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珊瑚礁地圖(下)離島篇
Eco-Tourism Map of Coral Reefs in Taiwan (Vol.2)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台灣的珊瑚礁雖然面積不大,但生物種類繁多,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寶庫。作者常年研究台灣珊瑚礁生態,一直希望讓國人認識珍貴的珊瑚礁生態,並解讀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特別撰寫這套既通俗又富知識性的書籍,引領讀者認識台灣珊瑚礁的分類、分布、特色以及生長現況等,並搭配多年累積的攝影傑作,讓大家一窺台灣珊瑚礁之美以及萬千風貌。
全書分為「台灣本島篇」及「離島篇」上下兩冊,上冊介紹台灣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恆春半島的珊瑚礁,下冊介紹難得一見的離島海洋生態,包括澎湖群島、綠島、蘭嶼、小琉球、北方三島、基隆嶼、龜山島、東沙環礁和南沙太平島等,可謂套書在手,台灣的珊瑚礁全貌盡收眼底。
全書分為「台灣本島篇」及「離島篇」上下兩冊,上冊介紹台灣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恆春半島的珊瑚礁,下冊介紹難得一見的離島海洋生態,包括澎湖群島、綠島、蘭嶼、小琉球、北方三島、基隆嶼、龜山島、東沙環礁和南沙太平島等,可謂套書在手,台灣的珊瑚礁全貌盡收眼底。
目錄
Chater 8 澎湖群島
8-4-1 澎湖北部海域
8-4-2 澎湖內海
8-4-3 澎湖東部海域
8-4-4 澎湖南部海域
Chater 9 綠島
9-5-1 南寮港至機場
9-5-2 南寮港至龜灣鼻
9-5-3 龜灣鼻至大白沙
9-5-4 綠島東岸
9-5-5 公館鼻至樓門岩
9-5-6 公館鼻至綠島燈塔
Chater 10 蘭嶼
10-4-1 蘭嶼西南海岸
10-4-2 蘭嶼西北海岸
10-4-3 蘭嶼北部海岸
10-4-4 蘭嶼東部海岸
Chater 11 小琉球
11-4-1 東北方龍蝦洞
11-4-2 東南方厚石裙礁
11-4-3 西南方蛤板灣
11-4-4 西北方美人洞
Chater 12 北方三島
12-4 彭佳嶼
12-5 棉花嶼
12-6 花瓶嶼
Chater 13 基隆嶼
13-3-1 基隆嶼西側
13-3-2 基隆嶼東南側
13-3-3 基隆嶼南側
Chater 14 龜山島
Chater 15 東沙環礁
15-4-1 環礁潟湖西側
15-4-2 環礁潟湖東側
15-4-3 外環礁東側
15-4-4 外環礁西側
15-4-5 外環礁南側
15-4-6 外環礁北側
作者後記
參考資料
8-4-1 澎湖北部海域
8-4-2 澎湖內海
8-4-3 澎湖東部海域
8-4-4 澎湖南部海域
Chater 9 綠島
9-5-1 南寮港至機場
9-5-2 南寮港至龜灣鼻
9-5-3 龜灣鼻至大白沙
9-5-4 綠島東岸
9-5-5 公館鼻至樓門岩
9-5-6 公館鼻至綠島燈塔
Chater 10 蘭嶼
10-4-1 蘭嶼西南海岸
10-4-2 蘭嶼西北海岸
10-4-3 蘭嶼北部海岸
10-4-4 蘭嶼東部海岸
Chater 11 小琉球
11-4-1 東北方龍蝦洞
11-4-2 東南方厚石裙礁
11-4-3 西南方蛤板灣
11-4-4 西北方美人洞
Chater 12 北方三島
12-4 彭佳嶼
12-5 棉花嶼
12-6 花瓶嶼
Chater 13 基隆嶼
13-3-1 基隆嶼西側
13-3-2 基隆嶼東南側
13-3-3 基隆嶼南側
Chater 14 龜山島
Chater 15 東沙環礁
15-4-1 環礁潟湖西側
15-4-2 環礁潟湖東側
15-4-3 外環礁東側
15-4-4 外環礁西側
15-4-5 外環礁南側
15-4-6 外環礁北側
作者後記
參考資料
序/導讀
後記
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珊瑚礁時的悸動,那是1976年大二結束的暑假,我參加師大生物系的「恆春半島生物採集營」,有一天我們到貓鼻頭附近的潮間帶採集海洋生物;七月的艷陽天,我們穿過濃密的瓊麻林和崎嶇的珊瑚礁小徑,沿著礁溝游向大海,一進入珊瑚礁的領域,頓時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魚類,熙熙攘攘地穿梭在層層疊疊的珊瑚和錯落有致的礁區之間,沉浸在一片澄藍海水的懷抱裡,我如癡如醉的來回悠游,流連忘返,直到領隊老師下令收工,才依依不捨的上岸。自此以後,珊瑚礁的印象一直盤旋在我腦海裡,甚至出現在夢中。
三十餘年前的台灣,潛水活動尚未推廣,資訊也不發達,我們採集的海洋生物都是新奇的,忙了一個暑假,還是無法查出許多珊瑚的真實身分,也許就是這個解不開的謎團和初次接觸珊瑚礁的美好記憶,促使我持續投入珊瑚礁生態研究的道路。
懷著對珊瑚礁海洋的憧憬,我在1978年參加中華潛水會舉辦的第一期水肺潛水訓練班,並於1979年進入台大海洋研究所碩士班就讀,當時墾丁國家公園正在籌備階段,核能三廠剛開始施工,需要有人從事珊瑚生態研究,指導教授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於是開啟了我與珊瑚礁為伍的日子。當時國內海洋學者對珊瑚生態的了解非常有限,我自己對珊瑚更是一無所知,初期的研究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困難重重,但是在珊瑚礁潛水的美好感覺始終是支撐我向前的動力。
三十年來,在很多因緣際會之下,得以造訪台灣各處的珊瑚礁或有珊瑚生長的海域,從最南的太平島至最北的彭佳嶼,都曾有過數次潛水的紀錄,本書可說是我歷年來在這些海域潛水觀察的一些心得與紀錄。
本書的完成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鄭明修博士,多次協助我們離島潛水調查,並且提供澎湖海域生態的精采照片;水中攝影協會理事長蔡永春教練是我相識三十年的好友,他是最優秀的導潛和潛伴,而且總是毫無猶豫的提供海底照片及必要協助;郭道仁教練分享豐富的潛水經驗和提供精彩照片,使本書增色不少;綠島潛水俞明宏教練,雖然和我只有一面之緣,卻非常熱情地提供所有需要的協助,令人非常感動;蔡明憲教練提供東北角潛點的寶貴經驗、海底照片和協助整理一些資料;還有台大海洋所珊瑚礁研究室歷年來所有同學,在潛水工作上互相照顧,讓我們每次都能快樂出海,順利完成工作,而且平安返航。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加速的衝擊之下,台灣的珊瑚礁或珊瑚群聚已面臨嚴苛考驗,本書所記載的珊瑚生態,有的完好如初,有的可能已經美景不在,令人十分惋惜;例如東沙環礁內部三百餘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在1998年的水溫異常事件中,珊瑚大量死亡,至今仍恢復緩慢;2008年的澎湖寒害造成澎湖北部海域大多數珊瑚死亡,至今少有恢復。這些氣候變遷引發的巨大影響,提醒我們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性,不只是設立海洋保護區和海洋保育執法,也必須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做起,大家一起來節能減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氣候恢復正常軌道,才能讓珊瑚礁永續,讓地球生態永續。
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珊瑚礁時的悸動,那是1976年大二結束的暑假,我參加師大生物系的「恆春半島生物採集營」,有一天我們到貓鼻頭附近的潮間帶採集海洋生物;七月的艷陽天,我們穿過濃密的瓊麻林和崎嶇的珊瑚礁小徑,沿著礁溝游向大海,一進入珊瑚礁的領域,頓時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魚類,熙熙攘攘地穿梭在層層疊疊的珊瑚和錯落有致的礁區之間,沉浸在一片澄藍海水的懷抱裡,我如癡如醉的來回悠游,流連忘返,直到領隊老師下令收工,才依依不捨的上岸。自此以後,珊瑚礁的印象一直盤旋在我腦海裡,甚至出現在夢中。
三十餘年前的台灣,潛水活動尚未推廣,資訊也不發達,我們採集的海洋生物都是新奇的,忙了一個暑假,還是無法查出許多珊瑚的真實身分,也許就是這個解不開的謎團和初次接觸珊瑚礁的美好記憶,促使我持續投入珊瑚礁生態研究的道路。
懷著對珊瑚礁海洋的憧憬,我在1978年參加中華潛水會舉辦的第一期水肺潛水訓練班,並於1979年進入台大海洋研究所碩士班就讀,當時墾丁國家公園正在籌備階段,核能三廠剛開始施工,需要有人從事珊瑚生態研究,指導教授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於是開啟了我與珊瑚礁為伍的日子。當時國內海洋學者對珊瑚生態的了解非常有限,我自己對珊瑚更是一無所知,初期的研究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困難重重,但是在珊瑚礁潛水的美好感覺始終是支撐我向前的動力。
三十年來,在很多因緣際會之下,得以造訪台灣各處的珊瑚礁或有珊瑚生長的海域,從最南的太平島至最北的彭佳嶼,都曾有過數次潛水的紀錄,本書可說是我歷年來在這些海域潛水觀察的一些心得與紀錄。
本書的完成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鄭明修博士,多次協助我們離島潛水調查,並且提供澎湖海域生態的精采照片;水中攝影協會理事長蔡永春教練是我相識三十年的好友,他是最優秀的導潛和潛伴,而且總是毫無猶豫的提供海底照片及必要協助;郭道仁教練分享豐富的潛水經驗和提供精彩照片,使本書增色不少;綠島潛水俞明宏教練,雖然和我只有一面之緣,卻非常熱情地提供所有需要的協助,令人非常感動;蔡明憲教練提供東北角潛點的寶貴經驗、海底照片和協助整理一些資料;還有台大海洋所珊瑚礁研究室歷年來所有同學,在潛水工作上互相照顧,讓我們每次都能快樂出海,順利完成工作,而且平安返航。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加速的衝擊之下,台灣的珊瑚礁或珊瑚群聚已面臨嚴苛考驗,本書所記載的珊瑚生態,有的完好如初,有的可能已經美景不在,令人十分惋惜;例如東沙環礁內部三百餘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在1998年的水溫異常事件中,珊瑚大量死亡,至今仍恢復緩慢;2008年的澎湖寒害造成澎湖北部海域大多數珊瑚死亡,至今少有恢復。這些氣候變遷引發的巨大影響,提醒我們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性,不只是設立海洋保護區和海洋保育執法,也必須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做起,大家一起來節能減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氣候恢復正常軌道,才能讓珊瑚礁永續,讓地球生態永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