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新編基督教在華傳教史

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 9 378
    42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基督教基督教總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裴士丹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尹文涓
  • 出版社: 橄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12/2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新編中國基督教史綱》是裴士丹教授醞釀和撰寫了近三十年的學術成果,刷新了自1929年賴德烈出版《基督教在華傳教史》以來的長段空白。該書以簡潔而精準的表述梳理了自西元7世紀景教來華至21世紀頭十年基督宗教在華傳教活動的通史(包括俄羅斯東正教在華傳教史),並深刻地分析和揭示了基督教在華傳播的各個階段中所面臨的文化與政治等方面的本土化困境;同時該書還全面介紹了文革之後基督教在中國的迅速發展以及對隨之出現的複雜局面的深刻反思。Paul Cohen對此的評價是:「沒有人對基督教在華事業的複雜性比裴士丹教授瞭解得更為透徹」、「這是一本真正的突破性的著作」;Mark Noll稱該書為中國基督教史領域的聖經,讀者通過該書(無需閱讀其它著作)即可全面而準確地瞭解基督教在華傳播的整個動態歷程。

作者

裴士丹(Daniel H. Bay)

美國加爾文大學前歷史系教授和亞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基督教史和美國傳教史資深專家。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學士)、密西根大學(碩士、博士)。代表作有《基督教在中國:從18世紀至今》(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新編基督教在華傳教史》(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Wiley-Blackwell, 2012)等。

譯者

譯者簡介
尹文涓(Yin Wenjuan)


2003年獲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後(2006年),法國巴黎11大古典法研究中心博士後(2009年)。現任教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外文學關係、中國基督教史、海外漢學。相關譯著有《歷史遺蹤—正福寺天主教墓地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千禧年的感召:美國第一位來華傳教士裨治文傳》(廣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

目錄

總序 vi
致謝 xv
前言 1
第一章 唐代景教與蒙元時期基督教在華的傳播:635–1368 5
第二章 近代早期來華的耶穌會及其命運 23
第三章 基督新教來華、天主教回歸以及中國本土教會的萌芽:1800–1860 53
第四章 清末基督教在華的擴張和機構建設:1860–1902 85
第五章 傳教活動的「黃金時代」和「中西新教合作機制」:1902–1927 119
第六章 中國基督教的多重危機:1927–1950 157
第七章 基督教與新中國:1950–1966 205
第八章 從文革結束到21 世紀初的中國教會 239
附錄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在華傳教使團 271
參考書目 281
索引 301

序/導讀

致謝

在本書的醞釀和撰寫過程中,我曾受惠於多人。本研究始自1985 年,那時我尚在堪薩斯大學任教,那一年我的「基督教在華傳教史」課題獲得了亨利‧盧斯(Henry Luce) 基金會的資助。自那時起,亨利‧盧斯基金會的亞洲項目主管勞泰瑞(Terry Lautz) 先生不僅給本課題提供了諸多的、持之以恆的支持,在這過去的25 年中,我們還建立起珍貴的友誼。

諸多從事中國教會和中國基督教研究的學者如:狄德滿(Gary Tiedemann)、陳劍光(Chan Kim-kwong)、洛德威克(Kathleen Lodwick)、張格物(Murray Rubenstein)、鄢華陽(Bob Entenmann)、戴日安(Ryan Dunch)、連曦(Lian Xi)、魯珍晞(Jessie Lutz)、李可柔(Carol Hamrin)、馬德森(Dick Madsen)、孟德衛(David Mungello)、魏思特(Phil West)、吳秀良(Silas Wu) 等同仁,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和鼓勵。

除了基督教研究領域的同道學者給予我的支援,本課題還得到了中國學研究領域諸多資深學者的勉勵和關懷。費維愷(Albert Feuerwerker) 和楊格(Ernie Young) 兩位教授是我1960 年代在密西根州立大學安娜堡分校求學時的導師,這兩位出色的導師對我從不吝於指教,並一再熱心為我撰寫推薦信。我還要感謝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和劉廣京(K. C. Liu) 這兩位已故的前輩學者、以及柯文(Paul Cohen) 和史景遷(Jonathan Spence) 兩位教授為我提供的各種幫助。同時,我還從瓦克(Grant Wacker) 教授、諾爾(Mark Noll) 教授、卡彭特(Joel Carpenter) 教授、哈奇(Nathan Hatch)、布魯姆何費(Edith Blumhofer) 等從事美國宗教研究的學者那裡,學習到了如何拓寬研究視野、將基督教史的關注納入到更寬闊的宗教研究的大背景中去。此外,我還要感謝安德森(Jerry Anderson) 博士,他邀請我參加了他的課題小組,該課題小組在1990 年代的大部分時間是設在紐黑文的海外傳教研究中心(Overseas Ministers Studies Center, New Haven);在那裡,我深受沃茲(Andrew Walls)、桑奈(LaminSanneh)、弗里肯貝格(Frykenberg) 以及達納‧羅伯特(Dana Robert) 等學者的新觀念和分析模式的啟發。本書從醞釀到完成是一場歷經數十載的「奧德賽」之旅。

1984–1985 年,我在臺灣剛著手本課題研究之時,國立臺灣大學和中華福音神學院的查時傑(James Cha/Cha Shih-chieh) 教授給予了我最大的支援,他向我全面開放了他收藏在神學院裡關於基督教研究的豐富的文獻。與此同時,已故的趙天恩(Jonathan Tien-en Chao) 先生也同樣毫無保留地為我提供了他收藏在香港中國教會研究中心的珍貴史料。香港的陳劍光(Kim Chan) 教授在過去的20 多年裡不僅是我的同事、合作者,還是我可貴的朋友。在香港,我還多次承蒙吳梓明(Peter Ng) 教授、梁元生(Philip Leung) 教授、黃文江(Timothy Wong) 教授和李金強(K. K. Lee) 教授的接待。

在中國大陸,我到處都欠下了人情。1986 年秋天,在李世瑜先生的陪伴下,我們一起走遍了山東全省:我們一起參觀各地的教堂,我們曾經在淩晨3 點才找到旅館歇腳,也曾一起在水泥地面上打地鋪過夜,曾一起搭乘農機車趕路,還曾一起走訪仍在開展活動的「耶穌家庭」原址......還有許多其它的冒險經歷。李世瑜先生當時已經65 歲,卻能在爬泰山登頂時遙遙領先於我,喝「老白乾」時,酒量也遠勝於我。我對他有無盡的感謝之情,不僅僅是因為我們之間深厚的友誼,還因為他讓我對民間宗教信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體認。

在中國大陸,我還有很多的同仁和朋友,如上海大學的陶飛亞教授和山東大學的劉天路教授,兩位教授當時均任教於山東大學,陶飛亞教授如今在上海大學工作。復旦大學的徐以驊教授、以及華中師範大學(現任教於山東大學)的劉家峰教授。在老一輩的學者中,山東大學的路遙教授和華中師範大學的校長章開沅教授一向好客且樂於助人。我還要感謝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先生,以及前社科院副院長趙復三先生。他們以及所有在此未能一一述及的朋友,讓我多年來在中國的研究既感到心情愉快、也充滿了智識上的碰撞與交匯。

我要特別感謝諾爾(Mark Noll) 和卡彭特(Joel Carpenter),他們不辭辛苦通讀了本書初稿所有章節並提出修改意見。還要感謝布萊克威爾出版社(現在的威利-布萊克威爾)的編輯安德魯‧胡弗利(Andrew Humphries) 和伊索貝爾‧拜恩頓(Isobel Bainton),感謝他們對我書稿的拖延和錯漏所表現出的極大耐心。感謝加爾文大學在2007 年為我提供了休假,並在數年間慷慨地資助了我的學術訪問旅行;我還要感謝加爾文基督教研究中心在我需要的時刻所提供的一切幫助。十年前,加爾文大學歷史系和亞洲研究項目的同事們熱情地歡迎我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並為我的研究和創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此我充滿感激之情。

從某些方面而言,本書中的觀點和思想肇始於30 多年前。儘管我從他人那裡已獲益良多,但囿於本人才學,本書仍難免存在缺陷和不足。

我將本書獻給安德魯‧沃茲(Andrew Walls),他待人總是親和而彬彬有禮,同時也大膽地拓展了我們關於西方國家之外基督教史研究的視域;我還將本書獻給李世瑜,他像安德魯一樣,賦予我學術生涯和人生方面諸多啟迪。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妻子珍妮,這些年來,她不僅和我分享了對中國的熱愛,並一直督促我完成這項任務。沒有她,我無法完成本書。親愛的,謝謝你!

裴士丹
密西根州,急流城
2010年10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1315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