝。

這本書不僅指出當今教會的問題,更具體提出實踐的方向。合一不是廉價的妥協,而是門徒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它要求我們效法基督的愛——那願意放下自我、承認自己的有限、同理他人、並在恩慈中堅守真理的愛。當我們聽見流言蜚語、看見分裂裂痕時,我們是否願意為合一挺身而出?

陳牧師也提醒我們,合一不是一個理想的口號,而是可以從具體行動開始——從我們與神的關係開始,從悔改開始,從學會讚美開始。若我們真渴望合
一,就要讓生命與所傳的信息一致。這本書不僅是對教會發出的呼籲,更是對每一位渴望活出真實信仰的基督徒的挑戰與邀請。

我真誠的推薦這本書給每一位華人教會的弟兄姊妹。願我們不再只談合一,而是真實的活出與上帝合一和與彼此和好的生命。


【序2】貼近上帝胸膛,建立真正的教會
楊寧亞—全球華人福音化BSH 運動台灣召集人
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

這本書,發自一顆敬畏敬愛上帝的心,滿溢著對教會極深的愛,激勵人勇敢追求那我們已經不敢求的,上帝永恆、極美的旨意:合一。讀這本書的過程,好幾次我感動得掉眼淚。

作者從「三一神活在完美的合一裡,人受造有三一神的形像」這個真理開始談起。是的,這是一切工作的起點!建造教會的工人,風風火火地做這做那
之前,需要先認識上帝、認識祂對人的心意。三一神自有永有,合一這件事與三一神並存,從起初就存在,應該永遠存在;合一不是手段,不只是比較美好,而是教會的本質,合一本身就是目的!

作者與所有人一樣活在墮落後的世界,看過沒完沒了的紛爭結黨之後,原本也以為大家能相安無事已是大幸。得到啟示,知道合一是教會的本質之後,他拆掉按己意建造的城牆,公開承認自己信念有誤、判斷有誤、對人的態度有誤。認錯,對一位帶領了三十人教會成長至五千人、大有恩賜的知名領袖來說,容易嗎?君王大衛寫的詩篇五十一篇感動我,陳牧師也是這樣感動我。

不只大衛,陳牧師也如同挪亞感動我。過去眾人冷眼看衰挪亞建造方舟,現在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冷眼看衰陳牧師為教會合一奔走。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深知合一是上帝的心意!這是順服,這是信心,這是為上帝而活!

我一生都在為台灣教會禱告求合一,今天上帝藉著這本書為我加添了一位夥伴。如果你是渴望貼近上帝胸膛、建立真正教會的工人,我今天要告訴你:第一,我們不孤單;第二,要讀這本書;第三,要推薦別人讀。創世記第三章的墮落事件距離現在有多久,合一對我們來說就有多陌生,但是聖靈啟動的合一運動方興未艾,伊甸園、新天新地那完美的合一,我們在地上就要嘗到那滋味!

試閱

【Chapter5】合一與成熟相伴而來
以弗所書四章說得很清楚,凡事奉者皆應有一共同目標,就是幫助基督身體的所有肢體都邁向成熟,這是我們當做的事。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信仰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達到基督完全長成的身量。這樣,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邪說之風搖動,飄來飄去。我們反而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各方面向著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著祂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以弗所書四章11 ~16 節

神已經把使徒、先知、傳福音者、牧師和教師賜給了教會,這些人的工作就是持續地「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直到「我們眾人在信仰上同歸於一」。如果領袖都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分內的工作,結果應該是有許多成熟的聖徒在事奉,同時漸趨合一。聖經這裡所形容的訓練類型是,裝備工人並促進合一。
邁向成熟之路的死亡迴轉―
基督徒領袖大多知道引導人長大成熟是我們的工作:

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獻上。我也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歌羅西書一章28 ~29 節

神渴望祂的兒女成為「完全又完整,一無所缺」(參考雅各書一章4節),新約裡描述成熟之人的生命和言行的經文,俯拾皆是: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努力。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得後書一章5 ~7 節

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五章22 ~23 節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要穿上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容忍,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除此以外,還要穿上愛心,因為愛是貫通全德的。—歌羅西書三章12~14節

如欲了解一個成熟的信徒應該是什麼樣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查考基督生平,很顯然沒有比基督更好的畫像了,我們在祂裡面看到愛、憐憫、恩慈、勇
敢、聖潔、饒恕和犧牲的化身。祂就是聖靈果子的完美象徵,祂對待聖經的方式及對待人的方式,都是我們基督徒的唯一標準。

不過話說回來,如何訓練一個人像耶穌呢?愛、喜樂、和平這些真的可以在課堂上教嗎?耶穌在與門徒同行時示範這些品格,祂跟他們一起經歷艱難困苦,一起經歷聖靈的大能。他們看著祂愛而學習愛。真正的門徒訓練必包含一起過日子、一起關心失喪者和傷心人、一起經歷得勝和失望。

在美國,當我們想訓練領袖時,就把他們送去上課或送去學校。我們以教室作為訓練的主要管道,結果是把焦點集中在唯一一件事上,就是可以在課堂上
教的:訊息。

知識當然也是信徒成熟的一大部分,可惜許多人把它當作唯一的一塊。這為教會帶來破壞性的影響,其實也阻礙了真正的成熟。請看下圖,然後我會說
明。
    
邁向成熟(像基督)之路需要在與神的親密關係、謙卑、聖潔、信心、盼望、能力、愛、喜樂、和平等方面持續成長。我們在邁向成熟的路上帶領別人信主、讓他們受洗、教導他們遵守神的一切命令。但是,許多人從未達到成熟,原因是從未帶領其他人,他們沒有成為教師,而是在學習階段停滯不前(參考
希伯來書五章12節)。有些人不肯起來領導,有些人一輩子都自認還沒準備好。為了預備自己,他們開始去上課,開始讀屬靈書籍(像本書!) ,他們鑽研
一篇又一篇的證道,相信這就是所謂的長大成熟。但,這正是大迷惑的起點。

神所要的是一群成熟的基督徒,好讓世人看見什麼叫以超自然的愛彼此相愛。教會裡必須有愛,這事沒得商量。

他們沒有繼續走在成熟之路(包含在知識上不斷長進),卻踏上另一條專注於獲取資訊的路。他們的知識量雖增加了,謙卑方面卻沒有長進。他們雖把各種訊息塞滿腦袋,卻沒有為匱乏者悄囊相助。他們沒有帶領人作主門徒、也沒有一起過日子、又示範什麼是聖靈的果子。其結果,我們看到一些人只因知道很多關於聖經的事,就自視為成熟之人,其實他們的生命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基督。他們並不憑信心跨出步伐,也不願為了福音的緣故甘冒性命和生計的危險。

圖表顯示,如果你繼續走那條收集訊息的路而愛心卻毫無長進,那麼你其實是離成熱愈來愈遠,此即保羅形容的「但知識使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參考哥林多前書八章1節)。獲取知識而沒有以愛心為他人運用知識,將導致驕傲,與基督漸行漸遠,你會阻礙神的恩典流通,且將招致神的阻擋:「神阻擋驕傲的人,恩待謙卑的人。」(雅各書四章6節,當代譯本)以我們目前的教會生活模式,應該沒有人敢指著一個擁有豐富聖經知識的人說:你不成熟。但是容我這樣說,學者嬰兒還真不少。他們的成就很高,卻是朝著錯誤方向爬升。

警示信號―
顯示一個人一直朝錯誤方向去,最顯而易見的信號,就是欠缺恩典。
你們倒要在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之日。阿們!
-彼得後書三章 18 節
在真正認識神的恩典上有長進的人,也會在恩典上有長進。容我再次強調,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一個人可能知道很多有關恩典的事,甚至能寫多
篇講辭暢談恩典,卻從未真正體驗過。

想像如果我研究過某一道甜點食譜,我能夠詳列每一種材料、按順序講解每一個製作步驟,又能十分精確地形容這道甜點的樣子,也能把你吃了它會嚐到什么味道,說得八九不離十。好,請你再想像一下,如果我是一邊吃這道甜點一邊跟你形容,會有多大的不同!!我所能夠跟你說的將不只是關於它的事實而已;我還可以把透過五種感官所體驗到的全告訴你。

你會比較信任哪一種推薦?

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知道一大堆有關恩典的事,跟一個嘗過恩典滋味的人,會有明顯的不同,尤其從他或她的生活方式,看得最清楚。曾被罪惡與死亡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人,當那重擔頓時從肩上脫落,卻並非因為自己有什麼善行,這樣的人最能了解什麼叫恩典,也會樂於跟他人分享那恩典。在一顆經常默想天父恩慈憐憫的心中,驕傲和自以為義是毫無存留餘地的。

形成對比的,是那些知道有關恩典訊息的人,止於觀念卻不曾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從不曾感到恩典的人,縱然可以把關於恩典的事講得頭頭是道,卻
拿不出一絲恩典對待他們周圍的人。他們頭腦的知識和外顯的行為之間是斷裂的,這種未伴隨心靈改變的知識,看上去或許比完全的無知更接近成熟,但是,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三章,清楚表明了他對宗教偽善者的感受。假如你對這問題有多嚴重抱持任何懷疑的話,真的請你先放下這本書,現在就翻開聖經,讀一讀馬太福音二十三章。

容我教促牧師與領袖們在牧養他人時,牢記這點,請照耶穌的方式訓練門徒,也就是說,你所教導的原則要親身示範,身教、言教並行,同時要教別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類似的道理,如果你正在尋找生命導師的引導、或希望與神關係更親密,請不要找最聰明的人、也不要直奔課堂上課;請尋找有生命榜樣、值得仿效的人,然後效法那人跟隨基督。

另一個障礙―
我們未能把基督徒帶向成熟的另一個原因是,太執著於人數。雖然很多人不肯承認,但我們做的很多決定都是基於能吸引到多少人。再一次,基督的模式不是這樣的。他是基於正確的優先順序而做出正確的決定,而結果是跟隨者變少。因為我們沒有效法祂的模式,雖有群眾湧入我們的聚會,但他們沒有跟隨耶穌。如果你比耶穌還會招聚群眾並得人稱讚,那可就搞錯路線了。

我們向來看大家想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教會不再舉行禱告會,因為大家對禱告會不感興趣,不會來參加。這也是為什麼真正生命對生命的門徒訓練很罕見的原因,大家都不想要關係那麼密切,更不想投入那麼多時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77434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0
    • 商品規格
    • 14*20.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3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