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督教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臺灣基督教會歷史與現狀的專著。本書以時間順序為經,以重大事件為緯,在詳實、準確記錄臺灣基督教歷史的同時,也客觀反映兩岸之間的歷史淵源與民族情感,是一部集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於一身的論著。
本書將基督教在臺灣傳播的歷史劃分為四個時期,並對各個時期的發展態勢作了扼要的論述。其中荷據時期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是中國基督教史上的第一頁,開創了在華辦學傳教的先河。鴉片戰爭後英國和加拿大傳教士以手術刀開創了基督教在臺灣傳播的新紀元,是基督教在臺灣基本絕跡二百年後的復興。這一時期基督教「三自運動」開始展開,教案時有發生。日據時期,基督教在臺傳播轉入低潮。在以上三個時期可以發現,傳教士傳教手段雖時有變化,但均以武力為後盾。現實利益是華人入教的基本考慮,反對外來侵略仍是教案發生的主要原因。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後,臺灣基督教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卻捲入了錯綜複雜的政教紛爭中。
本書將基督教在臺灣傳播的歷史劃分為四個時期,並對各個時期的發展態勢作了扼要的論述。其中荷據時期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是中國基督教史上的第一頁,開創了在華辦學傳教的先河。鴉片戰爭後英國和加拿大傳教士以手術刀開創了基督教在臺灣傳播的新紀元,是基督教在臺灣基本絕跡二百年後的復興。這一時期基督教「三自運動」開始展開,教案時有發生。日據時期,基督教在臺傳播轉入低潮。在以上三個時期可以發現,傳教士傳教手段雖時有變化,但均以武力為後盾。現實利益是華人入教的基本考慮,反對外來侵略仍是教案發生的主要原因。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後,臺灣基督教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卻捲入了錯綜複雜的政教紛爭中。
目錄
第七輯總序 1
代前言 從「手術刀」到「出頭天」 林金水 1
目次 1
荷據時期(1624-1683)
第一章 荷蘭侵占臺灣 3
第一節 荷據前的臺灣社會 4
第二節 荷蘭侵占臺灣及其殖民統治 8
第二章 荷據時期的臺灣基督教 17
第一節 新教在臺灣的傳播 18
第二節 新教在臺灣的教化事業 48
第三節 荷蘭在臺傳教事業失敗原因探析 61
第四節 基督教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68
清統治時期(1858-1895)
第三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變遷 73
第一節 東南沿海的移民浪潮和臺灣社會的發展 73
第二節 西方列強侵入臺灣 87
第四章 英國長老會在臺灣的傳播 93
第一節 早期的傳教活動 95
第二節 鞏固與擴展時期 109
第五章 加拿大長老會在臺灣的傳播 129
第一節 馬偕牧師赴臺傳教 129
第二節 馬偕牧師的巡迴傳教 133
第三節 本地傳道人員的培養 145
第四節 馬偕牧師的傳教方法 152
第六章 長老會在臺灣的醫療傳教事業 159
第一節 「手術刀」與「十字架」 159
第二節 「病人」與「教徒」 164
第七章 清季臺灣教案 171
第一節 前期民教衝突(1859-1868) 171
第二節 後期臺灣教案(1874-1895) 186
第三節 臺灣教案分析 205
日據時期(1895-1945)
第八章 日據時期的臺灣社會 217
第一節 日本的殖民統治 217
第二節 日本宗教政策的沿革 219
第三節 日本統治對基督教發展的影響 224
第九章 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 229
第一節 基督教在臺灣傳播的兩個階段 229
第二節 日據時期基督教各派別的發展 236
第三節 基督教在原住民中的傳播 242
第四節 日據時期基督教的發展特點 252
第十章 「本色化」運動 261
第一節 「三自」運動的進展 261
第二節 文字、出版等「本色化」手段 277
第十一章 教會教育與醫療事業 283
第一節 殖民者的差別教育 283
第二節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基督教學校 285
第三節 教會學校的作用及評價 293
第四節 日據時期的教會醫院 299
戰後時期(1945-2001)
第十二章 戰後臺灣基督教的發展 311
第一節 戰後臺灣基督教發展的四個階段 311
第二節 四個宗派的案例分析 323
第十三章 基督教與社會服務 361
第一節 臺灣教會社會服務工作概況 361
第二節 臺灣教會大學 372
第三節 醫療服務機構 381
第四節 新聞出版機構 383
第十四章 神學思想的新路向 391
第一節 「鄉土神學」與「出頭天」──「本土化」神學之批判 391
第二節 會通與轉化──「本色化神學」之分析 400
後記 409
參考文獻 411
附錄
一 臺灣基督教大事記 423
二 來臺傳教士英漢名對照表 439
代前言 從「手術刀」到「出頭天」 林金水 1
目次 1
荷據時期(1624-1683)
第一章 荷蘭侵占臺灣 3
第一節 荷據前的臺灣社會 4
第二節 荷蘭侵占臺灣及其殖民統治 8
第二章 荷據時期的臺灣基督教 17
第一節 新教在臺灣的傳播 18
第二節 新教在臺灣的教化事業 48
第三節 荷蘭在臺傳教事業失敗原因探析 61
第四節 基督教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68
清統治時期(1858-1895)
第三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變遷 73
第一節 東南沿海的移民浪潮和臺灣社會的發展 73
第二節 西方列強侵入臺灣 87
第四章 英國長老會在臺灣的傳播 93
第一節 早期的傳教活動 95
第二節 鞏固與擴展時期 109
第五章 加拿大長老會在臺灣的傳播 129
第一節 馬偕牧師赴臺傳教 129
第二節 馬偕牧師的巡迴傳教 133
第三節 本地傳道人員的培養 145
第四節 馬偕牧師的傳教方法 152
第六章 長老會在臺灣的醫療傳教事業 159
第一節 「手術刀」與「十字架」 159
第二節 「病人」與「教徒」 164
第七章 清季臺灣教案 171
第一節 前期民教衝突(1859-1868) 171
第二節 後期臺灣教案(1874-1895) 186
第三節 臺灣教案分析 205
日據時期(1895-1945)
第八章 日據時期的臺灣社會 217
第一節 日本的殖民統治 217
第二節 日本宗教政策的沿革 219
第三節 日本統治對基督教發展的影響 224
第九章 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 229
第一節 基督教在臺灣傳播的兩個階段 229
第二節 日據時期基督教各派別的發展 236
第三節 基督教在原住民中的傳播 242
第四節 日據時期基督教的發展特點 252
第十章 「本色化」運動 261
第一節 「三自」運動的進展 261
第二節 文字、出版等「本色化」手段 277
第十一章 教會教育與醫療事業 283
第一節 殖民者的差別教育 283
第二節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基督教學校 285
第三節 教會學校的作用及評價 293
第四節 日據時期的教會醫院 299
戰後時期(1945-2001)
第十二章 戰後臺灣基督教的發展 311
第一節 戰後臺灣基督教發展的四個階段 311
第二節 四個宗派的案例分析 323
第十三章 基督教與社會服務 361
第一節 臺灣教會社會服務工作概況 361
第二節 臺灣教會大學 372
第三節 醫療服務機構 381
第四節 新聞出版機構 383
第十四章 神學思想的新路向 391
第一節 「鄉土神學」與「出頭天」──「本土化」神學之批判 391
第二節 會通與轉化──「本色化神學」之分析 400
後記 409
參考文獻 411
附錄
一 臺灣基督教大事記 423
二 來臺傳教士英漢名對照表 439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